幼兒小廚房活動方案(精選5篇)
幼兒小廚房活動方案 篇1
活動時間:
xx年12月2日上午10:00分—11:30分
活動地點:
白鶴幼兒園
出席對象:
白鶴鎮(zhèn)0—3歲嬰幼兒
活動一:勇敢向前爬(無障礙爬)
對象:7——12個月幼兒
目的:鍛煉幼兒肌肉,四肢爬,為鍛煉行走作準備。
準備:軟墊約6平方米,色彩鮮艷的小車、小船、拖拉玩具。
過程:老師用開小車、小船或拖拉玩具吸引幼兒,他們看到色彩鮮艷的玩具自然會愿意爬。
活動二:鈴兒響叮當
目的:
1、刺激寶寶聽覺的發(fā)展。
2、練習手眼協(xié)調(diào),促進精細動作的發(fā)展。
3、激發(fā)寶寶的好奇心及勇敢的參與活動。
準備:小鈴鐺若干;快樂的音樂;毛絨小玩具;帶響聲的小玩具。
過程:
1、在寶寶的兩只腳上分別套上小鈴鐺。
2、播放音樂,鼓勵寶寶隨著音樂節(jié)奏,在父母的攙扶下練習原地向上跳躍或者有節(jié)奏的練習開步向前走。
3、將寶寶喜歡的玩具作為誘物,放在寶寶的前面,讓寶寶往前爬行,同時帶動腳上的鈴鐺,發(fā)出和諧的聲音。
活動三:捕小魚真快樂
對象:13——18個月幼兒
目的:練習用手抓住魚網(wǎng)的精細動作,體驗用魚網(wǎng)捕魚的`快樂。
準備:小魚若干條、大水盆一只、魚網(wǎng)、魚缸。
過程:
1、將小魚放在大水盆里。
2、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讓孩子將魚捕到魚缸里,看誰捕得最多。
活動四:動手做——揉紙球
目的:
1、訓練寶寶手部肌肉的協(xié)調(diào)配合與控制能力。
2、體驗自制玩具的樂趣。
準備:舊報紙、
過程:教師出示舊報紙和做好的紙球,家長和寶寶一起把報紙揉成圓球。媽媽說:寶寶的小手真能干,能和媽媽做大紙球,邊說邊帶著寶寶找一張報紙,邊做示范動作邊帶寶寶包報紙揉成團,放進筐內(nèi)。
活動五:繩球游戲
對象:19——24個月幼兒
目的:鍛煉有跳躍的能力。
準備:繩子、氣球若干。
過程:把一只沖氣氣球用繩子吊在繩子上,吊的高度應是寶寶能碰得到的。家長教寶寶如何碰氣球,可以跳起來也可以抱著寶寶碰。隨著寶寶的長大,能夠熟練掌握后,可以把氣球升高。
活動六:馱物前進
對象:25——36個月
目的:
1、訓練孩子負重爬行或行走,馱物翻越障礙物的能力。
2、鍛煉負重情況下孩子平穩(wěn)行走和翻越得的靈活性。
3、引導幼兒建立初步的游戲規(guī)則。
準備:墊子9個、鉆圈6個、障礙物若干。
過程:用一個背包,幼兒適當選擇物品裝入,讓孩子爬行或行走,來回一次后取出或繼續(xù)加重。教師在旁引導幼兒選擇適當重量物品,選擇前進方式(行走或爬行)。幼兒可反復游戲,挑戰(zhàn)不同難度。
活動七:踩泡泡
目標:練習追逐跑,初步發(fā)展幼兒的躲閃能力及動作的靈敏性。
準備:氣球、橡皮筋若干
過程:幼兒和家長各自把氣球用橡皮筋系在腳裸上,相互間隔一定距離站好,大家數(shù)完一二三,開始相互追逐,設法去踩對方系在腳裸上的泡泡,最后踩中對方,同時又不被對方踩中者為勝。
活動八:賽車手
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的精神及愿意加入集體活動。
2、訓練幼兒大肌肉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準備:四面紅旗、場地(大草坪)
過程:寶寶兩手撐地,代表兩個前輪,爸爸(或媽媽)抓住寶寶的后腿,爸爸(媽媽)是車尾,口令開始,寶寶兩手交替向前爬,爸爸(媽媽)跟著寶寶向前爬,到達紅旗處為勝。
幼兒小廚房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主題:
提高學校食堂管理水平,確保學生飲食安全衛(wèi)生。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16日上午9時到10時。
三、活動安排:
1、組織學生家長參觀學校食堂,介紹食堂的食品原料購進渠道、加工程序、食堂環(huán)境等。
2、召開座談會,聽取學生家長意見,組織填寫廚房開放日參觀意見表。
3、對學生家長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深入進行分析和研究,制定整改提高措施,認真加以解決,進一步提高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四、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周密安排。
(二)精心組織,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三)認真總結,整改提高。
五、領導小組:
組長:劉冬成員:紀定鵬紀麗琴
六、具體分工:
1、家長接待:紀麗琴
2、廚房介紹:顧秀琴
3、家長座談會:紀定鵬
幼兒小廚房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為深入宣傳貫徹《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要求,依據(jù)瓜州縣20xx年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方案,進一步規(guī)范辦園行為,全面提高河東學區(qū)幼兒園科學保教水平,形成有利于幼兒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促進學前教育事業(yè)科學發(fā)展。
二、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三、活動內(nèi)容
1、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針對學區(qū)當前幼兒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過度保護、過高期待、過分控制、過于放任以及忽視幼兒自身的發(fā)展需求過早傳授知識等方面的現(xiàn)象和問題,組織開展20xx年度的宣傳活動。
2、以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教育部《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教育部《關于規(guī)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xiàn)象的通知》等文件為重點,結合河東學區(qū)幼兒園實情進行科學保教宣傳。
3、以省、市、縣教育局等文件為重點,深入各園、家長群體及社會進行規(guī)范辦園宣傳。
四、宣傳方式
1、面向幼兒園宣傳,提升教師的教育理念。通過論文交流的方式,由中心幼兒園牽頭,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貫徹《指南》經(jīng)驗交流活動,如以“適宜的愛”與“不適宜的愛”為交流主題,引領幼兒教師學習《指南》,并結合教育實踐經(jīng)驗撰寫心得體會,在交流與分享中促進教師在實踐中科學運用《指南》,提高保育保教能力。
2、面向家長宣傳,扭轉(zhuǎn)家長的認識誤區(qū)。以各幼兒園為單位,通過家長會、親子游戲、請家長進教室、說家教故事等多種途徑,圍繞“感恩”這一主題,通過對什么樣的愛是適宜的愛?孩子回應愛的方式怎樣才算是適宜的?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等問題的探討,在當下生活及周邊鮮活的事例中尋找適宜的愛,學習并理解《指南》,引導家長暢所欲言并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理性把握愛的“溫度”和“尺度”,尊重兒童的獨立人格、遵循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傾聽幼兒的`心聲,和一起孩子成長。
3、面向社會宣傳,爭取社會的支持。通過張貼宣傳圖片、召開家長會等方式,將《指南》理念和方法凝聚成“給孩子適宜的愛”的鮮活主題,用“適宜的愛”與“不適宜的愛”的生動事例,引導社會充分認識《指南》的價值,在全學區(qū)積極營造尊重兒童、熱愛兒童、支持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4、抓教研,促理解。宣傳月期間,以河東中心幼兒園為單位,組織1次幼兒園教師的課堂游戲觀摩活動,各園通過園內(nèi)主題活動、家長會、幼兒園游戲開放日活動、親子游戲、家長進教室等多種途徑,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指導服務,為家長答疑解惑,認識到什么樣的愛才是適宜的愛,幫助家長學習理解《指南》,提高科學育兒能力。
5、多活動,多舉措。為配合宣傳月活動,通過慶“六一”文藝匯演這一平臺組織開展幼兒優(yōu)秀文藝節(jié)目展演、幼兒繪畫展示等活動。
五、活動要求
1、精心組織,走向常規(guī)。
把開展宣傳月活動作為傳播學前教育改革發(fā)展成果和科學育兒理念的有利契機,與規(guī)范辦園行為、提高保教質(zhì)量緊密結合,納入學前教育常規(guī)管理工作,作為年度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同時結合實際,緊扣主題,精心設計,廣泛動員,全面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并做到制度化、常態(tài)化。并整合學前教育教科研機構、幼兒園和各種傳媒力量,開展講座、咨詢、訪談等活動,對典型案例進行剖析,解讀“適宜”與“不適宜”的愛,從而引導家長和社會深度學習和思考《指南》。將這一工作納入幼兒教育宣傳的常規(guī)工作,常抓不懈。
2.嚴格把關,規(guī)范導向。
宣傳月期間,確保宣傳內(nèi)容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國家教育方針,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借宣傳月名義開展商業(yè)性宣傳活動,確保宣傳活動的公益性和科學性。
3、加強部署,全面檢查。
宣傳月期間,要結合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關于規(guī)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xiàn)象的通知》和省、市、縣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規(guī)定,加強專業(yè)指導,防止僅以檢查代替規(guī)范辦園、科學保教檢查。
幼兒小廚房活動方案 篇4
總目標:
1、增強幼兒園、教師、家長之間的溝通,讓家長走進幼兒園,走進課堂,了解幼兒園的管理與發(fā)展趨勢,了解課堂教學從而更好地配合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共同關注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長。
2、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并能帶動家長一起參與活動,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15日星期四上午
活動地點:
小五班教室
晨間來園:
(7:45――8:10)
1、熱情地接待家長和幼兒,相互問早。
2、安排桌面玩具讓幼兒自由選擇玩積木,并進行個別指導。
晨間談話:(8:10――8:20)?
1、幼兒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大膽舉手發(fā)言。
2、聲音響亮,口齒清楚。
點心:(8:20――8:40)
1、引導幼兒安靜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點心。
2、提醒幼兒保持桌面干凈,并把杯子放入指定位置。
早操:(8:45――9:00)
1、能積極、主動地跟著音樂和老師一起做模仿操。
2、提醒幼兒安全上下樓,不推也不擠,一個跟著一個走。
活動一:(9:05――9:20)繪畫《紅紅的番茄》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番茄的顏色、形狀。
2、給番茄涂上漂亮的顏色。
活動二:(9:25――9:45)數(shù)學:甜甜的糖果
1、通過抓糖果、送糖果讓幼兒認識“1和許多”,體驗1和許多的關系。
2、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能根據(jù)糖果顏色的不同進行分類。
3、通過吃糖果的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糖果是各不相同的`,激發(fā)幼兒進一步的探索欲望。
吃水果:(9:50――10:00)
指導幼兒正確洗手,吃完自己的一份水果。
戶外親子活動:(10:00――10:30)?
1、感受與家長一起玩的樂趣。?
2、聽指令進行游戲。?
餐前準備:(10:40――10:50)
手指游戲
午餐:(11:00――11:30)
1、安靜用餐,鼓勵幼兒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挑食,什么都吃。
2、能將餐具分類放入指定的容器里。
幼兒小廚房活動方案 篇5
活動名稱:
區(qū)域活動——我會包餃子
活動目的:
1、鍛煉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自力更生的意識。
2、感受集體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肉(已絞好的)、芹菜、蔥姜、調(diào)味佐料、面團、刀、案板、小搟丈兩個,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盛餡盆、淘菜盆、鍋排等。 活動過程:
一、做包餃子準備工作。
小朋友在教師的帶領下有序進行分工,為即將開始的包餃子活動營造氣氛。
二、包餃子
1、洗菜組:老師把芹菜分配給配菜組,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摘去菜葉,老師把分摘后的芹菜整理后,進行淘洗干凈。
2、切菜組:收集上來淘洗干凈的芹菜、蔥姜切菜組進行切碎。老師提醒小朋友在切菜過程中注意用刀安全。
3、拌餡組:小朋友把切碎的菜和肉放進盛餡盆并依次加入鹽、味精、五香粉、餃子調(diào)料、醬油、雞蛋等,進行搓和、拌餡。(教師說明雞蛋的用途為增強黏度,醬油為調(diào)色,好看、增強食欲)
4、搟面皮組:老師先示范,用搟面杖將切好的.小面團搟成餃子皮。請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搟餃子皮。
三、包餃子:
老師把餃子皮分給小朋友(2個/人次),老師示范包餃子,把餃子餡放在餃子皮上做捏餃子的動作,小朋友依示范進行包餃子。
四、煮餃子:
老師協(xié)助幼兒集中包好的餃子,放進開水的鍋里。水煮開添涼水一勺,共三遍,至直餃子熟透。
五、吃餃子:
老師把煮熟的餃子分發(fā)到餐盆中,服務員將煮好的餃子端給顧客享用,也可請小廚師們們品嘗自己包的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