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家庭評選活動方案范文(精選3篇)
社區健康家庭評選活動方案范文 篇1
號召動員全鄉家庭積極投身“美麗鄉村”、“文明鄉風”建設,引導廣大家庭弘揚家庭美德、傳承優良家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經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今年繼續在全鄉范圍內開展第二屆“五好家庭”創評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繼續深化“五好家庭”創建活動,不斷豐富創建內涵,調整創建標準,在廣大家庭中積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和教育廣大家庭成員講學習、講文明、講誠信、講團結、樹新風,提高家庭成員的綜合素質,幫助廣大家庭成員梳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家庭觀、生育觀、教子觀、養成遵紀守法、尊老愛幼、誠信友信、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家庭美德,努力以家庭的等、文明、穩定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和安定團結。
二、評選標準
1、遵紀守法、思想品德好。家庭成員自覺遵守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模范踐行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熱心公益,助人為樂,積極支持黨委、政府和支部、村委會工作,不參加任何邪教組織,不參與群體性上訪事件,無損害國家、政府、鄉村的言行,無違法亂紀行為。
2、孝老愛親、教育子女好。家庭成員民主、平等、和諧、友愛。家庭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無失學、輟學現象,無虐待老人、兒童、殘疾人等行為,尊重知識、重視教育,子女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優秀。
3、誠信友善、鄰里關系好。家庭成員重信用、守承諾,真誠做人、守信做事、廉潔修身、清正齊家,與鄰里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關愛、互相幫助,友好相處,無吵嘴打架現象。
4、艱苦創業、勤勞致富好。家庭成員科學生產,積極學習使用各類實用技術,發展多種經營,通過合法經營和務實苦干達到脫貧致富,甚至成為有門路、有產業的創業者,并且致富不忘眾人,能帶領周邊群眾共同致富。
5、勤儉持家、家居環境好。家庭成員弘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不鋪張浪費,不盲目攀比,崇尚綠色、低碳生活,環保意識強,自覺節約能源,愛護環境,講究家庭和個人衛生,房前屋后和庭院室內干凈整潔,并且能自覺維護公共場所環境衛生。
三、工作任務
1、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宣傳,發動群眾,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引導全鄉群眾關注、重視和參與創建活動。重點宣傳“五好家庭”創建的重大意義和標準;宣傳各類先進家庭典型,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評選活動的積極性,激勵更多家庭投身“五好家庭”的創評活動。
2、創新活動形式。堅持與時俱進,在傳統評選“五好家庭”活動的基礎上,拓展創建內容,豐富活動形式。要圍繞鄉風民俗建設的目標,把“守法人家、孝老人家”創建納入其中;要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大力開展“守法人家、清潔人家、致富人家”的評選表彰;要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力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使創建活動貼近群眾,貼近家庭,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擴大群眾的參與面;要拓展活動形式,擴大評比范圍,深入開展好婆婆、好妯娌、好家長、好夫妻等先進家庭角色的評選,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在全鄉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
3、突出工作重點。堅持文明育人。深入開展“凈化家園行動”,引導廣大家庭成員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逐步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道德教民。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強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堅持科技富民。組織廣大群眾認真學習農業發展、種植養殖、電商知識,強化創業意識和科技勤勞致富意識。堅持制度管民。以村規民約治村,引導群眾遵紀守法,強化自身修養,進一步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堅持實事利民。以辦實事凝聚民心,以熱情服務溫暖百姓。積極實施民心工程,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公益活動人人參與,人際關系寬松和諧。堅持文體樂民。加強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和教育,積極組織群眾參加健康向上、喜聞樂見的文體體育活動,全面提高群眾生活品味。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20xx年11月)。各村(居)召開“五好家庭”評選活動動員會,通過黨員、組長將活動方案、宣傳單發至每戶群眾,發動群眾開展“五好家庭”互評互議活動,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創評,并同步深入挖掘好家風、好家庭。
第二階段:申報推選(20xx年12月上旬)。各村(居)在廣泛發動的基礎上,先通過村(居)民代表會評議各村民小組符合評選標準的家庭,確定各村(居)小組“五好家庭”推薦名單;再由各村召開兩委班子會、黨員組長人大代表會,以好中選好、優中選優為原則,按照所分配名額,通過投票方式確定本村(居)“五好家庭”初步名單,經兩委班子會、黨員組長會確定的初步名單在本村(居)公示三天后,報鄉黨委、政府審核。
第三階段:審核評定(20xx年12月下旬)。鄉黨委、政府組織專門考察組對對各村(居)上報的“五好家庭”初步名單進行綜合審核、全面把關,從各村(居)的推薦對象中遴選20戶家庭作為20xx年度“五好家庭”表彰對象,并在鄉村政務公開欄、鄉村工作微信群等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第四階段:命名表彰(20xx年1月前)。對經公示、無不良反映的對象,由鄉黨委、政府召開黨政班子會議研究,“五好家庭”名單經鄉黨委、政府確定后,將組織授牌表彰。
五、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精心實施,層層組織發動,確保評選活動公平公正、扎實有序進行。
2、嚴格把關。要嚴格按照評選條件和要求,堅持優中選優,確保把當地事跡突出、群眾公認的“五好家庭”評選出來。各村(居)要深入挖掘典型,積極發動群眾參與推薦創評活動。
3、嚴格管理。評選活動實行自下而上的評選程序,實行群眾評議、村級推優、鄉級審核、命名表彰等制度,年終將對各村“五好家庭”創建工作進行年度考核,根據工作實際,對創建活動實行目標管理與日常督查相結合,確保全鄉“五好家庭”創建工作的有序開展。鄉黨政辦要建立活動工作檔案,記錄“五好家庭”評選情況;各村(居)要為每個參評家庭建立評選檔案和跟蹤管理臺賬,作為審核評選依據。
請各村(居)指導推薦家庭認真填寫“五好家庭”推薦表(附件2),推薦表中的先進事跡內容要詳實、生動,具有代表性,避免套話和空話,可另附紙頁,推薦表紙質版請于20xx年12月10日前報鄉黨政辦,同時,需要發送電子稿至郵箱。如有影像資料,可將影像資料(電子版)一并報送。
社區健康家庭評選活動方案范文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配合長沙市衛生計生委打造“健康長沙”的總目標,我局組織動員全區廣大家庭積極參與“健康長沙”建設工作,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家家崇尚健康、人人享有健康”的良好氛圍。
二、參評條件
擁有我區常住居民戶口的家庭,以及在我區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家庭,并滿足參評基本條件(附件1),均可參加本次“健康家庭”評選活動。
三、參選途徑
共有兩條參選途徑:
(一)自主報名:通過報紙、網絡等多種渠道向全市公開募集“健康家庭”,廣大家庭自愿申請。
(二)組織推薦:每個街道衛計辦推薦“健康家庭”3戶,根據推選家庭情況,最終擇優選送20戶家庭參加市級“健康家庭”評選。
四、評選方法
(一)通過公開募集途徑參評的家庭,需到市疾控中心官方網站下載申報表(附件2.2)及評分細則(附件3),填好后發送至電子郵箱。市疾控中心根據收集到的全市申報家庭情況,牽頭(區縣市衛生計生局配合)對報送資料予以核實,并擇優錄選。
(二)通過街道衛計辦推薦的“健康家庭”,在尊重家庭意愿的.基礎上,經村(社區)推薦、填寫“健康家庭”申報表后,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簽署意見,再由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進行評分并簽署意見。
(三)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組織對參評家庭進行最終審核選送。
五、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廣泛宣傳。本活動由市衛生計生委主辦,市疾控中心具體承辦。開福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健康家庭”主題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結合轄區實際,制定方案,積極做好“健康家庭”推薦活動的宣傳、申報等工作。
(二)主動銜接,協力合作。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與轄區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溝通銜接,取得工作支持,推進活動開展。
(三)認真組織,確保成效。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以“健康家庭”評選活動為契機,帶動廣大家庭自愿參與、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樹立市民身邊的典型,為推動“健康長沙”做出積極貢獻。
六、其他要求
(一)開福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推薦申報并初評初步合格的健康家庭檔案。檔案內容應包括:健康家庭申報表、家庭環境以及健康有關場景照片、健康家庭評分表以及其他符合健康家庭佐證的資料等。
(二)請各街道衛計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20xx年8月4日前將健康家庭申報表、健康家庭評分表、家庭環境以及健康有關場景照片報送到區疾控中心疾控二科。
社區健康家庭評選活動方案范文 篇3
為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深入開展,倡導健身理念,號召更多市民參與到健身隊伍中來,市體育局決定在全市開展壽光市20xx年“體育之星”系列活動。特制訂如下方案。
一、活動原則
本次系列活動,堅持重在基層、面向全市,由各單項體育運動協會、體育俱樂部各司其責,通過分區賽、選拔賽、積分賽等形式層層選拔,市體育局、體育運動協會組織年終總決賽,決出各項健身活動項目的“體育之星”。
二、參加人員
壽光籍或壽光常住人口均可報名參加“體育之星”活動。
三、活動安排
壽光市“體育之星”活動分預賽、分區賽、積分賽、選拔賽、決賽等比賽形式進行。
(一)“乒乓球運動之星”活動
壽光市20xx年“乒乓球運動之星”比賽設男女混合團體賽。每個團體報2名男隊員、1名女隊員,隊員年齡之和不低于110,比賽采取五場三勝制,前三場所有隊員必須都出場,比賽順序為混雙、男雙、混雙、男單、女單
第一階段為選拔階段(2月—9月):由壽光市乒乓球運動協會牽頭負責整個選拔活動安排,參加分區選拔賽的選手取得決賽資格后由乒乓球運動協會及時將名單報市體育局群體科。決賽時,參賽選手可重新自由組隊。每個團體成員20xx年“乒乓球運動之星”稱號獲得者不得超過兩名。
第二階段為總決賽(10月):前六名表彰為壽光市20xx年“乒乓球運動之星”。
(二)“羽毛球運動之星”活動
壽光市20xx年“羽毛球運動之星”比賽設男女混合團體賽。每個團體報3名男隊員、1名女隊員,隊員年齡之和不低于145,比賽采取五場三勝制,前三場所有隊員必須都出場,比賽順序為混雙、男雙、女單、男雙、混雙。
第一階段初選階段(3月—10月):以羽毛球運動協會為依托進行選拔賽,成績優秀的運動員獲得年終決賽資格,并由主辦方及時將名單報市體育局群體科。決賽時,參賽選手可重新自由組隊。每個團體20xx年“羽毛球運動之星”稱號獲得者不得超過兩名。
第二階段為總決賽(11月):前六名表彰為壽光市20xx年“羽毛球運動之星”。
(三)“體育舞蹈之星”活動
體育舞蹈比賽年終決賽分學生組、成人組。
第一階段初選階段(3月—8月):壽光市體育舞蹈運動協會分設侯鎮、稻田、孫集、圣城、上口、田馬六個賽區舉行選拔賽,各賽區成績優秀的選手進入年終總決賽。在初選比賽結束后,主辦方及時將獲得決賽資格的運動員名單報市體育局群體科。
第二階段為總決賽(10月):年終總決賽,學生組前六名,成人組前兩名表彰為壽光市20xx年“體育舞蹈之星”。
(四)“自行車運動之星”活動
壽光市20xx年“自行車運動之星”根據本年度個人參加市體育局組織或由壽光市自行車運動協會組織、市體育局備案的騎行活動的次數、比賽成績等情況綜合評定。
1、計分辦法
(1)參與分:參加市體育局組織或由壽光市自行車運動協會組織、市體育局備案的自行車騎行活動,每人次加100分;
(2)成績分:參加市體育局組織(備案)的自行車比賽,在計取參與分的基礎上,根據比賽成績再給予成績分;
(3)培訓分:參加由各級體育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并獲得相應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證書的可按壽光、濰坊、省、國家分別加20、30、50、100分;
(4)對全年參加市體育局組織(備案)的自行車騎行活動的運動員在原有基礎上再加50分。
2、報送材料
個人事跡材料(500—800字)
3、審核及批準
由市體育局對上報的材料進行審核。
4、表彰
男女各前六名被授予壽光市20xx年“自行車運動之星”榮譽稱號。
(五)“武術運動之星”活動
武術年終決賽為個人賽。
第一階段初選階段(3月—9月):由壽光市武術運動協會統一組織評選小組,在太極梅花螳螂拳推廣中心、太極拳推廣中心、道中國術館等通過比賽選拔成績優秀的武術選手進入年終總決賽。比賽結束后由主辦方及時將獲得決賽資格的選手名單報市體育局群體科。
第二階段為總決賽(10月):前十二名表彰為壽光市20xx年“武術運動之星”,20xx年“武術運動之星”不再參加評選。
(六)“棋類運動之星”活動
棋類運動之星分設象棋和圍棋項目,比賽年終決賽設個人賽。
第一階段選拔階段(2月—10月):以壽光市棋類運動協會月賽形式組織,每次比賽前八名取得年終總決賽資格。月賽進入前八名運動員名單在比賽結束后及時由協會報市體育局群體科。
第二階段為總決賽(11月):表彰象棋前六名選手為壽光市20xx年“象棋之星”,圍棋前三名選手為“圍棋之星”。
(七)“網球運動之星”活動
網球年終決賽設男子單打比賽。
第一階段交流學習階段(2月—10月):壽光市網球運動協會平時可組織網球愛好者互相學習交流,成績優秀者由協會推薦參加年終總決賽。在第一階段結束后,協會將獲得決賽權的運動員名單以電子郵件形式發市體育局群體科。
第二階段為總決賽(11月):前六名表彰為20xx年度壽光市“網球運動之星”。
(八)老年人“健身之星”活動
根據本年度個人參加我市及上級活動的次數、成績等情況綜合評定壽光市20xx年老年人“健身之星”。
1、入選條件
(1)截至20xx年1月1日女子年齡不低于54周歲,男子年齡不低于59周歲;
(2)經常參加我市及上級組織的群眾體育活動。
2、計分辦法
(1)參與分:參加由我市體育局、濰坊市體育局、省體育局及國家體育總局組織的健身氣功活動每人次分別加10分、30分、50分、100分,以體育局備案為準;
(2)成績分:在壽光、濰坊、省、全國比賽成績按照獎牌、證書分別以10、30、50、100分計取;
(3)培訓分:參加由體育局組織的業務培訓,并獲得相應培訓成績的可由市體育局按濰坊、省、國家分別加分加20、30、50分。
3、報送材料
(1)個人事跡材料(500—800字);
(2)參賽材料(如照片、成績證書等)。
4、審核及批準
由市體育局組成評選委員會,對上報的材料進行審核。
5、表彰
總分成績在前12名的選手,獲得壽光市20xx年老年人“健身之星”稱號。
(九)“健身氣功之星”
根據本年度個人參加我市及上級活動的次數、成績等情況綜合評定壽光市20xx年“健身氣功之星”。
1、計分辦法
(1)參與分:參加由我市體育局、濰坊市體育局、省體育局及國家體育總局組織的健身氣功活動每人次分別加10分、30分、50分、100分,以體育局備案為準;
(2)成績分:在壽光、濰坊、省、全國比賽成績按照獎牌、證書分別以10、30、50、100分計取;
(3)培訓分:參加由體育局組織的業務培訓,并獲得相應培訓成績的可由市體育局按濰坊、省、國家分別加分加20、30、50分。
2、報送材料
個人事跡材料(500—800字)
3、審核及批準
由市體育局對上報的材料進行審核。
4、表彰
總分成績在前八名的選手獲得壽光市20xx年“健身氣功之星”稱號。
(十)“運動達人”活動
“運動達人”根據本年度個人參加市體育局組織及以上體育部門、行業協會組織并由市體育局備案的非以上九項運動項目(如毽球、戶外運動、跆拳道等)的次數、比賽成績及個人對該項目推廣的貢獻等情況綜合評定。
1、計分辦法
(1)參與分:根據參加我市體育局及上級單位組織的群眾體育活動的次數酌情加分,以體育局備案為準;
(2)成績分:在壽光、濰坊、省、全國比賽成績按照獎牌、證書分別以10、30、50、100分計取;
2、報送材料
個人事跡材料(500—800字)
3、審核及批準
由市體育局對上報的材料進行審核。
4、表彰
表彰十二名運動員為壽光市20xx年“運動達人”榮譽稱號。
四、工作要求
(一)各協會、俱樂部要高度重視壽光市20xx年“體育之星”系列活動,將其作為促進壽光群眾體育發展,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廣泛宣傳、充分動員、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明確專人負責,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二)各協會根據活動方案要求制定詳細的活動實施方案,并及時報送體育局群體科。
本次系列活動于11月全部結束后,在壽光市周末群眾大舞臺舉辦“體育之星”系列活動頒獎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