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端午主題活動方案(精選6篇)
高中端午主題活動方案 篇1
大量涌入的外來思想文化,急劇轉型的社會環境,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等,對學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產生深刻的影響。我們必須廣泛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自強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端午節是民俗節慶之一,以此為載體,開發并運用民俗節慶中的教育內容使學生懂得要傳承中華美德,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教育目的
學生了解端午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積極參加端午節相關活動的自覺意識。
學生通過參加端午系列活動,增強民族意識,升華愛國情感。
學生通過對中韓兩個端午節比較,提高保護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意識。
活動意義
端午節是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教育的有效載體。"端午節食粽"蘊含著人們對屈原所代表一種中華民族高尚的人格的追求;"端午節龍舟競渡"展現出一種昂揚向上的運動精神和力爭上游的民族豪情;而"端午節插菖蒲,插艾蒿,喝雄黃酒"等習俗則表達了一個多民族國家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愿景,也彰顯出一種熱愛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懷。我校借助端午節開展系列專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崇尚自然,強身健體,培養學生"團結合作,銳意進取"的民族精神。
實施過程
(一)準備工作
召開會議,告之專題活動主題,討論如何開展活動并分配任務
準備相關資料和制作活動需要的道具
出一期相關內容的黑板報
召開第二次班干部會議,檢查專題活動各環節落實情況
(二)活動流程
一、預備環節:
端午古詩詞吟誦。
端午節,一個充滿文化傳統的節日,有太多遷客騷人為之傾倒,為之稱頌。對端午節詩詞的吟誦有助于學生走進端午,親近端午,感受端午的文化氣氛,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
二、正式環節:
1、主人公Jacky登場,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交代身份。(海外僑民第三代,趁回國探親的機會回故鄉探訪故鄉的端午節。)
2、主人公聽說的四個端午節起源:
讓學生觀看小品并對小品的真假做出評判。并有邀請的嘉賓(龍南七寸居委會的阿姨)做總結并再補充一個起源的傳說。
在四個小品中,除了楊震這個小品,其余都是真的,再給同學補充兩個起源的傳說,一個是為了紀念清官——陳臨,而不是楊震。另一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軍事家,謀略家伍子胥。這五個傳說分別代表了中華民族所倡導的.對祖國的忠義,對父母的孝順,為官的清廉,成就事業的智慧以及困境中的奮勇。
3、端午節民俗傳統大討論:
我們學校學生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請他們交流各自家鄉過端午的風俗習慣,其中穿插以下環節,總時間約為25分鐘。
(A)包粽子:比一比哪個班的粽子包的又好又快。
時間:5分鐘
人員:每班兩人
評委:居委會阿姨
(B)做香袋:教主人公做一個,大家一起動手做。
時間:約5到8分鐘。
人員:每班兩名代表上臺教主人公,其余同學在原位自行制作。(來賓參與互動制作)
結果:展示制作成果。
(C)喝雄黃酒:用雄黃酒在大阿福額頭上畫一個王。
時間:約2到3分鐘
人員:Jacky
結果:介紹民間曾經流傳過的用雄黃在孩子額頭上畫"王"字。
(D)劃龍舟:游戲模擬劃龍舟。
時間:約6到10分鐘
人員:每班兩名代表。
裁判:Jacky
4、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增強學生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師生共同完成號召大家一起行動的倡議書。
通過與韓國國民保護端午節行為的比較,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的文化,保護傳統的民俗節慶,傳承中華美德,弘揚民族精神。讓學生們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啟發學生提出倡議。
高中端午主題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主題
情濃五月 歡樂端午
二、活動目的
1.慶祝端午節,弘揚傳統文化;
2.提升凝聚力,增強集體主義意識;
3.加強溝通,增進同事感情。
三、活動時間
6月22日下午三、四節課
四、活動對象
在職全體教職工
五、活動地點
學校工會俱樂部
六、活動內容
1.“走進端午節”主題班會課教案比賽
2.“走進端午,祝福田中”詩歌創作比賽
3.“弘揚傳統文化,慶祝端午節”益智比賽(棋、牌、乒乓球、猜謎四類)
教工可任選參加以上一項活動。比賽分設一、二等獎和參與獎,參與活動的教工將獲得校工會頒發的相應獎品。
七、具體安排
(一)“走進端午節”主題班會課教案比賽
評委:
截稿時間:6月22日上午
獎項: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6人,其余為參與獎。
(二)“走進端午,祝福田中”詩歌創作比賽
評委:
截稿時間:20xx年6月22日上午
獎項: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6人,其余為參與獎。
(三)“弘揚傳統文化,慶祝端午節”益智比賽(棋、牌、乒乓球、猜謎四類)
1.牌類比賽
總裁判:
工作人員:
比賽規則:
(1)各人自行組合參賽。
(2)比賽分三輪進行:
第一輪比賽從下午第三節課上課開始至16:30結束,湊足4人,即可比賽。截止16:30,領先一方即為勝方,勝方進入第二輪比賽。
第二輪比賽采取抽簽方式進行,抽到同樣簽的兩對選手即刻進行比賽。比賽中最先打到6的(或抽到輪空簽的)一方獲勝,勝出的'選手繼續按照同樣的抽簽方式比賽,直至最后勝出的兩對選手進入決賽。
決賽中最先打到10的(或抽到輪空簽的)一方獲勝。
獎項:決賽獲勝方獲得一等獎,凡進入第二輪比賽的選手獲得二等獎,其余均為參與獎。
2.乒乓球
總裁判:
比賽規則:
比賽分三輪進行。
第一輪比賽從下午16:20開始,比賽采取抽簽方式進行,抽到同樣簽的兩對選手即刻進行比賽。比賽一局定勝負,勝方(或抽到輪空簽的)進入第二輪比賽。
第二輪比賽方式與第一輪相同,直至最后勝出的兩對選手進入決賽。
決賽采取三局兩勝制,三局中勝兩局的一方獲勝。
獎項:決賽獲勝方獲得一等獎,凡進入第二輪比賽的選手獲得二等獎,其余均為參與獎。
3.猜謎
工作人員:
比賽規則:猜謎活動截止時間為下午17:35。活動時間內,教工隨到隨猜,每人限猜3條。猜出謎底即可當場獲得相應的獎品。
高中端午主題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同學們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的習俗切入,讓學生去尋找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粽子之余,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余,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賽龍舟錄像,各種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活動過程:
一、全體立正、各小隊整隊
二、各小隊長向中隊長報告人數,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人數
三、出旗、奏樂、敬禮
四、唱隊歌
五、主題活動開始: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可以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了解。)
具體內容如下:
1、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各種起源故事附后)
(二)做香袋比賽
(主持人):同學們,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掛上了媽媽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樂滋滋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做香袋,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
2.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3.做法:
(1)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2)剪下相對的兩片
(3)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4)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5)將最后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后進行評比。
(三)與詩共舞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么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各小隊表演詩朗誦。
第一小隊:女生小組朗誦。
第二小隊:配樂朗誦。
第三小隊:小隊齊誦。
第四小隊:男女朗誦。
(詩歌內容附后)
(四)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隊員們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輔導員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們表示祝賀。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欲望以及作為一名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搜集能力。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老師相信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特別有意思。到時候我們再一起暢談節后的感受。
七、呼號
八、退旗、奏樂、敬禮
九、活動結束
高中端午主題活動方案 篇4
一、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通過開展一些列既具有傳統文化內涵又體現時代特色的富有創意的趣味活動來吸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不但能達到活躍身心、聯絡鄰里感情、增強社區凝聚力的作用,更能寓教于樂,增進大家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了解,深刻體驗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歷史意義,從而使民族精神得以傳承。
二、活動主題:
“左鄰右舍話端午,和諧鄰里敘最美”——端午節系列活動。
三、活動時間:
6月7日下午3點整
四、活動地點:
沙龍街46a樓院(蘭玲工作室)
五、活動內容:
(一)華北路小學詩朗誦《端午節的`情思》遙祭屈原。
(二)“包粽子、獻愛心”活動當天舉辦包粽子比賽,社區干部和居民齊參與,以拉近社區與居民之間的距離,增進鄰里感情。在活動結束后,將包好的粽子送給轄區孤寡、空巢及殘疾家庭。
活動方式:
1、選五人代表參加,包10個粽子。
2、由居民代表評出前三名。
3、向得獎者頒發相應“禮品”。
(三)趣味有獎知識競賽,設置有關端午節的來歷、習俗方面的題目,邀請居民參與答題,答對者獲得禮品一份。
(四)表彰最美敦煌人10人(包括:最美黨員、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最美鄰里、最美退伍軍轉干部)
(五)擊鼓傳花,講講我身邊的鄰里好故事(主題:敦煌好人那些事)
活動方式:
按照擊鼓傳花的游戲規則,花停在誰手中,誰就說一說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好人、好事(最美家庭、最美鄰里、最美黨員、最美志愿者等)。
高中端午主題活動方案 篇5
夏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日期:
端午節,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
活動地點:
外灘花園項目部
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經研究決定,在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之際,在外灘花園項目部開展古詩文朗誦比賽活動,具體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動內容:
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為主要內容的古詩文朗誦比賽活動。
二、活動主題:
傳承文化、熱愛祖國、謳歌生活、贊美和諧、擁抱親情。
三、活動時間:
20xx年6月25日上午
四、活動地點:
外灘花園項目部
五、參賽對象:
全體工作人員
六、評獎辦法
1、獎項設立
集體獎4個。一等獎1個(獎勵啤酒一箱),二等獎1個(獎勵),三等獎1個(獎勵),優秀1個(獎勵)。
個人獎個。一等獎個,二等獎個,三等獎個(物質獎勵)。
2、評委組成及評分辦法
(1)評委由3人組成。
(2)評分方法
①采用100分制評分。
②評委打分匯總后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后,求取平均分平均分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若出現同分,則精確到后三位,依此類推。
3、評分項目及標準
(1)進出場(10分):進出場隊形整齊,安靜有序,能使用禮貌用語。
(2)精神面貌(10分):參賽人員服裝統一整潔,儀表大方,舉止得體,精神飽滿。
(3)朗誦技巧(60分):普通話標準,吐字清楚,語速恰當,聲音洪亮;作品感情理解準確,表達自然流暢;節奏張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變化,具有感染力;表情與動作的運用恰當。
(4)脫稿(10分):熟習朗誦內容,能脫稿朗誦。
(5)觀眾效應(10分)
七、工作人員安排
領導組:
評委組:
秘書組:
場地組:
安全保衛組:
后勤組:
攝影:
學生管理:各校安排人員
八、活動要求
1、各校按要求加緊排練,保證朗誦節目的質量。
2、凡要背景音樂應提前告知中心學校,參賽學生服裝統一。
3、參加比賽時,各校要安排專人負責學生路上及場地的安全。到達活動地點按指定位置就坐,組織好學生的賽場紀律,確保比賽順利進行。
4、準時上交參賽名單、內容,遲交按棄權處理。
高中端午主題活動方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粽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我們一起來聽聽端午節的由來,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的習俗。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菖蒲)那為什么要掛艾蒿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小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3)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4)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五月五》。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共同品嘗端午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