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實踐活動方案(精選3篇)
環保實踐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的:
1、讓隊員調查周圍及附近一些污染存在問題,認識環保的重要性。
2、利用假日帶領隊員走出校門,開展廢物回收活動,對周圍村民進行環保知識宣傳。
3、通過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科技活動的興趣,增強學生環保科技意識。
活動形式:
組建假日小隊、撰寫分發宣傳單、廢物回收、書寫張貼倡議書、設計廣告標語、設計手抄報等。
活動過程:
一、提出實踐課題。
(話題導入,如在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垃圾廢物帶來的困擾,談一談對垃圾知道多少,如何處理這些廢物的方法等等,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1、根據學生身邊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自己點出主題。
2、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認識垃圾對人類的危害性。
3、根據講座的內容,因勢利導。
二、成立假日小隊。
1、給假日小隊取名字。
2、設計假日小隊的隊旗和口號。
三、小組分工,各司其職。
1、宣傳小組:蘇曉慧組長
2、廢物回收小組:楊璐組長
3、尋找污染源小組:強文靜組長
四、拓寬視野,獲取信息。
1、通過觀看錄像,到圖書館、書店、網上等多媒體查找收集資料,做好筆記。
2、指導查找的范圍可包括一些垃圾的處理與環境保護,垃圾的污染與環境,垃圾處理中的科學
五、體驗成功的成果。
展示新風采活動,邀請各中隊參觀小制作作品。
六、開展討論,發出倡議。
1、讓學生圍繞自己的親身體驗,各抒已見。
2、有沒有不該成為垃圾的垃圾。
3、如果有一天不進行垃圾的收集和處理,我們將會怎樣?
4、撰寫宣傳單。向全校師生甚至向全社會發出倡議——保護環境,從身邊小事做起!但是保護環境單靠我們還不行,應該呼吁全社會的人們共同關心環境工作,做一名環保之人。
七、評選“小衛士、小能手”活動。
1、交流心得體會。
2、評選環保“小衛士”。
3、頒發獎章。
4、本次活動小結。
環保實踐活動方案 篇2
【活動設計】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觀察力與思考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馬路上怎么會有這么多不同的標志?這些標志是做什么用的?交警叔叔為什么一做手勢,他對面的汽車就停住了?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的疑問將一一解開,同時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也將得到提高。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理解意義。
2、能看懂簡單的交警指揮手勢。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
①交通標志圖片;
②交警指揮手勢圖片。
2、交通標志圖片4套、交警指揮手勢圖片一套。
3、幼兒用書36—37頁。
【活動過程】
一、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交通標志》或出示交通標志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常見交通標志的意義。
提問:你在哪里見過這些交通標志?知道它們表示什么意思嗎?
小結:馬路上常見的交通標志有“請鳴笛、機動車道、公交車專用道、注意行人、停車場、禁止鳴笛、禁止通行”等。
二、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將標志進行分類。
引導幼兒看圖片,然后說一說從這些標志里發現了什么?可以將這些圖片分成幾類?
將幼兒分成四組來操作活動圖片,對交通標志進行分類。
小結:紅色標志表示禁止,用來禁止人們的不安全行為,他們大多是紅色的圓圈,有的還帶斜杠。(如:禁止通行、禁止停車、禁止人行、禁止鳴笛。)
黃色的標志表示警告,提醒人們注意周圍的環境,避免發生危險,它們基本上都是三角形的邊框。(如:注意行人、注意信號燈、注意兒童、注意落石、注意危險、慢行。)
藍色標志表示提示、指示,代表人們必須遵守的規則。(如:停車場、鳴喇叭、步行、機動車道、人行橫道。)
三、引導幼兒了解幾種簡單的交警指揮手勢。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交警指揮手勢》或出示交警指揮手勢圖片。
2、請小朋友學一學,交警叔叔都做了哪些手勢,你知道這些手勢分別代表什么意思嗎?
3、教師邊示范邊介紹幾種指揮手勢:快速通過、停止、左轉彎等。
四、游戲《標志多,我會看》,鞏固認知。
老師在場地一側做“信號人”,手持“禁止通行”、“請鳴笛”、“禁止鳴笛”、“停車場”等交通標志的圖片;幼兒扮演“小司機”做駕車狀,駕駛各種各樣的車輛。
游戲開始,“小汽車”在場地中自由駕駛,“信號人”舉起“請鳴笛”標志,“小司機”做鳴笛動作,嘴里發出“嘀嘀聲”,信號人收起標志,小汽車繼續行駛;當信號人舉起“停車場”標志時,小司機都開到信號人旁邊找好車位,整齊排放。信號人不斷變換信號,游戲重復進行。
教師還可以扮演交警,做不同的指揮手勢,小司機根據手勢正確駕駛。
【活動反思】
這一活動認識標志,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所不同:通過游戲形式來組織活動,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通過設計標志,在操作過程中認真積極地思索,通過討論能積極用語言表達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向老師提出自己感到困惑不解的問題,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情況在每個孩子身上表現不可能一樣,因此,教師要關于觀察,了解每個孩子,根據每個幼兒的不同特點,能上能下導他們主動參與活動。
環保實踐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主題
今年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是:弘揚民族精神,承擔社會責任。大力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活動內容
今年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 “ 四個一 ” 。
1.參觀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場所。通過參觀各級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瞻仰革命遺址、烈士陵園,舉辦夏令營、 “ 革命圣地游 ” 、 “ 紅色旅游 ” ,考察城市、農村建設成就,瀏覽 “ 血鑄中華 ” 、 “ 民族魂 ” 愛國主義網站等多種形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2.參加一次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立足于所在社區,開展敬老愛幼、助殘幫困、保護環境、公益宣傳等各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參與道德實踐,接受社會公德教育。
3.為回報父母、長輩做一件實事。通過為父母、長輩做飯、洗衣、整理家務,或過生日等多種形式,接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
4.學習一項生產生活技能或自理自護知識。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學習生產勞動、工藝制作、日常生活實務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學習自我保護、生存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接受社會適應能力教育。
三、活動原則
組織學生開展 “ 四個一 ” 社會實踐活動,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則。
(一)就近就便的原則,立足于學生所在社區、鄉村,便于學生廣泛參與;
(二)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學生可以個人分散活動,可以就近自由組合活動,也可以由學校出面組織一些集中性的重點活動;(三)力所能及的原則,活動的設計和安排要以學生可以做到為前提,不能成為學生的負擔;(四)保障安全的原則,要教育學生增強安全意識,落實保障措施,認真負責地做好學生的安全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要把 “ 四個一 ” 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擺上日程,制定方案,盡早部署,確保活動順利實施。把活動的各項任務落實好,認真研究制定工作計劃,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學校要把 “ 四個一 ” 社會實踐活動布置給每一位學生,并就開展好這項活動向學生提出具體要求,切實做好動員工作。學生參加活動的情況要予以適當的記載認證。要努力增強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意識,使學生完成 “ 四個一 ” 活動內容,真正在活動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三)突出重點,以點促面。各地要圍繞 “ 四個一 ” ,結合本地實際,設計和開展一些集中性示范性的重點活動,吸引帶動學生廣泛參與。特別要突出活動主題,有重點地組織一批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場所的團隊,集中對學生進行教育。
(四)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積極協調新聞單位做好活動的宣傳工作,組織記者深入報道活動的開展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感受。要通過工作簡報等方式,加強信息溝通,交流工作經驗,推動 “ 四個一 ” 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在開學后專門組織一次班會或團會,交流活動經歷和體會。通過校報、校內廣播站、校園網等多種方式,展示本校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使更多的學生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