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實踐活動方案(精選5篇)
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篇1
一、 活動目標
以“老教師示范課帶頭、新老師匯報課接力”為主體,突出“新理念、新課程、新觀念”,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引導教師深入探討課堂教學規律,鉆研教材教法,努力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活動對象、活動內容、地點時間及要求
(一)活動的對象:初中部全體數學(10名)老師。
(二)活動時間:單周第三﹑四節。
(三)活動內容 老教師示范課,新老師匯報課1節,其余每位教師每人1節。
(三)活動地點: 上課地點由各授課老師自定,評課地點定在初中部三樓物理實驗室。
(四)活動要求
1、教師要深入鉆研課標、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仔細備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2、老教師帶頭上一節示范課;每位新老師準備一節匯報課,課題,地點,形式等自定,其余教師每人上一節公開課。
3、教研組長組織老師在規定的地點進行評課,先由授課老師談對課的設計思路及課后反思,再由主評人點評,各聽課老師相繼點評,分析該課堂教學得失,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案。
4、全體數學教師要積極參與聽課評課活動,并做好聽課記錄,并填好聽課評價表。
(五)初中數學聽課評課活動時間安排表。
示范課安排
時間 班級 節次 授課內容 授課教師 主評人 報道記錄
第三周(星期三) 八(5) 第三節 三角形全等判斷(三) 李宏偉 謝正勇 薛乖勤
匯報課安排
時間 班級 節次 授課內容 授課教師 主評人 報道記錄
第五周(星期三) 七(4) 第三節 整 式(1) 伍宇航 李紹元 郭正倫
公開課安排 注:按年級的班級順序
時 間 班級 節次 授課內容 授課教師 主評人 報道記錄
第七周(星期三) 七(1) 第三節 整 式(9) 李紹元 馬玉俊 李宏偉
第九周(星期三) 七(6 ) 第三節 有理數乘方 戈曉燕 陳倫鋼 謝正勇
第十一周(星期三) 七(7) 第三節 整式混合運算 陳倫鋼 戈曉燕 楊 智
第十三周(星期三) 七(8) 第三節 一元一次方 馬玉俊 伍宇航 李紹元
第十五周 (星期三) 八(6 ) 第三節 整式除法 謝正勇 楊 智 戈曉燕
第十七周 (星期三) 八(5 ) 第三節 復習課 楊 智 李宏偉 伍宇航
1、請各上課教師在上課前二天打印好教案,活動報告及會議記錄由高到低年級教師撰寫。
2、各上公開課的老師要認真準備課,其他老師可協助準備,要積極地給大家奉獻一堂值得大家學習、借鑒、回憶的經典課。
3、本科組教師必須參加聽課及評課活動,評課地點為每周三第四節在初中部二樓編輯部進行,不得無故缺席。
4、所有的報道要在活動當天下午下班前電子稿寫好發給編輯部呂道輝老師。
注:因時間關系郭正倫,薛乖勤二位老師未能安排上公開課,但老師們可以利用平時時間去二位教師課堂聽課,并做好聽課記錄,教研組將進行檢查。
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根本,以打造高效課堂為宗旨,按照“立足崗位、全員參與,互評互議、提升素質”的工作思路,扎實有序地開展此活動,大力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創設高效課堂,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活動目標
開展公開課,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引導廣大教師深入探討課堂教學規律,鉆研教材教法,努力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人人都能上公開課,天天都聽公開課的良好教學氛圍。
三、為了確保活動的正常開展,擬定本活動方案。
1、活動小組:
組長:葉秀嬌
組員:王慧波、王玉美、吉莉梅、黃勇、陳薇、張財東、王亮、黃連英、傅志、黃慧瓊、黃思遠、黃王雄、林應鋒
2、活動時間:9月12日——12月30日
3、活動要求:全體教師公開課。本學期全校數學教師每人1節
4、活動過程
①授課教師課前要準備教案,課后講解課堂設計思路及反思。
②有數學公開課的當天全體數學教師最好都能集中聽課。
③公開課活動后組織教師進行評課活動。
5、材料收集
授課教師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反思、說課稿、公開課評分情況表。
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進一步學習新課標、加強教師相互學習、交流,切實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實現高效課堂,決戰課堂。
二、活動時間及分組情況。
1、授課時間:20xx年5月22日(星期二)第一、二、三、四、五節課。評課時間:22日第六、七節課。
2、授課教師共15名,分別是:趙英俊 李春 聞志勇 李腹麗 陸影 婁大衛 馬召勇 龍陽興 李興彬 付文峰 張榮增 夏貴華 范光訓 龍興發 聶紹友
3、分組及授課班級:初一年級組(班級為初一(1)、(2)、(3)、(4)班);初二年級(1)組(班級為初二(1)、(2)、(3)、(4)班;初二年級(2)組(班級為初二(5)、(6)、(7)、(8)、(9)班)。
4、初一年級組 組長:趙英俊
成員:李春 聞志勇 李腹麗 陸影
初二年級組根據抽簽相應班級分組,每組5人。
5、評課地點由各組組長指定。
三、活動要求
1、15名數學組教師要積極參與此次活動的全部內容,包括授課、聽課、議課、量化等,不得缺礦。
2、授課前要了解學生情況、熟悉教材、認真寫好教學設計。
3、認真聽課并作記錄。
4、授課教師先說課,聽課教師再議課,建議點評時優缺點各不超過2點的原則,全部評完時,如有看法,可再作補充。
5、評完課后再認真填寫評價量化表,給4位授課教師的評分在85---90分之間。
6、教學設計及評價量化表在評課結束時交教研組。
7、如果抽簽時抽到自己所上班級,必須和其他教師調換。
四、授課順序表(附后,見授課順序一覽表)。
五、評分方式:
4位教師的平均分就是該教師最后得分。
六、獎勵另行通知。
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篇4
指導思想:挑選學有余力的學生開展趣味興趣小組活動,具有激發興趣、訓練思維、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作用。使趣味數學成為學生思維的體操,并以數學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學生通過學習,對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有所幫助。
學生基本情況:學生剛進入到高一,數學難度有所加大,又加上學習習慣不好,對知識消化與落實不夠,所以整體水平有待提高。
輔導內容:趣味數學以及專題的加深與拓展
輔導對象:高一年級各班4-5名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
輔導人數:45
輔導時間:每周一的文體活動課時間
輔導形式:集中一起上課或討論
針對這些情況定出了培優計劃如下:
1、第一個月面向全校學生,招聘新成員,組建數學興趣小組。制定興趣小組活動計劃,落實詳盡的興趣小組活動方案,體現小組的特色。
2、教研組討論興趣小組活動課程,為開展廣泛的數學活動提供切實素材。把學生的數學活動落實到實處,每周為學生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專門的指導。力求做到周周有內容,有目標,有成效。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數學興趣活動”提供動力支撐。在正常進行數學興趣活動的同時,開展一定的主題活動把數學課外活動推向高潮。例如可以舉行一些組內的競賽等等。
4、處理好課內和課外、基礎與興趣之間的關系,精心準備,上好每一節興趣培養課,確立知識的產生和結束。
5、培養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直接興趣,不能強制要求訓練和輔導,合理安排各個知識的先后順序。
6、樹立興趣班帶來的各種好處和對今后的幫助。
總之,本學期我們將進一步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培優中,努力把這項工作制定的措施落到實處,抓好落實,充分發揮各種積極因素,一定要把此項工作做好,爭取做出好的成績。
數學實踐活動方案 篇5
一、活動目的:
通過尋找生活中的趣味數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理解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提高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數學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動手、語言表達的能力,養成多問,多思的學習習慣。
二、活動形式:
以學生課余時間解決問題為主,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找到與數學知識有關的數學趣題、數學魔術、數學游戲、數學謎語、數學小實驗等,可以做成PPT展示。
學生可以幾人組成一個小組,在完成后,先交給科任教師檢驗,修改,最后選擇有代表性的,質量高的作業在課室展示,在展示中,學生要簡要說明作業的特點,與數學的什么知識有關等等。
三、獎勵辦法:
最后評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
四、活動時間:4月26日。
五、地點:高一(6)班課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