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活動方案范文(精選5篇)
高中活動方案范文 篇1
一、活動主題
愛校·感恩·奉獻
二、活動思路
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感受學校溫暖,升華對母校的情感,帶著眷戀,投入新生活。
三、活動時間
20__年6月—7月。
四、參加人員
全體師生
五、活動地點
校內
六、活動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長:湯曉春
副組長:鄧國軍陳云王社偉
2、工作小組
組長:鄧國軍
副組長:漆斌包梅玲
成員:王清徐艷玲丁茜晏麗萍靳清何國明各班班主任
動員、組織由漆斌、晏麗萍、各班班主任負責
宣傳報道由包梅玲、靳清負責
照相、攝像由徐艷玲、丁茜、何國明負責
材料收集整理由王清負責
畢業晚會活動策劃方案
七、活動設計
活動一:“我們的故事”----畢業班級風采展
畢業班級風采展。風采展旨在展示20__屆畢業生“文明、愛校、樂群”的良好形象及畢業生班級“青春揮揚、團結奮進”的優良風采,以簡介對畢業班級三成長歷程的展出,以圖片再現畢業生活的精彩瞬間,營造和諧校園、和諧班級的文明氛圍,以真實的班級經歷為在校生做出榜樣與示范。完成時間6月10—30日。
活動二:“成長記憶”畢業微語征集
鼓勵畢業生敞開心扉,抒發對高中生活的感言,對人生的感悟,表達對學校的真摯感情和美好祝福。形式、體裁不限,可以是一段話、一首詩、一篇短文或一組圖片。營造出濃厚的畢業氛圍,抒發畢業心情,增進畢業生對母校的感情。完成時間3月31—4月20日。
活動三:飲水思源”----給最喜愛的老師寫留言卡
在高中的歲月里,每個人點滴的進步與成長都凝聚了每位老師的心血與教誨。在畢業之際,通過留言卡以獨特的創意和形式為自己的授課老師表達由衷的謝意與感激,記住老師對自己的諄諄教誨。5月下旬完成。
活動四:“手留余香”-------寫給下一屆入住學生的信
以宿舍為單位,采取寫信的方式組織畢業生對即將入住自己宿舍的學弟學妹留下贈言。通過畢業生對學習生活的總結來教育引導低年級學生。信件主題要求積極、健康、向上、真實。信件的內容包括:高中三年的學習規劃,成功的學習方法及教訓;畢業時最想對學弟學妹說的話,感悟、寄語等。信件書寫方式可以電腦打印,也可以手寫,必須有該宿舍成員簽名.5月中旬完成,最后貼在各寢室內在6月10完成。
活動五:展望未來,迎接挑戰——為高三學子送祝福
6月3-4日完成,在食堂門口的兩塊展板上,匯集教師、學弟、學妹們的深深祝福。
活動六:“雁過留痕”——畢業生捐贈舊書
為建設低碳校園,樹立環保意識,營造愛心奉獻友好互助的氛圍,達到“綠色循環、互惠互利、愛心奉獻”的目的,積極倡導畢業生將用過的學習參考書、復習資料以及其它物品無償捐贈給貧困生和低年級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學弟、學妹的關愛和幫助。通過愛心捐贈,把良好的學習風氣傳遞下去。完成時間6月7—8日
八、活動要求:
各班級要高度重視“畢業季”系列活動,加強組織領導與活動宣傳,精心策劃,創新形式,將愛心、感恩教育與畢業生文明離校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加強人文關懷,確保各項活動豐富多彩、健康高雅、文明有序,充分展示我校畢業生優秀品質和良好精神風貌,增強畢業生知校愛校的情感,營造溫馨向上的畢業氛圍,使每一位畢業生在滿懷深情惜別母校的同時,充滿希望地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高中活動方案范文 篇2
一、活動目的和意義
通過活動使同學們融入到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并感受我國博大的文化歷史,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通過組織系列活動,培養同學們的愛國情感,以及尊老愛幼的優良社會風氣;通過祭掃活動,在紀念先輩的同時,更懂得孝敬活著的人,更懂得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二、活動主題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傳統文化
三、活動內容
1、“我們的節日-清明節”——網上祭奠革命先烈活動
為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推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縱深開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積極參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繼承弘揚革命先烈優秀品質,根據中央文明辦精神,從3月25日至4月25日,在中國文明網等網站組織廣大未成年人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
網上祭英烈,同樣可以表達對英雄人物的敬仰,還有效減少了燒紙錢、燒冥王等不文明行為。
2、各班出一期以“清明節”為主題的黑板報。
介紹清明節的來歷、習俗、詩歌等,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與豐富內涵,增加學生的文化知識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各班組織以“清明節“為主題的手抄報大賽,然后每班推報6份優秀作品,參與學校的手抄報展評活動。
4、利用清明節,走進社區實踐活動。(每班至少上交1篇材料)
學生走進社區,了解和搜集關于清明節的一些民風民俗,了解當地的一些風俗習慣,同時,也可以制作“文明清明節“宣傳材料,走進社區宣傳文明科學,抵制迷信等活動。
4、“緬懷先烈、繼承革命傳統”
利用清明節,當臨近的革命紀念地,參加緬懷先烈活動,聆聽先烈的事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高中活動方案范文 篇3
時間:__年5月7日下午2:30
地點:校操場
參加人員:校領導,高三年級全體師生及學生家長,高一、高二年級全體學生、班主任,中層以上干部
典禮程序:
一、校場點兵(音樂——《校歌》《運動員進行曲》)
1.師生方隊入場(教師方隊走在前面,各班依次進場)并介紹高三教師風采及各班級
2.介紹學校領導
二、升旗儀式
介紹升旗方隊(主持人:許云梅黃亮)
升國旗,奏國歌,行注目禮
三、校長致辭
四、悠悠往事
1.通過幻燈影像《青春紀念冊》(7—8分鐘)回顧高中三年成長中的點點滴滴。(許云梅、黃亮配解說詞)
2.詩歌朗誦(主題:亮劍圓夢)
(高三4人,高二男女各20人,共計44人)
五、恩情難忘
1.學生代表向班主任獻花,用獻花和掌聲來感謝老師們多年來辛勤的培育。(音樂——《那些花兒》)
2.教師獻辭(高三全體教師,站三排)
3.家長代表發言
4.校領導代表學校向各班學生代表頒發畢業證書,并與他們合影留念。畢業生代表向母校贈送畢業禮物。
5.合唱:十佳歌手、電聲樂隊——《飛得更高》
六、點滴心語
1.學生宣誓
2.放飛夢想(放飛氣球;每班20個;禮花齊放;擊鼓退場)
高中活動方案范文 篇4
一、聚會目的:
同學情師生愛交流溝通分享
加深同學間的聯系、分享20年來人生經歷,讓同學們能在短暫的聚會時間里敘說當年的友情。
20年,歲月荏苒,每個同學都已經不再青春年少,都各自擁有了自己的家庭,體驗到了生活的艱辛。同時也收獲了自己的幸福。所以這次20年的聚首我們力求做好,給大家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一個美好的回憶。
二、聚會原則:
少花錢辦好事,可以通過合理的支出、恰當的安排,在一天的短暫時間內達到促進全面交流和溝通的目的。20年大家湊在一起很不容易,所以要給大家一個美好的記憶。除了要發揮個人特長,還要依靠大家的一切力量以及配合。這次活動主要堅持以下幾點原則!
1、堅持自愿的原則。
2、聚會的費用問題,原則上實行AA,但我們還是本著人性化的原則進行籌備,目前正在進行,歡迎經濟條件好的同學贊助。(我需要募集10-14人),盡量出一些(計劃5月9日前完畢),碰個場(我估計也是大多數的一個意愿、大多數捧人場)同學們告知一下,給我反饋。
3、堅持財務公開原則。
4、堅持一切從儉原則。
三、聚會安排:
1、聚會時間擬定于5月16日。
2、聚會地點:__賓館
3、為了保證這次同學聚會圓滿完成各項規定動作,成立組委會:
組委會人員:
高中活動方案范文 篇5
一、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理念
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整合朱子文化精華,構建健康和諧文化氛圍,充實師生校園生活內涵,推進素質教育深入發展。
二、校園特色文化定位背景
1.校園特色文化定位的社會發展背景:文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著獨特的作用,各種文明成果均以文化來傳遞、延續。放眼世界,各種文化相互滲透又相對獨立,構成世紀文化圈,文化浸潤至世界每一個角落,穿過一個個世紀,影響著一代代人。社會有社會文化,企業有企業文化,校園有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為根基,以學校文化活動為主體,由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風和校園精神為標志,充滿時代氣息和校園特點的人文氛圍。校園文化氛圍一旦形成,將和社會主導文化一樣,產生巨大的能量,成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強勁動力。__同志早在1994年就強調要搞好校園文化建設。我們要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眼光來定位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
2.校園特色文化定位的教育發展背景:校園文化在實施素質教育全過程中,承擔著課堂教學無法替代的價值功能,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體現了學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蘊,F代課程論認為:學生在學校習得的不只是讀、寫、算等方面可以測量的認知和技能上的發展,他們還從學校的環境、校園生活、組織制度、校內人際關系及學校的管理體制等方面獲得沒有顯現出來的、潛在的價值與規范的陶冶。這些潛在課程,作為一種校園文化,貫穿于學校教育的整個過程之中。盡管校園文化對人的影響只是“桃李不言”而非立竿見影,但對人的身心發展卻發揮著其它顯性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出體現在四個層面,其一陶冶功能:校園文化起著一種文化傳遞的作用,使人通過對文化價值的攝取,陶冶人格和靈魂,以充實生命的內涵;其二社會化功能:校園文化是個體社會化的過程與縮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動和文化氛圍,使生活其中的每一個個體有意無意地與既定文化發生認同,從而實現對人的精神、心靈、性格的模塑,達到社會化的目的;其三潛力開發功能:課堂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的多層次求知欲和需要,校園文化發揮著擴大學生知識面,開發學生潛能,優化學生情感,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滿足學生社會交往的功能;其四導向功能:學校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一個兼收并蓄的文化薈萃的場所,各種價值觀念在這里碰撞,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顯而易見。我們應該從實施素質教育的迫切要求來定位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
三、四中校園文化實踐的基礎
1、近幾年來四中校園文化建設初步形成了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藝術文化、行為文化、體育文化、社團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
2、選修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管理辦法,"設、配、抓、講"操作模式把社會的需要、同學的愿望、學校的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選修課充滿了活力,洋溢著生機。"設"就是"設課程、導學生興趣";"配"就是"配教師,保教學之精華";"抓"就是"抓驗收,摘耕耘之碩果";"講"就是"講提高,培養專門人才"。幾年的實踐,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豐實校園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作為一所鄉農村完中,我校已基本形成踏實的作風、嚴謹的教風、勤奮的學風、樸實的校風。辦學效益不斷提高,特別是近幾年教育教學質量連創佳績,贏得了社會較高的聲譽。近幾年我校先后榮獲三明市“先進教工之家”、創“平安校園”先進單位、尤溪縣第二屆“綠色學!薄⑷魇小拔拿鲗W校”、西濱鎮“先進黨支部”、三明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西濱鎮“服務經濟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__年、__年在我校先后召開了信息技術裝備工作現場會和農村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現場會,今年又被縣局確定建設為“尤溪縣中小學社會綜合實踐基地”。
三、"校園文化俱樂部"特色的構建思路
校園文化有廣義的校園文化和狹義的校園文化之分。廣義的校園文化是指學校存在方式的總和,包括學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狹義的校園文化僅指師生課外文化活動。我們講的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為立足點,以學生、教師為主體,以課外活動為主要方式,以文化的多學科、多領域廣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為基本形態,具有時代特點和學校特色的一種群體文化。鑒于此,我們采用"校園文化俱樂部"的形式來構建四中校園文化,著力形成以下特色:
1、"校園文化俱樂部"的內涵有獨到之處:與選修課程相結合,與活動課程相結合,以校園文化的視角設計俱樂部活動的項目,激活俱樂部活動,開發富有四中特殊內涵的校園文化。
2、"校園文化俱樂部"運行模式有獨立之處:以"俱樂部"為載體,定會員、定時間、定地點、定組織,相對獨立地開展俱樂部活動,構建適應俱樂部運行機制的管理模式,探索俱樂部主管聘任制的用人模式。
3、"校園文化俱樂部"的成果有獨特之處:
通過校園文化俱樂部活動,形成四中智能型的知識文化、素質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審美文化、意識型的觀念文化和綠色的環境文化協調發展的態勢。以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四中網訊、各種專項比賽、講演、發表的文章、自制多媒體軟件、各種大型活動等為平臺,顯現四中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的校園文化及其特色成果。
四、校園文化俱樂部的具體操作思路
1、準確定位俱樂部所屬校園文化活動的特色項目
根據教育發展的宏觀環境及發展趨勢,依據人本發展理論,結合學校以往校園文化活動實踐的經驗,經過科學論證,確定以下四個特色項目:
第一項書香苑●廣播節目采編●《四中青年》采編●文學沙龍●演講比賽●校園焦點訪談●辯論
第二項藝術苑●名畫欣賞●繪畫創作●書法藝術●攝影藝術
第三項四中網苑●網頁制作●多媒體信息加工●網絡信息檢索檢索技巧●四中博客
第四項體育沙龍●籃球隊●排球隊●乒乓球隊●田徑隊●象棋
2、發放活動項目志愿表,尊重學生自由選擇
校園文化俱樂部活動的核心在于俱樂部成員志趣的一致性、積極性。根據項目特色,讓學生自愿報名挑選,俱樂部作好選擇指導,達到全員參與,主動發展的目的。
3、征集項目特色名稱,樹立品牌意識。
校園文化俱樂部各特色項目的名稱均由其成員參與取名,擇優命名,充分展示俱樂部成員的聰明才智。名稱要求既有時代特色,又有文化品位,讓取名活動也成為一種高質量的校園文化活動。同時讓學生自己設計項目特色標志,體味項目文化內涵。
4、開展各種活動,顯現校園文化活動成果。
校園文化俱樂部活動的成果展示通過4個平臺來實現:
①校園平臺:學校將定期舉辦校園文化節,做到首先"特"在校園內;
、谛M馄脚_:學校讓俱樂部成員參加校外組織的各種對口比賽展示,力爭"特"到校外;
③資料平臺:學校將對俱樂部活動整體策劃,通過錄相、光盤、書面材料實物等組成特色系列資料,"特"在資料上;
、馨l展平臺:通過俱樂部活動,使其成員個體素質得到提升,人人有愛好,個個會發展,形成四中校園文化的特色特"在成員素質上;
5、精心組織,三步實現特色學校。
四中校園文化俱樂部活動分三步走,首先打響特色項目,把俱樂部下特色項目抓起來,初步形成特色項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項目,形成四中學校特色--校園文化俱樂部;再次融合四中硬件特色、環境特色、智力活動特色,形成四中品牌--校園文化特色學校。
五、"校園文化俱樂部"的保障機制
1、健全領導管理網絡。
成立"校園文化俱樂部"辦公室:設俱樂部主任1名,常務副主任1名,副主任3名。負責俱樂部活動的策劃、規劃、協調、管理、檢查、考評。各項目組設項目主管1名,負責各項目組活動管理、項目活動計劃及執行。
2、實行活動指導教師聘任制。
各項目組活動指導教師實行跨年級、跨學科聘任制。根據活動需要,由項目主管實行臨時聘任,按項目計劃執行。根據需要,經過批準,聘任可放大到校外。
3、加大特色建設經費投入。
為了保障學校特色建設,根據各項目設備設施情況,適度加大投入,確保活動硬件到位,確保必需的活動經費支出。
4、以課程標準,保障校園文化活動的正常進行。
學校把周日下午半天時間的校園文化活動納入課程管理,排出校園文化活動課程表,各項目組訂出行動計劃,項目主管實行全程監控,指導教師積累指導材料,撰寫階段專題報告,以科研的姿態來積極創建四中校園文化俱樂部特色。各項目可選用其他課余時間開展活動。
5、組織展示活動,實行跟蹤考評。
根據項目特點,俱樂部定期組織展評活動,對活動情況實行滾動考評,對活動成果進行獎勵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