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崛起獻青春”“重走長征路”實踐團隊活動方案
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中心,對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生態開發、能源利用、建設節約型社會等方面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踐調研與研究;并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農村的經濟發展現狀和前景、農村基礎教育現狀、農民文化素質與思想道德狀況、農民工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影響、農村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狀況、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狀態等問題進行調研實踐。為促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長效機制,我院社會實踐隊將努力與內黃團縣委合作,選擇有良好合作條件的實踐地,建立一到兩處工業大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或“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四、團隊介紹
“和諧社會千里行,中原崛起獻青春”南陽小分隊
主要以服務和諧社會,到敬老院、農村等地區,關愛老人、農村平困兒童等弱勢群體,呼吁社會共同關愛他們,并向當地人民宣傳環保知識,創建綠色奧運,共建和諧社會。
“和諧社會千里行,中原崛起獻青春”周口小分隊
主要以服務和諧社會,到留守兒童多的地方進行愛心活動,用我們大學生的力量在精神上和物質上幫助那些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并通過媒體向社會各界宣傳留守兒童的種種弱勢,呼吁社會能給與他們更多愛心,讓他們能更加健康地成長,成為將來的棟梁之才。
“和諧社會千里行,中原崛起獻青春”安陽小分隊
以服務和諧社會為宗旨,重溫歷史,建立“勿忘國恥,報效祖國”的信心與信念,對青年學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另一方面,在新時期農村建設時代背景下,通過對科學發展觀的學習調研,讓我們對新農村建設的發展狀況有實際的了解,利用學生所學知識解決社會實際問題,提出大學生自己的建議和建言。
四、活動實施方案(含實踐前準備工作、實踐期間擬完成的任務、詳細計劃及日程安排)
本次活動從7月22號持續到8月10號,具體見個小分隊行程安排。
“重走長征路”—革命精神體驗團活動方案
一、實踐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重走紅軍長征路,調研革命歷史人物、大事記,把xx年長征未完成的長征調研繼續完善,挖掘長征精神在新時期的深遠意義。
通過對革命先烈艱苦奮斗歷程的親身體驗,進一步提高對黨艱苦創業的理性認識,培養當代大學生堅韌不拔的革命精神。把當代大學生的熱情奉獻精神發揚到西部,服務老區人民,展示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同時宣傳綠色與人文奧運,向08北京奧運獻禮!
二、活動的內容
重走長征路,在紅軍長征途經地的學生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調研長征中在當地發生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博物館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長征路上的新農村建設狀況,并努力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繼續“重走長征路,傳承報國志”的調研服務活動,在新時期新長征的議題下,支教新農村,支援老區人民,宣傳北京奧運會。
在建團85周年之際,弘揚五四精神,繼續革命道路,把大學生的青春活力展現給社會,搞出特色活動為宣傳學校和學院作貢獻。
三:小分隊沿途駐留地點
xx縣
xx縣
xx市
xx市
本次行動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鄭州→xx縣→xx縣(xx市)→欒川→商南→丹鳳;
根據史料調研學習和體驗:
1魯山簡要記事
1934年11月29日,紅25軍到達xx縣熊背鄉曬衣山村買家莊,買家莊只有幾戶人家,老百姓不明真相,大部分跑進了山溝密林。部隊進村后很規矩,不進農家門,不騷擾百姓。據記載,老黨員孫承德說,他的奶奶孫白氏看到部隊穿著破爛,饑餓疲勞,就端出一筐花生讓戰士們吃。吃完花生后,紅軍在筐里放了一塊銀元。紅軍走時,還特意在石臼里留下十幾斤小米救濟村民。12月1日,部隊進入堯山鎮木達嶺,順利進入xx縣境內。
我團活動:學習紅軍嚴明紀律,發揚優良傳統。
2xx縣簡要記事
xx縣車村鎮天橋溝村,這里曾是紅二十五軍在洛陽的第二個宿營地。曾有兩支紅軍部隊來到車村,在紅二十五軍之前的1932年11月賀龍率領的紅三軍是最早來到車村的紅軍隊伍。
我團活動:調研紅軍兩支隊伍經過xx縣的時間和目的,了解村名收留小紅軍的故事。
3欒川簡要記事
1934年12月3日,紅二十五軍取道xx縣明白川,進入欒川境內。紅二十五軍一進欒川就遭到了地方反動武裝“十大連”的襲擊,兩天之內四次交手,紅軍狠狠地教訓了這個稱霸一方的“地頭蛇”,讓欒川群眾至今還津津樂道。
我團活動:考察感受“兩天四戰”的舊戰場,聆聽關于紅二十五軍的戰斗故事,探尋紅軍留下的戰斗遺跡。了解紅軍大戰“十大連”的戰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