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停電演練方案范文(精選3篇)
小區停電演練方案范文 篇1
1總則
1.1編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業全廠停電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全廠停電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9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20__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發[20__]11號)
《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9號)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
《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5027-93)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__)
《電力企業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能安全[20__]508號)
《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九條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74號)
《電力企業綜合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試行)
1.3適用范圍
1.3.1本預案適用于我廠2×660MW機組與系統連接點為上黨變期間,全廠交流電源全部失電時的應急處置。
1.3.2本預案為《大唐南京發電廠綜合應急預案》(簡稱《綜合應急預案》)的專項預案,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合《綜合應急預案》使用。
1.3.3本預案僅適用于發電生產時指導全廠停電現場處置方案的編制工作。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2.2.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減少和消除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職工的基礎作用。各公司、部門、專業按照各自的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
2.2.2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在本廠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組織協調下,各公司、部門、專業項目部按照各自的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
2.2.3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加強以部門管理為主的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建立統一協調制度,充分動員和發揮部門不同專業隊伍的作用,依靠統一協調作用,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
2.2.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采用先進的救援裝備和技術,增強應急救援能力。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2.2.5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事故災難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
3事件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事件風險的來源、特性
可能導致發電廠全廠停電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點:其一,出現雨雪冰凍、強對流天氣、異常大霧、洪水等氣象災害,地震災害以及地質災害等,引起母線架構垮塌和線路倒桿、閃絡;其二,系統發生短路、接地故障,且開關或保護拒動,導致失靈保護動作或保護越級動作,擴大停電范圍,造成全廠交流電源全部失去;其三,送出兩回線路均跳閘,或220kV兩段母線均故障,電網系統瓦解,造成我廠機組有功功率無法送出,機組被迫停機,造成全廠交流電源失電。
3.2事件類型、影響范圍及后果
全廠停電事故是指我廠交流電源全部失電。
發生全廠停電事故后,所有機組開關、線路開關及啟動變開關全部掉閘,全廠對外供電中斷,廠用交流電源全部失去,致使動力電源、控制電源及信號電源全部失去,對于機組的正常停機、停機后的相關處理及操作造成很大的影響,有可能造成主、副設備損壞。
發生全廠停電事故后,全廠交流電中斷,與系統失去聯系,使整個系統的聯系變弱,或出現局域網運行,運行穩定性降低。如系統有功、無功儲備不足,會發生頻率、電壓降低,甚至出現電壓崩潰、系統瓦解、大面積停電的事故。
4事件分級
按照中國集團公司突發事件響應級別,并根據《大唐南京發電廠綜合應急預案》要求和全廠停電事故嚴重程度、涉及范圍等,對本預案所指全廠停電突發事件分為三級:即Ⅰ級響應(集團公司級)、Ⅱ級響應(江蘇省公司級)、Ⅲ級響應(廠級)
Ⅰ級(集團公司級)事故:預計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以上;造成事態特別嚴重,超出江蘇省公司應急處置能力,亟待外部力量應急救援的事件。
Ⅱ級(江蘇省公司級)事故:預計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以上;氫罐等爆炸事故;造成事態較嚴重,超出本公司應急處置能力的事件。
Ⅲ級(廠級)事故:預計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超出現場應急處置能力,全廠停電事故預期為一般事故或造成一定社會影響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
5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5.1應急組織體系
5.1.1我廠成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機構,組員如下
(一)領導小組
總指揮:廠長
副總指揮:副廠長、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總工程師
成員:廠長辦公室、安監部、設備部、工會、策劃部、人資部、財務部、思政部、物資部、維修部、發電部、物業公司、燃料部、粉煤灰運輸公司、實業總公司等部門行政正職組成
5.1.2應急管理領導小組下設以及辦公室,是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辦事機構,應急辦公室主任由廠辦公室主任擔任,安監部、設備部負責人任副主任。
5.1.3突發事件發生時,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負責現場應急救援指揮工作,并根據現場需要成立現場搶險救援工作組、穩定生產工作組、綜合協調工作組、安全保衛工作組、醫療救護工作組、物資供應工作組、善后處理工作組等。分別為:
1.搶險救援工作組
主任:人資部主任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2.穩定生產工作組
主任:思政部主任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3.綜合協調工作組
主任:廠長辦公室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4.安全保衛工作組
主任:安監部主任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5.醫療救援工作組
主任:人資部主任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6.物資供應工作組
主任:物資部主任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7.善后處理工作組
主任:廠長辦公室
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
5.1.4響應應急機構結構圖
5.2應急組織機構的職責
5.2.1應急管理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及集團公司有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
(2)負責突發事件應急決策和部署,負責指揮、協調應急準備、應急響應、應急救援和決定應急結束等工作。
(3)統一協調和調度廠內一切有效資源進行事故搶險與應急處理。
(4)接受上一級應急處理指揮部對事故搶險與應急處理資源的統一指揮和調度。
(5)決定和宣布啟動應急預案,負責組建各應急工作組。
(6)發生生產事故后,與有關政府部門配合,負責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
(7)負責對事故(事件)進行分析,制訂反事故措施計劃。
5.2.2應急辦公室主要職責:
(1)負責突發事件應急組織機構的日常管理工作。
(2)組織、督促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備案和演練工作。
(3)負責監督防范措施和應急措施的落實。
(4)掌握應急處理和恢復情況,組織善后處置工作。
(5)負責匯總、通報事故(事件)應急處理的進展情況,歸口管理安全生產方面的信息,及時向地方政府及上級有關部門等有關單位匯報。
5.2.3現場應急指揮部職責:
(1)接受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的命令,具體負責現場的組織、指揮和調度。
(2)全面了解災害的情況,確保科學、有效、有序施救,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并根據現場實際及時調整應變措施。
(3)掌握災情發展的趨勢,防止次生事故的發生。及時做好與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的信息聯系,當人身事故或預測升級時,立即匯報。
(4)組織涉及相關設施的處置,必要時決定危險區域現場人員的疏散或撤離。
(5)調動、協調應急工作組參與搶險救援工作。
(6)具體負責應急后期處置工作,制定現場恢復的措施做好現場的保護工作。
(7)由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授權,搶險救援結束后,宣布應急結束。
5.2.4應急救援現場各工作組職責:
5.2.4.1搶險救援工作組:由應急辦公室主任或副主任組長,由事發部門現場搶險人員、其他分部搶險人員、廠長辦公室、安監部、設備部、策劃部、人資部、物資部、維修部、發電部、物業公司、燃料部、粉煤灰運輸公司、實業總公司等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人員傷害的搶險;被困人員的緊急救援;被困人員的緊急疏散;被困物資的搶險;搶修人員的防護用品的使用;搶險、搶修人員的自身安全;設備的搶險、搶修;搶險、搶修中技術支持;災情過程中生產設備特殊運行方式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查;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指揮部提供技術支持;應急現場的通信暢通;搶救物資的采購、臨時貯存、發放和回收;確保搶救物資質量;為應急救援提供物資保障。
5.2.4.2穩定生產工作組:由當值值長任組長,安監部、設備部、策劃部、物資部、維修部、發電部、物業公司、燃料部、粉煤灰運輸公司、實業總公司等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運行設備的調度和電網的穩定;與省調聯系,穩定機組運行;提供災情引起設備破拆的技術支持;災情過程中生產設備特殊運行方式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查;負責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指揮部提供技術支持;協調生產運行設備的處置和運行操作;組織災后的設備損失的評估;管轄范圍內的設備運行操作;管轄范圍內的運行和停役設備及現場的巡檢;發現災情及時匯報;運行設備事故預想的制訂;保護事故現場;組織或協助事故調查。
5.2.4.3綜合協調工作組:辦公室主任任組長,由由廠長辦公室、策劃部、人資部、財務部、思政部、實業總公司等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經總指揮授權向外發布災情;經總指揮授權,負責聯系人力和物資的外部救援;接待外來人員或應對外界媒體;組織救災全過程的錄像攝制;協調與外部應急力量;政府部門的關系;搶險現場人力資源的調配;負責撤離人員的安置;所需救援物資或人員的交通工具的安排;搶險現場,搶險、搶修人員的飲食供應;搶險現場,搶險、搶修人員的物品供應;突發事件信息的統一發布。
5.2.4.4安全保衛組:由安監部主任任組長,由安監部、廠長辦公室部等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突發事件應急現場的安全監督和管理;組織監督檢查各部室、部門(分部)搶險救災措施的落實;受災場所的安全秩序;監督搶險、搶修人員的防護用品的使用;監督和預防次生事故的發生;生產、生活區域的安全警戒;物資運輸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暢通。
5.2.4.5醫療救護組:人資部主任擔任組長,由醫師、專職等醫護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組建搶險現場的醫療救護站;受傷者的緊急救助;與地方醫院聯手救治;與地方醫院聯系、護送被救治人員。
5.2.4.6物資供應組:由物資部主任任組長,由財務部主任及專職、策劃部主任及專職等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調集有效資源,提供最及時、最大限度的物資保障和供應;搶險資金的落實。
5.2.4.7善后處理組:由工會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由廠長辦公室、人力資源部、工會等人員組成。
主要職責:
負責傷亡員工家屬安撫、慰問和補償;穩定員工情緒,確保生產自救工作順利進行等工作。
6預防與預警
6.1風險監測
6.1.1風險監測的責任部門為發電部。
6.1.2風險監測的主要對象是生產過程中可能導致事故的安全管理薄弱環節和重要環節,收集各種事故征兆,對事故征兆進行糾正活動,防止該現象的擴展蔓延,逐漸使其恢復到正確狀態,并建立相應信息檔案。
6.1.3風險監測所獲得信息的報告程序:獲得的信息人直接報告值長,值長按匯報程序通知本預案相關人員。
6.2預警發布與預警行動
6.2.1預警分級
一級預計將要發生Ⅰ級全廠停電安全事件,事件會隨時發生,事態正在不斷蔓延。
二級預計將要發生Ⅱ級全廠停電安全事件,事件即將發生,事態正在逐步擴大。
三級預計將要發生Ⅲ級全廠停電安全事件,事件已經臨近,事態有擴大的趨勢。
6.2.2預警發布程序
6.2.2預警發布
依據發生暴風雨、雷電、洪水、冰雹、大霧等極端惡劣氣象時,就地控制柜、端子箱可能進水、結露;電纜溝積水;一次設備絕緣子可能閃絡、放電;變壓器、開關、刀閘、PT、CT、套管、避雷器、絕緣子和接地網可能污閃;廠用電系統發生故障,備用電源自投不成功;機組發生跳閘事故且廠用電部分失電;或當電網薄弱,線路發生故障跳閘等,應及時做好全廠停電事故的預警工作,通過會議或授權形式進行預警信息發布:
(1)召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會議,由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在會議上發布預警;
(2)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授權由應急辦公室發布預警;
(3)據氣象警報等級的變化,應急管理領導小組可根據自然災害危害程度,及時變更預警等級,由應急辦公室發布預警。
預警信息包括電網異常或本廠接線方式薄弱,災害氣象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預警事項、應采取的措施等。預警信息發布可采用網頁公告和短信平臺形式,盡快把信息傳到所有部門和班組。同時上報江蘇省公司。
6.2.3預警行動
(1)任何部門任何人員發現運行設備出現重大異常,有可能嚴重威脅主機或主系統安全時應在第一時間向單元長、值長報警。
(2)當值值長接到報警后,應做到迅速準確判斷事故原因、性質、范圍、嚴重程度,確認處理方案,避免事故升級。
(3)當值值長接到網調有關事故信息后亦應及時判斷對本廠系統影響,根據網調命令合理調度機組負荷,調度相關部門進行處理,避免事故升級,同時通知應急辦公室和應急管理領導小組。
(4)運行值班員必須嚴格服從電網調度命令,正確執行調度操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擾、阻礙運行值班人員進行應急處理。
(5)在預警狀態下,各應急處置工作組要做好全廠停電的應急準備工作,按照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的要求,落實各項預警控制措施。
(6)在預警情況下,各應急處置工作組要以保證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為目標,全力以赴控制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和擴大。
6.2.4預警結束:
確認無引發全廠停電的可能性時,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直接或授權應急辦公室通過網頁和短信平宣布預警解除,中止預警行動,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小區停電演練方案范文 篇2
一、意義:
教學樓是人員高密度場所,空間相對狹小;初中生大多缺乏應急意識,在危險來臨時往往處于弱勢地位。鑒于此,為使學生臨危不亂,在突發事故(火災、地震)面前迅速作出逃生自救并有效控制險情的正確反應,有效提高避害趨利的疏散自救能力,我們特舉行本次演習。
二、活動安排:
1.時間:20xx年11月9日聽警報響2.參加人員:全校師生
3.活動地點:全校師生教室、辦公室(疏散點)大操場、9號樓前、籃球場(集合點)
4.活動內容:(1)報警,學生疏散;(2)在規定場所集合。
三、組織機構:
1.總指揮:z 協助指揮:z
2.指揮小組組長:zz 組員:11月9日第二課任課老師、體育教師
3.疏散指揮組:組長由第二課任課教師負責,指導學生撤離。
九號樓
第一組:初一1、2、3、4班學生從9號樓四樓樓梯口撤離到操場。
第二組:初一5、6班學生從9號樓四樓樓梯口撤離操場。
第三組:初一11、12、13、14、15班學生從9號樓三樓樓梯口撤離到操場。
第四組:初一7、8、9、10班學生從9號樓三樓外樓梯口撤離操場。
第五組:初一16、17初二21、初三22班學生從9號樓二樓外樓梯口撤離操場。
第六組:初二22、23、24班學生從9號樓二樓樓梯口撤離到9號樓草坪西。
第七組:初三23、24班學生從9號樓大廳撤離到操場中部。
四號樓
第一組:初二1、2班學生從4號樓四樓樓梯口撤離到9號樓前草坪東。
第二組:初二3、4班學生從4號樓三樓樓梯口撤離到9號樓前草坪東。
第三組:初二5、6班學生從4號樓二樓樓梯口撤離到9號樓前草坪東。
第四組:初二7、8班學生從4號樓一樓樓梯口撤離到9號樓前草坪東。
五號樓
第一組9、10班從5號樓東側樓梯口撤離到南側籃球場。
第二組11班從5號樓西側樓梯口撤離到南側籃球場。
第三組12班從5號樓東側樓梯口撤離到南側籃球場。
第四組13、14班從5號樓西側樓梯口撤離到南側籃球場。
第五組15、16班從5號樓東側樓梯口撤離到南側籃球場。
第六組17班從5號樓西側樓梯口撤離到南側籃球場。
第七組18、19班從5號樓東側樓梯口撤離到南側籃球場。
第八組20班從5號樓西側樓梯口撤離到南側籃球場。
十一號樓
第一組初三1、2班從11號樓四樓東側樓梯口撤離到操場。
第二組初三4、5班從11號樓三樓東側樓梯口撤離到操場。
第三組初三10、11班從11號樓二樓東側樓梯口撤離到操場。
第四組初三16、17班從11號樓教室撤離到操場。
第五組初三3班從11號樓四樓中間樓梯口撤離到操場。
第六組初三6、7班從11號樓三樓中間樓梯口撤離到操場。
第七組初三12、13班從11號樓二樓中間樓梯口撤離到操場。
第八組初三18、19班從11號樓教室撤離到操場。
第九組初三8、9班從11號樓三樓西側樓梯口撤離到操場。
第十組初三14、15班從11號樓二樓西側樓梯口撤離到操場。
第十一組初三20、21班從11號樓教室撤離到操場。
各教工組:各教工在聽到警報后,從各自辦公室迅速撤離到學校操場集中。集中隊形為升旗儀式隊形。注意:不要影響學生撤離。
4.急救醫護組:醫務室z,負責遇險傷員的現場搶救工作。
5.器材準備:z
6.攝像:z
四、活動步驟:
1.指揮部發出警報,疏散演習開始。
2.各教學樓撤離順序:注意:各疏散小組按樓層次序由高到低依次撤離(在四樓小組撤離時,二樓可以同時撤離),任課教師一人在隊伍前,一人在隊伍后,其他老師負責維持隊形;待上一小組成員完全撤離后,由下一組任課教師發出“可以撤退”的信號。其他辦公室教師撤離原則是在不影響學生撤離的前提下,可同時撤離。
(1)、9號樓撤離順序(見附圖):初一學生在任課老師的帶領下從9號樓二、三、四樓,按箭頭指定路線迅速撤離。
初二22班至初二24班按空箭頭指示站到9號樓西側草坪,面朝北,從東到西按班級順序集合。
初三22班至初三24班按箭頭撤離到操場,排在初一年級后面。
(2)、4號樓撤離順序:各樓層每班按兩路依次往樓道有序撤離到9號樓前的東側草坪,面朝北,從東到西按班級順序集合。
(3)、5號樓撤離順序(見附圖):初二9、10、12、15、16、18班在東側樓梯撤離,初二11、13、14、17、19、20班在西側樓梯撤離到學校南側籃球場。面朝北,從東到西按班級順序集合
(4)、11號樓撤離順序(見附圖):初三1班至21班在任課老師帶領下從11號樓二、三、四樓按箭頭指定順序迅速撤離。
3.所有學生緊急疏散到指定地點集合,所有學生按每班1路縱隊早操隊形集中(見附圖),各班清點人數并向指揮小組組長報告。
4.指揮小組組長宣布活動結束。
五、學生注意事項:
1.樹立高度的維護自身安全和珍愛生命的意識,以嚴肅認真負責的態度,積極參與此次演練,并掌握簡單而又必要的自身救護方法。在疏散過程中禁止推搡、喧嘩,不允許急奔和慢行。
2.按號令統一行動,聽從指揮,遵守秩序。按指定路線疏散,在規定地點集合列隊。撤離途中聽從現場指揮,不得搶道擁堵,不得插隊串班,安全至上。
小區停電演練方案范文 篇3
為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公安部關于《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推進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提高師生消防安全意識及對發生火災等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掌握火場逃生、自救的方法,學院決定結合新生軍訓,由學生工作處和保衛處聯合組織,于20__年12月14日下午14:00時起在2、3、5、4、11、9、13、16、17、18、19號宿舍樓舉行消防應急疏散演練。
一、演練目的
為了讓新生了解消防逃生常識,樹立安全意識,掌握消防知識,并具備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能有組織、迅速地安全疏散。
二、演練時間、地點
時 間:20__年12月14日下午15:00─16:30
地 點:宿舍區
三、演練人員
20__級全體新生新生參加應急疏散演練,軍訓團負責組織指揮。其它系黨總支書記、輔導員、新生班主任現場觀摩。
四、演練內容
學生宿舍遇到火災時的緊急疏散。
五、疏散安排
學生疏散時要有秩序,一個宿舍跟著一個宿舍,舍長負責引領本室同學。疏散以就近為原則,安排如下:
1、根據方案要求同學們走本樓樓梯下樓。
2、同學下樓后迅速到集合點集合。
4、集合時每層樓的同學分2路縱隊排列。
5、沿路由志愿者救助疏散中不慎摔倒的學生。
6、營長與各營教官負責集合點學生集合并清點學生人數。
六、疏散演練步驟
1、14:45,消防疏散演練準備開始。各組到位。
2、15:00,總指揮宣布消防應急疏散演練正式開始。
3、校園進行疏散演練廣播,保安隊長負責拉響警笛,營長樓下吹緊急集合哨,模擬發生火警。
4、宿管員同時關閉(模擬)宿舍電源。
5、新生從宿舍疏散到就近空地集合點,過程中走過道與樓梯左右兩側,中間留出一條生命通道,伏低上半身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免吸入過多有毒氣體。到達集合點后等待下一步命令。
1)各舍長在前面帶領,保安員在各樓梯口守護,宿管員負責壓后。
2)下樓梯時要注意控制速度,以兩路縱隊快步走(不要跑步);遇到前面樓層學生時要避讓,不能沖亂前面樓層的隊形。
3) 如有學生受傷,要快速扶到墻邊,或利用生命通道緊急疏散,以免被踩踏,并盡快送至醫療救護組治療。救護組要及時對受傷者的受傷部位作簡單處理。
6、各營教官在宿舍一樓與集合點交接處引導學生逃離路線,安全到達集合點。
7、學生撤離后,宿管員檢查每個宿舍,保安員檢查每樓樓梯,看是否留有學生。
8、參演學生疏散到集合點后,教官負責組織隊伍,清點人數。
9、營長點評,表揚好的方面,提出存在不足,進行第二次演習。
10、總結講評,宣布消防演習到此結束。
七、疏散演練要求
1、參加演練的同學要積極認真,有傷病不能參演的同學演練時可留在宿舍,但不要到陽臺張望。
2、演練開始前,將演練區域和疏散道路封閉,嚴禁車輛通行及停放。
3、演練過程中,參演學生嚴肅認真,進入應急狀態,不得大聲喧嘩、打鬧、嬉笑,防礙疏散演練的正常開展。
4、疏散用時控制在6分鐘以內,超時重做。
5、演練過程中和宣布結束前,參加演練的學生不得擅自離開演練現場。
6、演練結束后,宿舍員負責將宿舍門鎖好,防止被盜,并恢復通電(模擬)。
7、其他安全注意事項由現場指揮員臨時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