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網格化方案(精選3篇)
垃圾分類網格化方案 篇1
一、檢查范圍
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精品示范小區(見附件)
二、檢查時間
20xx年1月至12月
三、重點檢查內容
(一)分類設施:
分類設施是否干凈整潔,標識是否準確,是否定時開放,是否具有遮雨、密閉、洗手等功能;是否設置有誤時投放點標識及設施。
(二)宣傳指南:
分類投放點是否有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圖,定時定點投放時間是否標注清楚,垃圾分類負責人、督導員是否進行公示,是否設置垃圾分類紅黑榜;
(三)督導員情況:
督導員是否著裝規范,是否定時定點進行分類督導,是否有督導臺賬記錄;
(四)分類投放檢查:
重點檢查定時投放點分類收集設施內的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是否規范分類投放,廚余垃圾是否破袋投放,投放點是否存在混投、錯投等現象;
(五)分類收運:
垃圾清運人員是否按照垃圾分類要求進行分類清運,清運是否及時。
四、檢查方式
采取每周不定日期、不打招呼、實地查看方式進行檢查。
五、工作要求
(一)生活垃圾分類精品示范小區要安排業務熟練的人員擔任督導員,社區要做好監督和指導,協助示范小區常態化開展好“三定一督”工作。
(二)區垃圾分類辦要加強日常的監督檢查,及時將發現的問題進行交辦,責任單位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問題整改。對于整改不及時,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將取消年度垃圾分類評優選先的資格。
垃圾分類網格化方案 篇2
一、活動背景及簡介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然而垃圾的回收與利用卻被垃圾分類這一問題所限。當今社會,垃圾回收并非技術問題,而是人們沒有較強的垃圾分類回收的意識。
xx中學是由志愿從事社會公益事業與社會保障事業的在校學生組成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技能性,其成員具有奉獻自己,服務他人的精神。xx中學青年志愿者協會長期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并積極開展與宣傳環境保護活動。在經過調查了解后發現同學們沒有較強的環境保護與垃圾分類的意識,xx中學青年志愿者協會決定開展宣傳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的活動。
二、活動的主題
垃圾分類,保護地球。
三、活動的宗旨
通過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提升同學們對垃圾分類這一實際問題的重視;再宣傳分類垃圾的具體做法,引導同學們正確的進行垃圾分類,保護環境;最后以標記垃圾桶等方式提醒同學們時刻注意垃圾回收問題。本次活動通過提升同學關注并力行垃圾分類這一側面來提升同學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并積極參與其中,共同保護地球。
四、活動主辦單位、活動承辦單位
主辦:共青團xx中學委員會
策劃承辦:xx中學青年志愿者協會
贊助:
五、活動時間
20xx-x-x至20xx-x-x。
六、活動地點
全校范圍,重點在、生活區附近。
六、活動內容
1.校園的垃圾桶是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在垃圾桶的兩邊分別貼上日常垃圾的分類情況,哪些屬于可回收的哪些屬于不可回收的,引導同學們將垃圾分類放,為環保做出自己的微薄貢獻。
2.在宿舍園區宣傳垃圾分類知識,讓每個宿舍的成員們有意識將垃圾分類放,可回收的單獨放一邊等待喚青同學來收,不可回收及時送垃圾中轉站。
3.據調查食堂門口是發傳單的集中地,往往到處有傳單亂扔得現象,故倡議廣大同學看完傳單后將傳單放到可回收箱內;同時在食堂各個門口設立傳單回收桶,方便同學將傳單放入其內,定期將傳單統一回收。
七、活動流程
1.項目活動安排
以各小組為單位,分別進行不干膠的粘貼及傳單的粘貼工作。籌備工作:
(1)準備關于垃圾分類及分類垃圾做法的傳單20張;
(2)準備“可回收”,“不可回收”內容的不干膠各100張。
2.具體安排
x月x日前為前期宣傳,出4張宣傳海報及一張展板(垃圾分類的一些照片)。
x月x日前,將“可回收”,“不可回收”內容的不干膠貼于校園內垃圾桶上,并放好傳單回收箱。
x月x日前,將20張宣傳傳單粘貼于食堂及各宿舍園區并注意以海報等形式適當宣傳。
x月x日至x月x日主要針對不干膠的維護,對有殘破,掉落的不干膠進行重新粘貼。
八、活動的可實施性
現在學校路邊的垃圾桶都是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的,但許多的同學都沒有意識將垃圾進行分類來扔,甚至有的不知道哪些東西是可回收的造成隨便扔垃圾桶里的習慣。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垃圾分類意識,關注環境問題,從個人做起,積極投身環境保護行動中去。以己之力,舉手之勞,保護環境。特開展此次垃圾分類活動,以促使廣大老師和同學養成良好的習慣,共建和諧美好的校園環境。
九、經費預算
不干膠宣傳單=x(可回收x張,不可回收x張)。
宣傳單=x(貼于宿舍園區)。
傳單回收桶=x。
照片x*1=x。
總計:x元。
十一、注意事項
1.要保證整個活動的組織性、紀律性、有序性。
2.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公共道德,切實維護學社聯和當代中學生的良好形象。
3.提前了解活動當天天氣情況及其他突發事件,并制作一套活動應急處理方案,以靈活應對突發事件,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
4.機動組:青協宣傳部。
時間及任務:負責把活動任務及進程及時通知給各個部門,人員的靈活調動,接待嘉賓。各小組完成自己的任務或者各小組的閑散人員立即參與未完成的工作。
垃圾分類網格化方案 篇3
一、以合理安排確保工作推進。
鄉成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和制定治理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和目標,落實鄉領導包片、機關干部包村、村組干部包戶責任制度。并將全鄉10個村1個社區分成兩大片區、四個組,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開展工作,確保各個時間節點的`工作推動。
二、以強化宣傳普及治理常識。
鄉黨委、政府充分運用手機短信、廣播、標語、展板等載體以及印發倡議書等宣傳資料,普及農村垃圾治理和衛生常識。截至目前,全鄉共計發送手機短信3000條次,廣播宣傳10余次,制作宣傳展板40余處,懸掛橫幅7處,張貼標語100余幅,印發宣傳資料3000余份。同時利用農閑時間,采取入戶交流、讀誦順口溜等方式加強農戶家庭和個人的宣傳教育,并做到治理宣傳單、村規民約、門前“三包”責任書上墻100%。
三、以建設為主提供治理基礎。
一是加快垃圾收集硬件建設。鄉主要領導帶隊深入村社實地踩點,合理規劃垃圾池布設,科學引導各村自主實施垃圾池建設。充分利用村級運行維護費、辦公費等資金,對原有垃圾池進行維修整治,新建垃圾分類池和收集池81個,新購垃圾桶70個、垃圾運輸車1輛,引導農戶自備垃圾筐1200余個。二是注重清掃保潔隊伍建設。在保持社區4名清掃保潔員的基礎上,以村組為單位選用有公益事業心的村民57名充實保潔力量。建立保潔制度和考核辦法,加強對清掃保潔隊伍管理。
四、以制度機制推進長效管理。
鄉與村(社區)、駐鄉單位簽定治理目標責任書,與社區居民簽定“門前五包”責任書、與村社居民簽定“門前三包”責任書,將治理責任層層落實分解到戶、到單位,同時對各村(社區)工作開展情況實施督查,進行通報并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借力全縣“城鄉環衛一體化”的有利契機,探索農村垃圾治理以公司為主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有效提升農村垃圾集中處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