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項目實施方案(通用3篇)
大棚蔬菜項目實施方案 篇1
一、項目基本情況
1、建設地點和范圍:嚴店鄉蘇小村,占地5600畝
2、完成時間:20xx年12月20日
3、建設內容與規模:引進新品種美國西葫蘆彼特1000畝,投入30萬元;廣東芥藍500畝,投入15萬元;辣椒薩菲羅500畝,投入15元;武植2號蓮藕1000畝,投入30萬元;共投入90萬元。
4、鋼架大棚建設100畝。
5、完成專業合作社,依托市周谷堆市場,就進或外運方便。種植蔬菜面積達6000畝。
6、基礎設施完善,硬化水渠45公里,砂石路機耕路65公里,當家塘20口,農業生產用電配套設施完善。
二、購置設備
1、水泵30臺,大型噴霧器100臺,大型旋耕機3臺,微型旋耕機6臺。
2、完成時間:20xx年11月20日。
三、技術培訓體系建設
1、品種引進,推廣新技術。
2、培訓地村點:蘇小村1個,鄉農業技術服務站1個。
3、完成時間:20xx年11月20日。
4、建設內容:在蘇小村建立技術培訓實習基地80畝,編印技術資料5500份,技術培訓650人次。
四、組織落實:
成立項目落實工作領導小組,分管領導任組長,抽調相關機構精干人員任成員,具體負責項目落實工作。
五、資金投入概算
略
大棚蔬菜項目實施方案 篇2
投標日期:月
招標實施方案單位:
招標代理工作流程及工作要點I、前期準備階段
1、業務聯系及洽談,簽訂招標代理協議。
2、與業主進行技術洽商,據此編制招標公告、招標方案、招標文件(含評標辦法)
招標文件的主要內容通常包括:
(1)投標邀請函(招標公告);
(2)投標須知;
(3)招標工程的技術要求和設計文件;
(4)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標的,應提供工程量清單;
(5)投標函的格式及附錄
(6)擬簽訂合同的主要條款;
(7)評標的標準與方法;
(8)要求投標人提交的其他資料。
3、辦理招標備案手續,向管理部門提交以下資料:
(1)擬招標項目的立項批文、規劃許可、報建證明、建設資金________及落實證明。
(2)招標方案包括:項目概況、招標內容、招標方式、組織形式、招標活動時間安排等。
(3)代理招標委托合同、招標代理機構資質證書、營業執照。
(4)擬發布的資格預審公告。
II、招標投標階段
4、管理部門審核后,發布招標公告;
5、按招標公告要求接收投標企業報名資料;
6、編制招標文件,接受監管部門審核;
7、招標備案;
8、發出招標文件;
9、接收、匯總、整理投標人提問,組織業主等有關單位進行回答,編制招標答疑文件。如果需要,也可以組織召開面對面的現場勘查和投標答疑會。
10、發放招標答疑文件,并辦理招標答疑文件備案。
11、與業主進行開標前洽商,依據招標文件擬定開標會程序,編制開標、評標文件,確定業主評委名單及評標專家抽取原則。
12、招標代理機構進行開標準備工作:制作開標、評標表格,邀請有關部門,準備有關設備,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13、開標
(1)投標截止時間前,接受投標人投標,并做好投標文件的接收記錄。
(2)接待貴賓、專家,并登記簽到。
(3)主持人、業主、監標人、唱標人、記錄人就座主席臺,貴賓、各投標人及其他人員就座臺下。開標會議基本程序如下:
a、主持人宣布開標會議開始;
b、介紹參加開標會議的`單位和人員;
c、監標人宣讀《招標工作紀律》;
d、監標人審驗各投標人資質證書原件;
e、各投標單位委托代理人檢查標書的密封情況,并簽字確認;
f、開啟技術標。休會(標書送評標室由評標委員會評審);
g、復會,公布投標單位技術標評審結果。開啟商務標,唱標人公布投標單位總報價、工期、質量、項目經理(或項目總監);
h、投標人對唱標結果簽字確認;
i、休會(評標、定標);
j、復會,宣布評標結果,公布投標單位得分;
K、會議結束。
III、評標定標階段
14、評標工作伴隨開標工作同時進行。資格審查文件開啟之后隨即進入評審程序。
(1)組建評標小組(開標前半天)。由監管單位開具介紹信,由代理機構在主管招辦平臺統一抽取評標專家。
(2)閱讀招標文件、評標辦法,掌握評標關鍵內容。
(3)閱讀投標文件,進行投標文件的符合性鑒定。
(4)資格審查文件、技術標和商務標的評審。
(5)詢標、綜合評審。
大棚蔬菜項目實施方案 篇3
一、項目名稱
省前中學生成長系統
二、項目背景
學校自19xx年開始建設校園網絡,在常武地區率先進行數字化校園的建設與研究,提出了數字化校園建設模型,進行了相關課題的研究。學校目前擁有服務器十多臺,交換機20多臺,計算機400多臺、信息點1000多個,是常州市首批一級校園網,所屬網站被評為常州市和武進區十佳網站。多年來,學校信息化工作堅持適度超前和主流技術,以穩定的系統服務和不斷創新的教學嘗試,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
近年來,隨著學校辦學特色化、多樣化和信息化的需要,我校組織了信息化工作座談會,調查研究目前學校的信息化應用狀況,溝通交流了相關需求,制定了省前中數字化校園發展規劃,形成新的數字化校園建設模型——五三模型,五層分別是:
1、基礎設施層;
2、協議數據層;
3、教育服務層;
4、應用系統層;
5、終端界面層。
“三”主要是指三大支持,分別是:標準、安全和運維。該信息化發展規劃經校長室和教代會代表的審議,已經納入到學校新一輪的三年主動發展規劃中。
在我們的信息化發展規劃中,我們將學校的應用系統分成十大系統,分別是課程學習系統、教學支持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學生成長系統、教師發展系統、學校辦公系統、檔案管理系統、后勤服務系統、學校門戶網站和團隊協作網站。我們認為,學校的主要業務是教育和教學,是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教育支持的活動,所以,課程、教學與學習應是學校的主要業務。圍繞著這些核心業務,我們需要重點建設的是課程學習系統、教學支持系統、學生成長系統和教師發展系統,這些系統都具有教育行業特有的管理思想與業務流程,統籌協調這些系統需要一個教務管理系統。以上五個系統可以作為學校的核心業務系統。其它的屬非核心業務,可以采用其它行業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思想來進行。
三、項目目標和內容
根據上述信息化規劃,我們將學生成長系統作為常州市數字化學校的項目來進行申報,試圖解決學校目前需要的學生管理信息化的問題。
1、項目總體目標
學生成長系統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從學生在校的三年學習經歷和成長歷程來考慮,根據學生成長的經歷、時段、主要活動和成長特點采集相關數據,包括學籍、學業成績等基礎信息外,也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常規管理等記錄,還包括學生三年的所有活動、學生作品、成長經歷等內容。通過對這些數據的管理、存儲和分享,一方面是為學校的其它管理信息系統等提供信息服務,同時也是幫助學生進行成長思考與回顧。
由于目前學校有許多和學生成長相關的系統,存在著數據混亂、分類不清、交換不暢的情況,如何整合這些數據,我們覺得首先要進行合理的分類與規劃,形成一個滿足現有狀況和今后需要的學生成長數據結構,再根據這個數據結構進行分期分批的項目實施,最終進行一定程度上進行數據分析與挖掘,綜合形成省前中學生的成長指數。
學生的成長數據應該與其它系統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數據共享,能滿足不同層次上的數據共享要求,如數據的導入與導出、數據交換和互操作等,要能兼容已有的學校原有各種學生管理系統,要能與省市區教育網形成數據交換,共建共用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為達到上述目標,我們必須要進行數據標準的研究,廣泛收集目前在基礎教育學生數據的標準與規范,在兼容這些標準的基礎上進行數據交換和數據描述的規范與統一,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成長系統才能在更廣泛和更深入的層次上做到共建與共享。
2、數據結構
在我們設計的學生成長系統中,它的數據結構包括九大類:
(1)基礎信息:包括學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國籍、身份證號等)、學生簡歷(學生主要的學習經歷與簡歷信息)、學生家庭信息(學生家庭基本信息、學生家庭成員信息、外地學生在本地聯系人信息等)、學籍信息(主要是省市學籍管理的必需數據,如學籍號、所在班級、身份證號、戶籍詳細地址、家庭詳細地址、監護人信息、是否報到、學籍狀態、學籍異動等)、入學信息(主要是學生參考中考所提供的入學信息,如準考證號、畢業中學、組織關系、是否應屆、操行等第、來源地區、聯系電話、考試證號、特長生、中考成績、第一志愿學校、錄取批次、錄取性質、錄取學校、錄取時間等)和畢業信息(主要是根據高考要求所提供的畢業信息,如畢業班級、考生號、考籍號、錄取學校、錄取批次、高考成績、省名次、選課、選修成績等)
(2)學業信息。主要是提供學生平時在校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學業信息,主要包括:網絡學習信息(為方便與各種學習管理系統和網絡課程系統所需要的學習者信息,如:個人信息、學業信息、管理信息、關系信息、安全信息、偏好信息、績效信息、作品集信息等八類)。選課信息(學生在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開設過程中的選擇信息)、成績信息(從學生入學到高考期中參考歷次考試匯總數據)、學分信息(學生在學校開設的各課程和各學段的學分情況匯總數據)。
(3)綜合素質。(對學生進行的綜合素質評價數據,包括道德品德、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也包括各學期的班主任評語和操行等第等情況)。
(4)體質健康。(包括學生在各學期體檢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如身高、體重、視力、疾病等信息和平時的身體健康狀況。此外,體育測試中所產生的如肺活量、耐力項目成績、柔韌力量類項目成績、速度靈巧類項目成績等成績也應該納入到該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