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產業鄉村振興方案范文(精選3篇)
蔬菜產業鄉村振興方案范文 篇1
一、基本情況
略
二、指導思想
突出“名優特新”發展綠色優質蔬菜。突出規模優勢,以設施種菜為主。以規模種植為重點。提高經濟效益,推動我縣蔬菜生產上臺階,推動地方經濟快速增長,促進農民增收。
三、規劃內容
小拱棚4000畝。蔬菜種植面積8400畝,三年計劃建成大拱棚1200座(畝)日光溫室50座。地膜菜3200畝。發展山地大蔥12000畝,產量3.06萬噸,產值3100萬元,人均收入1614元(詳見附表)
四、重點工作
1、搞好規劃。科學規劃。確定種植適宜片帶。西部川區為大蔥、黃瓜、茄子種植區,規劃要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地形。東部為芹菜、辣椒種植區,中部為甘蘭、白菜、西紅柿種植區。
2、資金籌集。按照“縣投、鄉補、群眾籌”原則。各自立項,資金是設施蔬菜生產最大制約因素。建議發改、財政、科技、農牧、水務、農綜、扶貧等部門按照各自業務特點。歸口扶持,整合項目資源,確保大棚建設順利進行。
3、保證質量。從水泥預制件和棚膜購置、打墻等工作要嚴把質量關。誰建棚誰把關”共同監督,大棚建設中。做到誰購料誰負責。確保施工質量。
4、品種引進。縣上把蔬菜優良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當作重要工作來抓。引進蔬菜、大蔥良種,優質良種是蔬菜發展的關鍵。通過外出考察、網上查詢等方法。達到高產優質高效。
五、保證措施
1、加強領導。涉及面廣。建議縣上成立四郎河川區開發領導小組,川區蔬菜開展是一項綜合工程。工作量大。為了搞好此項工作。由分管縣長任組長,有關部門主要領導任成員,具體負責川區開發的有關事宜,相關鄉鎮、村組也要成立相應組織,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2、靠實責任。縣、鄉相關部門要明確任務。定期考核,為了把川區開發工作落到實處。各負其責。要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技術人員長年抓,關鍵環節共同抓的長效機制,齊抓共管,抓出成效。
3、技術培訓。堅持“實際、實用、實效”原則,提高菜農素質是蔬菜產業開發的基礎。技術部門要采取各種形式。開展行之有效技術培訓工作,每年舉辦2期,每期500人(次)每戶培訓一名實用種菜技術能手,全面提高我縣蔬菜生產管理水平。
蔬菜產業鄉村振興方案范文 篇2
一、背景與簡介
近些年來,老百姓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對于肉類食物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然而“禽流感”令人談雞色變;“瘦肉精”又令人們談豬色變。而羊肉相對于雞肉和豬肉而言,更加健康,價格也相對不高,因此運用生態環保的模式養羊相信能夠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20__年4月份以來,全國各地羊肉價格出現持續上漲,目前全國均價達到每公斤50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普遍超過20%。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羊肉價格上漲集中反映了肉羊生產能力不足,供給增長速度跟不上需求的高漲。在當下羊產業發展基礎薄弱、養殖效率不高、飼養成本上升、散戶退出加快、規模養殖發展緩慢的情況下,其供需矛盾將日益突出。
據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對全國480個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數據,20__年7月份第1周全國羊肉平均價格50.60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23.7%。據有關資料對比分析,20__年同期我國羊肉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8元,現在漲至50元,同比上漲達到277%。 羊是草食性動物,以秸稈型飼料為主,配以營養全面的精料。養羊業的發展,可促進種植業結構的調整,種草養羊,特別是低產農田,促進土地增值。提高農作物秸稈利用率,變廢為寶,并促進農作物秸稈微貯等加工業和飼料加工業、飼料添加劑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提高地區的整體經濟水平。
二、市場分析
羊肉消費已打破了地域性、季節性限制,從區域性消費變成全國性消費,一季消費變成了四季消費。而隨之而來的是羊肉產能供給的嚴重不足,導致20__年羊肉價格不斷上漲,因此養羊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長期以來,我國羊生產主要依靠地方品種,繁殖率低、生長慢、產肉率低。由于良種繁育體系不完善,優良品種覆蓋率低,現代新技術推廣普及不夠,羊肉檔次提升不大。而我們的創業計劃是要建立一個規模化的肉羊養殖場,采用最新的生態養殖技術,降低成本,提高繁殖率與產肉率。
此外,盡管目前市場豬肉依然我國居民肉類消費的“主力軍”,但牛羊肉消費所占比重不斷上升,逐步向國際“三三制”過渡(豬肉、牛羊肉、禽肉各占1/3)。
三、養殖管理
波耳黃羊是南方優良品種,具有成熟早、繁殖率強、早期生長快、耐濕熱、產品利用價值高等優良特性。適應潮濕、多雨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在夏季近30℃的持續高溫和80%以上的相對濕度下,仍能正常生長、繁殖,特別適合一些山區飼養。既適宜圈養,又可山上放養,有利于發展規模養殖,從而提高養殖效益。
與當地山羊相比,黃羊的生長速度要快得多,個頭也比普通山羊大。3月齡斷奶體重公羔可達25公斤以上,母羔可達22公斤以上。
成年公羊體重更是高達65公斤以上,母羊也可達40公斤以上。黃羊肉用性能良好,與其他綿羊品種比,瘦肉多,脂肪少,膽固醇含量低,肌纖維細嫩,膻味輕,味美多汁,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保健食品。另外,黃羊繁殖能力強。母性好,泌乳性能高,成熟早,母羊4~5月齡成熟。公羊一般在8月齡、母羊在6月齡配種。四季發情,可年產兩胎或兩年三胎,一般每胎產2~3只,多的可以達到4~5只,產羔率平均為229%。因此我們選擇以黃羊養殖。
1、羊舍管理
羊舍內要求通風、干燥。羊欄面積平均每頭羊2平方米,分建成每個8-10平方米的單欄。羊欄地面一般不需澆鑄水泥,只在泥土上鋪稻草。現也可試用架空羊床,即用水泥板(竹片)架空地面80-100公分,板間留1-1.5公分空隙(以羊糞能掉下而羊腳不會下去為合適),板上不需再墊稻草。;建造符合黃羊的生理要求、便于現代飼養管理的輕型、耐用、高床漏縫地板羊舍或“吊樓型” 羊舍。
2、種羊的選擇
一是選擇產羔率高,一胎產三羔以上的羊或后代留作種用;二是選擇生長速度快、產肉性能好,體型大而豐滿,成年公羊80公斤、母羊50公斤的羊留種。
3、飼料管理
羊的食性比較雜,各類青草、作物秸稈、菜葉、秕谷、豆腐渣、菜餅、蠶沙、谷糠等等皆可作為飼料,同時積極開發新的飼料資源,應用“氨化、堿化、青貯”等養羊技術,利用冬閑田或另星空地種植
產量高、營養好的人工牧草喂羊。種植高產優質飼草,并對飼草進行以青貯為主的調制,確保飼草料一年四季輪供。
4、飼喂管理
除做好常規管理外,重點抓以下幾點。
①保證供應充足、干凈的飲水,適當添加點食鹽。
②挖掘母羊泌乳潛力,實施“一母帶雙羔或多羔”技術。 ③注意羔羊適時斷奶。哺乳期一般控制在45日齡以內。
④肉羊(特別是老羊)出售前需進行1-2個月的加強飼養,以改善肉質,提高肉用價值,增加養羊效益。
5、繁殖管理
黃羊的繁殖季節一般按排在春季4-5月配種,秋季9-10月產羔,一年一胎。但一部分羊也可適當調整繁殖季節,按排在9-11月配種,次年2-4月產羔,以實現“一年二胎或二年三胎”。但秋配春產的羊不宜留種,只準用于肉羊生產。
6、疾病防治
①羊黑快疫:注射“羊黑快疫、羔羊痢疾、羊腸毒血癥、羊卒死”四聯苗預防,發病后治療效果較差。
②五號病:注射“五號病”疫苗預防,一旦發病后,病畜及同群畜全部撲殺處理。
③羊肝片吸蟲:每年春、秋兩季用“丙硫咪唑”驅蟲,效果較好。 ④羊虱:用1%的敵百蟲或殺滅菊脂在羊的背部條狀涂擦,隔三天再涂一次,但每次都不能涂滿全身。
四、市場與銷售
由于冷凍技術的發展,羊肉可以四級供應市場,然而還是供不應求,而且各地都建有活羊交易市場,因此市場銷售基本沒有問題。
五、效益分析
以下收益分析按養殖30頭母羊,配備2頭公羊計算。
1、支出
種羊費用:母羊每頭1000元,公羊每頭1500~20__元,按20__元計,需費用34000元。
飼料費用:每只羊每個月需飼料費用25元,母羊購回后,5個月產仔羊,期間需要飼料費用4000元。30只母羊平均可產仔羊90只,養殖8個月上市,期間6個月需飼喂飼料,則仔羊需飼料費用13500元,種羊需飼料費用6400元。共需飼料費用23900元。
2、產出
目前每公斤羊的市場價格是20元左右,1只仔羊8個月后體重在40公斤左右,每只仔羊可賣得800元,90只仔羊可得產出72000元。按仔羊成活90%計算,可出售成品羊81只,可得產出64800元。
3、收益
64800元-23900元=40900元,平均每只賺505元左右。規模化養殖湖羊成本更低,收入更高,年收益十分可觀。
說明:
①不同場家種羊的價格不同,按種羊體重和品質,價格從800~1500
元不等。
②此收益分析計算中,仔羊賣掉后,種羊可以繼續利用。
③此收益分析中,各個地方的飼草價格有所不同,收益也不同。
六、風險與對策
養羊的風險主要來自于天災與疾病,冬天下雪的時候要注意羊舍頂棚的除雪工作,避免積雪壓塌羊舍造成損失。羊的疾病主要是肝片吸蟲病、腐蹄病、羊快疫等,要注意及時防治,同時還必須實行綜合性的獸醫衛生措施。
蔬菜產業鄉村振興方案范文 篇3
十年前,四都鄉作為松陽縣整鄉搬遷的下山脫貧鄉鎮,不少農戶下山搬遷到縣城周邊生活,村里的房子、田地、山林被大量閑置,鄉村空心化現象嚴重。十年后,四都鄉大舉發展精品民宿,一些賢才能人返鄉創業,鄉村重新煥發新活力。調研組針關于四都鄉基層黨組織如何利用民宿經濟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課題,展開深入調研,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四都鄉是松陽典范的山區鄉鎮。20xx年以來,該鄉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地理氣候、生態資源和鄉村優勢,高起點、高標準推進精品民宿建設。截止目前,全鄉共有中高端民宿、農家樂27家,床位283張,餐位1500余個,共接待游客50余萬人,四都山居民宿的集聚效益和經濟效益日益突顯,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增強。
一、四都鄉民宿經濟發展的成效與啟示
(一)品質引領,政府主動作為。
一是高起點,開展計劃設計。引進國內外知名團隊參與計劃建設,先后與清華大學、哈佛大學等團隊開展緊密合作。如平田村26幢民居由多個知名學院的團隊聯合設計施工。在政策處理之初,村兩委干部主動參與難題破解,村民思想不通,實行黨員聯系戶包干制度落實;村莊建設進度延緩,村兩委干部齊上陣,確保按時完工。
又如,20xx年8月第一家精品民宿過云山居試營業,三年多入住率穩定在90%以上。業主與村集體良好互動,多次參與主題黨日志愿者服務,為村民送上寒冬里的暖陽;20xx年以來,南京先鋒書店、云夕酒店、榔樹民宿綜合體等先后入駐四都,期間,村主要干部全程參與,營商環境和諧。
二是強整合,建設基礎設施。四都鄉統籌整合,全域謀劃,接合六邊三化三美、五水共治、傳統村落保護等工作,整合資金,在道路建設、村莊環境整頓、自來水提升、污水治理等方面優先考慮民宿發展村的配套建設,加大政府投資力度。20xx年以來,共投入政府資金3000余萬元用于村莊和民宿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三是優保證,提供高效服務。如何利用民宿發展助推村集體增收,四都鄉陳家鋪村、西坑村、莊河村走出了一條盤活存量資源的道路,將村閑置房產、土地、山林等統一租賃到村集體,為客商提供優質資源。做好政策處理和要素保證工作,主動關于接民宿項目建設各階段存在的難題破解,形成鄉、村、民宿三方聯動模式,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
(二)內涵發展,民宿共建共享。
一是立足當地,深挖特色。堅持高品質的計劃設計,現已營業的過云山居、云端覓境等除了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也充分展示了在地文化,挖掘和突出當地文化元素,鄉村特色,在保留中創新,在創新中顯品質。
二是發揮優勢,融入鄉村。一方面經過舉辦蘿卜節、鄉村音樂節、鄉村論壇、藝術沙龍等風格各異的活動以及與村民共過傳統節慶等形式,進一步融入農村、農民。另一方面村兩委邀請設計師、專家等參與村莊建設,為村莊發展把脈,聘請了王維仁、張雷、葉勝海等7人為鄉村振興顧問。
三是注重長效,打造品牌。重視民宿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設,積極研發契合民宿特色的logo、伴手禮等,開展員工服務、禮儀等培訓,組織參加管家、廚師比賽等。
(三)強村富民,助推鄉村振興。
一是民宿帶動雙增。四都民宿已初步形成了以江蘇、溫州、上海、杭州等城市為主的客源市場,民宿經濟進一步壯大,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500余人,間接帶動相關行業就業1000余人,村集體年增收40余萬元。
二是民宿促進產業。經過民宿的健康發展,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新成立香榧、番薯、果蔬等村級合作社4家,全鄉生態循環農業、文化產業、全域旅游等發展勢頭良好。
三是民宿改善鄉風。隨著優秀人才的鄉村回歸和深入參與,鄉村振興講習所孕育而生,社會治理格局發生新變化,文化修復、人心修復于無聲處改變著鄉風民風。
調研組也發現四都民宿發展存在一些短板,如民宿的融合度不高,民宿+文化、民宿+農業等深度挖掘不夠,功能比較單一,缺乏與生活習俗、生態資源、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民宿的同質化現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然景觀類似,文化特色相同,不能充分體現民宿主人獨特氣質、內涵,故事分享不多。
二、四都鄉民宿經濟發展的建議
根據四都鄉民宿旅游開發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調研組提出如下發展策略。
一是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鄉村民宿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應始終放在鄉村振興和三農戰略的大背景下謀劃,否則就喪失了生命力。下一步,要確立與村集體、村民共融共生的發展意識,最終于村集體之間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二是深化一二三產融合。要鼓勵民宿業主確立關于農業、農村、農民的行業特色、空間要素、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意識;要加強關于當地原汁原味的人文環境保護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做好民宿+文化、民宿+農業等文章。
經過五年的探索和發展,四都鄉在民宿經濟發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堅持以黨建引領村莊發展,在城鄉融合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文化復興、生態環境保護、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治理有效等方面走出了鄉村振興的四都模式,為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邁出了新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