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規劃方案(精選3篇)
學前教育規劃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xx年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的通知》以及x20xx年學前教育宣傳月通知要求,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高度關心、重視和理解學前教育的濃厚氛圍,形成有利于幼兒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結合我園疫情防控的實際情況,采用多主體參與,多平臺展示的方式開展宣傳活動。特制定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二、宣傳活動主題:
宣傳月主題——特殊的時光,不一樣的陪伴
三、宣傳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
四、宣傳內容:
針對疫情期間幼兒居家不能入園的特殊情況,號召家長和教師抓住教育契機,帶給幼兒不一樣的體驗
宣傳重點:
1、通過線上線下向廣大家長和幼兒宣傳科學防疫知識。幫助家長合理安排幼兒一日生活;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發布高質量的游戲活動,增強親子之間的感情,讓幼兒懂得相聚時光的珍貴,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3、利用微信、QQ、微博等多種新媒體,廣泛宣傳幼兒園科學防控疫情、教師積極籌備開園的情況和效果,為科學防控疫情及開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活動安排:
(一)準備階段
1、召開動員大會,成立宣傳小組。
為進一步加強對學前教育宣傳活動的組織領導,成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領導小組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制定宣傳活動方案,準備宣傳材料。
(二)組織實施階段(xx月xx日——xx月xx日)
1、通過線上向廣大家長和幼兒宣傳科學防疫知識。在班級群推送“病毒來了我不怕”“如何正確洗手”“打噴嚏時要捂嘴”等系列衛生常識;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宣傳月期間,每天在班級微信群發布一至兩個居家游戲,游戲內容有趣健康,適合本年段,重點參選遼寧省教育資源庫——親子主題系列活動內容,指導家長合理安排幼兒的一日生活。
3、疫情期間倡導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動收拾玩具和學具,不依賴爸爸媽媽,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分擔簡單的家務。并在班級群中分享幼兒自我管理的小視頻或照片,激發幼兒自我服務的積極性。
4、向家長積極宣傳園內籌備開園的各項事宜,包括環境準備,防疫物資準備,教育教學準備等等,讓家長和幼兒知道幼兒園正積極準備迎接他們的到來。
5、組織科學保教相關活動。疫情期間特殊的慶祝方式,“六一”開展云端慶典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家長和幼兒積極參與,可以親子組合也可以幼兒單獨亮相,為幼兒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三)總結階段:在本次活動結束后,及時進行總結。按時將活動情況文字材料和圖片資料整理,做好宣傳月的活動總結。(xx月xx日)
六、活動要求:
1、精心組織部署。加強領導,統籌協調,認真制定宣傳月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好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
2、多主體參與。充分發揮家長及幼兒園的積極性,鼓勵其利用專業優勢,充分發動家長和幼兒園教師,積極參與和支持宣傳月活動。
3、宣傳總結典型經驗做法。疫情發生以來,各個班級教師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宣傳和指導家長科學防疫,居家開展豐富的親子游戲互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案例征集的方式總結這些好的經驗做法,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4、做到宣傳和指導相結合。指導家長保證幼兒自主游戲的時間,不能隨意打斷幼兒的游戲。更不能讓網絡游戲和電子游戲代替了自主游戲。指導好幼兒的一日生活。
學前教育規劃方案 篇2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現代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掌握學前教育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幼教事業發展特點和學前教育的基本規律的,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各級各類幼兒園、幼教機構、兒童活動中心等單位從事教育教學、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基本要求
(一)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以下職業素質:
1.熱愛祖國,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了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熱愛學前教育事業,熱愛兒童,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職業道德。。
2.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責任感。具有良好的.人文藝術修養。掌握基本的禮儀規范,具備較好的人際溝通和交往能力。
3.具有較高的文化基礎知識,一定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知識,準確的漢語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收集、處理相關信息的能力,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借助工具書閱讀與專業相關的英文資料的能力和一定的英語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
4.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團結協作,遵紀守法。掌握基本的就業、創業知識,有一定的擇業、創業能力,知識遷移和繼續學習能力,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5.具有一定的體育、軍事基本知識和一定的衛生保健知識;具有健康的體魄、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以下職業能力:
1.掌握學前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從事學前教育工作必備的教育技能,具有較強的開展學前教育教學活動能力和有效地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具有從事學前教育和保育必備的基本技能;具有開展各種學前教育活動的組織指導技能和一定的幼兒園班級管理、園務管理技能;
3.具有良好的口語表達技能和音樂、體育、舞蹈、美術等藝術表現技能;
4.具有從事幼兒英語教學的技能;
5.具有使用計算機等多媒體手段制作課件的技能;
6.具有初步從事幼兒教育科學研究的技能。
三、主干學科及主要課程
主干學科:教育學、心理學
主要課程: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幼兒園課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學前兒童數學教育、鋼琴、舞蹈、美術、聲樂。
四、主要實踐環節
學前教育實習、頂崗實習等。
五、修業年限:
三年。
六、學分要求:
學生畢業時須修滿124學分(理論課104學分、實踐環節20學分),同時須取得創新創業教育1學分,素質教育課3學分。
七、證書要求:
須達到如下五項之中的兩項:
1·幼兒教師資格證;
2·英語等級考試證書:三級B級或以上等級證書;
3·計算機等級證書。國家二級或NIT考試證書;
4·二級甲等普通話等級證書;
5·早教師或育嬰師證書。
八、附表:
1.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表
2.實踐教學安排表
學前教育規劃方案 篇3
一、基本信息
學科門類:教育學
專業名稱:學前教育
專業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學前教育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觀察、分析幼兒身心特點的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熟悉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和相關法規;了解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動態;具備編制及操作幼兒園課程方案的能力;具有從事學前教育教學、科研與管理工作的專業能力,能勝任幼兒園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以及在其他有關機構如教育行政部門、婦聯、少年宮、少工委、少兒出版社等機構從事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三、培養要求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形成科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熟悉國家有關學前教育的法規、方針和政策,具有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
2、具有良好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認同感,熱愛兒童和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刻苦鉆研的精神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具有正確的兒童觀和先進的教育理念。
3、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掌握音樂、美術、舞蹈等專業基本技能,具有相應的藝術素養和較強的審美能力;掌握學前教育基本理論和幼兒衛生、保健、營養等方面的知識,掌握對學前兒童實施保育和教育的各項技能,具備觀察與分析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編制和實施學前教育方案的能力;掌握管理科學的基礎知識,具備從事幼兒園管理工作的能力。
4、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和溝通協調能力,達到二級乙等及以上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比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夠閱讀和翻譯本專業的外文資料;能運用計算機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掌握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
5、了解國內外學前教育科學的理論前沿、學前教育改革的實際狀況和發展趨勢,掌握學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備初步的學前教育研究能力。
6、具備相關的專業技能和認證考試能力,拓寬就業渠道和提升就業素質。
四、修讀年限要求
實行彈性學制,標準學制為4年,在校學習年限為3—6年。
五、學分要求
最低畢業總學分:160·0學分。其中通識教育必修40·0學分,通識教育選修16·0學分;專業教育62·0學分;個性發展24·0學分,實踐教學環節18·0學分。
培養方案規定的每門必修課及實踐教學環節的各項目,要求必須全部修讀并獲得學分;選修課要求修滿規定學分。各類學分不能互相沖抵。
六、畢業及學位授予
1·畢業:在規定修業年限內,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總學分和各類學分,達到培養目標要求,準予畢業,頒發畢業證書。
2·學位授予:符合《大理大學學士學位授予實施細則》,經大理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七、輔修及雙學位要求
(一)其他專業輔修本專業要求
學分要求:修滿40·0學分,并完成實踐環節(實習、畢業論文等)要求,頒發大理大學輔修專業畢業證書。
輔修面向專業:漢語言文學、小學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音樂表演等專業
輔修修讀課程:普通教育學,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幼兒園課程理論與實踐,學前兒童衛生學,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學前兒童體育與健康教育,學前兒童數學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幼兒教師美術技能,幼兒教師口語1,幼兒教師口語2,學前兒童游戲,學前兒童社會教育
輔修實踐環節要求:完成實習、畢業論文等實踐環節要求
(二)雙學士學位授予
獲得輔修專業畢業證書,修讀本培養方案中所列學位課程,修滿60·0學分,符合《大理大學學士學位授予實施細則》,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八、課程結構及設置
(一)課程結構
課程結構為三個平臺和一個環節,即通識教育平臺、專業教育平臺、個性發展平臺和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包括課程實踐環節和集中實踐環節。課程實踐環節指實驗、實訓、課程設計等。集中實踐環節包括公共體育2—4、軍訓和專業實踐。專業實踐指專業見習、專業技能培訓、專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等。
(二)課程設置
1·課程總體設置情況
(1)通識教育課程,共56·0學分,占總學分比例:35·0%。
必修課程:開設15門課程,計40·0學分,平臺中比例:71·4%。
選修課程:要求修滿16·0學分,平臺中比例:28·6%。
(2)專業教育課程,共62·0學分,占總學分比例:38·8%。
必修課程:開設27門課程,計62·0學分。
(3)個性發展課程,共24·0學分,占總學分比例:15·0%。
選修課程:開設29門課程,計55·0學分,要求修滿24·0學分。
專業方向:專業不分方向。
(4)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共6項,計18·0學分,占總學分比例:11·2%。
2·課程具體設置及修讀順序詳見附表。
(三)學位課程
普通教育學,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兒童衛生學,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學前兒童體育與健康教育,學前兒童數學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
(四)計算績點課程
所有必修課程及選定的專業方向課程。
(五)考核及成績記載
所有課程均實行考試,成績以百分制記載。各門課程的考核方式、成績構成比例等具體要求在課程教學大綱中詳細表述。
實踐教學環節項目按相關規定評定成績。
(六)說明
1·學分計算方法
(1)理論課程
學分數=學時/16,即1:16,每16學時計1學分。
(2)實驗課程
學分數=學時/20,即1:20,每20學時計1學分。
體育、藝術類等以技能培養為主的專業,學分數=學時/16,即1:16,每16學時計1學分。
(3)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
畢業實習每2周計1學分;畢業設計(論文)計2學分;實踐教學環節其他項目學分為指定。
2·績點計算方法
績點=成績×0·1—5或:績點=(成績—60)×0·1+1(要求成績≥60)
(七)附表含指導性教學進程表、修讀順序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