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設施工程施工方案(精選3篇)
交通安全設施工程施工方案 篇1
摘要:
以某高速公路工程新建互通7座跨線橋為背景,本文介紹了涉京開高速跨線橋占道施工交通組織方案。主要內容有:工程概況、京開高速公路現狀說明、交通組織前期準備工作、交通導改方案、保證安全交通暢通的措施等,上述占道施工交通組織方案在類似上跨高速公路施工中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
占道施工;跨線橋;高速公路;交通組織
1工程概況
某高速公路工程新建互通共7座橋梁9次上跨京開高速及東西輔路,分別為B匝道橋、D匝道橋、G匝道橋、A2匝道橋、互通主線橋、黃垡分離式立交橋、西黃垡人行天橋,其中人行天橋是將舊人行天橋拆除后向北平移24.5米還建新橋,黃垡分離式立交橋是將舊黃垡分離式立交橋拆除后原位還建新橋,如圖1。下部結構橋墩均采用蓋梁柱式墩接承臺樁基礎,上部結構采用鋼混組合梁的形式。為滿足施工要求,同時保障京開高速的交通通行安全,在施工時需對現狀交通進行占路導行。
2交通組織
2.1道路現狀說明。京開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帶寬3米,兩側路面各寬14.25米,機動車道三上三下加連續緊急停車帶(硬路肩),路基全寬34.5米。
2.2前期準備工作。
2.2.1涉路施工手續辦理:涉路施工手續繁瑣、周期長、涉及首發集團、安暢分公司、市交管局、屬地部門等多家單位,需盡早辦理手續。
2.2.2安全技術交底:對參與本次交通組織的管理及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學習交通組織管理辦法,提高安全責任意識。
2.2.3應急救援及交通疏導措施:為預防交通突發事故,成立應急救援小組,協助路政管理部門制定詳細的應急措施,儲備充足的救援物資。
2.2.4管線遷改:經現場勘踏,京開高速中央分隔帶、東西輔路、舊黃垡分離式立交橋、舊人行天橋等地方存在大量地埋或架空國防光纜、通訊電纜、10KV高壓線等,涉及單位多、遷改難度大,待遷改完成方可進行交通導改。
2.3交通導改方案根據臨時支墩位置及導行方式,制定本導改方案,共分為5個階段,計劃周期220天。
2.3.1第一階段B匝道橋、D匝道橋、A2匝道橋、G匝道橋、京開互通主線橋中央分隔帶基礎及下部結構施工,計劃周期50天。24小時占路施工,占用京開高速進、出京雙向最內側1條行車道內側3m,并重新施化標線,剩余車道標線改為3×3.75m,保證車輛正常通行,施工完成后恢復標線,確保交通安全,如圖2。
2.3.2第二階段。舊黃垡分離式立交橋拆橋施工,計劃周期30天。
。1)京開高速主路拆橋施工:夜間施工,23時至5時,占用京開高速進京(或出京)主路施工時,封閉進京(或出京)主路全部車道(3條行車道,1條應急車道),將車輛導入對向最內側1條行車道通行,將對向車輛導入外側剩余2條行車道通行,將通行方式調整為1上2下或2上1下,并采用硬隔離將對向車道與同向車道進行隔離,不斷路施工,確保交通安全。
。2)京開高速輔路拆橋施工:夜間施工,23時至5時,占用京開高速進京(或出京)輔路施工時,將輔路機動車導入主路最外側1條行車道及應急車道通行,將主路車輛導入內側剩余2條行車道通行,并采用硬隔離將輔路車輛與主路車輛進行隔離,不斷路施工。
2.3.3第三階段。新建黃垡分離式立交橋及人行天橋基礎及下部結構施工,計劃周期50天。24小時占路施工,占用京開高速進、出京雙向應急車道,保證車輛正常通行,不斷路施工。
2.3.4第四階段。B匝道橋、D匝道橋、A2匝道橋、G匝道橋、京開互通主線橋、黃垡分離式立交橋、人行天橋鋼箱梁吊裝及橋面系施工,計劃周期70天,如圖5。本階段占路方式和第二階段拆橋占路方式相同。
2.3.5第五階段舊人行天橋拆橋施工,計劃周期20天。
。1)舊人行天橋中央分隔帶拆橋臨時支墩施工及墩頂梁縫切割。24小時占路施工,占用京開高速進、出京雙向最內側1條行車道內側3m,并重新施化標線,剩余車道標線改為3x3.75m,保證車輛正常通行,施工完成后恢復標線。
(2)舊人行天橋梁體切割及梁體拆除。主路拆梁:施工期間封閉京開高速主路進京或出京半幅車道,將車輛導入對向半幅車道行駛;輔路拆梁:施工期間封閉京開高速輔路車道,將車輛導入京開高速主路車道行駛[1]。
3保證安全交通暢通的措施
。1)各施工點組織不少于3人的交通安全指揮小組,負責指揮施工車輛進出施工區域,確保車輛行駛暢通。
(2)建立交通安全事故應急機制,發現事故及時上報,及時報警,絕對服從交警部門及路政部門的指揮并積極配合;在事故發生時應立即做出反應,由安全負責人利用現有的資源條件配合交警部門解決事故,必要時寧可停止施工。
(3)在施工區域內的施工車輛、機械有專人指揮,形成嚴密的內部交通安全組織機構,杜絕違章操作及違章指揮。
(4)加強對施工人員安全教育與監督。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后才能上路作業,配備專職安全員。
(5)所有進場人員正確佩戴安全防護用品,現場管理人員統一穿綠色反光背心,施工人員統一穿橘黃色反光背心,進場人員不得橫穿高速。
。6)嚴禁在施工區域內嬉戲,打架,一旦發現,立即開除。
。7)作業區內人員值守和設施看護:值班人員做好交接班工作,確保24小時有人值守。
(8)遇到高速公路警衛任務時,無條件服從交警、路政的安排[2]。
4施工小結
實踐證明,京開高速跨線橋占道施工交通組織方案合理,施工過程可控,目前7座跨線橋已完成鋼箱梁架設及橋面板施工,確保按期、按質完成。
參考文獻
[1]肖洋.跨高速公路橋梁中占道施工交通組織方案[J].《中國水運(下半月)》,20__年4期.
[2]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__年5月.
交通安全設施工程施工方案 篇2
第一章 工程概況
一、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 建設地點: 承包方式: 質量要求:合格
要求工期:總工期為120天。 施工范圍:施工圖紙設計范圍內的。
二、設計概況
本工程項目含土方工程、園路、廣場鋪裝、樹池、臺階、構架、景觀廊、景亭、橋、水系、綠化工程等。
三、施工條件
本工程擬建區由發包方在開工前完成施工場地開工必須具備施工的三通一平,工程建設開工前所需的一切手續及準備工作已完備,F場交通便利,利于現場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將以項目法施工為原則,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創造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工程質量,一流的工程進度,合格工程為目標,圓滿完成本標段工程的施工任務。
第二章 工期及質量目標
一、工期目標
本工程施工工期為120天,為確保工期必須做到材料供應及時,勞動
力及機械設備充分滿足,合理組織流水施工,在施工全過程中充分利用時間,以安全為準則,質量為前提,進度為主線,保證各項計劃圓滿完成。
二、質量目標
合格、綠化養護期兩年,苗木成活率100%。
第三章 項目管理機構及主要成員職責
一、項目管理機構及主要成員職責
1、項目經理:紀道祥。負責監督、協調現場、施工、供應、財務等各方面的工作,負責與建設單位、廠商等外單位聯系,是項目施工的管理決策者、組織者、協調者和責任者。
2、項目總工程師:鄧華蘭,負責項目技術,協助項目經理工作。
3、施工員:姜常青,負責施工現場的管理和生產調度工作。
4、安全員:王峰,負責安全生產工作。
5、質檢員:徐亮,負責施工質量工作。
6、電工:虞飛,負責施工現場用電工作。
7、資料員:朱鍵,負責質量體系記錄文件和工程資料的整理和管理。
第四章 施工現場平面布臵
一、施工平面布臵
1、滿足施工作業需求,布臵緊湊合理,達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安全防火和環境保護要求。
2、布臵各工種施工區域,應盡量減少各工種之間的交叉作業。
3、布臵臨時設施用房,擬在附近租賃商品房以滿足施工生產生活需要
4、符合勞動保護、技術安全和防火要求。
5、施工現場辦公室:在辦公室墻面掛上“五牌二圖”。
二、施工用水、用電
1、施工用電:建設單位已將電源接至施工區域,供施工現場用電。
2、施工用水:由建設單位協調將水源接至施工現場,以滿足施工要求。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一、工程測量
(一)定位測量
基槽開挖前,應合同建設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進行測量、定位、確定水準點高程和座標點位臵。水準點及施工中的主要軸線樁應引進基礎挖土,機械活動區域外,并用砼加以保護作永久點。
1、基礎放線:采用經緯儀將各建筑物外軸線測出,用木樁標于地上,樁頂釘上小釘作標志,測定軸線后檢查軸線距離、誤差,不得超過軸線長度的1/20__,最后根據測出的中心線定出基礎寬度,用石灰粉劃出基槽開挖邊線。
2、水準測量:根據給定的水準點,使用自動安平水準儀,采用往返復測法,把水準點引至施工現場,并建立施工現場標高控制網。
3、按照景觀地帶設計圖所繪的施工坐標方格網,將所有坐標點測設到場地上并打樁定點。然后以坐標樁點為準,根據景觀工程設計圖,在場地面上放出場地的邊線,主要地面設施的范圍線和挖方區、填方區之間的零點線。然后定出坐標樁點標高,注意盡量采用共同基準點。對照景觀地帶豎向設計圖,復核場地地形。各坐標點、控制點的自然地坪標高數據,有缺漏的要在現場測量補上。
二、土方施工
(一)土方開挖
本工程土方除11#樓土方較大需機械挖土外,其他工程量不大,擬采用人工挖土方。土方開挖前應詳細了解地下管線位臵和走向。
(二)土方回填
人工填土,用手推車或機動翻斗車運土,倒入槽坑或場地內,用锨、鋤、耙等將土攤平,攤鋪厚度不得超過30cm內,最后填成高于自然地面5cm,厚度可用樣棒控制。人工夯實采用重為60~80kg的鐵夯,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接,夯至規定的密實度為止。
交通安全設施工程施工方案 篇3
夏季氣溫高、濕度低、干燥快,由于新澆注混凝土可能出現凝結速度加快、強度降低等不利影響,這時進行混凝土的澆注、修整和養護等作業時需要特別細心。正確地分析出現不利影響因素的原因,進而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以消除不利因素或使之降到最低程度是很有必要的。
1、炎熱氣候對混凝土的不利影響
當混凝土的溫度升高時,為了保持澆注作業所需要的坍落度,混凝土的用水量要增大。同時,溫度升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損失速度加快,以致于有時混凝土從攪拌站運到施工現場時需要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再次加水。這兩種情況都使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進而導致收縮增大,強度降低。
因為較高的溫度加快凝結,混凝土的運輸和修整將變得更加困難,冷縫也可能會更多。當濕度較低或風速較高時,在修整過程中則可能更容易出現收縮裂縫。
若混凝土需要引氣,氣溫高會使含氣量更難以控制。由于溫度高會降低含氣量,因而引氣劑的摻量要增大。即使以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來補償用水量的增大,但硬化混凝土的質量仍可能受到不利影響。較高溫度下養護的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較快,但28d可能達到的強度會相應降低。干縮會導致更多的裂縫,而且熱開裂的可能性也增大,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尤其如此。
為了提高炎熱氣候下混凝土的澆注質量,應該作出詳細的施工計劃并保證實施。通過精心地選擇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施工方法,也能減少一些不利影響。此外,在混凝土施工的各個階段,都應當采取措施來提高夏季施工質量。
2、混凝土拌制、運輸和卸料過程中的措施
在混凝土拌制時就應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溫度,通過控制混凝土的溫度來控制附加水量,降低坍落度損失速度,減少塑性收縮開裂。在這一階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通過使用減水劑或以粉煤灰取代水泥來減少水泥用量。同時,在澆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大骨料粒徑。
(2)如果混凝土拌合物需要較長距離的運輸,可用緩凝劑來控制凝結時間,但應保證緩凝劑的摻量正確,對于大面積的混凝土地坪工程尤其如此。因為如果大型地坪工程用混凝土拌合物的緩凝劑摻量太高,在表面以下的混凝土仍處于塑性狀態時,表面可能會結一層硬殼。如果過早地抹平、壓光,就會導致表面出現波紋,而且會封住泌水。
(3)如果需要較高的坍落度,應當使用高效減水劑。有些高效減水劑產生的高坍落度能夠維持2h。高效減水劑還能夠減小拌合過程中骨料顆粒之間的摩擦,減緩運輸攪拌機拌合筒中的熱積聚。
(4)在滿足一定規范要求的情況下,可考慮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等來代替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應盡可能避免使用硅酸鹽水泥,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則應嚴禁使用。
(5)向骨料堆中灑水,以促進蒸發冷卻來降低混凝土的溫度;如果用冷水(如地下水或井水)濕潤,則冷卻效果會更好,在濕度較高時尤其如此。
(6)在炎熱季節或當混凝土要用于大體積結構時,可以用冷水或用冰來代替部分拌合水。
(7)在溫度高、濕度大的季節里要長距離運輸混凝土時,可考慮運輸攪拌車的延遲攪拌,使之在到達工地時仍處于攪拌狀態。
(8)在可能時,應作好計劃,以避免在日最高氣溫時澆注混凝土。在干燥的條件下,晚間澆注的混凝土受風和溫度的影響相對減少。同時,混凝土可在接近日出時終凝,這時的相對濕度最高,因而早期干燥和開裂的可能性最小。
(9)除按設計量加拌合水以調整規定的坍落度外,不應在工地上另加拌合水。
3、澆注和修整時的措施
(1)準備好施工用的模板和各種設備,以及作好施工人員的組織安排,在澆注剛開始時更應特別注意。
(2)使用溫度計監測運到工地上的混凝土的溫度,在必要時可要求商品混凝土供應商予以調節。
(3)應準備好備用振動器,因為夏季混凝土施工時振動設備易損壞。
(4)與混凝土接觸的各種工具、機具、設備和材料等(例如澆注溜槽、輸送機、泵管、混凝土澆注導管、鋼筋和手推車等)不要直接受到陽光曝曬,可在使用之前進行適當的濕潤冷卻并加以遮蓋。
(5)澆注混凝土地面時應先濕潤基層,然后澆注混凝土。
(6)先用冷水濕潤地面板的邊模,然后再澆注混凝土:
(7)夏季澆注混凝土應精心計劃,連續、快速地澆注,但在混凝土表面上仍有泌水時不要進行修整。
(8)當發現混凝土有塑性收縮開裂的可能性時,應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發。例如在新澆注混凝土的表面用噴霧器噴灑一層薄膜養生液等。在干燥條件下,混凝士澆注和整平后應及時覆蓋。
4、夏季澆注混凝土。養護十分重要。養護不良可使混凝±強度降低。或使表面迅速出現塑性收縮裂縫等
(1)在修整作業完成后或混凝土初凝后立即進行養護;
(2)優先采用水養護方法連續養護。在混凝土澆注后的前一兩天,應保證混凝土處于充分濕潤的狀態,并應嚴格遵守國家標準對混凝土養護齡期的規定。
(3)對于大面積的平板類工程,用養生液養護是較為實用和方便的。白色養生液所形成的薄膜還能反射太陽光,減少熱量吸收,抑制混凝土的溫度升高,所以可在養生液中摻些白色顏料。
(4)當達到規定的養護時間拆除模板時,最好為潮濕表面提供潮濕覆蓋層。
5、夏季澆注混凝土的處理措施
5.1在炎熱氣候中澆注的混凝土的最終強度將會降低,影響因素有:
(1)混凝土的溫度較高;
(2)凝結和早期強度增長較快;
(3)在同樣坍落度要求下用水量增大。
處理措施:
(1)向骨料堆上灑水,通過水的蒸發使骨料冷卻;
(2)在混凝土中摻加緩凝劑;
(3)必要時用冰代替部分拌合水;
(4)摻加粉煤灰以調節炎熱氣候的影響;
(5)適當增加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5.1.2炎熱氣候使混凝土的空氣含量降低,從而使混凝土受到一些不良影響。主要有:
(1)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變差;
(2)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降低;
(3)拌制量減少。
處理措施:
(1)經常檢驗混凝土拌合物的空氣含量;
(2)增大引氣劑摻量。
5.3因氣候炎熱使新澆注混凝土表面干燥而導致以下問題:
(1)修整時間不夠;
(2)混凝土表面耐候性變差;
(3)混凝土表面出現龜裂。
處理措施:
(1)適當降低混凝土砂用量;
(2)如果因修整需要向表面灑水,應當使用噴霧器噴灑,避免表面過量灑水;
(3)修整后應立即養護;早期可用養生液養護;
(4)保證坍落度均勻,并不得大于規定限值。
5.4炎熱氣候導致施工中混凝土板縱深方向上的干燥和凝結不均勻,從而形成波紋狀表面
處理措施:
(1)使用低坍落度拌合物;
(2)當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時,用噴霧器噴灑少量水以延長修整時間。
5.5早期硬化期間在板縱深方向上的干燥不均勻導致板翹曲。
處理措施:
(1)使用低坍落度混凝土拌合物;
(2)修整后立即用養生液養護,在混凝土硬化后再用塑料薄膜覆蓋。干燥時混凝土的強度越高,板翹曲的阻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