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精選3篇)
教師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 篇1
生活本來就是一首韻律動人的詩,迭宕起伏,時而激昂奮進,時而低沉萎靡。我們雖然不是身居繁華鬧市,但一樣有著緊張的生活節奏,繁重的學習任務使我們像一根繃緊了的弦,半點不敢放松,我們這些剛踏進大學校園不久的大一學生開始變得煩躁不安。為此我們20xx147班組織了這次心理健康促進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一、活動主題:
放飛心靈,享受生活——用愛推開層層鎖心的門
三、活動地點:
真人CS場地(初定)
四、參加人員:
147班全體同學等
五、活動計劃:
為了配合學院心理健康促進部(20xx大學生社團活動的策劃書)的相關工作,開展心理健康促進月的一系列活動,我們147班將舉行“放飛心靈,享受生活——用愛推開層層鎖心的門”為主題的交流會。具體活動計劃如下:
1、組織全班同學一起去燒烤,讓同學們在枯燥的學習生活之余放松心情。
2、在燒烤期間玩一個小游戲——“猜猜我是誰”讓同學們從他人的反饋中認識自己,并體會被別人理解的感受。
3、讓同學們自愿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引導大家用虔誠的心去傾聽別人的故事。
4、讓全班同學圍成一個圈,自由交談,促進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5、全班高歌一曲結束此次活動。
6、同學們志愿將場地中的垃圾撿走,為保護環境,建立綠色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六、總結:
通過此次活動,促進同學們的心理健康,建立相互信任與彼此接納的關系,用同學之情,同學之愛推開各自那層層鎖心的門,增加班級凝聚力,放飛心靈,享受生活。真正達到這次活動的目的——“用愛推開層層鎖心的門”。
活動總負責人:陳璐
負責人:王京京,宋坤靈,肖銀平
教師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 篇2
「方案設計理念」
人際關系對大學生的發展和適應社會起著重要作用,促進大學生正常的人際交往。不良的人際關系可能導致自卑感、孤獨感、學校適應困難等問題,甚至會對以后的社會適應造成消極影響。大學生剛進入成年初期,他們介于兩個群體的邊界,雖然脫離于孩子的群體,但又常被排斥成人之外,表現出內心矛盾,如:在人際方面表現為渴望友情又甘愿孤獨的矛盾心理。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渴望被別人接受、尊重或欣賞,跨出人際交往的第一步,就是人際關系建立成功的一半。
「活動目標」
1、促進大學生彼此熟悉,構建和諧的團體氛圍。
2、讓團體大學生之間相互了解、認識自己。
3、幫助大學生學會交往技巧,提高交際能力。
「活動形式」
活動體驗、交流分享、反饋感悟。
「活動對象」
大學生。
「團體人數」
以班級為單位,為便于分組活動,團體人數最好為偶數。因團體輔導最佳人數為8~12人,為達到活動效果,根據班級人數設定團體領導者和團體協助領導者人數。
「成員招募方式與斟選標準」
一般情況以自愿原則為主,也可以教師的要求、建議為參考。
「活動時間」
90分~120分鐘
「第一階段:熱身活動」
活動一:無家可歸
目的:讓成員意識到歸屬感的重要,體會和感受個人與團體的關系,團體對個人的重要性,從而更愿意投入團體,增強團體的凝聚力。
活動步驟:
1、開始時讓全體成員圍圈手拉手,充分體會大家在一起的感覺。
2、然后,領導者說明游戲規則(當領導者說“桃花朵朵開”,成員說“開幾朵?”領導者會說“開N朵”。成員必須重新組成N人手拉手的一組形成新的“家”,領導者會多次變換人數,如2,3,6,3,5……)
3、請那些沒有找到家的人談談游離在團體之外的感受,大多會談到“孤獨、孤單、被拋棄、沒依靠,失落、擔心……”也可以請團體內的成員分享和大家在一起的感覺,大多會表達“溫暖、有力量、安全、踏實……”領導者可以多次變換人數,讓成員有機會去改變自己的行為,積極融入團體,讓成員體驗有家的感覺,體驗團體的支持,從而更加愿意與團體在一起。每一個人在社會群體中都有自己的位置,要在群體中找到歸宿還需要自己主動尋找和爭取。
「第二階段:體驗」
活動二:心電感應
目的`:感受“溫暖”。
步驟:
1、讓所有隊員手拉手站成一圈。
2、隨意在圈中選出一個人,讓他用自己的左手捏一下相鄰同伴的右手。問第二個人是否感受到了隊友傳遞過來的捏手信號,這里我們把它稱為“電波”。告訴大家收到“電波”后要迅速把電波傳遞給下一個隊友,也就是要快速地捏一下下一位隊友的手。這樣一直繼續下去,直到“電波”返回起點。
3、告訴大家你將用秒表記錄“電波”跑一圈所需要的時間。然后大喊:“游戲開始!”,并開始計時。
4、告訴大家“電波”傳遞一圈所用的時間,鼓勵一下大家,然后讓大家重新再做一次電波傳遞,希望這次傳遞能更快一些。
5、讓隊員們重復做幾次電波傳遞,記錄下每次傳遞所用的時間。
6、等大家都熟練起來之后,變更“電波”的傳遞方向,使電波由原來的沿順時針方向傳遞變為沿逆時針方向傳遞。
7、“電波”沿著新方向被傳遞幾次之后,再一次讓隊員們逆轉“電波”的方向,同時讓隊員們閉上眼睛或是背向圓心站立。
8、在游戲快要結束的時候,為了使游戲更加有趣,悄悄告訴第一個人同時向兩個方向傳遞“電波”,而且不要聲張,看看這樣會帶來什么有趣的效果。
活動三:指間交流
目的:讓成員感悟人際交往第一步。
活動步驟:
將團體成員分成相等的兩組,一組成員圍成一個內圈,再讓另一組成員站內圈同學的身后,圍成一個外圈。內圈成員背向圓心,外圈同學面向圓心,即內外圈的成員兩兩相視而站。成員在領導者口令的指揮下,做出相應的動作。
當領導者發出“手勢”的口令時,每個成員向對方伸出1—4個手指:
(1)伸出1個手指表示“我現在還不想認識你”。
(2)伸出2個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認識你,并和你做個點頭之交的朋友”。
(3)伸出3個手指表示“我很高興認識你,并想對你有進一步的了解,和你做個普通朋友”。
(4)伸出4個手指表示“我很喜歡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和痛苦”。
當領導者發出“動作”的口令,成員就按下列規則做出相應的動作:
(1)如果兩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樣,則站著不動,什么動作都不需要做。
(2)如果兩個人都是伸出1個手指,那么各自把臉轉向自己的右邊,并重重地跺一下腳。
(3)如果兩個人都是伸出2個手指,那么微笑著向對方點點頭。
(4)如果兩個人都是伸出3個手指,那么主動熱情地握住對方的雙手。
(5)如果兩個人都是伸出4個手指,則熱情地擁抱對方。
每做完一組“動作——手勢”,外圈的成員就分別向右跨一步,和下一個成員相視而站,跟隨領導者的口令做出相應的手勢和動作。以此類推,直到外圈的同學和內圈的每位同學都完成了一組“動作一手勢”為止。
成員分享:
(1)剛才自己做了幾個動作?握手和擁抱的親密動作各完成了幾個?為什么能完成這么多(或為什么只完成了這么少)的親密動作?
(2)當你看到別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時,你心中的感覺是怎樣的?當你伸出的手指比別人多時,心里的感覺又是怎樣的?
(3)從這個游戲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3、小組代表向大家匯報本小組的分享結果。
4、領導者總結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有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接納自己、喜歡自己,但是任何人都不會無緣無故地喜歡我們、接納我們。別人喜歡我們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們也要喜歡他們,承認他們的價值。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應遵循交互原則。對于交往的對象,我們應首先主動敞開心扉,接納、肯定、支持、喜歡他們,保持在人際關系的主動地位,這樣別人才會接納、肯定、支持、喜歡我們。再者我們要把握交往的度,我們不能面對所有的人都以擁抱的方式去交往,過度親密,是其他人接受不了,所以我們要把握住交往的原則。我們要與他人交往就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如:主動與人打招呼,主動幫助別人,主動關心別人,主動約別人一起出去玩,等等。
活動四:盲人足球賽
目的:
1、大學生間的相互信任。
2、促進溝通與交流。
3、培養大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道具:
2個足球(要用含氣量不足的足球,這樣每踢一下,球不會滾得太遠)。
1把哨子。
兩種顏色的蒙眼布。
l塊比較大的游戲場地。
步驟:
1、留出2~3個人做監護員。監護員的任務是負責安全問題,同時兼任邊裁。把其它的隊員帶到場地中間,把他們分成2個人數相同的小組。注意,要求每個小組的總人數為偶數。
2、每個隊員在自己的小組內找一個搭檔。
3、根據蒙眼布的顏色給兩個小組命名。如果你買的是黃色和綠色的蒙眼布,那么把一個隊稱為黃隊,另一個隊稱為綠隊。把黃色的蒙眼布發給黃隊,綠色的蒙眼布發給綠隊。確保每對搭檔拿到一塊蒙眼布。每對搭檔中只有一個人戴蒙眼布,另一個人不戴。
4、告訴大家:“我們即將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足球賽。每對搭檔中,只有被蒙上眼睛的隊員才可以踢球,他的搭檔負責告訴他向什么方向走、做什么。”
5、詳細解釋游戲規則。要求那些被蒙上了眼睛的隊員保持類似于汽車保險杠的姿勢——彎曲雙肘,手掌向外,手的高度與臉齊平。在發生意外碰撞時,這種姿勢有助于避免或減輕對身體上半部的傷害。負責指揮的隊員不允許碰自己的同伴,只能通過語言表達指令。這場球賽中沒有守門員,每個隊踢進對方球門一個球得一分。你——作為培訓專員,是這場比賽的裁判。任伺一隊進球后,都要把球拿回場地中問,重新開始比賽。不允許把球踢向空中,在任何時候,球都是在地面上滾動。如果某個隊員踢了高球,裁判會暫停比賽,并把該隊員罰下場一段時間。如果球被踢出界了,裁判將負責將球滾回場地。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關于出界處理的規則。比賽一共進行lO分鐘,中間休息,交換場地。
6、宣布完游戲規則之后,讓兩個小組用投擲硬幣的方法選擇場地。場地定好后,把兩個球放在場地中間。然后吹哨,開始游戲。用兩個球意味著比賽中每個隊一個球,各自為多得分而奮斗。
團體成員分享:
哪個隊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為什么他們會取得勝利呢?
被蒙上眼睛的隊員感受如何?
搭檔指令的清晰度如何?雙方溝通還有哪些方面待改進?
領導者總結:
每個人剛剛被蒙上眼睛的那一刻時,我們都會很害怕,害怕這個黑暗的世界,當我們聽到熟悉的聲音時,我們就有了安全感。他們取得勝利是因為他們很相信自己的搭檔,對方給出清晰地指令,能夠從盲人的角度去溝通。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難免會發生誤會,誤會的根源在于我們沒有相互溝通好,如:一些成員對自己的搭檔說“在這邊”但是忙人是看不到的,不知道他所說的“這邊”是哪里。有了誤會我們就要學會消除誤會,我們就要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才能更好的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
結束:“最后大團圓”播放《友誼地久天長》。
所有成員站成一個大圈,面朝圓心,將兩手分別搭在左右成員的肩膀上,然后隨著《友誼地久天長》的背景音樂有節奏地左右搖擺,并一起輕聲哼唱,使全體成員在溫馨甜蜜的氣氛中告別團體。
教師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幫助學員舒緩壓力;
2、在音樂和娛樂活動中學會宣泄,釋放壓力。
二、活動時間:
大約20分鐘。
三、活動準備:
快節奏音樂和音響設備。
四、活動場地:
空地或大會場。
五、活動順序
1、事先分組,每組10-15人,人不宜過多。
2、讓小組成員站成一列縱隊,要求后面的成員雙手搭在前面成員的雙肩上。
3、主持人站在一邊為他們發號施令:如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雙腿合并向前跳一下,向后跳一下,再連續向前跳兩下……全體成員聽從統一口令,全神貫注的作出統一動作。
4、伴隨著音樂,全體成員共同跳兔子舞,體驗放松操放松的感覺。
六、交流分享
1、在玩的過程中,什么時候會出現步調不一致?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2、當出現步調不一致時,你們的心理感覺如何?游戲后是否感覺放松?
七、注意事項:
1、除了主持人需要技巧外,參加者也需要加入很大的注意力,不僅注意傾
聽主持人的命令,還要注意前后同伴的動作,免得踩到別人的'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個人的不專心很可能影響到他前后幾個人的情緒,甚至擾亂他們的步伐。因此,作為主持人,發現這種情況時,要及時用幽默的語言提醒那個走神的人,以保持整個團隊的游戲效果。
2、游戲一開始的時候是可以由主持人發號施令,隨著游戲的推進,主持人可以將這個權力交給某個游戲者,讓他左右大家的步伐。這樣會增加游戲的難度,因為主持人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有利于把握全局,說出的命令會照顧所有人。當這個權力轉交給游戲者時,他只能憑感覺感受大家的需要,難免出現不協調的命令,這種更有難度的方法,會更有利于幫助成員體會協調與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