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學生掃墓方案范文(精選3篇)
清明節學生掃墓方案范文 篇1
【活動背景】
清明節,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宗親節日,又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是中華兒女共同認祖歸宗的重要節日。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民俗活動,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普遍重視。而且它也是一條維系海內外華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紐帶,有利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知識競賽,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有更具體、詳實的了解。
2、情感目標:通過故事、寫文章知道要愛父母。通過錄象、朗誦等活動知道我們的愛要更遠大,我們要努力學習,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3、行為目標:通過活動學會好好學習、愛父母、愛同學、愛老師、愛班級、愛社會。
【活動時間】年4月1日
【課前準備】
1、與清明相關的知識、圖片、歌曲、小品、故事。
2、清明節和父母一起去紀念自己的親人,寫下自己的感受。
3、錄象片段:解放戰爭和同學們一起觀看有關解放戰爭的電視劇。
4、小調查:家鄉的清明節
【活動過程】
(一)、了解清明節
1、引入欣賞《清明上河圖》,了解有關清明的知識。
清明節的簡介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
清明節的由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這種意味,而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蘇,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民諺常說:“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
2、知識競賽:清明節簡介,清明節由來,清明節習俗,清明節食品,清明節紀念方式等等。
讓學生知道清明節的日期;清明節的別名;隨著網絡發展,清明節有了不同的紀念方式;我們家鄉清明節的食品和習俗
(二)、學會去愛
1、故事《劉邦祭祖》
漢高祖劉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誰?如果是你,你是怎么想的?
漢高祖劉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祖宗。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只有愛父母的人,才會愛同學、愛老師、愛班級、愛社會。
2、交流作文:祭祖的感受
3、和同學們一起觀看解放戰爭 的錄像
為新中國獻身的叔叔阿姨們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如果是你,你敢嗎?
體會: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的道路是先輩用鮮血鋪成的。是他們為我們民族的解放,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不計個人得失,不畏艱難險阻。“東方紅,太陽升”,是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掀開了我們祖國嶄新的歷史篇章!他們把生存的權利留給了后代,用血肉筑成了新的長城。認識到劉邦是小我,是小愛,他們才是大我,是大愛。
4、詩朗誦:《站在烈士紀念碑前》
學生明理:我們會完成你們未完的遺愿,努力學習,將來使我們祖國更富強。
【清明節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深受教育,使我更感受到了烈士的精神力量,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重擔。我一定要牢記歷史,永遠記住革命先輩的教誨,在人生寶貴的中學時光里,歷煉心志、修養品質、拓展胸懷、陶冶情操、增長知識、鍛煉能力,努力使自己成長為一個能夠傳遞歷史火炬,發揚傳統精神的新時代優秀青少年,努力使自己成長為對祖國、對人民、對全人類有積極貢獻的人。努力學習,艱苦奮斗,為祖國更壯麗的明天貢獻力量。
清明節學生掃墓方案范文 篇2
一、活動目的:
號召同學們時刻銘記烈士們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而不惜犧牲生命的大無畏的英勇事跡,向烈士們學習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精神;借此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嚴謹治學的態度,發奮學習的精神和大膽創新的意識,使學生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二、活動地點:好生鎮八里河烈士陵園
三、活動時間:20xx年4月2日下午
四、參加對象:七年級師生
五、活動程序:
1、4月2日下午13時50分在學校樓前廣場集合,14時出發;
2、到達烈士陵園并整隊;
3、學生代表向紀念碑敬獻花圈;
4、全體肅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5、全體師生向革命先烈三鞠躬;
6、請老黨員、老軍人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和故事;
7、共青團員代表獻詞;
8、學校領導講話;
9、宣誓;
10、列隊瞻仰烈士墓,獻上自做的小白花表達敬意;
11、祭掃烈士墓儀式結束,整隊返回。
六、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1、列隊集合和活動結束均要清點人數,指定一名體育教師負責整隊。
2、七級部所有任課教師參加,非班主任教師分至各班,協助班主任組織學生、維持秩序,保證學生安全。
3、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活動紀律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遇事及時上報。
4、各班在掃墓活動中要保持紀律性和嚴肅性,統一校服。每人帶一朵自制小白花。
5、掃墓期間,全體師生須嚴肅認真,不喧嘩,不嬉戲,不追逐,不吃零食。
6、回來后將活動感想形成文字,各班擇優上交五篇活動感想參評。
好生鎮初級中學
20xx年3月30日
20xx年中學清明節掃墓活動方案
一、活動時間:20xx年4月2日
二、活動地點:校外
三、活動主題:緬懷逝死教師,熱愛祖國
四、活動要求:
1、班級自制花環一個(大小自定)
2、每位同學寫“觀后感”或“游記”
3、學生自帶文具,書面記錄活動內容
五、活動程序:
1、各班團員、班干部2:30在學校操場集合,講解活動時間、注意事項,分組活動,到小學校門外。
2、為冉隆應老師掃墓,團總支書記冉貞倫老師主持儀式。
3、學校領導致辭,簡介冉隆應老師生平事跡。
4、各班迅速組織隊伍,向老師敬獻花圈、全體默哀一分鐘,
5、鳴炮致哀。
6、學生代表謝德路講話。
7、學生代表陳小婭講話
8、團總支書記講話
9、學校領導潘老師總結性講話
10、3:20儀式結束,各班級集合返回校園
六、人員安排:
學校全體教師、各班班干部、團員參加。由班主任負責本班的學生。
七、注意事項
1、帶班的老師為班級安全第一責任人;總負責人:廖校長
2、要求:一切行動聽指揮。跟班教師負責清點班級人數;組織好活動;嚴禁學生單獨行動;嚴禁從事危險活動。
3、班主任在班級強調收集整理,問題(飲食衛生、環境保護、交通安全、互幫互助)。
清明節學生掃墓方案范文 篇3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革命傳統教育,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廣大學生的愛國精神和進取精神,進一步培養爭做高素質的當代中學生的意識,特組織學生開展20__年實驗中學清明節祭掃活動。
一、活動時間:
20xx年3月30日下午12:30-17:00。
二、活動地點:
xx市革命烈士陵園、誕生地紀念館、園博園
三、參加對象:
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級每班三名學生代表。
四、活動安排:
1、12:30學校報告廳前集中出發,12:50到達xx市革命烈士陵園
2、13:00―14:00祭掃烈士墓(向革命先烈祭拜、敬獻花籃、參觀)
3、14:00烈士陵園出發,14:30到達誕生地紀念館
4、14:30―15:30參觀誕生地紀念館
5、15:30從誕生地紀念館出發,15:50到達園博園
6、15:50―16:50參觀園博園
7、16:50從園博園出發,17:00到達學校
五、組織安排:
總負責:
組 織 者:
帶隊教師:
六、籌備工作:
1、制定方案:
2、車輛聯系:
3、學生編隊:
6、老師代表發言:
七、活動要求:
1、參加活動的學生統一穿校服,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2、參加外出活動要注意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并加強紀律性。一起出去,一起返回,要發揚團隊精神,未經同意禁止離隊私自行動。
3、注意環保,不可亂扔垃圾。
4、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如有不適的成員要及時向老師匯報。
5、帶隊教師要至始至終隨隊,指導學生活動,處理偶發事件,清點人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