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救助站寒冬送溫暖活動方案范文(精選3篇)
鄉鎮救助站寒冬送溫暖活動方案范文 篇1
為進一步提升我縣救助管理工作服務質量,切實做好今冬明春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全面落實“應救盡救、應救必救”和疫情防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要求,保障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及時得到有效救助服務,現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加強縣、鄉鎮(街道)、村(居)三級聯動和民政、公安、城市管理、衛生等部門協作,扎實做好街面巡查和疫情防控。通過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使流浪乞討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確保不發生凍、餓、病、死、傷等極端事件,切實保障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
二、時間安排
從20__年12月18日起,至20__年3月20日結束。
三、主要任務
(一)強化街面巡查和轉介處置。鄉鎮民政部門和縣救助管理站要密切關注氣候變化,全面深入排查梳理薄弱環節和隱患之處,跟蹤監測重點區域,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加強與公安、城市管理、衛生等部門協作,聯合組織人員開展巡查,特別要加大對車站、廣場、繁華地段、橋梁涵洞等重點區域巡查力度。要及時公布縣、鄉鎮、村(居)救助服務點的救助電話和救助地址,方便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求助,利于熱心群眾引導幫助。救助站值班電話要24小時暢通,及時收集各類信息,發揮好轉介平臺的功能。
(二)做好積極勸導和分類施救。鄉鎮民政部門和救助站要嚴格落實救助管理工作“六必須、六不得”和疫情防控的要求,強化責任意識。針對雨雪冰凍等惡劣氣候下出現臨時困難的求助人員,開辟綠色通道,簡化救助程序。要積極勸導、引導流浪乞討人員到救助機構或臨時救助場所接受救助。對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和行動不便人員,應當護送至救助機構并履行書面交接手續。護送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應當征得其同意。對突發疾病病人,應當立即通知急救機構進行救治,必要時可直接護送至醫療機構進行救治。對不愿意接受救助的人員,提供必要的食品、御寒物品和救助機構信息等詳細的救助方式,確保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及時得到救助服務。
(三)加強政策宣傳和社會參與。鄉鎮民政部門和救助站要注重利用網絡、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宣傳救助管理政策,公布求助渠道、方法和電話;要注重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發現報告、引導求助、志愿服務等工作。充分發揮社會組織、村(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了解民情、反應迅速的特點,及時提供救助線索。同時,利用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全國救助尋親網、今日頭條等尋親信息發布渠道,盡快幫助受助人員尋親返鄉。對突發事件和重大輿情要及時應對,主動引導社會輿論。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鄉鎮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站要以保障流浪乞討人員生命安全為出發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今冬明春救助管理工作列為重點工作進行組織動員和部署安排,慎終如始繃緊疫情防控和救助底線這根弦,將各項救助措施落實到位,確保不發生因工作不當而造成沖擊社會倫理底線的事件。
(二)做好疫情防控。各鄉鎮和救助管理站要對標對表實施好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街面巡查和轉介處置時,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救助管理機構和臨時救助場所要做好最基本的出入管理工作,堅持戴口罩、測體溫等防控措施,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或無法核查核實清楚活動軌跡的求助人員要進行核酸檢測,入站要落實隔離觀察。真正把“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求貫徹落實到救助管理服務工作中。
(三)強化內部管理。鄉鎮民政救助點和救助管理站要完善救助服務條件,配齊配強工作隊伍,補足救助和防疫物資,保障寒冬救助服務工作順利開展。嚴格執行站值班巡查制度,重點做好夜間巡查和值班記錄,確保站內受助人員安全。要進一步強化安全責任意識,開展站內設施、設備安全檢查,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對站內消防設施、電器電線等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堅決杜絕火災、食物中毒等惡性事故的發生。對因履職盡職不到位而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對相關責任人一律進行追責問責。
(四)檔案信息匯報。鄉鎮民政部門、縣救助管理站要做好檔案記錄,對救助人員要有照片、有證明、有系統錄入,有發票信息,對救助發放的寒冬物資要進行登記,同時根據專項救助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對工作進行總結,提煉亮點做法,總結經驗成果,及時匯報。請各鄉鎮民政部門、縣救助管理站將開展專項行動工作總結及相關巡查材料于20__年3月22日前報至縣民政局。
聯系人,童龍,聯系電話:;
郵箱:
鄉鎮救助站寒冬送溫暖活動方案范文 篇2
隨著嚴寒天氣的到來,舞陽縣救助管理站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從11月起開展為期90天的“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旨在幫助街頭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臨時遇困人員安全度過嚴寒冬季。
一、健全機制,部門協作。
為更快的.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我縣社會救助管理站主動加強與公安、城管、衛生等部門緊密協作,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做好夜間和重點區域巡視,發現一個及時救助一個,同時也加強對流浪乞討人員的引導、勸離等工作。
二、主動出擊,積極救助。
專項行動期間,救助站多次在車站、集市、商超等人員密集區域開展救助政策宣講活動,發放傳單,公布救助電話,營造濃厚的全社會參與救助的良好氛圍。在站內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安排專人隨時接聽求助電話。每天由站長帶隊在城區進行全天候街面巡查,遇到雨雪等極端天氣,更是對城區內各交通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地下通道、橋梁涵洞、廢棄房屋、城鄉結合部等流浪乞討人員、精神障礙患者等特殊群體易滯留區域進行反復巡查搜救,以確保及時發現、及時救助。對不愿到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討人員,為他們提供必要的食品、衣物、保暖用品和防疫物資,切實做到應救盡救。
三、防范疫情,筑牢思想。
專項行動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縣救助管理站強化站內管理,從嚴從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強人員信息排查,所有進站人員嚴格執行“亮碼掃碼、測溫、戴口罩”規定,聯動核查行程卡,對照中高風險區域表進行14天內行蹤軌跡排查,確保無異常后方可進站。與此同時,縣救助管理站完善救助流程和制度,開展健康宣教,嚴格落實站內通風、消毒,規范設置臨時觀察區,對不同受助對象進行分類管理,嚴防交叉感染。加強對全站職工及服務人員的管理,落實每日健康監測、定期核酸篩查等制度,并推進第三針加強針疫苗接種,進一步筑牢免疫屏障。
四、提前部署,加大物資儲備。
縣救助站在活動開展前進行充分動員,召開行動部署會議,制訂20xx年“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方案,儲備救助及疫情防控物資。厘清“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程序,加強組織協調,細化工作內容,確定各隊員工作職責。自開展專項活動以來,我站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6人,街面巡查次數59次,出動人次113次,出動車次59次,發放物資數量13套(棉衣、棉被、大衣、棉鞋、襪子)。
通過積極主動的救助行動,確保陷入困境、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生活無著人員和臨時遇困群眾得到及時救助,確保我縣街面基本無流浪乞討人員,確保站內外受助人員安全過冬,增強特殊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鄉鎮救助站寒冬送溫暖活動方案范文 篇3
一、活動主題:
送溫暖
通過走訪慰問轄區老年人,聆聽聽取老年人的心聲,使社區工作人員進一步理清轄區內老年人社會管理服務工作思路,從而增強責任心和工作信心,為今后進一步有針對性地深化服務,更好地實施分層次管理提供堅實的群眾基礎。
二、活動時間
三、活動地點:
四、活動參與人
社區全體工作人員
五、人員分工:
(1)組織領導:
組長:
副組長:
(2)具體分工
①人員組織、活動總協調:
②照相、信息:
③購買所需物品(大米、清油、):
各工作人員要重視此次活動,各負其責,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公會送溫暖活動方案范文第二十篇
乙未兔年新春將至,為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新風正氣、烘托節日氣氛,激發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公益志愿服務行動,為困難群眾送去一份暖心關愛,錫市總工會、團市委、錫盟暖心協會籌備委員會擬于春節期間舉辦“新年送溫暖,春聯傳愛心”活動,具體事宜如下:
一、活動性質
公益性
二、活動組織
主辦:市總工會、團市委
承辦:錫盟暖心協會籌備委員會
協辦:盟書法家協會、市文聯、市老年體協
三、活動時間
(一)寫春聯。20xx年2月3日至9日書友、志愿者分散寫,7日、8日活動現場集中寫。共書寫8337副春聯,暗合自治區“8337”發展戰略。
(二)送春聯。20xx年2月11日依托蘇木鎮、街道辦事處、社區、基層工會、團青組織發到群眾手中。
四、服務對象
城鎮、牧區低保家庭,退休職工、困難職工、環衛工人,外來常住人口和進城務工人員,重點青少年群體。
五、活動流程
(一)現場書寫環節。
1、主辦方領導發言。
2、書法家代表發言。
3、出席活動盟、市主要領導講話。
4、與會人員與書法協會成員參與書寫春聯活動。
5、與會人員在宣傳條幅上簽名留念。
(二)贈送環節。
1、集中書寫活動現場向各蘇木鎮、街道辦事處、相關單位負責人和受贈群眾代表發放部分春聯。
2、活動結束后依托蘇木鎮、街道辦事處、社區、基層工會、團青組織發放到各界群眾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