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心理援助方案范文(通用3篇)
殘疾人心理援助方案范文 篇1
一、項目目標
完善蒼溪縣殘疾人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幫助殘疾人群提高生活質量、增強生活信心,提升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引導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積極適應和回饋社會,重拾陽光心情,收獲美好生活,實現自我價值。讓更多的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為構建和諧蒼溪做出積極貢獻。
二、服務對象
蒼溪縣經濟困難家庭的有心理健康支持服務需求的殘疾人。經濟困難家庭的具體認定標準,按照縣級(含)人民政府規定執行。具有我縣戶籍的殘疾人,并持有有效期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
三、項目任務
在全縣范圍內選取符合上述條件的`100名殘疾人。
四、服務內容
(一)心理熱線服務。建立心理服務熱線,按殘疾人的即時需求提供相應的心理服務,并對來電內容做好詳實記載;對熱線咨詢無法解決的,需及時進行轉介。
(二)個體心理輔導。提供一對一的個體心理咨詢服務,結合沙盤治療、智能身心交互訓練系統等專業的心理治療方式為殘疾人提供心理支持與指導,幫助他們緩解情緒與行為障礙。
(三)團體心理輔導。定期或不定期面向殘疾人及其親屬開展有關心理方面講座及咨詢活動,并根據不同的需求確定每次培訓及活動的主題。
(四)家屬心理輔導。建立家屬、親友等協助支持系統,協助殘疾人家屬及相關人員了解殘疾人的心理及變化及常見心理問題。解出由于家庭與小團體中出現殘疾患者而造成的心理壓力,從而為殘疾人的心理康復創造一種良好的心理氛圍。
(五)就業指導。協助殘聯對殘疾人就業問題進行心理輔導。對殘疾人就業心態、就業技能進行輔導,使其能正確看待就業問題,從而對社會產生較強的認同感,形成積極的就業態度。
五、實施單位
蒼溪縣精神衛生中心作為蒼溪縣的殘疾人心理健康支持服務項目實施單位。
六、實施步驟
(一)篩查
1.通過蒼溪縣殘疾人聯合會的殘疾人信息系統里選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
2.將精神/心理衛生門診患者納入篩選范圍。
(二)心理健康體檢
通過心理量表測評(如情緒、睡眠、人際關系、社會功能等方面)了解服務對象的心理健康現狀。
(三)建立檔案
為納入項目服務的患者建立個人檔案,檔案內容包括基本信息、經濟狀況、工作量表、管理服務資料等。
(四)心理支持服務
通過心理咨詢、心理講座、上門服務、健康宣教等方式開展心理支持服務。
(五)效果評估
在項目進行中的每隔三個月,通過服務滿意度調查、心理測評等方式進行效果評估。
七、進度安排
(一)籌備階段(4月上旬):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及心理服務技術小組。
(二)篩查階段(4月底前):人員篩查并確定服務對象名單。
(三)實施階段(5月-11月):為篩查出的100名殘疾人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服務。
(四)總結階段(12月):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終期評估和總結,并上報市殘聯。
八、保障措施
(一)組織領導。成立蒼溪縣殘疾人心理健康支持服務領導小組,負責項目組織實施,成立蒼溪縣心理健康支持服務技術小組負責提供心理健康專業服務及效果評估。
(二)經費保障。項目資金由中、省殘疾人事業發展資金進行補助,按照人均1000元/年的標準實施。
殘疾人心理援助方案范文 篇2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根據自治區、地區殘聯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就組織在國際殘疾人日期間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組織領導
此次活動由市政府殘工委組織實施,市殘聯負責整個日常業務工作,負責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各部門的準備情況,各有關單位共同配合做好工作。
二、活動內容
(一)xx月2日開展走訪慰問特困殘疾人家庭活動。市黨政領導重點走訪慰問6戶特困殘疾人家庭。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要自備慰問物資由黨政主要領導組織開展慰問活動。其中:恰夏鄉、也門勒鄉、阿布都拉鄉、阿西爾鄉、喀拉哈巴克鄉、二工鎮各慰問特困殘疾人家庭3戶;恰合吉、博孜達克農場、窩依加勞牧場、地區種牛場、杜別克辦事處、和平辦事處、新城辦事處各慰問特困殘疾人家庭2戶。
(二)由市衛生局安排人民醫院和疾病控制中心各出一個醫療咨詢點。并出動宣傳車一輛,具體材料(錄音帶、宣傳布標)由市殘聯負責提供。
(三)市廣電局安排殘疾人事業宣傳報道一周,宣傳材料由市殘聯負責提供,并派記者全程報道走訪慰問殘疾人活動。
(四)市殘聯組織在主要街道懸掛宣傳布標十幅。
(五)市司法局負責安排開展法律援助維權活動,設置法律咨詢點一個,并安排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司法所,殘疾人法律援助服務所,在xx月3日前后組織開展法律援助維權活動,向廣大各族殘疾人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起草文書和法律援助服務,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就業條例》和一些依法維護殘疾人權益的典型案例。
(六)市教育局安排各中、小學校開展“紅領巾助殘”、“手拉手情系殘疾人小伙伴”活動,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解決殘疾學生學習、生活上的困難。通過助殘活動,進一步推動和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實踐中培養少年兒童理解、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品德。
(七)市團委在xx月3日當天,負責組織青年志愿者助殘服務隊開展服務活動。
(八)召開殘疾人座談會。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要召開各種形式的殘疾人座淡會,聆聽殘疾人心聲,向殘疾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進一步了解殘疾人、關心殘疾人,與殘疾人談心,引導他們自強、自立,奉獻社會。
殘疾人心理援助方案范文 篇3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推進扶貧開發和殘疾人事業的安排部署,認真貫徹市委一屆七次全會精神,根據市殘聯《關于印發《畢節市殘疾人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畢殘聯通〔20xx〕18號)文件精神,扎實抓好我縣殘疾人精準幫扶工作,切實改善殘疾人生產生活狀況,加快殘疾人脫貧致富、同步小康,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重要意義
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群體,需要格外關心。長期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殘疾人工作,大力推動了我縣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殘疾人收入水平得到較快提高,生存發展狀況得以明顯改善。但是,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與社會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殘疾人仍是我縣貧困人口中貧困程度最深、扶貧難度最大、返貧率最高的特困群體,也是推進我縣扶貧攻堅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加大殘疾人扶貧開發力度,促進殘疾人與全縣人民同步實現小康目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縮小殘疾人生活水平與社會平均水平差距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納雍的重要內容。為此,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抓好殘疾人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加大投入力度,強化政策措施,著力把殘疾人扶貧開發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一屆七次全會部署要求,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履職、社會參與、殘聯協調”的原則,堅持普惠與特惠相結合、兜底保障與促進增收相結合、政府扶持和社會幫扶與殘疾人自強自立相結合,以“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為統領;以扶貧攻堅“六項行動”為切入點;以“六個到村到戶”為抓手;以提高殘疾人基本素質和生存發展能力為重點;以增加殘疾人家庭收入、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為目標,采取更加有力、更具實效的措施,加大貧困殘疾人扶持扶助力度,全面改善殘疾人生產生活狀況,促進貧困殘疾人盡快脫貧致富、實現同步小康。
(二)目標任務。到20xx年,列為精準扶貧對象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基本擺脫貧困;到20xx年,殘疾人家庭收入接近或達到當地平均收入水平,確保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殘疾人基本生活、基本醫療、基本養老得到穩定的制度性保障,殘疾人全面平等享受教育、住房、康復等服務,參與社會和自身發展狀況明顯改善,生活水平總體達到小康。
三、工作重點
(一)著力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增強貧困殘疾人自我發展功能。注重抓好殘疾兒童學前教育,扶持和鼓勵有條件的特殊教育學校開辦學前教育班,扶持和鼓勵有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增設特殊教育幼兒園(班),支持普通幼兒園招收殘疾兒童入園,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舉辦殘疾兒童學前機構,多渠道滿足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注重抓好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建立以普通學校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為主體、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送教上門為補充的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體系,做到全覆蓋、零拒絕,著力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和鞏固率,到20xx年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和殘疾人家庭子女受教育狀況達到全縣平均教育水平。注重抓好殘疾人高中教育,普通高中必須正常錄取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學生,同時大力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提高殘疾人就業和創業能力;注重抓好殘疾人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教育,努力滿足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注重抓好殘疾人職業培訓,依托有關院校或相關培訓機構,充分利用“雨露計劃”、“陽光工程”、“圓夢行動”等載體,整合社會各類培訓資源,針對殘疾人需求與特點,積極開展各種就業技能、崗位技能和創業培訓,在3年內對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現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分批培訓,力爭每個殘疾人扶貧對象掌握1至2門實用技術,促使貧困殘疾人自我發展功能得到切實增強。
(二)著力實施康復救助工程,提高殘疾人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出臺的殘疾人康復保障政策,縣財政部門每年應按上年度所轄常住人口人均0.5元的標準預算安排殘疾人康復經費。各級殘聯組織要注重實施好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貧困聽力障礙殘疾人助聽器適配、貧困視力殘疾人助視器適配、貧困殘疾人矯形器和假肢裝配、貧困聽力言語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貧困自閉癥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貧困智力殘疾少年兒童康復訓練、貧困腦癱殘疾少年兒童康復訓練、貧困肢體殘疾少年兒童矯治手術、貧困精神病患者醫療救助等康復項目,同時廣泛開展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努力拓展殘疾人康復服務覆蓋面,逐步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復服務”目標,切實提高殘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確保“康復一人、造福一家、溫暖一片”。
(三)著力實施保扶并舉工程,加快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進程。做到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全部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及時從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方面給予困難殘疾人社會救助,并幫助貧困殘疾人解決參加城鄉養老保險、城鎮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努力提高殘疾人參與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的總體水平。同時,逐步建立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困難殘疾人生活補助、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等專項保障制度,真正使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撫養人、無生活來源的“三無”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基本生活、基本生存得到有效保障。做到應扶盡扶,按照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的要求,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國家農村貧困標準的農村殘疾人及其家庭整戶納入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范圍,確保不漏掉任何一個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扶貧對象。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戶”、“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小額信貸到戶到人”、“殘疾人康復扶貧貸款貼息”等扶貧模式,輻射帶動更多殘疾人增收致富。同時,根據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庭實際,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和“一戶一法”的要求,切實幫助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庭找準發展路子、制定增收措施。各級各有關部門在安排扶貧項目資金和農村危房改造資金時應重點傾斜貧困殘疾人家庭,有效改善貧困殘疾人家庭住房條件及生產生活設施,著力扶持貧困殘疾人發展特色產業、切實增加收入、盡早擺脫貧困。
(四)著力實施創業就業工程,幫助貧困殘疾人穩定增加收入。深入開展殘疾人自強創業行動,鼓勵殘疾人自強自立、積極創業,特別要鼓勵農村殘疾人發展種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鄉村旅游業等,扶持城鎮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加工業、文化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并充分利用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等,切實為殘疾人創業提供場地、設施等服務,努力幫助殘疾人實現創業夢。深入開展殘疾人巧手創業行動,積極幫助盲人開辦盲人按摩機構,解決更多盲人就業;大力支持殘疾人發展具有民族特色、有競爭優勢的地方產業,積極培養殘疾人能工巧匠和民族文化傳承人。深入開展殘疾人陽光就業行動,大力扶持各類福利企業和集中安置殘疾人企業,加強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吸納更多殘疾人就業。深入開展殘疾人同步小康創業就業行動,全縣每年扶持創建2個以上殘疾人創業就業示范點,輻射帶動殘疾人創業就業。同時,切實推進分散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各類企業和民辦非企業等用人單位應按不低于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并為其提供適合的工種和崗位,為殘疾人穩定增加收入創造良好條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做好統籌協調工作。為使殘疾人精準扶貧工作有組織、有保障,特成立領導小組如下:
組 長:鄭成芳 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副組長:張 慧 縣人大副主任
郭太軍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龍 穎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宋幫達 縣政協副主席、衛計局局長
成 員:胡云超 縣政府辦副主任
劉 樓 縣殘聯理事長
朱 江 縣扶貧辦主任
王光良 縣教育局局長
蒙文燕 縣財政局局長
潘 登 縣民政局局長
張升科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尚金海 共青團納雍縣委副書記
楊曉君 縣婦聯主席
林煉深 縣衛計局副局長
尚金濤 縣殘聯副理事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殘聯,尚金濤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具體日常工作,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要求,制定細化工作方案,確保殘疾人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二)建好精準幫扶對象數據庫。扶貧辦和殘聯要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國家農村貧困標準的殘疾人全部作為扶貧對象進行扶持。同時,將所有符合扶貧條件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基本情況和數據錄入電腦,建好殘疾人精準幫扶對象數據庫,推行農村貧困殘疾人幫扶工作精細化管理,加快殘疾人扶貧開發進程。
(三)強化定點聯系結對幫扶。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要充分發揮各級領導定點聯系扶貧、縣直單位定點幫扶貧困村和干部駐村幫扶貧困戶的優勢,開展“遍訪貧困殘疾人家庭”活動,摸清貧困殘疾人家庭基本狀況。對列為扶貧對象的殘疾人及其家庭采取干部駐村“一幫一、結對子”的方式進行精準幫扶,做到干部到戶、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因地制宜、分戶施策。積極幫助殘疾人扶貧對象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發展路徑、改善基礎設施、落實增收項目,促使貧困殘疾人盡快脫貧。
(四)加大扶持扶助力度。堅持政府主導,將各級各類扶貧項目資金重點傾斜殘疾人扶貧對象,充分整合部門項目、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并聚焦貧困殘疾人家庭。縣財政局每年按上一年度征收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總額的30%預算資金用于殘疾人培訓、就業、創業,資助貧困殘疾在校大學生及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等。扶持殘疾人創業就業和發展生產、資助考取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的困難殘疾人及其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團縣委應切實發揮青年志愿者組織的作用,以“心手相牽,共享陽光”為主題,深化助殘“陽光行動”,切實為殘疾人多辦好事、實事;婦聯在推動婦女小額貸款和“巧手錦繡”計劃時,應優先幫助符合條件的殘疾婦女獲得項目扶持,參與繡娘培訓;金融機構應創新金融機制,改善金融服務,努力增加殘疾人貧困戶信貸的投放;危改部門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時,應重點將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政策的貧困殘疾人家庭納入改造范圍,幫助其改善居住條件,實現住有所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實施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網絡招聘服務周等活動時,應積極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就業服務。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務必增強扶殘助殘意識,積極參與殘疾人扶貧開發,通過“幫、包、帶、扶”等方式,著力改善貧困殘疾人生產生活環境,千方百計提高殘疾人收入。
(五)注重抓好宣傳引導工作。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和互聯網,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弘揚人道主義思想和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現代文化理念,廣泛宣傳殘疾人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勵志精神,大力宣傳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扶殘助殘的先進典型,傳遞匯聚正能量,努力營造全社會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積極引導和鼓勵殘疾人做到自尊、自信、自強、自立,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積極參與和融入社會,與全縣人民一道攻堅克難,同步奔向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