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手機管理實施方案(精選3篇)
中小學手機管理實施方案 篇1
為了減少手機對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保護孩子們的視力,預防孩子沉迷于網絡和游戲,更進一步地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學校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xx〕3號)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及學生成長需求,制定了《常州市丁堰小學學生手機管理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正面教育、及時引導;教育為主、處理為輔;保護合法權利、尊重學生人格;強化家校共育、校內校外并重。
二、管理細則
1、原則上學生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如有特殊情況,須由學生家長書面提出申請,經學校批復同意。
2、上學期間班主任及科任老師將為學生提供必要的`通訊協助,解決學生與家長的通話需求。家長也可以撥打班主任及科任老師電話進行聯系溝通。
3、如若發現學生私自攜帶手機進校園并使用,均視為違紀。學校老師有權對違規使用手機的學生,當場制止并收繳手機,通報班主任進行情況詢問,與家長溝通聯系,由學生本人交書面保證書后,家長來校領回手機。
4、如遇學校社會實踐活動或校內大型活動(運動會、慶“六一”等),學生必須向班主任申請允許后方可攜帶使用手機,活動前和活動結束后由班主任代為保管。
5、若學生違反規定攜帶手機造成遺失,責任由學生本人承擔。
三、保障措施:
1、學校將通過線上線下平臺進行宣傳《常州市丁堰小學學生手機管理實施方案》,提高全體師生和家長的認識。
2、學校將制定《關于加強手機管理致和美家長一封信》,指導家長監督學校在校外科學合理使用手機,強化自律自強和自我教育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各班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學習交流《常州市丁堰小學學生手機管理實施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公約,督促學生自覺執行。
4、學生如需聯系家長,可借助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手機,學校也設立了學生臨時聯系需求電話(門衛傳達室);家長如需聯系學生,還可以通過QQ、微信、撥打班主任或任課老師電話等方式。
5、若發現學生違規攜帶、使用手機,任何老師和班主任有義務進行教育引導,通知家長領會手機;違規3次以上,報學校學生部,由學生部主任給予批評;情節嚴重者,報分管法制副校長予以訓誡。
四、校外使用手機建議
1、原則上,周一至周五,無特殊需要,不得使用手機。周末或節假日,每天不超過一小時。
2、使用手機僅限于查詢資料、溝通交流,瀏覽健康向上的網頁和APP,幫助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要求瀏覽內容健康,不沉迷網游,不傳播不真實和負能量消息,不涉及金錢操作,不得私自進行網購。
中小學手機管理實施方案 篇2
為全面推進學風建設,創建良好課堂環境,營造濃郁學習氛圍,進一步規范課堂教學秩序,提高教學效果,根據江西省教育廳《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管理的八項要求》(贛教高字{20__}23號)等文件規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條總體要求
非教學需要,禁止學生將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終端帶入課堂。禁止學生在課堂使用移動智能終端設備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第二條適用范圍
我校全日制在校生、任課教師
第三條具體要求
(一)“無手機課堂”活動由學院分黨委負責,制定、出臺相關適合本院的管理制度、獎懲措施,將無手機課堂創建落到實處。
(二)各學院要加強引導教育,通過開展主題班會等形式,充分利用條幅、院報、網站、微博或微信等多種手段,積極引導學生理智對待手機,珍惜學習時間,積極參與到無手機課堂的創建活動中。
(三)各班應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化、有特色、可操作性強的活動實施辦法,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
(四)任課教師帶頭垂范,以身作則,如無教學需要上課時不帶手機或配合無手機課堂管理具體要求存放好手機。
(五)學生干部、學生黨員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表率作用,積極配合老師的每一項教學活動,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六)每位同學應當刻苦學習,積極配合“無手機課堂”創建活動,合理使用電子產品。
第四條督查措施
(一)教務處將通過視頻監控不定期突擊抽查各班級上課情況,督查“無手機課堂”。
(二)定期通報各院“無手機課堂”執行情況。對于執行情況較差的學院,勸誡無改善者,全校通報。
(三)各學院“無手機課堂”創建活動執行情況將作為二級學院年度考核重要指標。
中小學手機管理實施方案 篇3
為了全面貫徹新時代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現將我校學生作業管理、睡眠管理、手機管理、讀物管理、體質管理(簡稱“五項管理”)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作業管理:努力減負增效,課內作業不出校門
睡眠管理:保證每天睡眠不少于8小時
手機管理:來校不帶手機,回家控制手機
讀物管理:健康閱讀,綠色上網
體質管理:加強體育鍛煉,創建健康校園
二、具體要求
(一)加強作業管理
1.嚴格作業設計。教師應從學與教的視角思考作業內涵,嚴格作業設計,作業形式多樣化,應有社會實踐及研究性學習等方面的作業。研制作業內容,規范作業布置,合理評價作業,嚴禁布置機械性、重復性、懲罰性、隨意性等低效作業。
2.嚴把作業難度。嚴格執行課程標準和課程方案,科學制定并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不隨意增減課程難度,不隨意加快教學進度,針對不同的學生分層布置作業,不布置難度水平超過課標要求的作業。
3.嚴控作業總量。嚴格教輔資料管理。一教一輔,科學合理有效利用好練習冊,不得加重學生課業負擔;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原則上初中生書面家庭作業總時間不得超過1.5個小時。由教務處組織各年級組對此進行監督檢查。
4.嚴肅作業批改。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提倡作業面批面改,以便充分掌握學情,不得只布置不批改,不得應付性批改。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檢查任務,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二)加強睡眠管理
1.減輕課外負擔。引導家長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拔苗助長,不給學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業和輔導班,給孩子們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擁有更好的睡眠。
2.保證睡眠質量。嚴格控制上課時間不早于7:30,中午安排靜校午休,以保證學生每天8小時的睡眠時間。教師要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態,對睡眠不足的,要及時提醒學生并與家長溝通。指導學生統籌用好回家后的時間,堅持勞逸結合、適度鍛煉。指導家長盡可能營造溫馨舒適的就寢環境,確保孩子身心放松、按時安靜就寢,不熬夜,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三)加強手機管理
1.嚴禁帶手機進校園。學校明確告知學生和家長,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生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學校研究同意,進校后應將手機交由班主任統一保管,禁止將手機帶入課堂。
2.加強教育引導。通過國旗下講話、班會、團課等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引導,讓學生科學理性對待并合理使用手機,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簡單粗暴管理行為。
3.做好家校溝通。學校要將手機管理的有關要求告知學生家長,講清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性和加強管理的必要性。家長應履行教育職責,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督促管理,嚴格控制學生居家使用電子產品,防止學生沉迷網絡。家長和老師及時保持溝通,掌握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四)加強讀物管理
1.開展閱讀考級活動。各班要廣泛開展閱讀能力提升工作,參照中學生必讀、推薦名著等,結合實際制定適合各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推薦書目,向老師、學生共同推薦經典類和前沿類的優秀讀物。
2.加強書香校園建設。要加強學校圖書館及班級圖書角的建設,定期更新圖書,方便學生閱讀,豐富閱讀體驗。充分利用開放式圖書館“書香廳”,發揮閱讀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3.嚴格讀物管理。各班要將教輔和讀物推薦目錄轉發至家長,作為家長為學生選購的依據。引導家長學生從正規書店選用讀物,不要選購和使用盜版讀物,不要選購和使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違背的讀物資料。
(五)加強體質管理
1.開展常態化體育運動。繼續落實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每天陽光運動不少于1小時(上午跑/早操,下午開展課外活動)。要求每個學生掌握至少2項日常鍛煉的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質健康水平切實得到提高。教師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課,保證學生每節課間休息并進行適當身體活動,減少靜態行為。
2.綜合防控近視。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后,應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避免不良用眼行為,監督并隨時糾正學生不良讀寫姿勢,應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加強對眼保健操的檢查和管理。
3.加強健康教育。通過有計劃地開展學校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與公共衛生意識,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自覺釆納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少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為學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每年高一新生在軍訓期間完成心理測試評估。
三、保障措施
為確保我校“五項管理”工作落地落實,我校有如下具體措施:一是加強組織管理,進一步加強學校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的管理檢查。二是強化督導問責,校領導班子要將五項管理作為主要內容,常態化開展檢查。三是加強宣傳引導,發掘一批五項管理方面的典型經驗做法,積極宣傳推廣,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才觀,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家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