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閱讀節活動方案(精選3篇)
幼兒園閱讀節活動方案 篇1
活動背景:
我們班的孩子喜歡看書,而且喜歡看老師講過故事的圖書,但拿著一本書他們不知道該怎樣去看?新《綱要》小班語言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讓幼兒喜歡聽故事、喜歡看書,學會一頁一頁地翻書,利用圖書,引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培養幼兒閱讀的技能。《好朋友》故事內容簡單,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好朋友在一起的情形,適合小班幼兒閱讀。針對以上問題,我預設的活動以“好朋友”貫穿全線,通過“封面導讀xx教師帯讀自由閱讀師幼共讀”等形式,層層深入,帶領幼兒通過閱讀理解故事主題,即好朋友總是要互相幫助的'、好朋友總是把東西分著吃、好朋友在一起玩是最快樂的、好朋友在夢里也是要在一起的,感受好朋友之間的互相關愛之情。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鼓勵幼兒用簡單語句表述畫面內容,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故事情節。
2、通過閱讀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故事的主題,感受好朋友之間的關愛之情。
3、繼續培養幼兒正確掌握閱讀的方法,體驗自由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小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正確翻閱圖書,仔細觀察畫面,大膽表述畫面內容。
活動難點:通過閱讀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故事的主題,感受好朋友之間的關愛之情。
活動過程:
一、封面導讀,調動幼兒積極參與閱讀的興趣。
1、(播放《找朋友》的伴奏音樂)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嗎?
2、(出示PPT封面),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就叫《好朋友》。這是書的封面,你看到哪些小動物是好朋友呀?
二、教師帶讀,鼓勵幼兒大膽猜測閱讀的表述。
1、出示PPT1:天亮了,小公雞在干什么?(喔喔喔!喔喔喔!)小老鼠和小豬會怎么做呢?(起床羅!起床羅!)
教師小結:好朋友總是要互相幫助的。
2、出示PPT3:它們來到小河邊,看見了一艘小船,它們又是怎么做的呢?(動作)好朋友在一起玩得怎么樣呀?
教師小結:好朋友在一起玩真快樂。
三、自由閱讀,培養幼兒繼續掌握閱讀的方法。
好朋友在一起真好,接下來還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請小朋友們自己打開書本來看一看吧。
1、提出看書的要求:看書的時候應該怎么看呀?怎么翻書?一頁一頁的翻,每張圖都要看仔細,這樣才能看明白。
2、自由閱讀,教師引導幼兒有序地閱讀。
3、集體交流。(針對幼兒的回答翻看相應的畫面)
咦,你剛才看到三個好朋友在一起還發生了什么故事呀?在哪一頁?(請全體幼兒翻到相應的頁碼)
2、P4小公雞、小老鼠和小豬看見了一堆果子,它們會怎么做呢?
教師小結:好朋友總是把東西分著吃。
4、p8天黑了,小公雞、小老鼠和小豬都回家睡覺了。它們做夢了,夢到了誰呀?
教師小結:好朋友在夢里也是要在一起的。
四、師幼共讀,幫助幼兒了解提升閱讀的主題。
1、閱讀圖書,師幼合作講述故事。
2、提升主題“好朋友在一起要怎么樣?”
3、在音樂《找朋友》中找自己的好朋友手拉手結束。
幼兒園閱讀節活動方案 篇2
為促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全校師生工作學習生活,打造書香校園,助推學校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工作,為百年校慶和建國70周年獻禮,學校圖書館計劃在4.23世界讀書日期間舉辦第三屆“校園讀書節”系列活動。根據本屆讀書節活動方案安排,舉行全校師生“閱讀之星”評選活動。為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書香哈科職,全民閱讀時”
二、參加對象
全校師生
三、時間安排
1.圖書館將從20xx年4月23日起通過宣傳標語、同時在各院教學樓、學生公寓、食堂、張貼海報、圖書館LED屏進行活動宣傳;
2.金盤借閱系統數據庫圖書借閱量統計評比時間界定:20xx年4月23日至20xx年4月23日;
3.20xx年4月26日匯總統計結果;
4.6月20日閉幕式上表彰獎勵。
四、評選標準
1. 按照圖書館金盤借閱系統數據庫圖書借閱量統計,作為參評資格依據,教師前十名,學生前二十名,在學校微信、QQ工作群、圖書館網站、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面向全校公布校園“閱讀之星”候選人名單;
2.獲得參評資格的師生每人按照要求上交一份書評或讀后感(5月10日截止,嚴禁網上下載或抄襲他人,一經發現,取消參評資格);
3. 按照要求參加圖書館舉辦的“閱讀之星”評選座談會,廣泛發表自己對讀書的觀點和見解;
4. 向全校師生推薦好書書目,推薦數量多且質量好者優先。
五、獎項設置
1.“閱讀之星”名單將在圖書館網站、LED屏、微信及QQ群上公布。
2.為“校園閱讀之星”獲得者頒發榮譽證書及獎品。
六、特別要求
1.參加評選的學生必須在20xx年4月—20xx年4月時間內遵守校紀,無任何處分通報;
2.參加評選的學生須做到經常到館借閱、閱覽、自習,愛護圖書,文明閱讀,誠信借閱。
七、評審組成員
組長:
成員:
工作人員:
幼兒園閱讀節活動方案 篇3
一、現狀
1.幼兒園缺少一定數量的、適宜幼兒閱讀的課外書籍;
2.早期閱讀活動內容大都是教學者隨意選擇,缺少系統性、連續性和遞進性;
3.大多數幼兒教師將“讀書”與“認字”概念混淆,教師對于幼兒在園的閱讀活動疏于指導,活動前沒有確立適宜的目標;
4.現在年輕的爸爸、媽媽注重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但不注重閱讀習慣的培養,家長對于幼兒書籍的選擇缺少經驗:一是具有功利性,將幼兒識字數量的多少作為評價幼兒閱讀效果的標準;二是具有盲目性,容易選擇由動畫片改編的連環畫作為幼兒的閱讀讀本;三是沒有意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只是讓幼兒隨意翻看圖書。
二、措施:
1.多元的內容、多元的價值、多元的形式和多元的審美為尺度,構建兒童圖畫書的內容方陣,為幼兒選擇四種類型的圖書或聽讀內容—兒童詩歌、兒童故事、兒童散文和兒童科學(詳情見“推薦書目”),豐富幼兒的感知。
2.創設閱讀環境
(1)幼兒園可以分階段、分批向家長發放“閱讀卡”,允許家長帶孩子到幼兒園的圖書室或電子閱覽室閱讀,家長也可以把自己家里好的書帶到園內圖書室進行交流。
教師可以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矢地為幼兒提供有意義的、形象生動的閱讀材料,并擺放在幼兒容易拿到的地方,讓幼兒在自由活動的時間,來園、離園前后,牛奶、點心課后自由翻閱圖書。
(2)創設適宜幼兒的閱讀環境,具體做到“四個一”:
每班設置一個與閱讀相關的區域(圖書角、繪本創作區、故事表演區等)每天一次自由閱讀(可以是推薦繪本上的內容,也可以是幼兒園課程《幼兒用書》中的內容)
每兩周一個經典故事或童謠(內容可參照“幼兒聽讀經典故事”)每學年舉辦一次與閱讀相關的親子活動
3.建立閱讀關系
(1)“師生互動”的閱讀關系
可以為幼兒創設與圖畫書上的書面語言信息進行充分互動的環境(如圖書角、繪本創作區、故事表演區等),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并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零碎閱讀經驗加以提煉和深化,將早期閱讀滲透于幼兒學習與生活的各個環節;也可以利用幼兒中午來園或晚上離園前的時間,教師講述一個推薦故事或指導幼兒閱讀圖書,在輕松、愉快的親密氣氛中,引導幼兒聽、說、讀、思;
(2)“親子互動”的閱讀關系
鼓勵親子閱讀,讓幼兒在家長的陪伴下,使幼兒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滿足幼兒愛與歸屬的需要。
4.開展豐富活動
(1)通過園所間的觀摩、交流活動,達到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目的;(2)通過開展與閱讀相關的競賽、評比活動,讓幼兒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其閱讀興趣。
三、實施方案
(一)小班日常活動:
1.結合語言活動開展集體閱讀活動,初步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2.結合班級生活常規,保證每天5—10分鐘的幼兒自由閱讀或聽讀時間。
3.利用每天幼兒午睡前十分鐘,為幼兒講一個睡前小故事。
“卡片連連看”(將本學期所看過的繪本上的人物形象制作成卡片,幼兒找出兩張圖案完全相同的卡片,在規定時間內找到相同的卡片越多,得分越高。)
(二)中班日常活動:
1.結合班級生活常規,保證每天10—15分鐘的幼兒自由閱讀或聽讀時間。
2.每天要排1-2位幼兒在班內做小小廣播員,為全班幼兒講故事。
3.開展“好書分享”活動,培養幼兒閱讀習慣,鼓勵幼兒從家中帶來自己喜歡的圖書與同伴一起分享。
童謠誦讀(口齒清楚、聲情并茂地用普通話朗誦童謠。)
(三)大班日常活動:
1.結合班級生活常規,保證每天15—20分鐘的幼兒自由閱讀時間。
2.開展與閱讀相關的繪畫、手工活動,在教師指導下幼兒共同繪制圖書、編排內容,提高幼兒閱讀興趣。
3.每星期一安排1名幼兒在國旗下講話。
4.利用區域活動或晨間活動時間開展幼兒講故事,童謠表演等活動。
5.“大手拉小手”:大、中班的小朋友到小班去,把學會的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6。“小小廣播站”:利用幼兒園的廣播系統每天播放由教師、家長、小朋友推薦的故事1~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