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精選30篇)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1
一、指導思想
1、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2、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訪談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
3、以面向全體學生為主,個別輔導為輔,配合班主任讓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滲入課堂,注重活動體驗和心靈感悟,追求“教學無痕”的最高意境和“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二、工作目標
繼續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為方針,以“發展學生個性特點,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為目標,構建“心理訪談室為主體、班級為主導、優化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環境為手段”的全方位、立體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ㄒ唬⿲W習心理。包括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思維訓練、潛能開發、心理調適、對學習環境的適應等,使學生減輕學習壓力、提高學習效率。
。ǘ┙λ朔e極的情感反應,適應各種人際環境,教給學生基本的人際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給學生正確處理好師生、生生及親子關系等。
。ㄈ┳晕艺{適。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幫助其樹立信心,獲得積極的自我認同感。要讓他們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意志。
(四)青春期心理。要讓學生了解青春期身心發展特征、衛生常識,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異性交往,培養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等。
。ㄎ澹┥詈蜕鐣m應。要培養學生具有主動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態和能力,在各種意外環境下學生能夠自我保護。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增強對預期生活方式或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三、開展多種多樣心理教育途徑和方法
。ㄒ唬┬睦斫】到逃
這項教育工作應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1、心理健康活動課。包括心理訓練、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科學知識;偏重于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全面培養。具體內容包括智能訓練、學習心理指導、情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自我心理修養指導等內容。(根據學校情況針對性開展)
2、專題講座形式。由心理專家主講,在全校普及心理健康科學知識。每學期分年級進行1-2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識,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目的在于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二)心理訪談
心理訪談是針對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而進行的心理訪談、心理訓練活動,它面向少數學生,立足于矯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值班制度,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立足本校實際,心理咨詢室全天對外開放,通過電話、面談、書信等方式接待來訪學生。
1、個別訪談。邀約到心理咨詢室有針對性訪談,它著眼于少數問題學生、側重運用行為矯治和心理治療方法達到輔導疏通心結的'作用。個別訪談的程序包括學生自訴、診斷分析、調適矯治和效果反饋四個環節。
2、電話訪談。開通心理訪談熱線,利用通話方式給予學生勸慰和指導。由于通話具有隱秘性,訪談的學生基本上都能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答案。
3、書信訪談。設立“申老師信箱”,其優點在于不受時間限制,學生可隨時通過信件訴說自己的苦惱或愿望。那些不善言辭,或較為拘謹的學生常常選擇這種形式。
(三)特色活動
1、在教室一角設立“美麗心靈”專欄,傳播趣味心理知識,提高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同時制作心理報刊,每月一期,利用學校宣傳欄,張貼海報及報刊普及心理知識。
2、舉行心理手抄報或者黑板報評比、心理漫畫大賽、心靈故事征集、心理劇的創作與表演、心理測試、心理趣味拓展、心理電影播放等活動,娛樂學生身心,增強對心理教育的接受度。
3、利用校園廣播站宣傳學生的身體健康、飲食健康,還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4、心理閱覽室,在心理咨詢室陳列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書籍,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和心理老師溝通交流。
四、具體工作安排
以上是本學期心理訪談室制定的本學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計劃,疏漏和不合理之處,屆時將根據具體情況和相關領導老師的指導不斷完善,使計劃得到有效的落實。一切為了孩子,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會愈辦愈好,更上一臺階。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2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ㄒ唬┲笇枷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根據學生成長過程的需要,在學校的全教育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幫助和服務,以達到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促進形成中學生心理健康和個性主動發展的目標,讓每一位學生在活動中了解自我、悅納自我、調控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在教育活動中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共處。
。ǘ┗驹瓌t
我校在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為了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1、針對性原則。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2、全面性原則。面對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
3、差異性原則。關注個別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與關注個別差異相結合,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預防和發展相結合。
5、保密性原則。對求助學生的所有資料和信息決不應作為社交閑談的話題,要進行保密。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與任務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適應21世紀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需要。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出現心理行為問題時的求助意識,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減少和避免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各種不利影響;培養身心健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理想、有道理、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根據我校實際情況: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F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學會學習,學會交流,適應升學擇業、生活、社會等。主要內容包括:幫助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發展其學習能力,改善,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把握升學選擇的方向;了解自己,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抵制自己的沖動行為;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己,積極與同學、老師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對挫折的耐受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及活動計劃
。ㄒ唬┓e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培訓,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鍵:通過培訓提高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水平。定期聘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來校做報告,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意識,建立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機制,今年暑期重點舉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逐步形成在校長領導下,分管干部負責,以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和班主任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體制;同時學校重視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一個方面,為教師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提供必要的條件。
。ǘ╅_展多種多樣的心理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機滲透到學科教學
1)開展學習輔導,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主題班會、學法指導月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潛能,端正學習的動機,掌握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改變不良的學習習慣,從而改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被動無助狀態,增強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增強自信,提高學習的效率。
2)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使學生樂學會學
在課堂中,教師努力創造一種和諧、民主、平等、輕松的心理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讓興趣引導學習。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健康愉快的情緒得以保持,自主性得到發展,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3)利用教材與課堂,塑造學生完美人格
教材的編寫和制定都蘊含著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師要充分地有意識地運用教材本身的魅力作用,有機地運用它去塑造學生健全人格。
2、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或專題講座:包括心理訓練、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科學知識;每學期進行1-2次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由心理專家主講,在全校普及心理健康科學知識。每學期分年級進行1-2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識,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3、開設心理輔導室,進行個別的輔導。由心理咨詢師和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進行定期輔導。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學生心理困擾,并對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矯治。
4、建立測試檔案:對新生入學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普查,了解我校學生心理問題,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參考依據,建立測試檔案,有利于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5、建立了心理健康email和熱線電話,以最快的時間答復,以便那些不愿和輔導教師見面的學生可以通過電話和悄悄話信箱、email尋求幫助
(三)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但是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長單純地重視孩子的需求而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今年通過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教育培訓,在校報開設家長心理健康教育專欄。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開展親子活動等提高家長教子的能力。
。ㄋ模﹦撛O良好的校園心理環境
為了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得以正常發展,在學校日常工作中,重視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和寬松的心理環境。學校注重校容校貌的建設,使學校環境實現綠化、美化、凈化。繼續健全、完善心理輔導室,配備設施,添置適合學生閱讀的心理書籍,使心理輔導室漂亮、溫馨。校櫥窗設心理健康園地“心理健康園地”,通過校廣播、電視、書刊、網絡等宣傳媒介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時時刻刻接受著健康的熏陶,學校心理環境諧和、真誠、奮進,孕育了一種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圍。
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安排
一月:召開心理研討會
二月:各班設心理委員
召開心理委員培訓班
三月:制定學年心理鍵康教育學年計劃
召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
四月:學生心理調查
五月:心理咨詢室舉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六月:xx老師上心理健康教育課
七月: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
八月:心理健康教育社團活動
九月:xx老師上心理健康教育課
十月:聘請專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十一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十二月:心理健康教育年終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3
一、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為了確保學校穩定和學生的健康成長,心理咨詢中心決定建立“班級心理健康委員—校園心靈使者協會—學校心理輔導中心”三級學生心理危機預防、
干預和疏導機制,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快速反應,即:
1、通過每班的班級心理健康委員密切關注身邊同學的心理情況,一旦發現有問題立即向心理輔導聯絡員反映。
2、學校心理輔導聯絡員得到信息后,須立即向心理輔導中心通報情況并立即對當事人開展心理輔導和思想疏導。
3、心理輔導中心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實施緊急干預,以最快的速度解除學生心理危機,并做好學生心理危機過后的心理護理和增強心理調適能力的工作。
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現和解決需要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心理健康委員和心理輔導員要深入課堂、公寓,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把握學生的思想特點和關心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通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確保一旦有異常情況發生,能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處理,把可能出現的傷害事故解決在萌芽狀態。
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建立,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障礙、心理疾病做到及時發現、正確解決,確保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二、學危機干預實施細則
1、危機的特征
1)危機是一種突然發生的事情;
2)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危機是一種正常狀態,是每一個人在生活經歷中的某個時刻都會遇到的情境;
3)危機是一種個人體驗,某種情景對某個人來說是危機,但同樣的情境對另一個人來說則可能不是危機;
4)危機可在短時間內以這種或那種不同的方式來解決;
5)若采納一些變化,發揮一些潛能,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發展,相反,不良的應對方式會令人們的防御能力下降和社會退縮。
2、危機干預的過程
1)第一級危機干預也稱心理性急救,主要是對危機的情境做出反應,幫助人們穩定下來去處理即刻的需求,協助他們應對當時的情境并給予支持。
2)第二級危機干預也稱危機治療,在當事人穩定之后,提供治療性咨詢服務,側重于應對危機的情境和處理遺留下來的`心理上的癥狀。
3、危機干預的主要對象
1)遭遇突發事件而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如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受到自然或社會意外刺激的學生;
2)患有嚴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癥、恐怖癥、強迫癥、癔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等疾病或有家族史的學生;
3)既往有自殺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殺者的學生;
4)身體患有嚴重疾病且久治不愈、家境貧困、經濟負擔重且深感自卑的學生;
5)個人感情受挫、人際關系失調或出現心理行為異常的學生;
6)因學習壓力過大而出現的學習困難或嚴重環境適應不良導致心理行為異常的學生;
7)由于身邊同學出現個體危機狀況而受到影響,產生恐慌、焦慮、困擾的學生。
4、常見的危機干預形式:
1)面對面的幫助這種干預方式是通過干預人員與受助者直接地面對面的交流,其特點是能相對快速地、詳細地、全面地、準確地了解受助者的狀況,從而及時地、有針對性地對受助者實施解釋、疏導及具體干預;
2)電話危機干預是指處于緊急情緒障礙、精神崩潰或企圖自殺的個體,通過撥通中心預約咨詢電話,向中心咨詢人員求助,這種方式具有快速、方便、經濟和匿名等特點;
3)網絡書信指導是一種通過網絡信函的求助方法。使用這種方法學生大多是暫時不愿意暴露身份或針對難以當面啟齒的問題。
三、危機干預的實施步驟:
危機評估:
1)危機嚴重程度的評估,如是否出現危機行為,是否已喪失原有的社會角色能力;
2)臨床表現的評估,包括情緒、認知、行為和軀體癥狀;
3)家庭和班級評估,如家庭成員、朋友、同學等狀況的評估;
4)危機評估后建立高危人群干預檔案。
確定干預目標:干預的目標要針對受助者即刻的具體問題和受助者的心理需要制定,同時還要考慮有關社會文化背景、社會生活習俗、家庭環境等因素。通常在首次會談中要完成以上這兩項任務。
干預實施:使用各種干預技術按既定實施目標進行干預,幫助受助者學會并掌握解決危機所需要的技巧。干預所需時間取決于受助者面臨的危機的性質、
受助者自身的能力及干預的目標難易程度。
終止干預:當受助者情緒癥狀緩解、認知能力改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時可以考慮及時結束干預,并處理終止干預的有關問題或負責危機干預的心理輔
導員不能有效干預危機時應及時向中心提出處理辦法,如對受助者建議轉介等。
四、危機干預問題的解決步驟
幫助當事者學會解決問題是解除危機的一個比較有效的辦法,尤其是幫助他們按照步驟進行思考和行動,常能取得較好效果:
明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提出各種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羅列并澄清各種可能方法的利弊及可行性;
選擇最可取的方法(即作出決定);
考慮并計劃具體的完成步驟或方案;
付諸實踐并驗證結果;
小結和評價問題解決的結果。
心理危機干預措施及方法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4
為了科學有效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讓全體師生及家長以積極健康的心態應對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同時有效緩解我校師生因疫情引發的心理健康問題,依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和省市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則
1、將心理危機干預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以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傷害,促進學校穩定為前提,根據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情況,及時調整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重點。
2、在疫情的不同階段,針對師生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采用綜合干預技術,并嚴格保護受助者的個人隱私。
二、工作目標
1、為有需要的師生及家長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2、為受疫情影響的師生及家長提供及時的心理危機;
3、積極預防、減輕疫情帶來的不良心理影響。
三、組織機構和工作職責
成立學校新冠肺炎期間心理健康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四、干預措施
。ㄒ唬┘訌娦麄鹘逃龑熒M行多形式調控,積極面對心理狀態。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企業微信等線上渠道進行疫情知識宣傳,讓師生科學認識疫情,掌握防控知識;通過班會課、電話連線、個別輔導等渠道進行自我心理保;觀看e網通推出的心理輔導微課,幫助學生及家長正確面對壓力,進行自理調適;引導師生關注官方發布的通報,不信謠不傳謠,不受個別負面時間影響,嚴格做好防疫工作。
。ǘ┙⑷轿、多層次、個性化的防控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1、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
2、組織生命教育晨會;
3、疫情期間,開設“心理援助服務”,提前安排好每日援助服務老師,由學生挑選預約老師,開放時間為每天中午11:30——12:30;
3、對一線醫護人員,學校發放“實高綠卡”,一對一進行服務;
4、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學!耙簧粰n”跟蹤服務。
(三)加強家校聯系,建立健康親子關系。積極發揮班主任和心理健康老師的作用,通過微信群等多種渠道與家長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在家學習、生活狀況,建立良好親子關系。針對重點人群,班主任電訪學生,了解學生在家情況,家長遇到的`問題與困惑,安排心理咨詢師開展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線上推送適合家長觀看的“抗疫心理輔導”課程。
(四)做好開學后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
密切關注從疫區返回或因疫情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做好跟蹤回訪,根據不同情況做好心理支持服務,減輕疫情可能造成的心理傷害,促進校園和諧穩定。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5
一、活動目標
。1)能從繪本中獲取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信息。
(2)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冠狀病毒的有關內容。
(3)了解預防病毒的防護措施有哪些。
二、材料準備
繪本故事《病毒與小貪》
三、活動過程
。ㄒ唬┕适乱
師:寶貝,你知道最近發生什么事情了嗎?(“有新型病毒”)
師:最開始只有一個人得病,慢慢的有越來越多的人得了病,這是為什么呢?
小結:“這個是傳染病,為了不被傳染,現在我們的辦法就是盡量不到外面去,這樣不接觸其他人就會有效的減少傳染的幾率。”
(二)了解病毒,閱讀繪本
師:這個病毒是從哪里來的呢?小朋友們知道嗎?
師:那怎么會傳播到我們的身上呢?
師:你知道這個病是怎樣傳染的嗎?
師:到底是誰把這個病毒傳染給我們的呢?讓我們一起在繪本中找找答案吧。
。ㄈ┲攸c引導幼兒看
1、第5—7頁:
、、是誰吃了蝙蝠?
②、然后發生了什么事情?
2、第13—15頁:
、佟⑿∝澥窃趺窗巡《緜魅窘o別人的?
、凇⑷绻桓腥玖,我們應該怎樣做?
、、那沒有被傳染的人應該怎樣做呢?
(四)講述繪本
講述完繪本后和孩子們一同討論
1、小朋友們,面對疫情,面對病毒我們應該怎么保護自己呢?
2、除了繪本中的方法,小朋友們想一想還有什么別的方法嗎?
3、現在我們有這么嚴重的傳染病,你們認為怪誰呢?
4、聽一聽幼兒的意見,并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對這件事的看法。
四、活動小結
“在這個地球上,還有很多我們不了解的神奇世界,那些和我們一樣生活在地球上的野生動物們,它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屬于自己的小世界。我們應當尊重它們,不隨意傷害它們。這不僅是在保護野生動物,也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6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切實加強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維護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早預防、及時疏導、快速干預、有效控制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降低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率,更好地幫助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度過心理難關,減少學生因心理危機帶來的各種損失,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促進校園與社會穩定,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心理危機是指因生活意外事件造成的情感創傷,使心理內環境出現巨大的失衡,以致個體在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的功能失調甚至精神瀕臨崩潰的狀態。心理危機干預是指采取緊急應對的有效措施幫助處于心理危機中的個體,通過改善其心理危機情境,緩解其心理危機情緒,恢復其正常心理功能,從而避免其因心理危機引發攻擊性或自毀性行為,或將傷害行為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第三條心理危機干預的工作目標。
(一)通過心理危機知識教育和宣傳,使學生建立理性平和心態,樹立心理危機求助意識,掌握心理危機自救和求助知識。
。ǘ┩ㄟ^開展心理咨詢,幫助處于心理危機中的學生消除心理沖突,增強心理危機抵抗能力。
(三)通過構建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體系,做到心理問題早發現、早干預和早控制,減少和避免心理危機事件對學生成長的負面影響,維護學院安全穩定。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第四條學院成立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由分管學生工作的院領導擔任組長,學生工作部負責人擔任副組長,成員由宣統部、教務處、保衛處、國資與后勤處、團委等部門、各系主要領導及心理咨詢與服務中心(簡稱“心理中心”)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心理中心。領導小組主要工作職責:
。ㄒ唬┤嬉巹澓皖I導學院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及心理危機干預提供政策、人員、物質、經費保障等。
。ǘ┒酱儆嘘P部門或單位認真履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職責,為重大心理危機事件的處理做出決策。
第五條心理中心是學院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業務機構。中心主任由學生工作部負責人擔任,同時兼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心理中心的心理咨詢師由具有心理咨詢師資質或同等資質的專、兼職教師組成。心理中心主要工作職責:
(一)面向全體師生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識宣教活動。
(二)為學生提供日常的心理輔導與咨詢服務。
(三)對心理危機事件中的當事人進行心理援助,及時干預或轉介。
。ㄋ模⿲o導員、學生干部以及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知識、技能培訓。
(五)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心理檔案,對普查篩查出來的高危人群及時備案并實施有效干預,建立心理危機學生數據庫和檔案,實行動態化管理。
(六)組織有關專家對有心理危機的學生進行評估,及時向有關單位提出建議。
第六條心理中心成立大學生心理危機鑒定與干預專家組(以下簡稱“專家組”),專家組由3-5人組成,聘請院內外有心理學專業背景和精神病學專業背景的博士或具有高級職稱的心理專家組成。專家組主要工作職責:
。ㄒ唬┴撠煂Υ髮W生心理危機進行評估。
。ǘ┴撠煂氖滦睦砦C工作的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督導。
(三)提供心理危機事件處理的心理建議。
。ㄋ模┲笇睦砦C風險化解。
第七條學生工作部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主要職責:協調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實施;督促各系落實心理危機干預的具體措施;為心理中心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對教學樓管理員、宿舍管理員和門衛進行相關培訓,增強他們對心理危機學生的警覺。
第八條教務處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主要職責:支持并指導有關心理健康課程的建設及教學管理;協調處理有嚴重心理障礙學生的學習與教學管理、學籍管理等問題。
第九條保衛處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主要職責:配合學院對高危學生實施隔離監護,及時和處地公安機關取得聯系,并報告事態的發展情況,保證高危學生在轉介過程中的人身安全;意外事件發生時對當事人現場監護、及時勘察和保護現場、防止事態擴散以及對其他學生造成的不良刺激;配合、協調有關部門對事件的調查處理。
第十條宣統部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主要職責:充分利用院報、廣播、網絡、櫥窗等宣傳媒體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營造健康向上、關愛生命的積極氛圍;積極、正面應對心理危機事件中的新聞媒體及其輿論;監控并研判對大學生自殺等心理危機事件的負面報道。
第十一條國資與后勤處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主要職責:不斷改善學院環境,盡可能清除存在的安全隱患;加強樓層管理,相關管理人員發現學生有異常行為時要謹慎處理,及時報告;為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醫務室配合學院對心理危機事件中的當事人進行緊急救治;協同心理中心發現有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的學生并給與建議。
第十二條各系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由書記負責,輔導員具體落實。全體教職工及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均有責任和義務積極協助本系實施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各系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主要職責:
。ㄒ唬┓定各系兼職心理工作者隊伍。穩定心理委員和寢室室長工作隊伍。支持輔導員外出參加心理學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二)預防和監控系內可能誘發學生心理危機的各類事件。
。ㄈ┦占⑸蠄笥行睦砗托袨楫惓W生的信息。
。ㄋ模┙ㄔO心理危機干預數據庫中重點學生心理檔案。
(五)對學生心理危機事件進行及時干預。
。⿲搪毠ぁ鄨F干部、學生黨員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強他們對心理危機的預防意識和敏感性。
(七)利用各種渠道向學生家長宣傳心理健康知識,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系,積極爭取家長配合心理危機干預工作。
第十三條各系應充分發揮本系班級心理委員、寢室室長在心理危機干預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同時,班干部、黨員有責任關心同學的心理健康,了解全班同學的心理狀況,若發現有嚴重心理障礙或自殺傾向的同學應立即報告輔導員,同時及時與心理中心取得聯系,尋求專業幫助,開展風險評估。
第三章預警機制及心理危機事件處理
第十四條全院師生員工要特別關注認知、情感、行為和生理方面有較大改變的學生。做到對學生的心理狀況變化落實“五早”:早發現、早報告、早研判、早預防、早控制。工作中做到信息暢通,反應迅速,力爭將學生心理危機消除在萌芽狀態。
第十五條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重在預防,應在心理危機事件尚未發生時,對高危個體予以特別關注。事件發生時,應立即啟動“一名患者、一名領導、一個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
第十六條心理中心堅持每年對新生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回訪工作;堅持在新生入學和畢業生離校等重要時間段,在每個學期初和學期末、重大節假日前后等特殊時間段加強對學生心理問題的排查。對排查中心理狀態有波動的學生和高危學生及時做好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
第十七條建立心理健康專業工作隊伍、學生工作隊伍、學生組織組成的全員參與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機制。
第十八條心理危機事件處理流程。根據不同的心理危機事件情況開展不同方式的心理危機干預處理。
第四章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制度
第十九條報告與反饋制度
。ㄒ唬⿲嬍倚睦硇畔T要經常關注本寢室同學的心理狀況,有異常狀況及時向心理委員和輔導員報告。
。ǘ┌嗉壭睦砦瘑T要全面掌握全班同學的心理狀況,有異常狀況及時向輔導員報告。
。ㄈ┹o導員應經常深入學生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異常狀況及時向系書記報備。
(四)系書記應經常與各輔導員聯系溝通,及時全面掌握本系學生心理健康動態,有異常狀況及時向心理中心報備。
。ㄎ澹┹o導員如發現有心理狀況迅速惡化的學生或新發現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應立即將情況向心理中心報告,系部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確保學生安全。
。┬睦碇行膶蟾娲嬖谛睦砦C的學生,應及時進行心理危機風險評估和心理疏導工作,并將學生心理危機的嚴重程度、預計可能發生的心理危機事件及處理意見向學工部相關領導匯報,同時向系部反饋。
。ㄆ撸┬睦碇行膽ㄆ趯⑷盒睦韱栴}學生的心理動態情況向學工部相關領導匯報。
。ò耍⿲W生工作部定期將全院心理問題學生動態匯總情況向分管院領導匯報。
。ň牛└飨到搪殕T工在遇到心理危機重大事件和緊急情況時,應當即向上級領導或心理中心報告。
第二十條檔案制度
。ㄒ唬┬睦韱栴}學生分級建立紙質檔案,并形成電子數據庫。其中,重點關注心理問題學生形成一級心理危機預警庫,入庫學生只進不出;一般關注心理問題學生形成二級心理危機預警庫。入庫學生可進可出。
(二)符合以下三種情況的學生納入一級心理危機預警庫:入校后出現心理疾病發作,并得到醫院確診的;入校后實施過自殺行為的;有精神疾病史但入校后暫無發作現象的。
(三)符合以下三種情況的.學生納入二級心理危機預警庫:入校后有明顯的心理問題表現但醫院未確診的;有自殺史但入校后從未實施的;有心理問題病史但入校后暫無反常現象的。
。ㄋ模╇娮訑祿䦷鞛閯討B庫,記錄心理問題學生的心理狀態變化情況。各系、心理中心同時管理電子數據庫,保障電子數據庫的數據同步與更新。
(五)心理問題學生檔案應一人一檔。紙質檔按要求存入檔案袋,包括該學生所有的相關附件資料:如學生基本情況表、在校成績單、醫院病歷記錄、各類各層談話記錄、家長聯系記錄、心理普查記錄、安全承諾書、請假休學申請書等。檔案袋封面標注保密。
。┮患、二級心理危機預警庫學生的紙質檔案由各系保管,同時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備存一級、二級心理危機預警庫心理問題學生檔案。
(七)各單位要加強對所有入庫學生心理檔案的管理,嚴格遵守保密原則。
第二十一條監護制度
(一)對于心理危機程度較輕且能在學校正常學習者,其所在系應成立以班級心理委員為負責人、其他學生干部及心理信息員不少于三人的學生監護小組,及時了解該生的心理與行為狀況,并進行安全監護。監護小組應及時向輔導員匯報該生的心理動態。
。ǘ⿲τ谛睦砦C程度較高但能堅持在校學習并接受治療者,輔導員應將其家長請來學校并告知情況,雙方協商后,讓學生休學回家治療,或與家長簽訂書面《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危機管理責任書》,并由家長陪讀。
。ㄈ⿲τ诮浶睦碇行脑u估確認有嚴重心理障礙、有自殺意念或出現自傷自殘等行為的學生,系部應立即通知家長來校,商議處理事宜。在將學生安全移交給家長前,系部應對學生實行24小時特別監護。必要時可實施隔離,或送往安全環境監護。若出現心理障礙的急性發作,發生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為,或者有傷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危險的,應立即送往專業精神衛生機構接受治療。學生在醫院治療期間,輔導員應與主治醫生保持聯系。
(四)對于自知力不完全或不能維持正常生活的學生,不得在學生寢室里實行監護,要確保學生及其他同學的安全。
。ㄎ澹┰\斷結論、病情評估表明就診者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根據《精神衛生法》相應條款處理。
第二十二條后期跟蹤制度
。ㄒ唬┌磳W生管理規定,因心理問題休學的學生在休學期間不享受在校學生的待遇。
。ǘ┮蛐睦韱栴}休學的學生在申請復學時,應持近一周以內由二甲及以上醫院的專業精神衛生機構所開具的心理疾病康復證明或“可在校就讀”證明,到心理中心進行二次心理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辦理復學手續。
。ㄈ⿲W生復學后,系部應對其學習生活進行妥善安排。應安排班級心理委員、心理信息員等對其密切關注,了解其心理變化情況。輔導員每月至少與其談心一次,并通過周圍其他同學隨時了解其心理狀況。
。ㄋ模┬睦碇行母鶕飨档男枨,安排心理咨詢師定期以預約咨詢或隨訪咨詢的形式,對學生心理動態情況進行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反饋給各系。
。ㄎ澹⿲τ谝蛴袕娏易詺⒁饽罨蛞蜃詺⑽此於輰W再復學的學生,應由監護人陪讀。各系應安排學生監護小組對其密切監護,制定可能發生心理危機的防備預案,防止該生心理狀況的隨時惡化。心理中心應保持密切關注,組織專家對其進行定期跟蹤咨詢及風險評估。
第二十三條責任追究制度
參與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服從指揮,統一行動,認真履行職責。對因失職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單位或個人責任。
。ㄒ唬┫嚓P部門工作人員對學生心理危機不聞不問,或知情不報,或不及時上報,或執行學院心理危機干預方案不力者。
。ǘ﹨⑴c心理危機干預事故處理的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到學生心理危機事故報案后,拖延時間沒有及時趕到現場造成延誤時機的或在現場不配合、不服從統一指揮者。
(三)違反保密原則,擅自對外發布消息,泄露學生信息者。
第二十四條其他制度
。ㄒ唬┨厥馇闆r備案制度
學生自殺事故發生后(含已遂和未遂),所在系應將該生檔案材料提供給心理中心備案。學生因心理問題退學、休學、轉學、復學的,各系亦將其檔案材料報心理中心備案。
。ǘ┪镔|保障制度
學院對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提供人員、必要的物質保障和經費投入。人員保障包括按照1:3000配備專職心理咨詢師,培養符合心理咨詢行業規范的專業心理咨詢人員。物質保障包括建設符合規范要求的心理中心辦公室、心理咨詢室、團體訓練室、熱線電話等必備工作場地及專業設施。為確保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正常運轉,學院按照每年學生人均5-10元的標準劃撥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顚S。
。ㄈ┡嘤栔贫
心理中心每年應有計劃地對心理咨詢老師、全體學生工作人員、宿舍管理員、學生干部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心理危機干預能力。保障專職心理咨詢師每年不少于一次外出進行專業培訓;保障學生工作人員上崗必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培訓;保障各系兼職心理老師每月開展一次工作經驗交流會或工作案例研討會;保障學生心理干部每人每年不少于10學時的心理健康知識或心理危機預防知識培訓。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各系應針對本系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著教育為主、及時干預、跟蹤服務的原則,經常性地對本系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及時掌握監控對象的情況,保證學生心理危機的預警信息暢通。
第二十六條應做好資料的收集與有關材料保留工作,包括與相關方面溝通交流的重要電話錄音、談話錄音、記錄、書信、照片等。
第二十七條對有嚴重心理障礙或自殺傾向的學生,家長有責任積極配合學院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開展。若家長刻意隱瞞學生的真實狀況,拒絕或阻撓學校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其后果由家長承擔。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由學生工作部負責解釋,具體工作中的問題咨詢由心理中心負責答復。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7
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如不加以重視和疏導,后果將難以想見。高中時期是中學生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它是中學生個性心理品質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認真研究中學生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尋找積極的疏導方法,不僅具有廣泛的社會價值,而且對學生的健全人格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學生逆反心理輔導活動的準備工作
1、不斷“充電”,提高自身修養。教師多學一些心理學知識。
2、邀請家長參加參加有關的知識講座。
3、邀請有關心理問題輔導專家。
4、收集有關逆反心理的一些案例。
二、學生逆反心理輔導活動程序
。ㄒ唬╅_辦學生逆反心理知識講座,并邀請家長參加,讓學生和家長充分認識到逆反心理,并通過講座能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的種類及其成因,為正確引導學生的逆反心理鋪平道路,并讓學生能夠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使學生逆反心理輔導活動達到最好的效果。
(二)向學生分析事例,形象直觀地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逆反心理,該如何應對才能正確化解逆反心理。
小玲今年13歲,從小就很聰明也很聽爸媽的話,可近來變化較大。凡事總愛與父母頂嘴,、自作主張,有時還偏要同父母“反其道而行之’。例如,小學畢業后,媽媽為小玲選擇了就近的一所重點中學作為報考志愿,而小玲偏選了一所離家較遠的中學,她不是喜歡路遠,而是有意與媽媽鬧別扭;小玲有炎,媽媽配來滴鼻藥水,她卻有意把瓶摔了;媽媽問小玲考試成績,她故意不及格;有一天氣候突然變冷,媽媽特意送去御寒的衣服,小玲競當同學們的面把衣服扔在媽媽臉上;爸爸平時工作忙,找機會想跟小玲聊聊,她卻把他拒之于千里之外......這個小玲的爸媽十分焦急,不知如何是好?
做父母的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十五六歲時,總和父母對著干,有的能持續好幾年,你讓他(她)往東,他(她)偏往西;你不允許他這樣做,反而使他增強了這樣做的欲望。這種“你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的逆向反應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現明顯,常把母親氣哭,把父親氣得渾身發抖;有的孩子這種逆反行為較弱,但一般父母都能感覺到這種“作對”。精神分析理論把這段時期稱為“仇親期”,而在心理學上則稱為“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有一定的好處,十二三歲的青少年處在生理發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發展的劇變時期。這個時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心理“斷乳期”,他們不再像兒時那樣依戀父母,也不再像小學生那樣把教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權威,甚至連書本上的知識也敢于懷疑。這樣的心理品質,如果能悉心保護,正確引導,有利于獨立創造性的發展。
學生產生的“逆反心理”,應該說是他們心理上的“突破”。當他們心理上一“突破”,表現出來的就不再是過去的聽話、順從,而是勇敢和冒險。現代社會充滿著競爭,從小培養好勝、敢闖的心理品質有利于形成開拓、進取的個性。
“逆反心理”有時就是針對傳統思想的束縛而產生的。傳統觀念認為是這樣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學生偏偏認為是那樣的。雖然有時可能鉆牛角尖或失之偏頗,但更多的時候卻是學生求異思維的表現,獨辟溪徑從其它角度來觀察和分析問題。自古以來,科學家的創見,改革家的新思路,發明家的新工藝,往往都是求異思維的結晶。
通過對案例分析,站在科學的立場上分析逆反心理,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逆反心理的輔導,并且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控制自己的逆反心理,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換位思考。
。ㄈ┩ㄟ^一些活動,強化對學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和幫助,使學生在活動中正確認識問題,進行換位思考,從而達到正確引導學生逆反心理的目的。
A、活動一
〈一〉演一演
1、演員:一名教師扮演一名學生媽媽并與該學生合演小品
2、背景:一個家庭環境的設置
3、內容:
一個孩子感冒了,把鼻涕擦在袖子上,媽媽指斥他不要這樣擦鼻涕,而應用紙巾擦,孩子不但不聽,反而多擦兩下,媽媽氣得想打他,可忍住了。不久,媽媽又叫孩子幫著掃地,孩子說他不想掃地。媽媽無可奈何,只好叫他給自己倒杯水,可孩子卻裝出不舒服的樣子坐在沙發上。媽媽再也忍不住了,拉起孩子的小手一掌打下去,孩子生氣了,跑進自己的房間把門鎖上。媽媽傷心地坐在一旁,顯得很無奈。
〈二〉評一評
看完小品后,各班班主任組織好自己班的學生和家長進行討論:
1、這小品中的孩子心理有什么問題?
2、是什么原因引起這孩子的心理如此叛逆?
3、各班班主任把討論結果呈遞給校長,校長小結引起孩子叛逆心理的原因:
。1)家長與孩子缺乏溝通,缺乏對孩子的尊重。
(2)孩子受到過分的溺愛保護,使他們接受不了別人的批評。
。3)孩子對家庭對父母不滿意,認為家庭缺乏平等民主。
。4)孩子在情感上缺乏滿足感。
〈三〉議一議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一起議一議如何防止和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1、各班組成小組進行討論。
2、班主任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各兩名上臺發言。
3、請心理專家作總結性發言:
。1)正確理解和對待孩子的逆反行為。叛逆心理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只是多少的問題。這個問題需要教師、家長、孩子三方面的協調。不要給孩子不斷施壓,使得他們的心理上負擔日益嚴重,叛逆心理與日俱增,以致做出一些偏激的行為。教師應該在愛和理解的基礎上,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以教師為榜樣,學會愛他人愛集體。作為父母也應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
。2)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學生雖然是小孩,但是他們也有獨立的人格。教師與學生,父母與孩子之間要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系,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孩子遇到困難失敗時,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明辨是非,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當然,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和不良行為家長不能過于遷就,要通過適當的說服、誘導的方法進行疏導。
。3)懂得表揚學生。恰當的.表揚不但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激勵其進取和自信,而且還會起到對學生思想行為的導向作用。所以作為教師父母要做好學生的貼心人,,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細微的進步,了解他們的長處和優點。當發現他們的優點時,不論大小,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有時這一細微的表揚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有時甚至會改變其一生。
。4)以靜制動。當學生遇到違反紀律或與教師“頂牛”時,教師要適當地使用短暫的沉默,自己既有了理清思路,選擇措辭和觀察學生反應的機會,又可讓學生有思考反省自己的機會。這樣的“冷處理”,能夠緩和氣氛,使學生冷靜理智,從而接受老師的教育。有時候,用沉默可替代對學生的直接批評。
。5)善于傾聽,建立良好關系。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正確,教師、父母都應該讓小孩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多聽聽孩子說話,當他們認為老師、父母親是可親近的,可信任的時候,就會暢所欲言。當他們的想法子與自己的想法子不一致時,也不可一口否認,而應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對他加以輔導,最后達成一致。
(6)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除了與思想品德課有機結合進行外,還可通過組織有關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游戲、娛樂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B、活動二
為了測試各學生的逆反心理強烈程度,向每位學生派發以下測試表,通過測試,對班中逆反心理較強的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輔導。
1、你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嗎?
2、你是否認為絕大多數規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應該廢除?
3、如果父母再次叮囑同一件事,你就感到厭煩嗎?
4、你欣賞與老師對著干的同學嗎?
5、你經?紤]事情的反面嗎?
6、你是否對班干部指手劃腳很討厭,而故意不按他的要求去做?
7、老師和父母是要你用功學習,你越是不想學嗎?
8、老師的話很多都是有漏洞有問題的嗎?
9、你喜歡與眾不同嗎?
10、違反學校里的某些規定使你感到一種快樂嗎?
11、別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你的反感和憤怒嗎?
12、你是否認為老師有很多缺點和錯誤?
13、對別人不敢干的事你特別想嘗試一下嗎?
14、你喜歡搞一些被捉弄者痛苦或憤怒的惡作劇嗎?
15、你是否覺得父母和老師不應該為一些小事大驚小怪、小題大做?
16、對批評你的人,你都感到討厭和惱恨嗎?
17、你是否認為冒險是一種極大的快樂?
18、對你感到沒意思的事,別人怎么說也不會好好去干嗎?
19、你特別愛做令人大吃一驚的事嗎?
20、你總是對老師表揚的同學感到反感,不想理那個同學嗎?
21、你喜歡做一些能引起很多同學注意的事嗎?
22、你討厭那些當班干部的同學嗎?
23、你認為上課時出現一些沒有意料到的情況令人開心嗎?
每位同學只需答‘是’與‘否’:‘是’越多,逆反心理越強。此類學生越要進行逆反心理的輔導。
逆反在多數情況下是不利于教育順利進行的,但卻反映了青少年的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師和家長應及時發現他們迸發出的思想火花,悉心保護和大力引導這些有益的心理,促進青少年的健康發展。
教育是教與學的互動,學生的逆反心理避免和消除了,配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教育目標也就不難實現了。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8
為切實做好全市中小學(含中等職業學校,下同)幼兒園20xx年春季開學工作,統籌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確保教育教學秩序穩定,依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發〔20xx〕x號)《中共xx省委教育工委關于統籌做好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工作的通知》(x教工委函〔20xx〕x號)及x省教育廳、xx市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領導
xx市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和開學工作,任組長,任常務副組長,、任副組長,局機關有關處室負責人為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辦公室、應急處置組)、信息監測組、防疫宣傳組、開學工作組(心理危機干預組)、教學指導組、后勤保障組、督查督導組等7個專項工作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基礎教育處,基礎教育處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局辦公室、法規安全處負責人任辦公室副主任。
二、開學安排
根據x省人民政府《關于20xx年春季學期全省學生返校安排的通告》,按照分批錯峰開學的原則,x月x日高三年級學生開學,x月x日初三年級學生開學。初高中其他年級、中職學校及小學、幼兒園、特教學校開學時間,將根據我市疫情形勢及學;痉揽貤l件、師生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等保障情況另行通知。嚴禁任何學校提前開學,嚴禁校外培訓機構在各學段學生(高校除外)未全部返校前組織線下培訓。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開學時間由學校報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審定后確定。市教育局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適時公布校外培訓機構開課時間,并協助在肥高校做好開學工作。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9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切實加強我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及早預防、及時疏導、有效干預突發心理危機事件,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規定和上級相關文件精神,結合《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辦法》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條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應遵循以下原則: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組織健全,職責明確;預防為先,教育普及;預警及時,重點突出;干預到位,專業科學;支持系統,家校結合。
第三條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主要包括開展危機預防教育、掌握心理危機預警信息、實施心理危機應急干預、進行后期跟蹤四個環節。
第四條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領導我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定期召開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會議,督促有關部門或單位認真履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職責。
第五條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對有心理危機傾向的學生進行評估,協助院(系)制定危機事件處理方案,化解危機風險;組織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輔導員、班級心理委員等人員參與心理危機預警與危機干預技能的學習和培訓。
第六條院(系)成立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小組,由院(系)分管學生工作負責人、輔導員等組成,負責對本院(系)學生心理危機事件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
第二章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的工作體系
第七條為做好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成立校、院、班、宿舍四級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體系。
。ㄒ唬┬<壭睦砦C預防和干預工作組
學校成立校級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組,院長為組長、黨委副書記為副組長,黨辦、院辦、學生處、保衛處、二級學院、醫務室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校級工作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學生處,學生處處長兼任辦公室主任。
工作職責:把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融入學校處置突發性事件工作體系中,全面指導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的實施,使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研究、規劃和制定心理危機事件處置方案,對學生心理危機進行評估,指導學生心理危機預防。
。ǘ└鞫墝W院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組
各二級學院成立院級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組,以二級學院黨總支書記和院長為組長,黨總支副書記為副組長,團總支書記和全體輔導員為成員。
主要職責:指導與部署本二級學院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結合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積極開展心理危機救助工作。排摸和掌握有關信息,及時向學校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小組報告較嚴重的心理危機事件,并根據校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組的意見,開展心理評估和干預等工作。
。ㄈ┌嗉壭睦砦C預防和干預體工作組
每個班成立班級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體工作組,輔導員為組長,班委會成員和班級心理委員為成員。
主要職責:在二級學院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組的指導下開展工作。主要職責是在班集體中進行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衛生知識宣傳,提供朋輩心理輔導服務,及時掌握和報告學生異常心理信息。
(四)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員
每個宿舍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員。
主要職責:在班級、二級學院和學校心理危機與與防范于工作組的指導下開展工作;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對宿舍同學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實時把控,發現有心理危機矛頭的同學及時疏導及時上報。
第三章心理危機事件分級
第八條根據心理危機事件可能導致后果的嚴重程度將心理危機事件分為重大事件、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三級。
(一)重大心理危機事件
發生自殺或自殺未遂事件。精神病人處于急性發作期,自傷或傷人行為正在發生。
。ǘ┹^大心理危機事件
1.生活學習中遭遇突然打擊,如家庭發生重大變故(親人死亡;父母的離異;家庭暴力等)、遭遇性危機(性傷害;性暴力;意外懷孕等)、受到意外刺激(自然災害;校園暴力;車禍等其他突發事件),并伴有強烈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2.患有嚴重心理疾病并已經專家確診的學生,如患有抑郁癥、恐怖癥、強迫癥、癔癥、焦慮癥等疾病的學生。
。ㄈ┮话阈睦砦C事件
1.在心理健康測評中篩查出來的有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
2.因情感受挫、人際關系失調等導致的心理或行為異常。
3.因學習困難、經濟困難、適應困難、就業困難等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
4.由于身邊出現個體危機狀況而受到影響,產生恐慌、擔心、焦慮、困擾的學生,如自殺或他殺者聯系緊密(同宿舍、同班等)的人員等。
第四章心理危機干預對象
第九條心理危機干預對象是指存在心理危機傾向或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學生。
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應將其列為心理危機干預對象。
(1)情緒長期低落、抑郁者;
(2)個性、行為或生活方式突然發生改變者;
(3)存在諸如失戀、學業失敗、畢業困難、軀體疾病、家庭緣故、人際沖突等重挫且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者;
(4)家庭成長環境嚴重不良者,如家庭暴力、家庭破裂、親子關系不和諧、家庭親友中有自殺史或患精神疾病史者;
(5)社會支持系統長期缺乏或喪失者;
(6)人格有明顯缺陷者;
(7)有過自殺企圖或行為者、經常有自殺意念者;
(8)有明顯的攻擊性行為或暴力傾向,或其他可能對自身、他人、社會造成危害者;
(9)有精神疾病史者或確診的精神障礙者。
2.對近期出現下列警示訊號的學生,應作為心理危機的重點干預對象進行應急干預。
(1)流露死亡念頭者,包括通過QQ空間、微信、微博、信件、日記、圖畫等途徑談論過自殺或考慮過自殺方法者;
(2)行為突然明顯異常者,包括出現不明原因突然給同學、朋友或家人送禮物、請客、賠禮道歉、述說告別的話等行為者;
(3)情緒突然明顯異常者,如表現出特別煩躁、高度焦慮、恐懼、易感情沖動、情緒異常低落或情緒突然從低落變為平靜,飲食睡眠受到嚴重影響等。
第五章、危機的報告
第十條發現有較大或一般心理危機事件,相關二級院部應及時以電話或當面匯報的形式上報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在24小時內以書面形式報告。
當有重大心理危機事件發生時,發生心理危機事故的二級院部應立即向校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領導機構、工作機構報告。
第六章心理危機預防教育
第十一條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應立足教育,重在預防。通過加強學生生命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命,熱愛生活;通過加強學生自我意識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愉悅接納自我,積極優化自我;通過加強學生危機應對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心理危機,有效應對心理危機。
第十二條院(系)應在學生中開展“勤于自助、善于求助、樂于互助”的心理危機預防教育,幫助學生優化個性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與危機應對能力。
第七章心理危機早期預警
第十三條做好學生心理危機早期預警工作
對學生的心理狀況變化應做到早發現,早通報,早評估,早干預,早治療,信息暢通,反應迅速,將學生的心理危機消除在萌芽狀態。
第十四條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每年對全校新生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及回訪工作,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并根據回訪篩選出心理危機傾向個體,對這些學生做好心理危機的預防與干預工作。
第十五條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班級心理委員應及時了解班級學生的心理狀況,定期填寫《班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表》上交院(系)心理輔導教師,發現同學有明顯的心理異常情況應立即向院(系)心理輔導教師報告。
院(系)心理輔導教師應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向分管學生工作負責人報告,每月填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月報表》并交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咨詢師在心理咨詢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心理危機,應及時將相關信息以書面的形式報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現學生心理問題迅速惡化或發現新的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等緊急危機情況,院(系)心理輔導教師應第一時間向分管學生工作負責人報告,并將該生情況迅速反映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第十六條建立重點關注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庫
院(系)應將有心理危機傾向學生的信息錄入重點關注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庫,根據個體情況劃分入一級庫、二級庫,實行分級管理,每月填寫《重點關注學生月反饋表》并交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第十七條反饋心理危機傾向學生預警信息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應及時將學生心理健康普查結果、心理咨詢過程中或其它途徑獲取的有心理危機傾向學生的信息反饋至院(系)分管學生工作負責人、心理輔導教師,督促院(系)做好相關工作。
第八章心理危機干預措施
第十八條對有心理危機傾向或處于心理危機狀態學生的干預措施。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師對有心理危機傾向或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學生進行初步評估,如評估認為暫不需要送醫診斷的,由院(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積極組織相關人員對該生進行疏導,密切關注其心理動態,必要時通知該生親屬(直系親屬或近親屬,下同)來校;如評估須送醫診斷的,院(系)應及時通知該生親屬立即來校。親屬來校后,由親屬將其送往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診斷(如遇特殊情況可請公安機關協助送醫治療),并提供相關材料。
2.經專業醫療機構診斷心理危機程度較輕,能在校正常學習者,院(系)須密切關注該生情況,必要時院(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相應的心理輔導。
3.經專業醫療機構診斷為心理疾病,且心理危機程度較高,須住院治療或回家休養的,院(系)應及時向學生本人及親屬說明情況并要求其住院治療或回家休養,如不愿意住院治療或回家休養的則應與親屬簽定書面協議后由親屬陪伴、監護。親屬不愿意來校陪伴、監護的,學?梢詫W生作出休學決定。
第十九條對有自殺意念學生的干預措施
1.發現有強烈自殺意念的學生,院(系)應立即將該生轉移到安全環境,組織相關人員對其進行24小時監護,并聯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師對其進行疏導,同時通知該生親屬立即來校。親屬來校后,由親屬將其送往專業醫療機構對其心理狀況進行評估或會診(如遇特殊情況可請公安機關協助送醫治療)。
2.經專業醫療機構評估或會診,如住院有利于其心理康復,由親屬陪同該生到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如回家休養治療有利于其心理康復,院(系)應通知親屬辦理請假或休學手續,將該生帶回家休養治療。
第二十條對正在或已實施自殺行為學生的干預措施
1.發現準備實施自殺行為的學生,學生所在院(系)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小組成員應立即趕赴現場,并報告學生工作部(處)、保衛部(處)、校醫院等部門(必要時報警),同時通知該生親屬立即來校。上述各部門在接到通知后應立即派人趕到現場,做好現場保護、勘察、處理工作,進行緊急援救,防止事態擴散和對其他學生的不良刺激。在與親屬進行安全責任移交前,院(系)負責對該生進行24小時監護。
2.對已實施自殺行為但未造成自身較大傷害行為的學生,院(系)應立即將該生轉移到安全環境,并通知該生親屬立即來校,同時聯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穩定該生情緒。在與親屬進行安全責任移交前,院(系)應安排人員對其進行24小時監護。親屬來校后,由親屬將其送往專業醫療機構對其心理狀況進行評估或會診(如遇特殊情況可請公安機關協助送醫治療),院(系)根據專業醫療機構評估或會診結果進行相應處理。
3.對已實施自殺行為并造成較大自身傷害的學生,要立即將該生送往醫療機構或撥打120請醫療機構進行緊急救治。保衛部(處)應及時保護、勘察、處理現場,防止事態擴散和對其他學生造成不良刺激,并協調、配合有關部門對事件調查取證。院(系)通知該生親屬立即來校處理相關事宜。
第二十一條對有傷害他人意念或行為學生的干預措施
1.對有傷害他人意念或行為的學生,由相關部門立即采取相應措施,保護雙方當事人安全,院(系)立即通知該生親屬來校。
2.親屬來校后,由親屬將其送往專業醫療機構進行心理評估或診斷(如遇特殊情況可請公安機關協助送醫治療)并提供相關材料。院(系)根據專業醫療機構評估或診斷結果進行后續處理。
第二十二條對危機知情人員的干預
危機過后,對危機事件當事人及其周圍人員,院(系)可聯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采用支持性干預策略,通過團體輔導的方式,協助其正確處理危機遺留的心理問題,逐步恢復心理平衡,盡量減少因危機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第九章后期跟蹤與事后處理
第二十三條因心理危機休學的學生申請復學時,應向所在院(系)提供近期縣級以上專業醫療機構的疾病診斷證明書和相關病歷資料,并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師評估后,認為其身體及心理狀態可以適應在校正常學習生活的,方可辦理相應手續。
第二十四條學生復學后,院(系)應對其學習、生活進行妥善安排,幫助該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安排學生干部對其密切關注,了解其心理變化情況。院(系)輔導員每月至少與其談心一次,通過周圍同學了解其心理狀況,在每月填寫的《重點關注學生月反饋表》中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報告該生心理狀況。
第二十五條對于因有強烈的自殺意念或自殺未遂休學而復學的學生,院(系)應給予特別的關心,安排輔導員、班級心理委員、學生骨干、室友等對其進行密切關注,及時掌握該生心理狀況的動態。
第二十六條做好心理危機處理的建檔工作。危機事件處理后,學生所在院(系)應及時將該生的詳細材料(包括事件處理報告、照片、診斷證明、日記及信件等相關資料復印件)交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存檔。學生因心理問題需退學、休學、轉學、復學的,院(系)亦應將其相關資料復印件交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存檔。
第二十七條為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凡參與危機干預工作的人員應對工作中涉及干預對象的各種信息嚴格保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須對歸檔資料進行保密,未經批準,他人不得隨意翻閱。在業務培訓、案例研討、案例發表時,需對當事人及相關人員的信息做保密技術處理。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八條本方案由學生處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本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10
活動背景:
20xx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依舊嚴峻,學校延遲開學,老師們開啟直播,網絡授課,學生在家停課不停學,登錄網絡學習。在這個時刻,知識是力量,學習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課本14億人在打一場終將勝利的戰役,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僅為守衛我們的國,我們的家。本節主題班會讓學生去了解,去面對,去感悟,去懂得責任與擔當,去自我成長,國寫家才有希望。
活動對象:
幼兒園學生
學情分析:
幼兒園階段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又是一個充滿矛盾、困惑的時期,幼兒園學生思維還未開發,需要老師的正面引導一場疫情,一場災難,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很多。本次主題班會,目的在于引領學生如何從這次疫情中自我調適,思考人性問題、責任和擔當問題,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活動,學生在疫情期間能夠進行反思和自我調道,感悟責任和擔當,思考自己的成長。
2.過程與方法:通過問卷調查,觀看視頻、圖片,互動交流等活動,學生感悟疫情背景下自我成長,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知識和本領是力量,直我成長才是方向。學生需要和他們的時代同頻共振。我們現在要給學生上一節關于心理調適的課,關于責任和擔當的課,愿我們的學生成為真心、正義、勇敢和善良的人
活動準備
1.討論:疫情下的`成長與思考?
2.搜集相關視頻、圖片;制作ppt課件。
活動形式:
學生班主任互動對話交流。
活動過程:
導入:教師簡單介紹新冠肺炎,開啟本節主題班會。
教師:在肺炎疫情下,知識是力量,學習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課本,自我成長才是方向。這場戰役告訴我們什么?我們能學到什么?
(一)迎接挑戰,擁抱變化
1.教師展示數據:大家是什么時候開始關注疫情的?情緒如何?
教師: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和傳播期間,我們關心、關注疫情,對疫情發展感到焦慮、害怕、甚至恐懼,這些心理活動來源于對自身和親人安全的關心,以及對疫情發展的可能性無法判斷,或者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分組討論)
2.教師提問:在這樣一個嚴肅的時期,大家能怎么辦?怎樣才能讓自己身心健康?(分組討論)
學生分享:疫情期間的作息時間,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守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教師小結:“巧”視情緒,適時自我調節,加強體育鍛煉,否理安排作息。宅護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
3.教師提問:疫情以來,大家的心情如何調整?(學生代表發言)
教師追問:聽了他的發言,大家有什么感觸?(學生討論)
學生分享:通過討論,學生知道要“迎接挑戰,擁抱變化”在校做好新冠肺炎預防,莫讓“疫恐”困擾著我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用科學的防疫方式、穩定的情緒和健康的心態,積極面對,共克時艱。
(二)獨善其身兼濟天下
1.教師提問:而對疫情,我們在家又做了什么?(分組討論)
播放圖片;疫情下,我們身邊的普通人是這樣做的。
2.教師追問:作為學生,這場疫情給你什么觸動?(學生代表發言)
3.教師展示圖片:聽了他的發言,大家有什么感觸?除了學習,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學生討論)
學生分享:通過討論,學生知道要“獨善其身,兼濟天下”。疫情時間,我們多了獨處覺察與反思的機會。利用這段宅在家里的時間做好規劃,好好提升自己,思考自己未來的目標、理想,并為之奮斗。我們也可以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當代新青年的奉獻與擔當。
(三)事不避難義不逃責
1.教師:肺炎建虐這些人挺身而出,共赴國難。播放視頻《一場14億人民的戰疫,我們終將勝利》,(學生分享自己對進行者的感受)。讓學生感悟到,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僅為守衛我們的國,我們的家,讓學生去了解,去感到,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僅為守衛我們的國,我們的家,讓學生去了解、去感悟,去懂得責任與擔當,去自我成長。
教師小結:這次疫情,我們看到了國家的決斷力和行動力,我們看到了眾志成城的凝聚力。
學生分享:反思自己在疫請下的自我成長。(學生代表發言)
2.教師提問:聽了他們的發言,大家有什么感觸?(學生討論舉手分享)
學生分享:他們是現實中的英雄,是他們撐起了整個民族的脊梁,撐起了一個民族的興衰。在這場戰役面前,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11
為了更好地幫助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度過心理難關,及早預防、及時疏導、有效干預、快速控制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降低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率,減少學生因心理危機帶來的各種傷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特制訂通五十四中學心理危機干預實施辦法。
一、學校成立“五十四中學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由學校主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任組長,成員由學教處、年級組、心理教師、校醫等單位負責人擔任,辦公室設在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的職責是:全面規劃和領導我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督促有關部門認真履行危機干預工作的職責,為重大危機事件的處理做出決策。
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成立學生心理危機鑒定與干預評估小組,負責對學生心理危機進行評估,制定危機事件處理方案,實施危機風險化解。學生心理危機鑒定與干預評估小組由3—5人組成。
各年級的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由年級組長負責,全體教職員工均有責任和義務。全體心理健康教育聯絡員應積極協助學校負責人抓好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
二、干預對象
存在心理危機傾向與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學生是我們關注與干預的對象。確定對象存在心理危機一般指對象存在具有重大影響的生活事件,情緒劇烈波動或認知、軀體或行為方面有較大改變,且用平常解決問題的方法暫時不能應對或無法應對眼前的危機。
對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學生,應作為心理危機干預的高危個體予以特別關注:
1、情緒低落抑郁者(超過半個月);
2、過去有過自殺的企圖或行為者;
3、存在諸如學業失敗、軀體疾病、家庭變故、人際沖突等明顯的動機沖突或突遭重挫者;
4、家庭親友中有自殺史或自殺傾向者;
5、性格有明顯缺陷者;
6、長期有睡眠障礙者;
7、有強烈的罪惡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8、感到社會支持系統長期缺乏或喪失者;
9、有明顯的精神障礙者;
10、存在明顯的攻擊性行為或暴力傾向,或其它可能對自身、他人、社會造成危害者。
對近期發出下列警示訊號的學生,應作為心理危機的重點干預對象及時進行危機評估與干預:
1、談論過自殺并考慮過自殺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記、圖畫或亂涂亂畫的只言片語中流露死亡的念頭者;
2、不明原因突然給同學、朋友或家人送禮物、請客、賠禮道歉、述說告別的話等行為明顯改變者;
3、情緒突然明顯異常者,如特別煩躁,高度焦慮、恐懼,易感情沖動,或情緒異常低落,或情緒突然從低落變為平靜,或飲食睡眠受到嚴重影響等。
三、預防教育
立足教育,重在預防,做好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班主任和輔導員應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善待人生;應對學生進行自我意識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愉快接納自我,積極發展自我,樹立自信,消除自卑;應對學生進行危機應對教育,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危機,人們什么情況下會出現危機,同學們的哪些言行是自殺的前兆,對出現自殺預兆的同學如何進行幫助和干預。
學校在學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樹立現代健康觀念,針對學生中廣泛存在的環境適應問題、情緒管理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學習方法問題等開展教育;組織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學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通過主辦主題鮮明的特色班會,幫助學生優化個性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早期預警
做好學生心理危機早期預警工作,做到對學生的心理狀況變化早發現,早通報,早評估,早治療,信息暢通,快速反應,力爭將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生消除在萌芽狀態。
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
1、心理教師每年對全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評,根據測評結果篩選出心理危機高危個體,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聯絡員一起對這些學生做好危機的預防與轉化工作。
2、學校每年對五類重點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排查:
①對新進學校的學生進行排查;
、趯﹄x異或其他特殊家庭學生的排查;
③對多次考試出現不及格學生的排查;
④對經濟特別困難學生的排查
⑤對心理壓力太大學生的重點排查。排查結束后學校要把存在心理危機的學生名單交到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
建立學生心理健康匯報制度。為掌握全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動態發展,隨時掌握高危個體的心理狀況,學校建立學生心理問題報告制度。
1、班主任要隨時掌握全班同學的心理狀況,對班上學生的心理狀況每月向年級組長匯報一次,發現同學有明顯的心理異常情況要及時向所在班級心理健康教育聯絡員匯報。
2、輔導員要深入學生之中并通過班級心理健康教育聯絡員、學生干部等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主管學生工作的負責人每周一次向學生輔導員了解全校學生心理健康變化情況。
3、學校發現有學生心理問題迅速惡化或新發現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應將該生的情況迅速以電話的形式上報,并在24小時內以書面形式向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報告。
4、對學生中存在的嚴重的心理危機、發生的心理危機事故及其處理情況,應及時向學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匯報。
建立醫院學生心理危機報告制度。校醫務室應將有心理危機前來求醫的學生的相關信息記載清楚,并在24小時內以書面形式報告給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
建立心理咨詢老師學生心理危機報告制度。心理咨詢老師在心理咨詢室值班期間發現學生存在心理危機,應在24小時內將相關信息以書面的形式報告給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
建立學生心理危機評估制度。心理危機評估小組對學校、校醫務室、心理咨詢老師等報告上來的存在心理危機的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危機風險評估。不確定或評估困難的,可邀請心理危機專家進行評估。
建立學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饋制度。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及時將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和排查結果、上報的有心理危機傾向的學生的心理評估結果和通過其它途徑獲取的有心理危機傾向的學生名單及其心理評估結果等相關信息反饋給學校。
五、危機干預
對于突發心理危機的學生,學校根據其心理危機程度實施心理危機干預。其危機程度由心理危機評估小組確定。
建立支持系統。學校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他們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心態,在學生中形成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良好人際氛圍。全體教師尤其是輔導員應該經常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與學生交心談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生干部對有心理困難的學生應提供及時周到的幫助,真心誠意地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動員有心理困難學生的家長、朋友對學生多一些關愛與支持,必要時要求學生親人來校陪伴學生。
建立治療系統。對有心理危機的學生應進行及時的治療。對癥狀表現較輕危機程度不高者,以在校接受心理咨詢或到上級醫院等專業機構接受心理治療為主,可輔以藥物治療。對癥狀表現較重者必須在醫院等專業機構接受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在;蛟谙鄳膶I機構接受心理咨詢。對癥狀表現嚴重、危機程度很高者,必須立即將其送醫院等專業精神醫院治療。
建立阻控系統。對于學校可調控的引發學生心理危機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協調有關部門及時阻斷,消除對危機個體的持續不良刺激。對于危機個體遭遇刺激后引起緊張性反應可能攻擊的對象,學校應采取保護或回避措施。心理咨詢老師、醫院醫生在接待有嚴重心理危機的學生來訪時,在其危機尚未解除的情況下,不讓學生離開,并立即報告給學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及學生所在年級。
建立監護系統。對有心理危機的學生在校期間要進行監護。
1、對心理危機程度較輕,能在學校正常學習者,學校成立以班主任、學生干部為負責人的不少于三人的學生監護小組,以及時了解該生的心理與行為狀況,對該生進行安全監護。監護小組及時向學校匯報該生的情況。
2、對于危機程度較高但能在校堅持學習并接受治療者,學校將其家長請來學校,向家長說明情況,家長如愿意將其接回家治療則讓學生休學回家治療,如家長不愿意接其回家則在與家長鑒定書面協議后由家長陪伴監護。
3、經心理危機評估小組或心理健康專家評估與確認有嚴重心理危機者,學校及時通知學生家長立即來校,并對學生作休學處理,讓家長將學生接回家或送醫院治療。在學校與學生家長作安全責任移交之前,學校對該生作24小時特別監護。對心理危機特別嚴重者,學校派人協助保衛人員進行24小時特別監護,或在有監護的情況下送醫院治療。對于出現危機事故的學生在醫院接受救治期間,學校亦指派相關人員根據醫院要求在病房進行24小時特別監護。
建立救助系統。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開通“心之聲”心理熱線電話,派專人值班,便于對發出危機求救的學生進行緊急心理援助。對于突發學生自傷自毀事故的緊急處理,學生所在學校的負責人在聞訊后立即趕赴現場,并立即報告給保衛處、校醫務室等部門。上述各部門在接到通知后派人立即趕到現場,進行緊急援救。特殊情況下,學?上葘W生緊急送醫院治療,然后向有關部門匯報,F場緊急救助各部門職責如下:
1、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現場的指揮協調;
2、保衛處負責保護現場,配合學校對當事人實施生命救護,協助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取證,配合學校及醫療部門對學生進行醫療救護過程中的安全監護;
3、校醫療部門負責對當事人實施緊急救治,或配合相關人員護送其轉至相關醫院住院治療;
4、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負責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實施心理救助,穩定當事人情緒。
六、后期跟蹤
因心理危機而休學的學生申請復學時,除按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辦理外,還應向所在學校出具學校認可的心理疾病康復證明。
學生復學后,學校對其學習生活進行妥善安排,幫助該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引導同學避免與其發生激烈沖突。班主任對其要密切關注,了解其心理變化情況。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聯絡員每月與其談心一次,并通過周圍其他同學隨時了解其心理狀況。
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要根據學校提供的情況,組織心理咨詢老師和專家定期以預約咨詢或隨訪咨詢的'形式,對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鑒定,并將鑒定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所在班級。
對于因有強烈的自殺意念或自殺未遂休學而復學的學生,學校要對他們給予特別的關心,安排班主任、輔導員、學生干部等對其密切監護,制定可能發生危機的防備預案,隨時防止該生心理狀況的惡化。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對他們保持密切的關注,組織心理咨詢老師和專家對其進行定期跟蹤咨詢及風險評估。
七、工作制度
做好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任務,為切實做好這項工作,特建立以下幾項制度:
1、培訓制度。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對心理咨詢的老師、班主任、輔導員、年級組長等實行定期培訓。
2、備案制度。學生自殺事故發生后(含已遂和未遂),學生所在班級在事故處理后應將該生的詳細材料(包括遺書、日記、信件復印件)提供給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備案,填寫《學生危機事故情況表》。學生因心理問題需退學、休學、轉學、復學的,學校亦將其詳細材料報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
3、鑒定制度。學生因心理問題需退學、休學、轉學、復學的,其病情應經心理咨詢專家組鑒定,或到由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指定的專業醫院進行鑒定。
4、保密制度。參與危機干預工作的人員應對工作中所涉及干預對象的各種信息嚴格保密。
八、責任追究
全校各部門尤其是參與危機干預工作的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嚴格服從指揮,統一行動,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對因自己的失職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的,要對其實行責任追究。具體說來,在下列情況下要追究責任:
1、危機事件處理過程中需要某些負責人協助而相關負責人不服從協調部門指揮的;
2、參與危機干預事故處理的部門,在接到學生心理危機事故報案后,拖延時間不能及時趕到現場,或在現場不配合、不服從統一指揮而延誤時機的;
3、校醫務室在相關部門出具了證明的情況下因經費問題拒絕對學生實施緊急救治的。
各辦公室應針對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著教育為主、及時干預、跟蹤服務的原則,制定好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具體措施,暢通學生心理危機的早期預警通道,經常性地對本校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逐一分析。對學習困難學生、經濟困難學生、適應困難學生、突然遭受重大打擊等的學生給予特別關注,隨時掌握心理危機高危學生的心理變化。
各辦公室在開展危機干預與危機事故處理過程中,做好資料的收集與證據保留工作,包括與相關方面打交道的重要的電話錄音、談話錄音、記錄、書信、照片等。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12
心理危機是指學生運用通常方式不能應對目前所遇到的情形時,出現的嚴重心理失衡狀態。心理危機干預是指采取緊急應對的方法幫助學生盡快恢復心理平衡,安全度過危機。為了給在危機中或者危機過后的師生員工提供心理支持,減輕危機在心理層面造成的負面影響,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維護學校師生員工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秩序,以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現制定校園心理危機干預應急預案。
一、成立應急心理干預領導小組
組長:秦娟(15166689)
副組長:李俊青(13708983)
組員:潘立坤(17685790)
劉靜(18661931)
陳紅(15712762)
孫麗丹(18678999)
張強(13589298)
職責分工:
秦娟,全面組織協調指揮,報告學校校長
李俊青,教師的調配與補位,提供學生日常的檔案
潘立坤,給區域心理專家打電話獲得相關指導
陳紅,通知各班班主任,穩定班級其他學生情緒
劉靜,現場疏導干預,避免極端心理行為,干預結束后觀察和隨訪
張強,維持秩序,現場處理可能的軀體病患及傷害。
孫麗丹,組織校家委會成員進行正面宣傳引導
二、心理危機干預的目的
。ㄒ唬┘訌娦睦砦C教育和宣傳。在培訓學習中增進學生對危機的了解與認知,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掌握有效的危機應對策略,為應對危機做好準備,更加地熱愛生命。
。ǘ┘訌妼μ厥鈱W生的研判。班主任、任課教師在日常中要關注特殊家庭的學生,特殊性格的學生,通過構建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做到心理困擾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應對,減少和盡量避免危機對學生的影響,對學校正常工作的影響。
。ㄈ┘訌妼ι硖幬C中的學生進行靶向干預。對身處危機中的學生給予精確的策略支持,讓學生認識危機事件,防止自傷、自殺或攻擊行為等過激行為盡快恢復心理平衡,順利度過危機。
。ㄋ模┘訌娊】敌@的創建。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師生員工良好習慣的的培養與養成并且學會自我關懷,營造適合學生成長、教師員工舒心的健康氛圍,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優化師生員工的心理品質。
三、心理危機干預的原則
。ㄒ唬┥谝坏.原則。發現危機情況,立即采取保護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
。ǘ┯H屬參與的原則。實施心理危機干預時,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學生家長或親屬。
(三)全程監護的原則。實施危機干預過程中,安排專人對干預對象全程監護。
。ㄋ模┓止f作的原則。實施危機干預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協調配合,履行職責,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四、心理危機干預對象
心理危機干預的對象是我校在讀的存在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具體包括:
。ㄒ唬┩ㄟ^心理健康測評篩查出來的需要關注的重點學生;
。ǘ┰庥鲋卮笫录霈F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
。ㄈ┗加袊乐匦睦砑膊〉膶W生;
。ㄋ模┯凶詺A向或既往有自殺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殺者的學生;
(五)因嚴重生理疾病而導致心理痛苦的學生;
。┯捎谏磉叺耐瑢W出現個體危機狀況而受到影響,產生恐慌、擔心、焦慮不安的學生;
(七)其他有情緒困擾、行為異常的學生。
五、心理危機干預的程序
。ㄒ唬┘皶r發現問題各班要建立起通暢的學生心理危機信息反饋機制,做到在第一時間內掌握學生心理危機動態,對有心理障礙的同學,周圍同學應予以理解、關心和幫助,并及時向班主任反饋情況。對有行為異;蚪谇榫w、行為變化較大的學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應給予及時的心理指導,并做好咨詢記錄,對問題嚴重的學生實行轉介。
。ǘ┌磿r報告訊息學生發現危機情況,周圍同學應立即向班主任報告。班主任在采取必要措施并迅速趕往現場的同時向學校值班領導報告,或者啟動“澳門路小學緊急吹哨群”。
。ㄈ┘皶r安排監護學校派專人對危機學生進行24小時監護,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
。ㄋ模┩ㄖ嚓P家長在實施監護的同時,學校應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家長來校,如果家長確實無法盡快趕到學校,在家長以電話等方式的授權下,對學生采取治療措施。在緊急情況下,可采取直接送至專業機構進行治療等相應處理措施。對沒有監護能力或不配合學校的家長,學校將及時報告上級,聽取專業部門的建議,對學生強制采取治療措施或派人將學生送回家,并視情況為其辦理休學或退學手續。
(五)進行妥善阻控對于有可能造成危機擴大或激化的人、物、情境等,進行必要的消除或隔絕。對于學?烧{控的可能引發其他學生心理危機的刺激物,有關部門應及時阻斷。
。⿲嵤┌邢蛑委熜枳≡褐委煹,必須將學生送至專業衛生機構治療;對可以在校堅持學習但需輔以藥物治療的學生,教導處應與其家長商定監護措施;對不能堅持在校學習的,按照學校學籍管理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由家長監護并離校治療。
。ㄆ撸┎扇本戎弥獙W生有自傷或傷害他人傾向時,相關人員應立即趕赴現場采取救助措施,緊急情況下應先撥打110、120等緊急電話求助。
。ò耍┦鹿屎罄m處理當學生自傷或傷害他人事故發生后,校長負責現場的指揮協調;教導處、總務處、保安負責保護現場,配合有關單位對當事人實施生命救護,協助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取證,并對學生進行安全監護;衛生老師或者或配合相關人員護送至就近醫院救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專家指導下負責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實施心理救助,穩定當事人情緒。
。ň牛┏梢驈捅P分析事故處理結束后,心理教師負責事件的成因分析,對事前征兆、事發狀態、事中干預、事后疏導等情況認真梳理,尤其對那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強的手段和措施認真總結,以備今后參考。
六、心理危機干預的工作要求
(一)信息暢通。參與危機干預的工作人員要做到快速反應,確保信息暢通。
。ǘ┕ぷ鞯轿弧NC發生時,相關人員要立即趕赴現場,所有成員應絕對服從領導安排,避免拖延,迅速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
(三)協調配合。相關人員在現場指揮的調度下,主動配合,服從指揮。
(四)記錄備案。在危機處理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做好書面文字記錄,必要時做好音像資料的收集,確保資料詳細完整。
(五)責任追究。對于因違反工作原則、延誤時間、知情不報等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相關部門或個人的責任。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13
一、工作目標
1、面向全體學生,正面教育引導.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2、關愛學生、服務學生,催化成長.面對問題謹慎應對并準確判斷、及時干預,避免因處理不當而激發或加重學生的心理問題.
3、及早預防,及時疏導,有效干預,快速控制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幫助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渡過難關.
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機干預系統
設置學生、教師、學校三級預警系統.
1、初級預警——朋輩互助
班級心理委員負責,其他學生干部、團員協助.負責策劃和實施心理健康宣傳活動,經常與同學交流溝通,協助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隨時關注同學的心理狀況,發現異常及時上報給班主任或心理老師.
2、中級預警——教師援助
班主任負責,其他科任教師協助.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團體輔導與個別援助相結合.對于一般心理困擾的學生經常給予支持,對于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轉介到學校心理咨詢室.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給德育主任或主管德育校長,并在專家指導下及時對學生進行快捷、有序地干預.
3、高級預警——學校動員
德育校長負責制.由學校主管校長、德育主任、心理教師組成校級心理健康工作組.掌控全校學生心理健康情況,應對各種心理問題,處理危機.
。1)全面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2)定期組織學生心理健康測評,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篩查出需要主動干預的對象并采取相應措施.
。3)學校心理咨詢人員要掌握心理危機干預及自殺預防的技術,在心理輔導或咨詢過程中,如發現處于危機狀態需要立即干預的學生,要及時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
三、預警對象
1、在心理健康測評中篩查出來的有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或自殺傾向的學生;
2、遭遇突然打擊和受到意外刺激后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
3、學習壓力大以及嚴重環境適應不良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
4、因嚴重網絡成癮行為而影響其學習及社會功能的學生;
5、性格內向、經濟嚴重貧困且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
6、有嚴重心理疾病且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
7、對近期發出下列警示訊號的學生,應作為心理危機干預的重點對象及時進行危機評估與干預:
。1)談論過自殺并考慮過自殺方法,包括以信件、日記、網絡、圖畫等形式流露死亡念頭者;
(2)不明原因突然給同學、朋友或家人送禮物、請客、賠禮道歉、無端致以祝福、述說告別的話等行為明顯改變者;
(3)情緒突然明顯異常者,如特別煩躁,高度焦慮、恐懼,易感情沖動,或情緒異常低落,或情緒突然從低落變為平靜,或飲食睡眠受到嚴重影響等;
。4)行為明顯改變,如對生活麻木且冷漠的人突然變了一個人,敏感又熱情;
。5)上課無故缺席,吃到早退,成績驟降;
(6)抑郁狀態,食欲不好,失眠;
。7)回避與人接觸,與集體不融洽或過分注意別人.
四、自殺危險評估
五、干預措施
1、對有嚴重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學生的干預措施
(1)對有嚴重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學生,學校須請專業精神衛生機構或專家(如第一中心醫院心理科或安定醫院等,下文中所涉專業精神衛生機構皆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或會診,并提供書面意見.
。2)如評估某學生可以在學校邊學習邊治療,學校須密切注意該生情況,開展跟蹤咨詢,及時提供心理輔導,必要時進行專家會診、復診.
。3)如評估某生回家休養并配合藥物治療有利于其心理康復,學校須派專人監護,確保其人身安全后,通知學生家長將其帶回家休養治療.
。4)如評估某生住院治療有利于其心理康復,學校須及時通知該生家長將其送至專業精神衛生機構治療.
2、對有自殺意念學生的干預措施
發現或知曉某生有自殺意念,即該生近期有實施自殺的想法和念頭,要密切關注,視其嚴重程度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將該生轉移到安全環境,并成立監護小組對該生實行24小時全程監護,確保該生人身安全,同時通知該生家長到校.
(2)由有關部門人員或專家對該生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或會診,并提供書面意見.
(3)如評估該生住院治療有利于其心理康復,學校應立即通知家長將該生送至專業精神衛生機構治療.
。4)如評估該生回家休養治療有利于其心理康復,學校應立即通知家長將該生帶回家休養治療.
3、對實施自殺行為學生的干預措施
(1)對正在實施自殺行為的學生,一旦發現各有關部門立即派人趕赴現場協調配合處理危機.
。2)對剛實施自殺行為的學生,要立即送到最近的醫療機構實施緊急救治.
。3)及時保護、勘察、處理現場,防止事態擴散和對其他學生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協調有關部門對事件調查取證.
。4)對自殺未遂的學生,經相關部門或專家評估,如住院治療有利于其心理康復,通知家長將該生送至精神衛生機構治療;如回家休養治療有利于其心理康復,在其病情穩定后由家長將其帶回家休養治療.
。5)正確應對新聞媒體,防止不恰當報道引發負面影響.
4、對危機知情人員的干預
危機過后,需要對知情人員進行干預.可以使用支持性干預及團體輔導策略,通告班級輔導等方法,協助經歷危機的學生及相關人員,如同學、家長、班主任以及危機干預人員正確處理危機遺留的心理問題,盡快恢復心理平衡,盡量減少由于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
六、預后鑒定及跟蹤干預
1、學生因心理問題住院治療或休學申請復學時,應向學校提供相關治療的病歷說明,經專業精神衛生機構評估確已康復后可辦理復學手續.
2、學生因心理問題住院治療或休學復學后,學校相關人員應對其定期進行心理訪談,了解其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
3、對于有自殺未遂史的復學學生(有自殺未遂史的人屬于自殺高危人群),學校應組織專家進行定期心理訪談及風險評估,密切監護,及時了解其學習、生活和思想狀況,確保該生人身安全.
七、對自殺預后及自殺未遂學生的幫助原則
1、關懷與鼓勵.與企圖自殺或曾企圖自殺的青少年保持密切的聯系,鼓勵他多與他人建立關系,并將自己所面臨的.困惑與問題傾訴給他人,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2、聯系與支持.與自殺青少年的家人、同學、親近的朋友保持很好的聯系,組成一個關心與支持的網絡,共同幫助自殺青少年面對危機,開導其用樂觀向上的態度面對問題.(注意與家長聯系的方式方法)
3、安全的環境.留意自殺青少年生活環境中的危險物品(例如:刀子、安眠藥等),盡量安排其居住在一個安全溫暖的環境.
4、專業輔導的協助.可請他前往專業的輔導單位咨詢中心等地尋求專業的幫助.
5、醫療藥物的治療.由于有一些自殺者是具有精神疾病困擾,如憂郁癥、躁郁癥,對于這些情況,建議他進行醫藥治療.
除了要對有自殺危機的個體進行干預之外,對于全體學生也應該有正確的引導與教育.對于那些可能影響青少年做出自殺決定的諸因素要加以關注和控制.營造健康積極的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引導他們發展正確的態度觀念,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和耐挫力.各面有機協作,減少悲劇的發生.
八、干預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應堅持保密原則,維護學生權益,不得隨意透露學生的相關信息.盡可能在自然的環境中實施干預,避免人為地制造特殊的環境給被干預學生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激發或加重其心理問題.
2、對社會功能嚴重受損和自制力不安全的學生,不得在學校實行監護,避免監護不當造成危害,以確保該生及其他人員的安全.
3、學校與家長聯系過程中,應注意方式方法,做好記載,妥善保存.
4、干預措施中涉及到學生需要休學接受治療的,按照相關規定辦理.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14
一、指導思想
根據“以預防和發展為主,以干預和咨詢為輔”的總體發展思路,立足教育、重在預防。維護師生心理健康,增強學生心理調節和挫折承受能力,減少或避免學生因心理問題而引發的傷害事件的發生。
二、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了“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小組由校長領導,教導處、德育處、各年級組長、各班主任、心理老師、衛生老師共同組成。
領導小組的職責是:全面規劃和領導我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督促各有關部門認真履行危機干預工作職責,制定危機事件處理方案,實施危機風險化解,為重大危機事件處理作出決策。
各年級的學生心理干預工作由年級組長負責,全體教職工均有責任和義務。
三、工作原則
1、生命第一原則
2、面向全體師生的原則
3、預防和預警為主原則
4、尊重和理解學生原則
5、個別性對待原則
四、心理危機干預對象
心理危機干預的對象是我校存在心理危機或正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學生和老師。具體包括:
1、通過心理健康測評篩查出來的重點學生;
2、遭遇重大生活事件而出現行為和心理異常的學生及教職工。
3、患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
4、有自殺傾向或有自殺未遂史或近親中有自殺的學生。
5、因嚴重生理疾病而導致心理極度痛苦的學生、教職工。
6、由于身邊同學有個體危機事件受到影響而產生擔心、恐慌、焦慮不安的學生。
7、出現心理危機的學生家長。
8、有情緒困擾、行為異常的學生。
尤其關注上述多種情況并存的學生,其心理危機程度更嚴重,應成為重點干預對象。
五、具體實施
(一)預防教育
立足教育,重在預防。班主任和心理老師應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能愉快地接納自己、充滿陽光、自信。學校通過心理活動課、心理活動周、主題班會、宣傳海報等在學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組織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幫助學生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并充分利用心理輔導室開心小屋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煩惱,力爭把一切心理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二)早期預警
做好學生心理危機早期預警工作,做到對學生的心理狀況變化早發現,早
通報,早評估,早治療,信息暢通,快速反應,力爭將學生的心理危機消除在萌芽狀態。
1、學校建立三級預警系統:
一級預警:以班級為單位,主要以班主任和心理委員組成,旨在及時發現和預防心理危機;
二級預警:以各年級組、德育處負責,把握年級學生心理特點;
三級預警:主要指專職心理老師,做好心理危機知識普及、學生心理檔案管理、心理輔導及危機處理,必要時做好轉介工作。
2、學校建立各項預警制度:
。1)學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
心理輔導室將每年對四、五年級學生進行一次小學生心理健康測評,根據測評結果篩選出心理危機高危個體,認真做好這些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和轉化工作。
。2)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時匯報。
班主任要隨時掌握全班同學的心理狀況,發現有同學有明顯的心理異常情況要及時向心理輔導室反映。心理輔導老師要深入學生之中并通過班級心理委員、大中隊委員等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并每月向德育教導匯報一次學生學生的心理情況。
。3)心理老師及時報告學生心理危機。
心理老師在輔導室值班期間發現學生存在心理危機,應在24小時內將相關
信息上報領導小組。
(三)應急系統
1、及時報告
班級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班主任、心理老師,由班主任、心理老師根據危機嚴重程度考慮通知領導,并及時通知家長來校。在緊急情況下,可采取直接送至專業精神衛生機構進行治療等相應處理措施。
2、進行阻控
對于可能造成危機擴大或激化的人、物、情境等,應進行必要的消除或隔絕;對于學?烧{控的可能引發其他學生心理危機的刺激物,應協助有關部門及時阻控。
3、實施治療
對經專家確認有嚴重心理障礙或發現有自殺意念或出現自傷自殘等行為的學生,應立即通知家長來校,商議處理事宜。若出現心理障礙急性發作,應立即送往專業的精神衛生機構診治。
4、應急救助
得知學生有自傷或傷害他人傾向時,相關人員應立即趕赴現場采取救助措施。緊急情況下可撥打110、120等緊急救助電話。具體職責分工如下:
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現場的指揮協調;保安人員負責保護現場,配合學校對當事人實施生命救護,協助有關部門對事故調查取證,配合學校衛生室對學生醫療救護過程中的安全監護。衛生老師負責對當事人實施緊急救治,或配合相關人員護送其轉至相關醫院治療。心理老師負責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實施心理救助,穩定當事人的情緒。
(四)監護和跟蹤
1、因自殺意念強烈或自殺未遂休學而復學的學生,應有家長陪護。
2、對危機事故處理完畢后,心理輔導室應對危機事件卷入人員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和干預。
3、對于因心理問題而休學的學生,在其復學以后應給予特別的關注,幫助其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并做好相應的防備預案。
(五)備案
事故處理結束后,心理輔導室應做好資料的收集與證據保留工作,并負責對事件的整個過程進行認真梳理、總結分析,以備今后參考。注意對工作中所涉及干預對象的各種信息嚴格保密。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15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及早預防、及時疏導、有效干預、快速控制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降低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率,減少學生因心理危機帶來的各種傷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按照“加強教育引導,強化過程管理,完善預防機制,注重工作實效”的原則,制訂本校心理危機預警干預方案,有效解決影響兒童健康成長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引導兒童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發展自我、遠離侵害,預防和減少學生不良心理行為的發生,切實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維護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二、基本原則
1、人性化原則。小學生是正在成長的兒童群體,發展尚未成熟,可塑性強,在預警、干預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立足于保護和預防,切實維護小學生身心發展。
2、預防性原則。建設預警機制的目的在于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預防和減少小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生,保障兒童的健康成長。
3、教育性原則。兒童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應及時正確引導,幫助他們認識心理危機,矯正不良心理行為。
4、參與性原則。預警干預機制的建設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參與。要堅持以學校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家庭、社區等各方面的積極作用,共同推進預警干預機制的建立和運行。
5、實效性原則。建立和健全預警機制,確保各項措施的落實,促進心理干預工作的規范化,增強機制運行的有序性和實效性。
三、工作目標
1、建立一個以學校為主體,學校、家庭、社區共同參與,密切配合,分工明確,權責統一,快速、互聯、高效的心理預警網絡機制,定期發布預警通告。
2、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機干預知識宣傳,加強小學生對心理危機的了解和認知,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緒調控能力,確保學生在面對危機時能有效應對。
3、通過心理咨詢等適時的介入和援助,協助處于危機中的學生把握當下,認識危機事件,盡快恢復心理平衡,順利度過危機,并學會正確的應付危機的策略與方法,避免或減少學生中出現自傷或傷及他人事件的發生。
4、通過積極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為小學生成長營造健康氛圍,努力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四、具體實施
。ㄒ唬┙㈩A警干預領導小組和預警干預工作小組
建立以校校長為組長、學校相關部門人員共同參與的心理危機預警干預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和領導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干預小組開展各項工作。
1、心理危機預防、預警干預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區卓華長
成員:陳振強、何平輝、鐘志文
2、心理危機預防、預警干預工作小組
組長:陳振強
成員:梁桂珍、黎國明、何學鋒、黃麗斯、杜佩玲、張超文
。ǘ┐_定預防、預警干預對象
存在心理危機傾向與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學生是我們關注與干預的對象。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生必須滿足下列三個條件:第一,生活中出現了導致心理壓力的重大或意外的事件;第二,軀體和意識出現不適感受,又未引起周圍人的重視而不能得到及時疏解;第三,遭遇到依靠自身能力無法應付的困境。上述三種情況同時出現就意味著個體出現了心理危機。心理壓力超過個體應對能力、情緒障礙嚴重或行為失衡的個體,都極易出現有潛在傷害性的危機狀態。不同的學生因其個性特點、成長經歷和生活狀況不同,在面臨心理困惑和危機時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有明顯的個性差異。
1、一般預警類
。1)心理因素方面
第一,個性較為內向、沉默、喜怒不形于色,心事較重,遇到一些問題不愿或無處向人訴說;或個性過于暴躁,易怒者。
第二,個人感情受挫后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如因各種原因導致情緒失控者。
第三,人際沖突后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如當眾受辱、受驚嚇、與同學發生嚴重人際沖突而被排斥、受歧視的學生,或與老師發生嚴重人際沖突的學生。
第四,有心理障礙且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如患有抑郁癥、恐怖癥、強迫癥、癔癥、焦慮癥等心理障礙的學生。
。2)學習壓力方面
第一,由于學習基礎和能力差,或者父母期望過高導致學習壓力過大而出現心理行為異常的學生,如學習努力但仍然考試不理想的學生。
第二,因外地(校)新轉學、因病住院或休學后復學、各學期開學或結束等階段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
第三,嚴重厭學、逃學,或有考試綜合征及學?謶职Y的學生。
第四,因嚴重網絡成癮行為而影響其學習及社會功能的學生。
。3)家庭生活方面
第一,近期家庭及學校生活中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如家庭中有遷居、父母及親屬出現變故、家庭經濟狀況改變;因犯規而受批評、人際沖突、遭受失敗等。
第二,成長經歷中有過自虐自傷記錄,最近生活中又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者。
第三,生活、學習中遭遇突然打擊而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如家庭發生重大變故(親人死亡、父母離異、父母下崗、家庭暴力等)、遭遇性危機(性傷害、意外懷孕等)、受到意外刺激(自然災害、校園暴力、車禍等其他突發事件)的學生等。
第四,因經濟嚴重貧困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如性格內向、不善交往且交不起學費的學生、需要經常向親友借貸且缺乏社會支持系統的學生等。
2、重點預警類
對近期發出下列警示訊號的學生,應作為心理危機干預的重點對象及時進行危機評估與干預。
第一,在心理健康普查測評中篩查出來的有心理障礙、心理疾病或自殺傾向的學生。
第二,由于身邊的同學出現個體危機狀況而受到影響,產生恐慌、擔心、焦慮、困擾的學生,如自殺或他殺者的同宿舍、同班學生等。
第三,近期在學校言行和情緒表現有些異常,比如內向的突然變得外向起來,或更加封閉、沉靜、沉默;作文或作業中、與他人交談中常談到與死相關的話題或表達生活無意義感;外向的突然變得內向,不與人交流,有暗自流淚或與其它人留戀告別的言行等。
第四,談論過自殺并考慮過自殺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記、圖畫或亂涂亂畫的只言片語中流露死亡的念頭者。
第五,不明原因突然給同學、朋友或家人送禮物、請客、賠禮道歉、述說告別的話等行為明顯改變者。
第六,情緒突然明顯異常者,如特別煩躁,高度焦慮、恐懼,易感情沖動,或情緒異常低落,或情緒突然從低落變為平靜,或飲食睡眠受到嚴重影響等。
(三)預警干預具體實施
1、學校心理預警干預機構的層次組成
學校心理危機預警干預包括三級系統:
一級預警機制: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和班級心理委員、學生家長組成小組進行監護。他們距離學生最近,最了解學生情況,對班內有嚴重心理問題學生作重點預警,進行力所能及的保護和干預,并及時上報年級組。
二級預警機制:以年級為單位,各年級組、學校德育處領導組成小組進行監護。對所管理范圍內學生的整體狀況進行把握,調動各種力量給學生以及時的預警干預。把各班級患有抑郁等傾向的學生和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及時上報到學校心理咨詢室或學校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干預工作小組。
三級預警機制:由心理專(兼職)教師組成的學校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干預工作小組,給予心理障礙的學生以科學專業的心理干預,將情況及時上報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和普陀區學生心理預警干預工作小組,并適時向有關醫療機構轉介。
2、學校心理預警干預機構的職責
。1)心理監護的職責是:三個“及時”,即及時發現和掌握學生面臨的變化和危機,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保護和干預,及時向有關人員匯報情況等。
(2)各任課教師和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自我心理保健和自覺求助的教育,班級心理委員發現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同學問題后,應及時報告班主任老師。
。3)學校要加強對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與家長建立聯系經常溝通,暢通家校聯系渠道。
。4)構成三級體系的學校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干預系統,并與家庭、學生共同形成對學生在校內的心理保護網絡。
3、學校心理預警干預的運行
學校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的運行分為三個部分,即預防、預警和應急。
。1)預防:強化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進一步加強學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德育處、心理咨詢室要明確崗位專人負責,強化以班主任為主體,以德育處以及學科教師為骨干的兼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高度關注留守學生和單親家庭子女或其他特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第二,學校建立心理委員制。各班班主任為心理委員,負責收集本班同學的心理健康信息,對本班同學的心理健康狀況定期向學校作匯報。努力學習有關心理知識,積極參加心理委員培訓,用相關知識幫助同學,用樂觀心態引導同學。當個別同學有嚴重心理問題時,要及時報告班主任和心理咨詢(輔導)室,并勸說其盡快到心理咨詢(輔導)室尋求幫助。工作遵循保密原則,維護同學的權益,不得隨意泄露同學的隱私。
第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每學期至少保證二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積極開展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團體心理輔導、個別心理咨詢及朋輩互助活動,并加強針對性的指導。
第四,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學校開展對家庭教育的指導,要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長接待日、家訪等形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預警:開展學生心理普測,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預警系統是整個心理危機預警干預機制的核心環節和關鍵所在,要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第一,定期定時組織學生進行心理測評,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更好地開展心理危機預警的必要保證。它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篩選出部分問題較嚴重學生,在保密的基礎上與其班主任聯系,作為長期關注和引導對象,并進行心理咨詢等干預,防患于未然。
第二,學生心理測評由學校德育處負責收集并進行評估。實行重要信息登記、通報制度。班級要做好預警信息登錄,對重點預警對象、重大信息獲取及處理結果都要有文字記載,不得漏報、瞞報、誤報。
第三,預警信息的發布。在提前獲取準確的可能發生不良事件的信息時,學校根據事件的不良程度與緊急程度下達指令,實施相應級別的預警應急援助方案。預警的級別分三個級別:
三級“藍色”預警,主要針對那些需要特別關注的心理問題,其危機程度為“一般”,校心理(咨詢)輔導室可以自行處理。
二級“黃色”預警,主要針對那些有可能演變成危機的心理行為,其危機程度為“較緊急”,學校心理咨詢室要在第一時間向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和校長報告。
一級“紅色”預警,主要針對短期劇烈的心理沖突和失控行為,其危機程度為“緊急”,要在第一時間上報區教育局相關部門,并請求心理危機預警干預工作小組協同應急。
。3)應急:掌握心理危機干預四步法
心理危機事件的應急處理是有效保護學生的重要環節。處于心理危機情況的學生最需要的是周圍人的支持與理解,一般處理危機情況需要的是:
首先,危機評估。危機評估是進行整個心理危機干預的前提。干預者必須在短時間內通過評估迅速、準確地了解個體的危機情境及其反應。危機評估的內容包括突發事件、個體的生理及心理狀態、社會狀態和個體采取的應對方式等。另外,評估需要貫穿于心理危機干預的始終。干預者必須通過評估確定心理危機的嚴重程度和個體的狀態,了解個體支持系統的有效性,從而確定有效的應對策略。
其次,制訂心理危機干預方案。在評估的基礎上制訂符合個體生理、心理狀況的干預方案。設計干預的技術,以解決目前的危機或防止危機進一步惡化,確定應提供的支持。
再次,實施干預。與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個體(簡稱危機個體)保持密切的接觸,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鼓勵危機個體用語言表達內心的感受,指導其進行適當的情緒宣泄,以減輕焦慮可以采用認知干預或者采用系統脫敏等行為主義取向的干預技術,向危機個體提供應對技巧;向其解釋其情感反應是對災難的正常反應,強化焦慮、恐懼等情緒的合理性;不對危機個體做不切實際的保證;強調危機個體自身對其行為和決定所負有的責任,提高其應對效能,幫助其建立積極的應對策略,幫助危機個體調動其社會支持資源,如家庭、朋友、同事、社會組織等。
最后,確定心理危機干預的結果,不斷對干預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干預者通過觀察、交談以及使用量表等方法對危機個體進行心理及危機評估,以了解干預效果,并及時調整干預方案。
心理危機干預強調:首先,對危機的評估應該在建立咨訪關系之前進行;其次,要保證危機個體的安全,這個是與突發事件的發生背景相適應的,也是心理危機干預與普通心理咨詢不同的地方;再次,更好地體現了人本主義的咨詢理念,強調積極、無條件地接納危機個體,并且要以危機個體為中心,充分考慮到危機個體的自主性。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16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學生的嚴重心理問題以及由此可能引發的自傷或傷害他人等嚴重事件,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校園秩序,預防和減少心理危機事件的出現,以達到對心理危機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的目的,特制定本預案。
一、心理危機干預的對象、原則
。ㄒ唬┬睦砦C定義
心理危機是指學生運用通常方式不能應對目前所遇到的情形而出現的嚴重心理失衡狀態。
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是指對處在心理危機下的個人及與其有密切關系的人,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之能安全度過危機,盡快恢復社會功能。
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由心理衛生委員、學生干部、學生輔導員及學院心理輔導員、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分工負責,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總負責。
。ǘ┬睦砦C預警和干預的對象
1.有嚴重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易出現自傷行為的精神障礙者;
2.因心理障礙或突發事件導致產生自傷企圖或行為者;
3.因心理障礙而表現出明顯的攻擊性行為,有暴力傾向或傷害他人傾向者;
4、出現與嚴重自傷或他傷事件(或人)有密切關聯者;
5.其他經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認為有必要進行心理危機干預者。
。ㄈ┬睦砦C干預的原則
1.生命第一的原則。發現危機情況,立即采取保護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
2.親屬參與的原則。實施心理危機干預時,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學生家長或監護人。
3.全程監護的原則。實施危機干預過程中,安排專人對干預對象全程監護。
4.分工協作的原則。實施危機干預過程中,班干部、輔導員要協調配合,履行職責,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二、心理危機干預實施程序
(一)問題的.發現
建立起通暢的學生心理危機信息反饋機制,輔導員和心理委員做到在第一時間內掌握學生心理動態,對有心理障礙的同學,心理委員應發動周圍同學應予以理解、關心和幫助學生。對有行為異;蚪谇榫w、行為變化較大的學生,輔導員應給予及時的心理指導,并做好咨詢記錄,并及時向學院心理輔導員反饋情況。對問題嚴重的學生需及時轉介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專業心理咨詢教師對學生進行咨詢和危機風險評估,提出危機干預措施和初步的治療建議。
。ǘ┯嵪蟾
學生如出現心理危機情況,心理委員應立即向學生輔導員和學院心理輔導員報告,輔導員在采取必要措施并迅速趕往現場的同時向所在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報告,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立即向學校職能部門的主管領導報告,職能部門主管領導視危機嚴重程度酌情向學校分管領導及時匯報。
(三)即時監護
學院、學校有關職能部門立即派專人對危機學生進行24小時監護,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
。ㄋ模┩ㄖ议L
在實施監護的同時,學院應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家長來校,如果家長確實無法盡快趕到學校,在家長以傳真、電話等方式的授權下,對學生采取治療措施。在緊急情況下,可采取直接送至專業衛生機構進行治療等相應處理措施。對沒有監護能力或不配合學校的家長,學院應對學生強制采取治療措施或派人將學生遣送回家,并視情況為其辦理休學或退學手續。
。ㄎ澹┻M行阻控
對于有可能造成危機擴大或激化的人、物、情境等,進行必要的消除或隔絕。對于學?烧{控的可能引發其他學生心理危機的物,學院應協助有關部門及時阻斷。
。⿲嵤┲委
需住院治療的,必須將學生送至專業衛生機構治療;
對可以在校堅持學習但需輔以藥物治療的學生,學院應與其家長商定監護措施;
對不能堅持在校學習的,按照學校學籍管理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由家長監護并離校治療。
。ㄆ撸⿷本戎
得知學生有自傷或傷害他人傾向時,輔導員及相關人員應立即趕赴現場采取救助措施,緊急情況下應先撥打110、120等緊急電話求助。
。ò耍┦鹿侍幚
當學生自傷或傷害他人事故發生后,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負責現場的指揮協調,聯系學生工作主管部門;聯系保衛處負責保護現場,配合有關單位對當事人實施生命救護,協助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取證;聯系校醫院負責對當事人實施緊急救治,或配合相關人員護送至就近醫院救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實施心理救助,穩定當事人情緒。
。ň牛┏梢蚍治
事故處理結束后,學院心理輔導員負責事件的成因分析,對事前征兆、事發狀態、事中干預、事后疏導等情況認真梳理,尤其對那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強的手段和措施認真總結,以備今后參考。
三、實施要求
。ㄒ唬┬畔惩。參與危機干預的工作人員要做到快速反應,確保信息暢通。
(二)工作到位。危機發生時,相關人員要立即趕赴現場,靠上工作,靠前指揮,迅速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
(三)協調配合。相關人員在現場指揮的調度下,主動配合,服從指揮。
。ㄋ模┯涗泜浒浮T谖C處理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做好書面文字記錄,必要時做好音像資料的收集,確保資料詳細完整。
(五)責任追究。對于因違反工作原則、延誤時間、知情不報等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相關單位或個人的責任。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17
為推動和完善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建和諧校園,有效地對學生心理危機進行干預,及早預防、及時疏導、快速干預、有效控制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減少學生因心理危機帶來的生命、財產、健康損失,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結合我校實際,經校領導班子決定,成立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現將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及有關工作安排如下:
一、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
成員:各班主任
二、工作原則
1.生命第一原則。
心理危機干預首先應本著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和珍惜學生生命——“生命第一”的理念出發,提高我校全體師生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意識。
2.面向全體師生的原則。
為全體師生提供心理危機輔導、心理知識普及、心理危機干預培訓等,從而提高學校全體師生對心理危機的關注,并提高師生的心理危機覺察能力、心理危機處理和應對能力。
3.以預防和預警為主原則。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知》做到心理危機早發現早應對,及時提供精準的心理援助指導及心理服務,是心理危機干預的重點。
4.尊重與理解學生的原則。
本著理解、關懷、尊重和共情的咨詢理念,為全體學生提供心理危機知識宣傳、預防、預警及干預工作。
5.個別性對待原則。
根據不同師生心理特點和個體背景,提供具有針對性和及時性的.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措施。
6.協調合作原則。
實施危機干預過程中,需要學校全體領導、老師及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履行職責,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領導小組要負責好學校心理危機干預的全面實施,成員之間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同時互相溝通和互相學習,合理的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可以促成學校心理危機工作的順利展開。
三、干預目的
根據本校學生的心理特點,建立心理危機干預系統。其中,以心理健康、心理危機知識的教育為立足點,以心理危機干預中的“預防、預警”為重心,建構全方位、各個部門協調合作的心理危機干預體系。
(一)為受影響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二)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心理危機干預;
(三)積極預防、減緩和盡量控制疫情的心理影響;
四、工作內容
1、了解受疫情影響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及時識別高危學生,避免極端事件的發生。發現可能出現的群體心理危機苗頭,及時向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報告,并提供建議的解決方案。
2、綜合應用各類心理危機干預技術,并與宣傳教育相結合,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3、建立學校三級預警系統:
一級預警系統以班級為單位,主要由班主任及時發現和預防心理危機;
二級預警系統以各年段長、政教處負責人,把握年級學生心理特點;
三級預警系統主要指專職心理老師,做好心理危機知識普及、學生心理檔案管理、學生心理咨詢及危機處理,必要時并做好轉介工作。
五、具體職責分配
班主任:了解班內學生情況,做好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發熱情況等統計,了解學生是否有與新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觸的經歷,了解學生是否因肺炎疫情出現過度的焦慮、恐怖、失眠等情況,將相關情況匯報政教處。
心理健康中心:針對疫情造成的心理影響,進行針對性的干預和宣傳,引導學生科學有效地進行自我調節。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個別化心理輔導。
提供心理咨詢師手機號碼方便學生與家長的在線個別化咨詢、組建心理危機干預群方便學生、家長、教師的普遍大眾化心理問題咨詢。
各位專業心理老師可以視情況需要通過(QQ、釘釘、微信等軟件)為各需求群體提供優質專業的講座。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18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校園封閉管理期間師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據國家民委、自治區有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工作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加強疫情防控校園封閉管理期間師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堅定抗擊疫情必勝信心,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培養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有效預防和緩解因疫情所帶來的心理不適等問題。
二、工作原則
積極應對、調減壓力、消除恐懼、科學疏導
三、主要內容
1、著力做好宣傳教育引導。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疫情防控工作整體部署,制定工作計劃方案,有序推進相關工作。根據工作推進情況,及時調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點,以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傷害、確保學生穩定為目標,及時幫助調整師生心理狀態,出現特殊情況,積極進行早期心理干預。學生處要面向師生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心理調試知識講座。學校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各學院要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出疫情心理調適、技巧等文章,普及心理知識,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心理狀態,積極調節情緒,應對學習與生活。
2、著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堅持校院兩級、以學院為主原則。學校統一制定活動方案,由校團委統一組織實施,各學院黨委按照“一院一策”原則制定本學院工作方案。考慮到疫情防控對人員聚集、規模、活動方式的要求,活動以線上為主、以線下為輔,以知識性為主、以趣味性為輔,重在引導廣大學生尤其是心理關注學生的積極參與,在活動中疏導因疫情防控所帶來的焦躁不安、恐懼等心理不適問題。
3、著力開展心理健康工作排查。各學院制定針對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健康工作特點,制定心理健康工作預案,組織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干部深入開展學生心理問題排查,及時掌握師生心理健康動態,準確識別心理健康高危人群,避免發生極端事件、群體心理危機事件,排查結果要及時報送學生處。各學院要組織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干部、家長構建學院心理問題學生關注機制,及時掌握學生表現,及時做好心理問題治療學生醫療服務保障工作。要重點做好20xx級學生和考研學生心理排查和疏導工作。要一對一與家長溝通,積極獲取家長的'支持。學生處組織各學生公寓駐樓輔導員針對各學院重點關注學生排查結果建立由宿舍長、樓層長、宿舍長為主體的學生公寓心理問題學生預防機制,每日晚12點前向學生處直接報送相關信息。各單位各部門在開展工作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嚴格保護受關注者的個人隱私。
4、著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工作機制。堅持以學生生命安全為第一位的原則,學生處要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力量,組建校內外線上線下一體化心理服務師資隊伍。學校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和各學院心理健康工作站要加強心理健康工作宣傳,對因疫情導致心理困擾的師生及時開展個別心理咨詢,做好定期追蹤了解。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盡可能開展線下心理咨詢服務,全校師生通過微信公眾號、電話、QQ等途徑預約咨詢,根據預約時間持防疫健康碼、做好防控措施到心理發展指導中心進行線下咨詢。各學院要針對重點關注學生、不愿意就醫治療學生及時協調心理發展指導中心教師開展咨詢。學生處要建立心理健康師生轉介綠色通道,及時讓心理問題學生到自治區專業醫院或回家就醫治療。
5、著力完善線上心理健康干預機制。針對不方便到中心的師生,提供線上心理支持服務。開通線上心理咨詢服務,通過QQ方式幫助受疫情及封控管理措施影響的學生、老師及時進行心理支持與疏導,以更好地適應目前的學習、生活方式。針對我校集中隔離、居家監測等各類隔離師生,分別建立微信工作群,開展“安心抗疫你我同行”網絡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以學院為主體對上述師生進行心理狀況分類評估,心理發展指導中心組織開展網絡團輔心理活動。通過網絡團體心理輔導,確保學生“隔離不隔愛”,掌握自我情緒調適方法,啟動積極應對模式,確保平安、積極、樂觀地度過隔離期。
6、著力完善重點關注人員跟蹤反饋機制。學校心理疏導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心理疏導工作及時進行研判、督導和處置。各學院要嚴格做好日查日報、周查周報工作,有序開展心理排查與心理訪談工作,尤其對20xx級心理健康測試篩查出的學生,做到早排查、早訪談、早預防,如有突發情況及時上報人事處和學生處,并在學校指導下及時做好跟蹤服務。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19
一、活動目標:
1、了解諾如病毒的危害、癥狀。
2、預防諾如病毒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彩圖若干及視頻。洗手用品。
三、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有一種小東西,進入我們人體之后就會讓我們生病,使我們拉肚子、肚子好痛,還會嘔吐,非常痛苦。這種可惡的小東西就是諾如病毒。出示圖片。
師:打開視頻,看看生動的介紹。(完畢。)小朋友,你們看那些生病的孩子是不是好痛苦呢?又要打針,又不能上學。
師:我們要不要防止諾如病毒進入人體呢?當然要。首先,我們要做到:大便小便之后,以及吃東西前要洗干凈小手。教師示范洗手標準動作,小朋友模仿。
師:還有,我們平時不要吃生的魚和肉,水果也要洗得好干凈才吃。千萬不能直接喝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我們要喝溫開水或涼開水。出示圖片。
師:放假在家里或者出去玩,不要去多人的地方,也不能到街邊擺攤的`人那里買食品吃。出示圖片。要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扔垃圾、食品,不踩臟椅子、桌子、床等家具。
師:出示圖片。如果你有肚子痛、拉肚子、嘔吐,就就及時告訴爸爸媽媽,盡快去醫院看病,這樣就好得快點。然后,就要在家里好好休息,等完全康復,過了3天才可上學。
春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谑幸S變簣@為家長朋友們分享相關“諾如病毒”的防控知識,希望大家引起重視!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讓我們家園攜手共同做好“諾如病毒”的防范措施,讓寶貝們遠離疾病,健康、快樂每一天。
老師給孩子們分享預防諾如病毒措施
1、堅持做好每日晨、午檢工作,認真執行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原則,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并且要用肥皂或流動水洗手,尤其是飯前和便后以及外出歸來后。
七步洗手歌
兩個好朋友,手碰手。
你背背我,我背背你。
來了一只小螃蟹,小螃蟹。
舉起兩只大鉗子,大鉗子。
我跟螃蟹點點頭,點點頭。
螃蟹跟我握握手,握握手。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20
為進一步提高我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促進同學們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經研究決定,于月14日至6月10日舉辦以“新時代,心夢想,心健康”為主題的'20xx年大學生心理健康專題宣傳活動,F將有關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
XX月14日至6月10日
二、活動主題:
新時代,心夢想,心健康
三、主要活動內容及安排
1、心理主題講座。學工處將邀請心理學專家為我校師生舉辦專題講座,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2、心理書簽制作大賽(詳見附1)。
3、召開心理班會(14—610)。由各班心理委員在心理輔導站站長、指導老師或輔導員的指導下,根據本班情況組織召開心理班會,并要求進行字、圖片及影像記錄的總結,于活動期間推薦本單位一份優秀班會材料報送到學工處存檔(大學生活動中心06)。
4、舉辦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活動。月2日,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將開展包括心理健康知識專題宣傳、現場心理咨詢、問卷調查等系列活動。
5、各教學單位以“新時代,心夢想,心健康”為主題,出一期專題黑板報。要求于月21日至27日期間,將本單位黑板報統一放置于體育館對面籃球場前。
望各教學單位對本次活動予以大力支持和配合,共同促進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共建和諧校園。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21
一、工作目標
針對師生尤其是師生親屬為新冠疫情患者(含已治愈和無癥狀感染者,下同)或一線工作人員,開展心理疏導、心理干預等心理服務,維護全體師生心理健康,保障幼兒園正常的線上線下教育教學工作。
二、工作措施
。ㄒ唬┘訌妿熒颊呒凹彝コ蓡T的心理疏導。
幼兒園要及時關注師生患者及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狀況,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疏導服務和人文關懷,幫助其順利消解心理障礙,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對于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的'師生患者及家庭成員,及時請相關專業心理咨詢師進行評估干預,必要時聯系精神科醫師會診。
(二)強化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子女、留守兒童、建檔立卡學生、殘疾學生、學困生等特殊群體的心理支持。
幼兒園要進一步落實“一人一案”幫扶舉措,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和關愛幫扶,并指定專人負責特殊群體學生的線上教育教學期間的生活聯絡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務。
(三)積極開展廣大師生的心理疏導。
幼兒園要積極利用“兩微一端”等多種渠道,發布疫情防護知識、心理科普類文章等,指導廣師生正確看待和接納自己在本次疫情中的心理狀態,學習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加心理韌性,進行自我心理保健。引導廣大師生定時關注官方通報,停止頻繁了解信息,避免災難化思維,積極面對自身情緒變化,遇到問題及時尋求家長、老師和相關心理咨詢團體的幫助。待高三、初三等年級正式復學后,及時有針對性地開展線下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
三、保障措施
。ㄒ唬┯變簣@要將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服務納入幼兒園現階段整體工作部署,建立幼兒園領導、部門協作、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安排專人負責并及時總結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
(二)幼兒園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心理服務提供必要的支持。支持幼兒園心理咨詢師(含心理輔導員)、心理咨詢志愿者參與心理服務工作,合理安排線上及復學后的線下心理健康教育值班,并及時將咨詢方式告知全校師生。
(三)幼兒園要在保護服務對象個人隱私前提下進一步加強信息收集,及時了解本校學生和教師心理健康情況,針對重點人群,開展有針對性的幫助。
。ㄋ模┮劳袧}州區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團隊組建潁州區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期間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教育服務隊,安排心理健康教師值班,為全區未成年人及其家長、教師提供線上心理健康咨詢服務。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22
為落實國家發布的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支持學校封閉式管理、常態化防控和應急性處置,引導幼兒安全學習、健康生活,健康教育專家為幼兒疫情防控期間居家防護學習生活提出以下方案。
一、積極配合幼兒園防疫排查工作
疫情期間,幼兒園會有一些“繁瑣”的防疫工作,但為了孩子們的健康安全,還請各位家長積極配合,及時上報每日健康碼、行程碼截圖。另:與孩子共同居住的家人出現紅、黃碼或收到7天3檢短信要第一時間上報班主任,并配合社區執行疫情排查、核酸檢測、隔離觀察等防控措施。
二、堅持一日一檢一報告,如實上報健康卡
家長是幼兒體溫監測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每天上午10時前對幼兒體溫進行監測,并如實填報每日健康卡,以便園所及時了解并掌握孩子的身體情況。如發現幼兒體溫異;蛴袀魅静≡缙诎Y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癥狀時,應當及時就診并上報班主任,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堅持佩戴口罩、勤洗手
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勤洗手、常通風、外出戴口罩,與他人保持“一米線”社交安全距離。注意合理膳食,保持樂觀心態,保證充足睡眠,適量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四、居家生活愛勞動,家人共處暖融融
增進家人溝通交流,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務勞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技能,減輕家長負擔。獨自在家時,加強自我保護,熟記、學會撥打各類急救求助電話,遇到危險能夠求助。規范用火、用氣、用電。
五、停課不停學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希望家長能夠合理的`安排和規劃好孩子的生活,每天堅持鍛煉身體、自主游戲、親子陪伴。也請家長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并做好引導監督工作,鼓勵孩子按時完成每天的小任務。
六、嚴格落實”非必要不離穗”,遵守出行要求
請家長提高防控意識,共筑免疫屏障,隨時關注疫情動態,非必要不離穗,給幼兒做好防疫表率。確有特殊情況離穗的,需及時向班主任報備,并按出發地和目的地的疫情防控要求管控。隨時查看自己的雙碼,如有黃碼或紅碼,請立即向社區和班主任報備。
七、社區封控不得已,理解支持守規矩
社區封控不得已,理解支持守規矩。如果家長和孩子居住地所在的社區進入疫情防控應急狀態,應立刻告知班主任,并嚴格遵守當地封控、管控或防范管理的各項規定。在規定范圍內活動,盡量不與他人接觸。減少收發快遞,接收快遞時注意手部衛生和外包裝消毒。
八、抗疫是個大課堂,引領社會新風尚
加強健康理念、知識和技能學習,遵紀守法,崇尚科學,通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和健康知識,不信謠、不傳謠。學習紅色經典故事,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增強戰勝疫情信心,樹立幼兒良好形象,引領社會健康風尚!
家長朋友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市民的通力配合下,一定可以遏制疫情的蔓延。
讓我們家園攜手,共克時艱、眾志成城,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幼兒園全體教師期待盡快與家長朋友們及孩子們在幼兒園重聚。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23
一、指導思想
根據“以預防和發展為主,以干預和咨詢為輔”的總體發展思路,立足教育、重在預防。維護師生心理健康,增強學生心理調節和挫折承受能力,減少或避免學生因心理問題而引發的傷害事件的發生。
二、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了“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小組由校長領導,教導處、德育處、各年級組長、各班主任、心理老師、衛生老師共同組成。
領導小組的職責是:全面規劃和領導我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督促各有關部門認真履行危機干預工作職責,制定危機事件處理方案,實施危機風險化解,為重大危機事件處理作出決策。
各年級的學生心理干預工作由年級組長負責,全體教職工均有責任和義務。
三、工作原則
1、生命第一原則
2、面向全體師生的原則
3、預防和預警為主原則
4、尊重和理解學生原則
5、個別性對待原則
四、心理危機干預對象
心理危機干預的對象是我校存在心理危機或正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學生和老師。具體包括:
1、通過心理健康測評篩查出來的重點學生;
2、遭遇重大生活事件而出現行為和心理異常的學生及教職工。
3、患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
4、有自殺傾向或有自殺未遂史或近親中有自殺的學生。
5、因嚴重生理疾病而導致心理極度痛苦的學生、教職工。
6、由于身邊同學有個體危機事件受到影響而產生擔心、恐慌、焦慮不安的學生。
7、出現心理危機的'學生家長。
8、有情緒困擾、行為異常的學生。
尤其關注上述多種情況并存的學生,其心理危機程度更嚴重,應成為重點干預對象。
五、具體實施
(一)預防教育
立足教育,重在預防。班主任和心理老師應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能愉快地接納自己、充滿陽光、自信。學校通過心理活動課、心理活動周、主題班會、宣傳海報等在學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組織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幫助學生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并充分利用心理輔導室開心小屋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煩惱,力爭把一切心理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24
活動目的:
通過訓練,增強自信心。
活動說明:
一個人的不自信往往通過行為表現出來,如不敢向別人提要求,害怕遭到拒絕;面對任務退縮,擔心自己完不成;討好別人,不愿得罪別人,等等。不自信的人很少嘗試自信的行為。行為訓練對于克服不自信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活動過程:
1.不自信的等級排定
教師出示令學生感到不自信的幾種情況,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按照不自信的程度進行排列。(可以用PPT投影打出,也可以事先印在一張紙上,學生一人一份)(按最不自信做的到較自信的做的水平排序):
在馬路上向陌生人問路。
你正在家里做作業,而且正做在興頭上,有同學打電話來聊天,想掛電話又不知如何開口。
要好的幾個同學建議一起到外面去玩,但自己又沒有這么多錢,自己的家境也不允許到這么高檔的地方去玩,該怎么辦?
在班里,你學習比較好,筆記也很整齊全面。有一些同學老是上課不好好聽,但他們臨考借你筆記背背,更有人考試時作弊獲得比你還好的成績。你知道這樣做他們是自己害自己,但是自己心理還是不舒服,也不想再借筆記給他們。不知該怎么做?
看電影時,前排的人正好擋住了你的'視線。
你的老師正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嚴厲地批評一個同學,而你知道這個同學是被冤枉的,你會站起來為他說句公道話嗎?
在公交車上,你背了一個大書包,又拎了一大袋東西,你想請坐在位子上的人騰一點地方讓你擱一下包,你會開口嗎?
2.學生計劃應對策略
在學生對上述幾種情況排好等級后,請學生在旁邊寫出自己平時的反應,然后再寫出自己認為較好的反應形式。如對于第七種情況,你會說:“對不起,叔叔(阿姨),能請您讓我在您的位子邊上擱一下我的書包嗎?它實在太重了!
3.分小組討論
學生分小組討論各項情況,交流自己的應對策略,并試著在組內練習自己的應對策略。
4.矯正與模仿
教師在學生活動的時候,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并作指導。
請做得較好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演示。讓反應不得法的學生模仿該學生的行為、語氣及表情。
5.討論
請學生討論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讓自己感到不自信,應該如何應對。
6.辨別行為過激與行為自信。
教師可準備幾個行為過激的例子與行為自信的例子,讓學生加以辨別。
7.應用(泛化)
請學生舉出在生活中其它讓自己覺得沒有自信的例子,并討論應如何解決。
8.附:應對策略(對應于前七種情境)
(1)請問,去某某大街怎么走?您能說得詳細些嗎?我還不是很清楚。
(2)對不起,下次再陪你聊吧!我正趕著做作業呢。
(3)哎呀!我沒錢,大概不能參加你們的活動了,或者我們換個地方玩,不過花錢要少一點。
(4)你把你的筆記給我看,我希望我們可以交換看,互相學習。
(5)先生,對不起,您這樣坐正好擋住了我的視線。
(6)老師,請不要生氣,我想告訴您事情是這樣的……
(7)對不起,叔叔(阿姨),能請您讓我在您的位子邊上擱一下我的書包嗎?它實在太重了。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25
為及時疏導、有效干預學生心理危機,減少或避免因心理問題而引發的傷害事件,及時、有效、穩妥地處置校內可能發生的各種心理危機事件,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特制定本預案。
一、校園心理危機
校園心理危機是指在學校校園生活范圍內,由于各種突發的、重大的危機事件所引起的校園成員心理嚴重失衡狀態。
二、工作原則
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應遵循以下原則: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組織健全,職責明確;預防為先,教育普及;預警及時,重點突出;干預到位,專業科學;支持系統,家校結合。
三、領導工作小組:
成立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邵紅曹靜
成員:各年級組組長,各班主任。
四、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的工作體系
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在學校統一領導下,各個相關部門密切協作,分工負責,才能取得實效。結合學校實際,建立如下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體系:
(一)一級預警和干預
工作職責:把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融入學校處置突發性事件工作體系中,全面指導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的實施,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使之凝成合力,使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對于突發心理危機事件進行處理、負責審定心理危機干預預案、定期聽取下級的匯報、決定向有關醫療機構轉介學生。
(二)二級預警和干預
主要職責:指導與部署學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結合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積極開展學生心理危機救助工作。排摸和掌握有關信息,及時向校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報告較嚴重的心理危機事件,并根據校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領導小組的意見,開展心理評估和干預等工作。
二級預警和干預工作小組要建立以班主任為主體的信息網絡,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及心理狀況。在發現或得知學生有異常心理或行為表現時,要盡快安排專(兼)職心理老師了解相關情況,采取必要的看護措施和妥善的援助措施,以緩解和消除學生心理問題,防止發生意外事件。對較嚴重的心理危機事件,要在第一時間報告,以啟動本預案。
。ㄈ┤夘A警和干預
心理老師對班主任、任課教師及學生中的心理委員定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的常識性培訓。以便在遇到問題的情況下能夠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通報、干預、轉介。各班級設心理委員1名,主要職責是在班集體中進行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衛生知識宣傳,提供心理輔導服務,及時掌握和報告學生異常心理信息。
五、心理危機事件分級和危機報告
根據心理危機事件可能導致后果的嚴重程度將心理危機事件分為重大事件、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三級。
(一)重大心理危機事件
發生自殺或自殺未遂事件。精神病人處于急性發作期,自傷或傷人行為正在發生。
。ǘ┹^大心理危機事件
1、生活學習中遭遇突然打擊,如家庭發生重大變故(親人死亡;父母的離異;家庭暴力等)、遭遇性危機(性傷害、性暴力、意外懷孕等)、受到意外刺激(自然災害;校園暴力;車禍等其他突發事件),并伴有強烈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2、患有嚴重心理疾病,并已經專家確診的學生,如患有抑郁癥、恐怖癥、強迫癥、癔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學生。
。ㄈ┮话阈睦砦C事件
1、在心理健康測評中篩查出來的有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
2、因情感受挫、人際關系失調等導致的心理或行為異常。
3、因學習困難、經濟困難、適應困難、等出現心理或行為異常。
4、由于身邊的同學出現個體危機狀況而受到影響,產生恐慌、擔心、焦慮、困擾的學生,如自殺或他殺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學生等。
(四)危機報告
1、發現有較大或一般心理危機事件,相關二級預警和干預工作小組及時以電話的形式上報校心理輔導室,并在24小時內以書面形式向學校心理咨詢室報告。
2、當有重大心理危機事件發生時,各相關人員應立即向學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領導機構報告。
六、危機干預措施
。ㄒ唬⿲τ袊乐匦睦碚系K學生的干預措施
1、對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學校須報告心理咨詢室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或到專業精神衛生機構會診。
2、經評估認為該學生可以在學校邊學習邊治療的,學校須指定專人密切注意該生情況,加強管理,及時提供心理輔導,必要時請精神衛生專家會診治療,家長并要簽訂協議書。
3、經評估認為該學生回家休養并配合藥物治療有利于其心理康復的,學校必須派專人監護,確保其人身安全后,通知學生家長將其帶回家休養治療。
4、經評估認為該學生住院治療有利于其心理康復的,學校必須及時通知該生家長將其送至專業精神衛生機構治療。
(二)對有自殺傾向的學生的干預措施
一旦發現或知曉某生有自殺意念,即該生近期有實施自殺的想法和念頭,學校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將該生轉移到安全環境,并成立監護小組對該生實行24小時全程監護,確保該生人身安全,同時通知家長到校。
2、報告心理咨詢室,對該生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或請專家會診,并提供書面意見。
3、經評估認為該生住院治療有利于其心理康復的,學校應立即通知家長將該生送至專業精神衛生機構治療。
4、經評估認為該生回家休養有利于其心理康復的,學校應立即通知家長將該生帶回家休養治療。
(三)對實施自殺行為學生的干預措施
1、對剛實施自殺行為的學生,要立即送到最近的醫療機構實施緊急救治。
2、及時保護、勘查、處理現場,防止事態擴散和對其他學生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協調有關部門對事件調查取證。
3、對于自殺未遂的學生,經相關部門或專家評估,如住院治療有利于其心理康復的,通知其家長將該生送至專業精神衛生機構治療;如回家休息治療有利于其心理康復的,在其病情穩定后由家長將其帶回家休養治療。
4、正確應對新聞媒體,學校應有專門對外發布信息的人員(一般是辦公室主任),防止不恰當報道引發負面影響。
5、學校應及時對本校師生通報情況,在同專(兼)職心理老師商討或專家的指導下組織老師對相關人員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
(四)對有傷害他人意念或行為學生的干預措施
1、對于有傷害他人意念或行為的學生,由相關部門立即采取相應措施,保護雙方當事人安全。
2、學校須報告心理咨詢室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或請專業精神衛生機構會診。學校根據評估意見進行后續處理。
(五)危機干預后期措施
1、學生因心理問題住院治療或休學再申請復學時,應向學校提供相關治療的病歷證明,經心理咨詢室、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領導小組評估確已康復后,必要的情況下并簽訂協議后,可辦理復學手續。
2、學生因心理問題休學后復學時,學校咨詢室和班主任應對其定期進行心理訪談,了解其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
3、對于有自殺未遂史的復學學生(有自殺未遂史的人屬于自殺高危人群),心理老師進行定期心理訪談及風險評估,密切監護,及時了解其學習、生活和思想狀況,并同家長簽訂協議,確保該生人身安全。
七、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的注意事項
。ㄒ唬┰陂_展心理危機干預與自殺預防工作時,應堅持保密原則,不得隨意透露學生的相關信息,并盡可能在自然的環境中實施干預。
。ǘ⿲ι鐣δ車乐厥軗p和自制力不完全的學生,不得在學生宿舍里實行監護,避免監護不當造成危害,以確保該生安全。
(三)在與家長聯系過程中,應注意方式方法,做好記錄,并妥善保存。
。ㄋ模└深A措施中涉及到學生需要休學接受治療的,專業機構出示的醫囑施行。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2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冠狀病毒的樣子、危害和傳播途徑。
2.掌握預防冠狀病毒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感受病毒傳播的強大力度,激發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冠狀病毒等圖片、金粉、噴壺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引出“冠狀病毒”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假期人們的變化。
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假期都是怎么過的,有沒有經常出玩耍呢?(幼:沒有)是呆在家里的間多一點,還是出去玩的間多呢?(幼:呆在家里的間更多一點)
師:你出去的候有沒有發現我們周圍的人們有什么變化呢?(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圖片來提醒幼兒)
師總結:小朋友們發現,人們出去的候都帶上了五顏六色口罩;進入超市的候有穿著白色衣服,戴著眼睛的阿姨量體溫;公園里出來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導幼兒思考: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為什么不能經常出門玩耍,為什么出去了還要戴口罩,量體溫;引出“冠狀病毒 ”。
師:這是因為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一群壞家伙。這群壞家伙來自一個叫病毒的大家庭,有候小朋友們身體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們的體內里搗亂。(教師可出示病毒圖片)
3.教師出示“冠狀病毒 ”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冠狀病毒。
師:(1)這次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們。你們看它們有幾只手?(幼:兩只)它們手里拿的是什么?(幼:皇冠)它們有幾只腳呢?(幼:八只)
(2)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腳,小朋友們覺得這些病毒的腳像什么呢?(幼:像花瓣)
(3)大人們把這花瓣叫“花冠”,所以這些病毒就叫“長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狀病毒”。
二、初步了解冠狀病毒的危害和傳播途徑,掌握預防的方法
1.教師講述冠狀病毒的危害。
師:冠狀病毒是一群壞家伙,它們會悄悄溜進不注意衛生的小朋友的身體里,讓小朋友咳嗽、發燒,感覺到不舒服,然后……這個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過游戲,初步了解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
游戲1:噴嚏雨
玩法:(1)師:有,病毒也會藏在小朋友們的口水里,我們打噴嚏或咳嗽,嘴巴里的口水就會噴出來。
(2)教師面對幼兒,用噴壺模仿打噴嚏或咳嗽的狀態(注意避免唾沫飛出,僅僅口腔送氣即可)。感受到水霧噴灑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避免別人打噴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們的身上?打噴嚏或咳嗽的人應該怎么做?
師總結:我們在出門帶上口罩(教師可示范講解口罩的正確帶法),這樣噴嚏或咳嗽噴出的口水就會落到口罩上,就不會落在我們的皮膚上了;而我們在打噴嚏或咳嗽要用衛生紙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用完的衛生紙要丟入垃圾桶。
游戲2:“病毒”傳傳看
玩法:(1)教師將金粉涂在小朋友A的手上(要多涂一點,效果更直觀),揉搓一下,然后讓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再摸摸小桌子。
師:小朋友A身上的“病毒”被帶到的哪里?(幼:桌子和椅子上)
(2)請小朋友B將小朋友A摸過的位置再摸一遍。
師:現在“病毒”被帶到的哪里?(幼:小朋友B的手上)
(3)讓小朋友B與小朋友C握握手。
師:這次“病毒”去了哪里?(幼:小朋友C的手上)
(4)讓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臉蛋和鼻子。
師:現在,哪里又產生“病毒”了?(幼:小朋友C的臉蛋和鼻子上)
(5)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這些情況如何避免。
師總結:“病毒”的傳播能力真是太厲害了,所以小朋友們要勤洗手。飯前便后,打噴嚏或咳嗽后,都要洗,還要按照正確的洗手步驟,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搓一搓,把“病毒”都洗掉。
三、通過判斷做法的方式,加深印象
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哪個小朋友的做法正確,哪個是錯誤的。
師總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病毒的威力,真是太強大了,如果我們不注意個人衛生。這群壞家伙很可能悄悄溜進我們的身體里,使小朋友們生病呢。所以啊,我們出門要戴口罩;如果想打噴嚏或咳嗽,要用衛生紙捂住口鼻,然后將衛生紙扔進垃圾桶;還要經常按照正確的步驟,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們的小手洗干凈,這樣,病毒大軍就不會輕易找上門啦!
活動延伸:
1.開展美術活動《畫一畫我們這次的冠狀病毒》。
2.開展科學活動《認識口罩》。
3.開展語言活動《洗手歌》。
4.日常練習:如廁提醒并監督幼兒按照正確步驟洗手。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27
一、指導思想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采取緊急應對的方法幫助危機者從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機,使其癥狀得到立刻緩解和持久消失,心理功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并獲得新的應對技能,以預防將來心理危機的發生。
二、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政教處,高星生兼任辦公室主任,由孫海賓、溫志春及各班主任具體辦公。
二、工作目標
1、通過心理危機教育和宣傳,加強中職生對危機的了解與認知,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為應對危機做好準備。
2、通過心理咨詢等支持性干預,協助處于危機中的學生把握現狀,重新認識危機事件,盡快恢復心理平衡,順利度過危機,并學會正確的應付危機的策略與方法。
3、通過提供適時的介入和援助,避免或減少學生中出現自傷或傷及他人事件發生。
4、通過積極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為學生成長營造健康氛圍,努力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成才。
三、干預對象
存在心理危機傾向與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學生及教師。
四、工作方法
1、教育為主。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以對中職生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為主,增加學生對危機的了解與認知,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緒調控能力,為應對危機做好準備。
2、重在預防。積極開展生命教育、培養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的意識,并學會正確的應付危機的策略與方法。
3、完善系統。通過構建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體系,做到心理困擾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應對,避免或減少危機對學校正常工作的影響。協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鼓勵同學之間互相關愛、互勉互助,形成協調的人際關系。
4、處理果斷。危機干預工作要準確判斷、果斷處理、有效干預,避免因處理不及時、不得當而激發或加重學生的困擾,給工作帶來被動局面。
五、預防教育
做好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應立足教育,重在預防。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評估,早治療,力爭將學生心理危機消除在萌芽狀態。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制定以下幾點措施:
1、每學期不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邀請我校知名教師及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學生講課。
2、老師時刻注意學生動向,一旦發現學生有心理問題傾向應及時疏導和報告班主任。
3、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與危機應對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善待人生。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危機,人什么情況下會出現危機,如何進行幫助和干預。
4、對需危機干預學生進行危機評估與心理咨詢。心理咨詢教師在工作時間內接待學生的咨詢(特殊情況例外),處理來訪學生的心理危機。
六、預警機制
1、建立三級危機預警網絡:各班主任及其他教師要關愛學生,密切關注學生異常心理、行為,要有針對性地與學生談話,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對重要情況,要立即向學校分管領導、政教處報告,并及時對學生進行快捷、有序地干預。
七、責任追究
全校尤其是參與危機干預工作的教師及各處室工作人員,應服從指揮,統一行動,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對因自己的失職造成學生生命損失的,要對個人及處室實行責任追究。
1、危機事件處理過程中需要協助而處室負責人不服從指揮的;
2、參與危機干預事故處理處室,接到學生心理危機事故報案后,拖延時間不能及時趕到現場,或在現場不配合、不服從統一指揮而延誤時機的;
3、各處室對學生心理危機不聞不問,或知情不報,或不及時上報,或執行學校危機干預方案不力的。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28
教學目標:
1. 通過互動交流對疫情的感受、看法、建議等緩解幼兒的心理壓力,釋放幼兒的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
2. 說一說心中的抗疫英雄人物是誰?演一演他們的事跡。
3. 想一想:如何從點滴小事做起做到自我防護?
教學重點:
1.如何做到自我防護。
2.釋放壓力積極面對疫情。
教學難點:
演一演英雄事跡,想一想小朋友的責任是什么?
課前準備:
幼兒:做拍手游戲。
教師:關注幼兒情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你害怕嗎?
指名回答。
教師總結:新型冠狀肺炎主演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人人戴口罩 不串門 不聚會等。
二、互動交流:
同桌交流:寒假期間面對疫情自己的感受、看法、建議。
教師指名上臺講一講。
小朋友們,大家通過互相交流、訴說,現在你的心情有沒有變化呢?
指名大聲回答。
教師小結:只要我們做好自我防護,比如:勤洗手 戴口罩 不聚會 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聽家長的話就一定能做好自我防護,遠離疫情。
三、展開交流:
在防疫期間你最佩服的抗疫一線英雄是誰?說一說他的事跡。
指名說。
誰愿意來演一演英雄人物的某個動作、表情、或者某個感人的瞬間?
指名上臺演一演。
幼兒評價
提問:作為小朋友怎樣做好自我防護呢?
指名說。
幼兒記筆記。
齊讀記錄內容。
四、教師總結:
五、幼兒反思:作為小朋友心中的責任是學習。
六、拓展。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29
一、指導思想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精神,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按照《貴州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通知》(黔教安穩發〔20xx〕118號)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二、建立健全領導班子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具體措施
1、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與咨詢工作
。1)、按照有關要求,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納入學校整體教師隊伍建設工作中。建立在校長領導下,以班主任、輔導員、德育教師和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2)、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通過案例教學、體驗活動、行為訓練等形式,科學系統地開展心理健康
教育,通過心理健康宣傳周、主題班會、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
(3)、繼續加強心理輔導工作,積極配合團委、關工委做好“心情驛站”心理咨詢工作。通過咨詢,為學生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
。4)、做好新生、應屆畢業生、貧困生,特別是學習困難學生、違紀學生、言行異常學生、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學生、早戀學生的心理輔導與咨詢工作,幫助他們化解心理壓力,克服心理障礙。
。5)、教科局將逐步配備心理健康教師,并充分利用現有專職心理健康教師資源,對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干預。
2、完善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長效機制,確保青少年學生在校健康快樂成長
認真組織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普查,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機情況。
。1)、建立健全問題學生心理檔案,并根據心理狀況及時加以疏導和干預。對面臨家庭變故、重大挫折、突發事件或有心理障礙、行為有問題的'學生要及時發現,關心他們,及時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
。2)、對有嚴重心理危機的學生,要及時通知其家長,并協助家長做好教育、疏導、監控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學生轉到精神疾病醫療機構進行診治,防止因心理障礙引發自殺或傷害他人事件發生;
。3)、關心留守兒童,深入開展“我把學生當家人,學生把我當親人”活動;四要建立“早發現、早報告、早研判、早預防、早控制”的“五個早”預警機制和加強畢業生離校前、放假前后、考試前后、開學前后、新生入學后、重大活動前后和季節交替前后的“7個重要時段”的重點監控工作。牢固樹立“生命至上”的理念,為學生安全負責,確保青少年學生在校健康、快樂成長。
學校心理干預方案范文 篇30
學生的中學時代,隨著個性的形成中有著自己的理想,憧憬美好的未來。他們對未來幻想,他們積極奮發充滿活力。同時在失敗時也會產生徘徊,苦悶與失望。隨著抽象邏輯思維的形成,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喜歡懷疑爭論。但有時固執己見,不輕意的變自己的錯誤觀點,在情感日益豐富中成長。各種情感得到發展,有時會激動或沖動,或高興、振奮,或消沉、泄氣。作為一名心理輔導工作者,通過咨詢功能的融洽關系,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接納自己,進面欣賞自己。并在成長中的障礙,改變不良意識和傾向充分發揮個人潛能,邁向自我實的過程,維護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針對我校的實際,特制定輔導方案如下:
一、輔導形式:
(一)書信咨詢
對于一些對自己的心里障礙有顧慮,比較膽小怯懦的學生,這和咨詢交流方式,操作簡單,運用方便,中學生情感豐富浪漫,處于探索自我的交友重要時期,書信交流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外界的壓力,應給學生保密,消除顧慮,取得學生的信任。設立專門信箱,信箱名稱可稱“心靈之約”,對于學生來信及時回復。
(二)電話咨詢
公布辦公室電話或輔導教師的手機號碼,通過電話交流,定時給學生幫助。
(三)門診咨詢
設立學生心理咨詢室,室內力求舒適、放松、安靜,色調以暖色調為主,光線柔和。
在工作室掛上心理輔導職責,消除學生顧慮,取得領先感,一周集中兩天進行,周三、周五,早8:00-11:00,午13:30-16:00,在些時間外,也可接受咨詢。
(四)專欄咨詢
專欄咨詢是輔導工作的實際,學校定期廣播,一段時間內對學生普遍性的典型問題進行解答,這樣可使大多數學生受到輔導。
(五)開展團體心理講座
針對一段時期內的普遍心理問題,對團體進行指導和咨詢,這樣能使一些不好意思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的人,在心中同樣困惑能得以解決。同時要教會學生自尊、自信,自控,善于理解別人,與他人和揩相處,消除精神壓力,使其能夠自我診斷,自我減壓,以表格形式,通過內心獨白自我調控。
(六)開展家長心理輔導
學生的心理浮動原因,方方面面,也存在家庭因素。學校應輔導家長改進與子女溝通方法,使其樹立正確的教養觀念,讓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學生身心得天健康發展。
二、考核方式
1、門診咨詢接受學?己
2、對來訪學生建立心理檔案,隨時記錄并收集資料
3、通過小廣播隨時將學生普遍性的問題做出解答
4、每期辦板報至少一次
5、期末針對解決心理問題總結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