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方案(精選3篇)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方案 篇1
一、書法教育實驗的意義:
在寫字教育實驗的基礎上,深入開展書法藝術教育實驗,探索以人為本的特色教學,藝術育人,全面加強素質教育。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有助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培養人文精神。擬通過書法藝術教育,陶冶師生情操,塑造健全人格,提高綜合素質,完善我校的特色教育。
主要有三種特性
1、主體性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它是根據學校要“和諧發展,一切為農村孩子的成長奠基”這樣一個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基礎上,學校自主開發和發展的課程,做大做強我!皶ń逃厣放啤,搶占時代教育的制高點。
它得到了廣大教師、學生、學生家長、社會等方面的肯定與認可,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加上教師過硬的書法基本功和強有力的教師隊伍,保證了該校本課程的計劃實施。
它凸顯了以學生的現實需要為主導,中學生時時刻刻都要與寫字打交道,在書寫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意志品格和處世態度。
2、基礎性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突出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素養、行為素養、審美素養,促進學科知識間的遷移運用為目的,為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基礎服務。
“認認真真寫字,端端正正做人。”已成為學生素質培養的基礎和基座,只有打好三年的中學學習基礎,才能打點好學生的人生底色,而書法(寫字)訓練正是培養學生這方面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方法,嚴格按照年級培養目標進行練習,不拔高,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下去,這樣才會顯現校本課程開發的獨有魅力。
3、發展性時代變革,日新月異,優勝劣汰,競爭激烈。教育也不能逃脫時代發展的浪潮,而一個學校沒有特色或者說沒有自己的'“拳頭項目”,它也就無法跟上時代步伐。我校書法教育校本課程開發正是著眼于未來學校發展藍圖而量身定做的,為每一位學生未來、一生發展奠基。
教育實踐證明,一個人每個方面都非常突出是不可能的,為此,我校的書法教育校本課程彌補了教育的空白,讓每一個人都有發展、都有進步、都有成功、擁有自信成為可能,使每一個學生得到自我發展和提高,讓我們的母語文化得到繼承與發展。
二、書法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書法教育”以實踐活動為手段,以臨摹訓練為方法,以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情節、創新精神和人文素養為根本。
1、課程總目標
。1)《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要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焙汀斑M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教育”,使廣大青少年深刻了解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美好河山,優秀文化。書法不僅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還是“世界公認的最高藝術”。(沈尹默語)通過學習書法,使學生能很好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及燦爛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2)寫好鉛筆字和鋼筆字,掌握書寫的基本方法,會寫硬筆字,培養學生書寫漢字的能力,鞏固語文識字教學。做到書寫正確、規范、整潔。培養書法興趣和素養。
。3)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了解書法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充分認識學習和繼承書法藝術的重要意義。
2、課程分目標:
。1)通過書法教育,力求探索中學生書法練習與育人相結合的契合點,最大化的發揮書法教育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養審美能力;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
。2)通過書法教育,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評述力等,為其他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更好地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
(3)書法練習講究姿勢,使人身體各種器官都得到了相應的鍛煉,促使學生身心健康。
。4)有效探索中學生寫字系統訓練的科學方法與中學生寫字能力的檢測辦法、評價體系、中學生寫字教學指導課的教學框架,逐步提高教師寫字教學的指導和研究能力。
(5)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書法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三、書法教育課程開發的內容
一抓課程建設!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中學生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前賢、名家對此也多有著述。中學語文教材更是將寫字教學放在了突出的地位,描紅、仿影、臨寫一條龍,識寫結合,描仿入體不間斷。我們依據中學語文教材特點,將教材識字內容和《教程》內容安排相結合,編排科學、體例新穎、實用性強、成效顯著。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我們要開發寫字指導課、書法欣賞課、書法文化研究課三種課型。
1、寫字指導課:我們計劃創設寫字三步教學法(模式):一看,即讀帖、觀察感知;二練,即寫,實踐體驗;三評,即分析感悟。其作法與意圖是:一看創設情境明確目標定向
2、書法欣賞課:書法作品具有悅耳的音美、悅目的形美、感人二練先描后臨組織交流比較鑒別體會要領三評歸納總結矯正練習提高的意美。為欣賞到書法作品的妙處,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入手、如何欣賞。具體到一幅作品的用筆、用墨、章法布局、結構等方面,在書法的線條、結構中感受情感意蘊,獲得特定的審美感受,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3、書法研究課:了解書法文化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為此我們設立了書法研究課。比如:對中國文房四寶的研究,對蘭亭文化的研究等等。這些課題的研究,都將開辟了我校寫字教學的新天地。引導學生從理論的高度分析研究書法作品、作家,從而形成自己的認識,完成對作品的再認識、再提高。
二抓活動促進。
活動為師生成長搭建了展示的舞臺和成長的平臺。我們主要抓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狠抓教師的特長訓練。由書法工作室制定教師的訓練目標、方法及考核辦法,過硬的教師素質為學生寫好字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是扎扎實實訓練學生寫字。我們合理安排訓練時間,堅持每周一節寫字課,長年不輟,為師生寫字交流切磋提供更加寬廣的平臺;遵循“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每年舉行一次學生集體筆會,讓他們在全體同學面前把最滿意的墨寶留給學校。
四、學習評價方式
1、自評和他評相結合
2.成果展示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方案 篇2
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重要補充,是學校課程開發與建設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凸現辦學特色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對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選擇與發展需求具有重要價值,體現著對人的高規格培養。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以及《山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試行)》等精神,依據學校實際,對學生的發展需要進行科學的評估分析,特制訂本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
一、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課程是為學生而生的,滿足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興趣和需求是校本課程開發最根本的關注點!耙凰玫膶W校不應當規定人的發展道路,而應該是一個能夠讓學生實現夢想的地方!睂W校就其本質而言就是一種讓學生在其中不斷完善、成長的環境,學校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按照教育規律、人的成長規律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創造一種最適合學生的生態環境。智能優勢的差異性必然要求課程的多樣性,“和而不同”反映了對人的尊重,建立和諧的課程體系在促進學生充分發展的同時,也必然賦予課程以生命力。
(一)需求
無棣一中已有6年的歷史,隨社會發展和課程改革,以創建師生的幸福人身為學校的理想,學校極為重視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同時又注重立足學生今天的發展設計,使學生明天的發展總是建立在今天的基礎上,并且通過實現學生素質的培養,夯實學生發展的根基,真正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每一名學生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生命個體,其成長背景、發展經歷、素質構成,各有所長,F代社會的學生素質全面,競爭意識強,個性突出。這是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根本點。面對這樣一個群體,我們既要讓學生通過課程獲得更高的知識和思維能力,更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生活、學會發展、學會創新;既要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所需要的特色素質,更要讓學生學會尊重、繼承傳統、懂得關愛、習得文明。
學科教研組、集備組、教師必須認真分析研究學生群體,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座談等多樣的調研形式,結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走進學生,了解學生所需,掌握學情,有針對性的開發相關校本課程。
教師和學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是課程構成的最為重要的元素。教師是教育的核心,是課程開發與建設的主體,是保障學校發展、學生發展最根本的力量。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既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在需要,更是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育研究的發展需要。教師可以通過課程將自己的興趣或優勢智能付諸于教學實踐,拓展研究領域,也可以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與人生價值。
(二)可能性
1、無棣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名勝古跡薈萃,田園風景秀美。(“八大景”聞名遐邇,禹貢碣石山、大口河旅游風景區、海豐塔、秦臺、漢壘、光武城、清代高等小學堂、魏王豹墓及清代金石學家吳式芬故居等景點古韻猶存,新姿甫綻。登碣石山,可直觀滄海;漫步黃金海岸,可嬉水沖浪。
歷流傳于無棣的民間藝術,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清末、民國年間,河北省的竹板書、西河大鼓和摔韁調等曲藝形式相繼傳入無棣縣。無棣被稱為魯北“鼓書之鄉”。
無棣人文始著于夏商,唐季有聲,宋元繼起,至明清兩代而極盛,掇英擷秀,科甲如林,賢相名卿方伯聯第。后唐李愚明宗時為相,以書說韓建傳于世;北宋李之儀,文比蘇秦,書若黃米,翰苑巨擘,一代宗師;明太宰,宦績揚名中外,文章稱奇今古,與同為無棣籍的王佐、谷中虛聯稱同朝三部尚書(戶部、吏部、兵部),名載國史;清代以吳式芬為代表的“海豐吳氏”家族,有“進士世家”“尚書門第”之稱,清代十朝為宦,榮授“七巡撫八侍郎九封光祿,三翰林五資政十朝邦禁”之美譽,吳氏著述豐實,“家乘萬卷”,與濰縣陳介祺“家藏萬印”并冠齊魯。中國近代名人大辭典,就錄入無棣歷史名人十人,諸如北洋大臣吳重熹、兩廣總督張鳴岐、山東督軍張樹元、抗日將領馮安邦、鋤*部長徐尚武、模范專員石景芳、三邊政委丁洪澤、同盟會員楊虎臣等。歷數當代名人還有京昆耆宿李洪春、鼓界泰斗劉田利、武術名流姜綬青、電腦博士王申培、建筑設計大師張镈、中國國畫家李山等。
豐富的文化遺產,日新月異的經濟建設,都為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提供了可能性。
2、學校在推進課程改革中逐漸形成以課堂教學為基礎,以課程建設為抓手,以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發展思路,也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課程開發體系與模式。學校鼓勵全體教師積極開設校本課程,從教師專業化發展、教研組團隊建設、課時補助、制度管理、評優推薦、后勤保障等諸多方面為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提供更加積極、民主的大環境。
3、借助社會資源拓展課程領域。學生家長、周邊資源、地域文化、地方特色、民間藝人、社會名人、社會團體等均可作為課程資源,可以建立“社會資源類課程資源庫”。
4、注重課堂生成資源的收集、利用與再開發。化的保存教學過程,注意收集、整理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探究過程,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文本、圖片、視頻等資源均可成為后續課程開發與建設的寶貴資源。
5、重視網絡資源的獲取,發揮教育博客、教育網站等網絡媒體技術的資源優勢,學校網站、教育系統資源網站均可成為課程開發的資源。
6、目前我校教學區、辦公區、藝術樓、操場、圖書館、學術報告廳、實驗樓、宿舍、食堂等校內區域設施齊全,均可成為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資源保障,當然我們也積極倡導教師創造性的開發或使用相關場地開設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
二、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總體目標
2xx年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23年《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又提出,“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為學校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地開發學校課程,為學生有效選擇課程提供保障,F階段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范圍主要為《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中的選修Ⅱ部分。校本課程是與國家、地方課程并列的課程類型,具有獨立的價值,并且有明確的比例配置,任何人不得剝奪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權利。
在素質教育的探索中,我們突出強調“以人為本”的核心教育價值理念。以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為支撐,根據教育全球化及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學校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為價值取向,按照基礎教育的定位、人的成長發展規律及本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身心健康素養、自我認知和生存能力等基礎素質。
三、校本課程的開發設想
。ㄒ唬╅_發主體:
教師個人(包括后勤工作人員)、備課組、教師全體、校內外合作、學生以及師生合作等。提倡“1+1”模式,即任課教師承擔一門學科的教學,有能力的再開發一門校本課程,原則上誰開發隨承擔實施。
。ǘ┱n程主題:
(1)反映學生興趣、特長、綜合素質和身心健康等個性發展的主題。
。2)反映時代發展需要人的新的素質如理財、表達、合作、寬容、創新等方面的主題。
。3)反映學校特色發展的主題。
(4)反映民族、民俗、社區、環境等地方文化與自然的主題。
。ㄈ┬1菊n程開發的類型:
我校校本課程目前主要規劃為八類,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類別選擇開發相應的校本課程或者進行課程改編,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智能興趣跨學科、跨領域開設校本課程。
主要分類如下:
科學激趣類、藝體技能類、人文素養類、語言工具類、技術類、學科拓展類、體驗感悟類、文化交流類課程等。
(四)開發的課程,必須填寫《無棣一中校本課程申請表》,由校本課程評審委員會評審,確定是否納入實施程序。
學校原有的校本課程,經過加工修改,原創者可以繼續申報。
四、校本課程的實施與常規管理
每一門校本課程必須包含相關的課程規劃、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的實施與評價以及課程資源的分析與利用等課程元素。
。ㄒ唬┬1菊n程的實施
校本課程在基于課程目標的前提下,采用多樣化的實施方式。由課程教學處和年級組組織實施。
1、課程教學處和年級組面向家長和學生要精心組織課程推介會,詳細介紹學校課程的特點及對學生素質培養的`功能。注重引導學生去發現自己的地優勢智能,幫助確立發展的欲求。
2、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選擇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課時安排與學分要求
1、每門校本課程課時安排一般為每周1課時,總課時為18課時。
2、《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規定,每個畢業生的最低學分為144,其中必修學分為116,選修Ⅰ學分至少為22,選修Ⅱ學分至少為6。學校課程(選修學分II)的設置要采取模塊方式,每個模塊設計為18學時1學分,或36學時2學分。學校至少應實際開出18學分的學校課程。
3、每個學生每學年至少必須修滿2個學分且至少選修兩門校本課程,并記入學生檔案。
。ㄈ┬1菊n程的常規管理
1、年級組
。1)各年級組有責任分階段規劃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其校本課程的數量與質量是年級組千分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
。2)各年級組所開校本課程按規范必須做到“六有”:有課程目標、課程計劃、有課前教案、有科學而可行的教學設計、有實施方法及評價辦法。
。3)各年級必須開出足以滿足本年級學生需求量的學校選修課程。鼓勵以合作的形式開設相關課程。
2、教師層面
(1)開設的校本課程要建立在學生問卷調查基礎上,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興趣和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提高教學服務質量。
。2)教師不得自行調課、代課、停課;不得私自更改上課時間、地點。
(3)教師必須自覺遵守核定課時量,不得違規擅自增加或減少課時,以免造成學生課時負擔或管理松散。
。4)任課教師向課程教學處提供學生百分制的原始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占4%,學生上課缺勤三次以上,本門選修課程將不記學分。
。5)每門選修課要注重課程過程資源的收集、歸類、整理,建立齊全的電子檔案。開設一段時間后,要形成完善的課程綱要,逐漸向精品化課程發展。
3、學生層面
。1)學生根據學校課程一覽表進行選課,填寫選課申請。學生一旦確定選修的學校課程,則不得隨意更改或退出。學生如想改換選修校本課程,必須向年級組提交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進班聽課,記入學分。
(2)校本課程原則上需報名不少3人才準予開課;超過75人要分班教學。中途學生流失而造成人數低于底線,則該課程終止。
。3)遵守學校課程課堂常規管理,教師要加強課堂管理,注重過程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4)學生如果在選修校本課程過程中遇到不滿意的情況,有權向年級組投訴或通過《選修課反饋單》向年級組反映。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取各種信息,獲得獨特的體驗,在交流中宣傳學生的閱讀潛力和語言表達。
二、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和能力?梢栽陂喿x時間、形式、速度、方法、內容上有很大的.突破。
2.培養學生的智力水平。語言在豐富和積累的同時,可以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思維水平。
三、閱讀速度和內容:
1、提倡閱讀,每分鐘不少于50至60字。
2.閱讀簡單的文學和語言讀物,如童話、兒歌、寓言和故事。
3.看一些數學書;自然和社會科學讀物。比如《十萬個為什么》,也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的有聲書。
四.方法和措施:
1、提倡以課內閱讀為補充,課外閱讀為主要方式。
2.組織閱讀水平互補的閱讀小組。應選擇每個小組的組長來領導、監督和管理小組的閱讀過程。
五、課程計劃
第一課時:提前安排并參觀音樂書,然后參觀音樂書了解音樂書吧的布局和環境。
第二課時:從封面、目錄、扉頁、出版日期、出版社、作者等方面具體分析理解一本書。
第三課:學會給書分類
第四課:介紹你最喜歡的一本書
第五課:閱讀寓言
第六課:閱讀童話
第七課:講你最喜歡的故事
第八課: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