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通用3篇)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 篇1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交通安全管理,保障學生上下學乘車安全,積極營造我鎮教育和諧發展的良好環境,根據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堅持“政府領導、部門配合、規范管理、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針,全面加強學生交通安全制度建設和管理,逐步構建職責明確、規范有序的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機制。
二、工作原則
鎮政府、學校齊抓共管,摸清各校學生實際上下學情況底子,以“依托公交、家長接送、學生步行”為原則,積極宣傳,防止“黑車”,做好我鎮學生上下學安全工作。
三、工作目標
積極解決學生上下學的實際困難,積極聯系有關部門共同努力,力爭在兩年內學生上下學無后顧之憂。
四、實施時間、范圍
學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實施時間為20xx年10月至20xx年12月。實施對象為:難以保障就近入學且不能依托公共交通上下學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其中以小學生為優先解決對象。條件原則上為學校所在地與村委會所在地3公里以上。
五、監管職責
為全面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接送學生車輛安全營運,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和單位的監管職責。
鎮安監站:指導、協調、檢查、督促落實學生交通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學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領導責任制、工作督查制和責任追究制;積極改善本行政區域的道路交通條件,保證車輛行駛安全順暢;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學生分布情況制定學生接送車行駛線路和學生候車點建設調整方案;積極協助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交通部門、學校查處學生乘坐車輛超載現象,積極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提高轄區內居民的交通法規觀念,切實做好學校周邊環境的綜合整治工作。
村頭鎮中心學校:負責抓好學生乘車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要將交通安全教育納入課程教學計劃,提高學生自我防范能力;嚴格把握學生乘車條件,做好學生乘車的組織工作;與提供接送車服務的營運公司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及時做好乘車學生數和學生分布情況等信息的匯總、上報工作,建立健全學生接送安全工作臺賬。
六、工作措施
(一)保障學生就近入學或在寄宿制學校入學,減少交通風險。要妥善處理小學布局調整與就近入學的關系,堅持寄宿制學校建設和低年級學生就近入學并舉,對于無法實現接送的偏遠地區學生,應通過寄宿的辦法解決上下學的交通問題。
(二)積極推進校車工程。對確實難以保障就近入學的有關行政村,鎮政府應當采取措施,按照實事求是、積極推進的原則,建立校車制度。可依托專業道路客運企業,成立學生校車運營公司,也可吸收依法取得校車服務資質的社會力量參與運營。要確保學生接送車輛符合校車安全技術標準。
(三)進一步規范學生接送車管理工作。嚴格準入制度,把好審核關、源頭關、行駛關、監督關、教育關的“五關”責任機制,做到定人、定車、定座、定時、定點、定線路的“六定”要求。密切防范、杜絕“黑車”接送學生現象。
(四)摸清底子,重點整治。鎮政府和學校一起對全鎮學生乘車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找出要解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下面是全鎮中小學的學生上下學情況統計表。
從調查情況看,尤其是村頭初中住宿學生星期五放學和芳林小學的士谷、小溪邊學生上下學問題,由于公司公交車運力不足,特別是星期五下午放學,初中學生乘車嚴重超載,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針對這一問題,鎮政府與學校一起將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1、以家訪的形式對家長做工作,宣傳教育學生不要乘坐無牌無證、假牌假證、套牌套證及三輪車、農用車、報廢車和拖拉機等車輛。存在不穩定的安全隱患,要求他們在沒有通公交車的情況下,對子女上下學要一對一接送;
2、與家長簽訂安全協議,明確和增強家長的責任感;
3、積極聯系利群客運公司,盡量能開通村頭—匯坑—士谷—小溪邊村的早晚班車,以方便學生上下學;
4、與利群客運公司協商,村頭初中住宿學生星期五放學回家時,增加班車幫助解決。
5、協同有關部門堅決查處無證駕駛、無證營運的“黑車”,減少學生安全風險。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 篇2
為貫徹落實省、市、縣公安部門、道交委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我鎮道路交通管理精細化水平,按照省公安廳《關于在全省推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路長制”的意見》(甘公交〔20xx〕99號),慶陽市道交委《關于在全市推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路長制”的意見》(慶交委〔20xx〕23號),慶城縣道交委《關于在全縣推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路長制”的意見》(慶交委〔20xx〕6號)等規定,現就全鎮推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路長制”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緊緊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任務,堅持公路安全與城市暢通并重,以提升交通現代治理能力為目標,積極轉變工作作風,主動服務人民群眾,不斷提升道路交通現代治理能力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道路交通環境。
二、目標任務
緊緊圍繞“防事故、保安全、保暢通”總體目標和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工作總體部署,按照“統籌協調、屬地管理、聯勤聯動”的原則,在全鎮道路分段設置“路長”,構建責任明確、重點突出、協調有序、防范有力的交通管理長效機制,全面提升“一路一策”精細化管理水平,積極創建隱患治理成效明顯提升、路面管控效能明顯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明顯提升、交通事故明顯下降、交通擁堵明顯下降、路面違法行為明顯下降的“三提升、三下降”示范道路。
三、工作原則
(一)堅持統籌協調。鎮交通安全委員會統籌全鎮道路“路長制”工作,指導各村落實工作要求,各村要確保“路長制”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二)堅持“屬地管理”。充分發揮“兩站一室”的.職能作用,完善以鎮黨委政府、交警隊和各村為主體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系,協調上級部門抓好工作落實。
(三)堅持聯勤聯動。建立多方聯動工作機制,形成源頭監管和隱患排查治理。加強站所之間協同配合,村村之間協同配合,共管共治,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做到響應及時,處置得當,鎮屬機關單位、企業配合有力。
四、工作職責
路長:召集各級“路長”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全局性工作;建立常態化聯勤聯動和定期聯席會議制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開展督導檢查,督促各級路長履行職責,抓好工作落實。
副路長:貫徹傳達上級會議及文件精神,召開專題會議,總結工作成效,安排部署階段性工作,分析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健全協作機制,制定應急預案,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開展督導檢查,抓好日常工作落實。
村路長:按照上級精神和路長和副路長工作要求抓好轄區日常工作,儲備應急物資,開展轄區道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預防和遏制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發生,協助路長和副路長解決突出問題。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在全鎮道路實行“路長制”,是落實省、市、縣部署要求,進一步提升全鎮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各村村路長要提高認識,按照工作要求,抓好工作落實。
(二)加強組織領導。在全鎮設立路長制,是對交通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各村村路長要服從管理,各司其職,按照路長和副路長的要求認真開展工作。
(三)落實工作責任。路長要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副路長要每周召開一次會議,分析研判當前道路安全形勢,制定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實。村路長日常要上路巡查,遇冰雪雨霧、節假日、突發應急事件等情況,按要求進行應急處置。落實管控措施,確保道路暢通安全。
(四)要做好信息上報工作。村路長對轄區道路排查出的安全隱患能治理的要及時治理,不能治理的要及時上報,協助相關部門做好處置。村路長要確保上報信息準確及時,治理措施及時有效,杜絕和遏制交通事故發生。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 篇3
冬季到來,由于雨、霧、雪、等天氣的即將來臨,導致道路能見度降低,部分路段可能存在積水結冰的現象,嚴重影響道路暢通和行車安全,為了切實加強冬季學生接送車輛運行安全管理,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高效有序的組織事故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學校秩序,明確安全事故處理的責任,確保學生人身安全不受傷害,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領導
學校建立學生校車冬季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任副組長,組員由各班班主任、安保人員及校車司機組成,領導小組負責本預案的制定,發布和實施,參與處理安全事故,對事故發生經過做好詳細調查和記錄,并在第一時間內報告相關部門,并通知相關人員趕到現場,協助交警等部門進行處理。全體成員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開展救援處理工作。
二、事故預案方法和措施
1、學校要對放學乘坐校車的學生經常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和交通法規的教育,特別是對于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重點反復地對學生進行講解、分析,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
2、制定學生乘坐校車的紀律和安全制度,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對乘坐校車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強調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租用車輛要求選用遵守交通法規,駕駛經驗豐富的駕駛員,選用車容、車況、安全性能好的車輛為學校提供服務。
3、加強駕駛員和乘坐校車負責老師的責任意識教育,要求駕駛員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謹慎駕駛,“文明駕車、禮讓先行”,提高駕駛員安全意識,減少事故隱患,并落實安全檢查制度,確保車輛安全狀況良好。要求負責教師加強管理,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制止并加以教育。
4、要求學生在乘車中自覺依次上下車,要文明、安全候車,要在規定的時間、地點等候校車,上下車輛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在行車過程中,嚴禁同學之間打鬧,頭和手伸出窗外。
5、做好車輛例行保養工作,出車前要對車容、車況、安全性能(特別是制動系統)進行檢查
三、處理事故的職責
接到事故發生報告后,有關職能部門要立即趕赴現場,以最快的速度立即積極開展工作,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擴大,組織救援、保護事故現場、開展事故調查取證,盡快設法向領導小組報告事故情況;如屬重大安全事故,則視事故情況,與有關方面取得聯系,妥善處理。
四、關于安全事故的調查結案
原則:突發安全事故發生后,應先搶先救急,及時匯報,按照依法辦案、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開展事故調查處理。
確認事故現場,保護現場,先搶救傷員排險,防止事態擴大而采取的緊急措施和移動現場物件時,應作出標志,協助交警、交管部門拍攝或繪制現場圖并寫出書面記錄。
及時疏散人員,組織人員及時做好同乘學生的護送工作。
在上級部門指導下做好其他善后工作。
五、應急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校車交通事故,應按下列程序進行處理:
隨車教師第一時間報警,然后及時匯報學校領導。
領導小組及時報中心校、教育局和相關部門。
處置乘車人員。
①如有受傷者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要盡快及時聯系車輛把傷員送至縣級或縣級以上醫院救治。
②另外調動車輛接送同乘沒有受傷的學生。換乘車輛時,隨車教師要看清周圍交通、車輛行駛情況,避免發生新的交通事故。
及時通知家長。
配合交通事故處理部門,并參與調解。
及時做好學生及家長安撫工作,控制事態,維持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進行。
保險介入。
x學校
20xx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