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封閉管理方案(精選3篇)
工業區封閉管理方案 篇1
為進一步鞏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成果,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心安全,打造安全、文明、綠色、和諧工地。根據全國平安校園建設通知精神和學校安全工作要求,特制定校園工地封閉管理制度。
1、施工期間嚴格執行工地現場封閉式管理,堅決做到“五個一律”:
(1)校外與本工程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
(2)施工人員進校門前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查體溫;
(3)施工人員進入校園后,不得隨意走動,一律由工地車輛統一帶進工地現場;
(4)進入工地現場后,施工人員一律不得隨意出入工地;
(5)如遇特殊事宜確須出入工地的,一律報基建處審批通過后方可進出;
2、施工企業應明確各級人員保衛職責,制定保衛管理方案,配備保衛人員,加強夜間巡查,防火防盜。
3、施工人員生活區、辦公區和施工區應按規定分開設置,分區隔離,統一管理;受場地限制無法統一設置生活區的,項目施工企業應加強對駐外人員的日常管理。駐外人員每天統一憑證并體溫測量正常后進出校園工地。
4、施工現場實行100%圍擋封閉,原則上工地大門設置不多于兩個,大門口設置24h門衛值班,對進出工地的人員、車輛、材料、機具進行嚴格管理。施工期間保證大門緊閉,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工地現場。如遇行政管理單位檢查,應積極配合引導。
5、制定有效的施工噪音、光照及灰塵防治措施,盡量減少施工噪音、光照及灰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原則上施工時間不得早于早上7點,晚上不得晚于晚上10點。如遇特殊施工需求,應及時上報基建處予以溝通協調。
6、施工企業應對工地生活區、辦公區及施工區認真開展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盡快落實整改。
7、保證工地環境干凈整潔,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八個百分百”要求,建立工地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安排專人每天進行生活區、辦公區及施工區打掃清潔工作。
8、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文明及衛生健康宣傳教育,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及衛生意識,增強自我防護能力。
9、加強疫情監測,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四有”要求:有防護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責任人、有防護物資設備、有醫護力量支持。
10、嚴格執行施工單位領導帶班和關鍵崗位工地24小時值班制度,嚴格落實信息報告制度,發現異常現象及時上報基建處,堅決杜絕遲報、漏報、瞞報等現象。
11、施工企業項目經理對此封閉管理制度負責監督落實。
12、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待工程竣工后予以終止。期間,對不遵守本制度規定者將予以嚴肅處理。
工業區封閉管理方案 篇2
一、目標管理考核機構
為便于對農業三場目標管理考核,特成立縣農委農業三場目標考核領導小組,由考核領導小組負責對農業三場各項工作的考核。
二、考核內容和方法
1、從信訪穩定、安全生產、日常管理、財務管理四個方面對農業三場的工作進行定量考核,總分值100分;
2、對應的目標管理全額獎勵金額為:主要負責人每人每年6600元,其他管理人員每人每年6000元(含原年度考核獎2400元);
3、農業三場所有工作人員根據考核細則,每年的年底由縣農委農業三場考核領導小組對每個人員進行綜合打分,所得分值所占的百分比乘以其本人的全額獎金就是該工作人員全年所得的目標管理考核獎金。
三、農業三場目標管理考核細則
(一)信訪穩定(40分)
1、農業三場職工直接到縣農委通過書面或口頭投訴本單位的,三場管理人員應及時趕到縣農委進行現場處理,能妥善協調處理投訴的,不扣分;不能妥善處理的,一次扣所有管理人員各2分;(10分)
2、農業三場職工通過市長熱線、縣長熱線、政民互動、12345政府直通車或直接到縣信訪局及其他縣級相關部門投訴的,三場管理人員能妥善協調處理并積極即時回復的,一次扣所有管理人員各1分;不能妥善處理造成二次上訪的,一次扣所有管理人員各5分;(15分)
3、農業三場職工通過電話、信件、電子郵件或直接到市級以上信訪部門及其市級以上相關部門投訴的,農業三場管理人員能妥善協調處理的,一次扣所有管理人員各5分;不能妥善處理的,一次扣所有管理人員各10分。(15分)
(二)安全生產(20分)
1、農業三場各單位必須切實做好本單位防火、防盜、用電安全工作,清查排除危房、機動車和水塘等安全隱患。建立安全生產預案,成立應急工作處理領導組,遇重大突發事件,要及時向農委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匯報,并按預案處理程序向縣應急辦、機要局匯報;(5分)
2、設立險情警示標牌,做好安全生產宣傳工作(5分);
3、如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每發生一次事故扣所有管理人員5分。(10分)
(三)日常管理(20分)
1、制定嚴格的上下班制度和請假制度,單位主要負責人出縣一天需向農委分管領導請假,出縣兩天以上需向農委主要領導請假,違規一次扣1分;單位其他管理人員,出縣需向本單位負責人請假,違規一次扣1分;(5分)
2、所有工作人員正常工作日需在單位正常上班,農委考核領導組不定期對農業三場的在崗出勤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在崗工作人員,一次扣2分。(10分)
3、切實搞好本單位的環境衛生,積極配合所在地鄉鎮做好三線三邊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此項工作不力者,扣所有管理人員5分。(5分)
(四)財務管理(20分)
1、嚴格財務審批手續,如發現有不規范審批手續的票據,每發現一筆,扣當事人1分;(5分)
2、嚴格執行農委出臺的預算管理辦法,單位支出超出上級主管部門對該單位的預算,扣所有管理人員5分;(5分)
3、嚴格按照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及時報賬,每季度報一次帳,報賬時間必須在每年的1、4、7、10月份內完成,超過時間報賬,一次扣財務人員4分,扣主要負責人2分。(10分)
(五)以上各分項分值以所設分項總分值為限,扣完為止。
四、本方案自20xx年7月1日起實施。
工業區封閉管理方案 篇3
一、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設備管理,理順設備管理程序,杜絕計劃外采購,最大限度發揮設備效能,延長使用壽命,更好的服務于生產,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構成固定資產的設備(包括生產性、非生產性)、設施、工具、儀器儀表類等(構成固定資產的兩個必要條件:
①單臺價值超過20xx元。
②使用年限不低于1年)。
二、設備的購置、驗收
第三條年度維簡計劃由機電科根據資金數額及各單位、部門設備需用情況負責編制,報礦領導批準后上報集團公司審批。機電科根據集團公司批文及各單位需要情況編制月度設備采購計劃,報分管領導批準后交億金公司采購。
第四條年度安全費用使用計劃由機電科根據安全費用數額及各專業提出的需求計劃負責編制,報礦領導批準后上報集團公司審批。各工區、科室根據集團公司批文將構成固定資產的設備、設施、儀器儀表等根據需用情況編制月度計劃,報分管礦領導批準后交機電科匯總和維簡計劃一并交億金公司采購。
第五條年度維簡和安全費用計劃內未列入的其他設備,禁止提交計劃和采購。因生產需要確需購買的,由專業科室提出書面申請報分管礦領導簽字批準后,由機電科匯總與月度計劃一并交億金公司采購,并在年底調整計劃時追加。
第六條各生產單位所編制的月度計劃于每月16日前必須報機電科,其中所需的設備必須由機電科審批,報材料管理小組,其他配件材料報材料管理小組并于每月21日前由分管領導組織審查。無月度計劃的不予辦理,生產單位急需設備必須經材料小組、機電科、機電礦長或生產礦長批準,非生產設備及大型設備報礦長批準。所報設備、配件計劃使用標準計劃表,注明規格型號、主要技術要求、生產廠家及到貨時間,單位經辦人、負責人簽字。凡違反上述規定之一者,罰單位負責人100元。
第七條對月度計劃內的物資是否構成固定資產存有疑問時,應向機電科、財務科及億金公司咨詢使用年限和價格,無年度計劃但構成固定資產的不得上報采購,特殊情況下需經礦長批準。
第八條設備選型時應注意通用化、標準化,所選設備應經過鑒定,有生產許可證、檢驗合格證、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井下防爆電器設備還應具有防爆合格證。設備到貨后,由億金公司駐軍城供應站通知機電科、生產科(采掘設備)、財務科、材料小組及使用單位到場驗收,并在驗收報告上簽字。隨機資料交機電科存檔,缺少部分由億金公司駐軍城供應站向供應商索取。隨機工具交使用單位,隨機配件由材料小組保管。
三、設備的領用、發放
第九條設備到貨經驗收合格后,由使用單位出具領料單經分管礦領導簽字同意后,到機電科換取設備出庫單,領料單簽字聯和設備出庫單存根聯一并由機電科存檔備案。
第十條設備出庫單由機電科設備管理員出具,領用單位領用人、供應部門負責人、倉庫保管員共同在設備出庫單上簽字后,倉庫保管員方可發放,不得代簽。
第十一條設備管理員應詳細填寫設備出庫單,并將設備及附件、銘牌及時抄錄存檔。設備經驗收合格不論是否出庫,均應建立設備檔案,計入設備臺賬編號管理,并每月一次到財務科核對固定資產明細,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解決。
第十二條設備到貨經驗收不合格或經使用達不到生產需要的設備由機電科聯系億金公司負責退回,
四、設備的使用、管理和調撥
第十三條使用單位將設備領出后,應及時安裝、調試,所有設備都必須按照設備規程和完好標準進行使用和維護、保養,嚴禁超負荷、拼設備和違章操作,無操作規程和完好標識的必須在制定后才能使用,對強令司機超負荷或不合理使用設備造成設備損壞或縮短使用壽命的,機電科有權制止,司機有權拒絕操作,并可越級上告,對違章操作和違章指揮的,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第十四條使用單位要貫徹執行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的原則,設備維護使用,實行專責制。主要設備應實行包機制、多班制生產的`設備必須執行交接班制度。大型固定設備均必須有運行記錄,無包機人或專人維護的設備不準使用。各類司機必須經過培訓達到本設備操作的技術等級及應知應會要求,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使用中的設備必須保持完好狀態。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動作可靠。并定期檢查試驗,做好記錄,不合格的嚴禁使用,嚴禁帶病運轉,防止和杜絕跑、冒、滴、漏。實行強制的三級保養制度,每日例行保養,每月二級保養,每半年三級保養,保養費用由使用單位承擔。建立健全潤滑管理制度,堅持五定(定人加油、定人換油、定點給油、定質選油、定量用油),對主要設備實行點檢制,由機電科制定點檢標準,并監督使用。所有設備實行定期強制檢修。機電科負責制定全礦計劃,設備使用單位負責編制設備的季檢和月檢計劃,并報機電科審批,由機電科考核。礦井每年不少于15天的停產檢修時間,其它各類設備按規定周期進行檢修。對因維護、保養不及時,操作失誤造成設備事故的將依據《軍城煤礦安全生產處罰條例》追究責任人的責任。
第十五條使用單位設備損壞時應及時匯報機電科和調度室,由機電科組織有關單位對損壞原因及程度進行分析鑒定,必須查清原因和責任,并采取措施防止同類事故重復發生,同時對事故損失進行評估,拿出處理意見報礦領導批準。
第十六條井下閑置不用的設備應及時升井(7天),禁止各類開關、啟動器代替接線盒使用,否則對責任單位進行處罰。
第十七條機修廠應及時對送交損壞的設備進行修復,因技術原因無能力修復的設備應書面申請報材料小組,經礦領導同意后由材料小組會同有關部門招標確定維修廠家進行修理。對因修理不及時影響生產的將追究相關部門或工區的責任。
第十八條機修廠要建立健全主要設備維修及外委設備修理臺賬并每月報送機電科備查,對修復的設備機電科組織有關部門驗收。
第十九條各單位調撥使用礦機修廠修復后的設備,應到材料小組辦理設備調撥單,機修廠依據調撥單發放,否則追究機修廠責任。設備調撥應本著有舊不用新、先井下后井上的原則進行調撥。
五、設備的基礎管理
第二十條為加強設備的基礎管理,機電科應配備專職設備管理員一名,工區(廠)應配備專職或兼職設備管理員一名。
第二十一條設備基礎管理的要求是數量清、狀態明、屬性準,帳卡物一致。
各種設備分類逐臺編號、登帳、建卡,機電科建立設備總臺帳,班組負責管理的設備也要建立相應的臺賬。班組設備臺帳每月月底與機電科臺帳核對一次。
第二十二條加強統計工作,健全原始記錄,以保證統計數據準確,并按時向集團公司有關部門報送月、季、年度統計報表。
六、獎懲
第二十三條機電科應定期對設備管理工作進行檢查、考核,組織評比競賽,對設備管理工作成效顯著的班組,年底評出設備管理先進單位給予獎勵;對在年度設備管理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的先進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十四條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玩忽職守造成設備損壞事故或經濟損失;失職造成管理混亂,設備嚴重失修影響正常生產;無計劃盲目購置造成設備積壓的相關責任者,依據《軍城煤礦安全生產獎懲條例》給予相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