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陽節文化活動方案范文(精選3篇)
2024年重陽節文化活動方案范文 篇1
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重陽節的由來。
2、了解重陽節的習俗。
3、了解重陽糕的由來。
4、會讀、二首有關重陽節的詩歌。
【知識目標】
1.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禮物送給老人,提高動手能力。
2.通過查閱關于重陽節的資料,學會利用各種資源及參考工具書,培養主動探索的能力
【情感目標】
1.感受人與人之間相互真誠關愛的情感,體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遠,激發敬老愛老的`真實情感。
2.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實際行動關心老人、尊敬老人,主動為老人做事。
3.培養兒童敬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二、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
(1)印發邀請函、做好宣傳準備工作(施蕾、賈燕琴、高亭等)
(2)布置班級文化墻(各班班主任)
(3)排練節目:
1班詩朗誦負責老師:艾黎英
2班快板負責老師:戚翊淼
3班英語兒歌負責老師:季新六
年級節目歌舞負責老師:孟曉蕾
隊列訓練負責老師:張睿琪
(4)活動用品準備
折紙活動:
愛心樹——莊敏霞
愛心折紙(xx0張)——施蕾
活動裁判:施蕾莊敏霞
喂蛋活動:
白煮蛋(36只)、小碗(12個)——施蕾
課桌椅(12套)布置——孟曉蕾
背景音樂——孟曉蕾
活動裁判:施蕾孟曉蕾
“趕豬”活動:
趕豬棒(8根)球(4只)——賈燕琴
活動裁判:賈燕琴、季新六
2.學生準備。
(1)通過采訪或查閱資料了解重陽節的由來及風俗等。
(2)會讀首重陽詩
收集重陽節的詩文,選、二篇讀熟,以備展示。
(3)自制張敬老卡
寫上兩三句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心里話,并會美化。
(4)說兩三句敬老話
定要當面對老人說,注意配上肢體語言。如果有些老人住得很遠,沒有辦法在重陽節這天相聚,也可以通過打個熱情洋溢的尊老電話來表達敬意。
(4)敬杯敬老茶
先備好小撮茶葉、幾粒枸杞、兩小片陳皮,用開水泡好后雙手奉上,配上幾塊五香豆腐干當茶點
(6)做件力所能及的事
在家給老人表演節目,敲背、按摩或者盛湯添飯等;陪老人聊天、下棋打牌、看電影等,也可以陪老人外出散步、賞花,放風箏給老人看。
三、活動時間:
xx年xx月30日(周四)上午
重陽節文化活動方案7
設計意圖:
金秋時節,重陽已至,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是一個登高望遠、品糕登高的日子,是一個屬于敬老愛老的日子,我們中班的孩子們邀請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到幼兒園,開展了一次豐富多彩的九九重陽親子活動,為老人送上自己的美好祝福。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使幼兒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與爺爺奶奶們一起操作粘貼畫,體驗親子間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糖果、重陽糕、各種樹葉、膠水等
活動過程:
1、介紹重陽節:
小朋友,知道明天(9月初9)是什么日子嗎?(重陽節)重陽節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你們知道嗎?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小朋友的節日是六一兒童節,那爺爺奶奶的節日就是重陽節。爺爺奶奶真辛苦,明天是他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給他們過節,好嗎?
2、合唱歌曲《好娃娃》
一首我們學的歌曲《好娃娃》,讓我們用最好聽地聲音唱給爺爺奶奶聽。
3、愛爺爺奶奶:
小朋友都很愛自己的爺爺奶奶,現在我們為爺爺奶奶做些事吧,喂他們吃重陽糕和糖果并說一句愛爺爺奶奶的話:爺爺奶奶辛苦了爺爺奶奶我愛您。
4、親子制作:
幼兒與爺爺奶奶一起粘貼樹葉畫,并給自己的作品命名。
5、幼兒把粘貼畫送給爺爺奶奶,并送上一句祝福語。
2024年重陽節文化活動方案范文 篇2
為切實搞好我鄉農村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實現農村面貌的根本性改變,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我鄉決定在全鄉深入推進以“四清”(清垃圾、清雜物、清殘垣斷壁、清危房)為主要內容的環境綜合整治活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通過深入推進“四清”活動,建成一批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新型農村。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政府主導、標本兼治、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規劃引領,強化機制建立、實施重點突破,做到統籌推進,進一步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四清”活動,使整治后的村莊環境更加整潔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二)工作原則
堅持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原則。農村面貌改造提升重點村作為“四清”活動的重點。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原則。要加強引導,更新觀念,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群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實現農村環境面貌的根本改變。
三、整治重點
(一)清垃圾
集中清除道路兩側、田邊、公共活動場所和房前屋后的垃圾。各村要制定垃圾收集及處理方案,合理布置垃圾收集點,做到垃圾定點收集、堆放。要對河道內、河道兩岸、干渠兩邊的垃圾徹底清除。每個村都要建立垃圾填埋點。
(二)清雜物
以農戶為主體,下大力搞好農村亂堆亂放的砂石、磚瓦、草堆和糞堆等雜物的規整和清理工作,下決心取締占用公共道路、公共活動場所堆物堆料的行為。結合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內容,制定各類雜物處置和消化的具體措施,對亂擺亂放等不文明行為,由村委會負責日常監督管理,及時予以有效治理。
(三)清殘垣斷壁和路障
以破損房屋的業主為主體,采取宜修則修、宜遷則遷、宜拆則拆的辦法,進行集中整治,下大力拆除村莊內影響交通的違章建筑和有礙觀瞻的殘垣斷壁(文物保護對象除外)。
(四)清危房
結合國家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扶持農村貧困家庭通過翻建新建或修繕加固的辦法,解決基本居住安全問題。重點引導農民群眾翻新和建造經濟、實用美觀且質量可靠的房屋。
四、工作步驟
全鄉“四清”活動分三個階段推進。
(一)制定方案階段(3月4日—3月10日)。按照全鄉的統一部署,各村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活動實施方案,各村的實施方案確定今后垃圾清運的責任人,具體補助方式由村自籌解決。各村的實施方案在3月12日前報到鄉政府辦公室。
(二)動員部署、集中整治階段(3月10日—4月10日)。各村組織召開活動動員大會,明確工作內容,制定工作計劃,落實工作職責,在全鄉深入開展“四清”活動,要充分發揮黨員的積極帶頭作用。
(三)檢查階段(4月10日—4月15日)。鄉“四清”活動領導小組要對全鄉“四清”活動開展情況進行驗收,并提出初評和整改意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鄉黨委、政府成立了由鄉長任組長,主管領導任副組長和各村支部書記為成員的“四清”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名單見附件),負責統籌組織協調全鄉“四清”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明確各村支部書記或村主任為本村“四清”活動第一責任人,要配備相應工作人員,按照目標任務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完善相關舉措,詳細調查摸底,搞好規劃設計,建立活動臺帳,按時上報統計數據,迅速組織實施。
(二)搞好宣傳,營造氛圍。要利用板報、會議、上報信息等多種途徑,全方位、高密度、多角度、深層次進行宣傳報道。
2024年重陽節文化活動方案范文 篇3
一、活動時間
xx年3月開始,持續開展。
二、組織安排
學校少先隊大隊部
三、活動步驟
第一階段:家鄉文化搜索
1、內容搜索:
(1)歷史文化:搜尋家鄉歷史名人、歷史故事等。感受家鄉勞動者的創業艱辛和成就。
(2)民間藝術:搜尋起源于本地的地方曲藝、民間歌舞、鄉村古樂、特色工藝等民間藝術,感受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挖掘民間藝術的文化內涵。
(3)民俗文化:搜尋本地有特色的民眾風俗,如衣、食、住、行習俗,民眾傳承的社會生活文化,如節日習俗,婚喪禮儀習俗等。汲取民俗傳統文化中的有機營養,體會淳樸、淳厚的民風民俗,弘揚傳統的民俗文化。
(4)名人軼事:了解包括家鄉有關(祖籍本地或在本地居住過)的古今名人大家及其軼事。
(5)美文名篇:包括與家鄉有關聯的名人撰寫的或反映本地生產生活和風俗習慣的詩詞、歌賦、散文、小說等。
(6)現代經濟和現代文化:當代新崛起的在全國或省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大企業、產業鏈條或產業集群。本地特產:搜尋特產,如水產品、手工制品、工藝制品等。
(7)了解家鄉社會主義新農村設后的農村發展遠景和目標。
2、活動形式:
(1)個人搜尋:號召全校少先隊員通過讀書、上網、訪問有關專家、老紅軍、老干部、本地名人、企業家等多種途徑廣泛查閱和搜集資料。
(2)互動交流:定期將個人搜尋到的資料以班隊會、黑板報、校園廣播等形式進行互動交流,達到人人參與,人人了解。
(3)實地參觀:組織部分青少年代表實地參觀文化活動場所、特色工藝制作等,讓青少年直接感受家鄉發展的文化氛圍。
第二階段家鄉文化進校園
1、輔導員老師在各中隊進行引導教育。編好教育真實,內容詳細,并且很好地結合實際和人文地理,融入經濟、文化、典故、道德的教案,做到了與課本接軌,與青少年思想動態接軌。
2、學校在五年級和七年級開設家鄉文化課。有自己成型的家鄉文化課校本教材、有專任教師、有教案、有固定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結合自己當地特色和搜集到的內容編寫了校本教材,突出時效性,突出特色。
第三階段:整理和創作。
對搜索結果進行認真整理、思考和歸納,以多種形式進行創作,組織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促進家鄉文化的傳播和宣傳。主要開展以下活動:
1、組織家鄉文化故事會。以收集歷史故事、名人軼事、民間故事為內容,動員學生了解身邊的故事,宣講身邊的故事。
2、開展“可愛的家鄉文化”作文比賽。以學生的切身感受,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的變遷,介紹家鄉的特色文化。
3、開展電腦作品展示活動。以“可愛的家鄉文化”為主題,動員學生把家鄉的文化、家鄉的變遷,通過幻燈片、動畫等電腦作品展示出來。有條件的單位要通過dv、攝影等形式,反映家鄉豐富多彩的文化和改革開放以來的新變化,并積極提供dv短片、數碼照片。
4、開展紅領巾與城市共成長“三小九個一”活動。以小記者、小訪問團、小考察團等形式,從小讀者、小攝影團的小鏡頭中搜索城市大變化,通過青少年的親身體驗,記錄家鄉發展的速度,了解家鄉發展的遠景。樹立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新觀念。
5、編輯整理《學校家鄉文化集粹》。
第四階段:家鄉文化成果展示
(1)個人和小組的創作,以“我眼中的家鄉文化”、以文章、攝影作品、繪畫作品、文藝作品等各種形式為表現手段。(2)學校的創作。以“可愛的家鄉文化”為主題開展班隊會活動,做到每個學校都有一個拿得出的特色家鄉文化的少先隊主題隊會。
第三階段:宣傳和總結
將搜索過程和成果展示活動中涌現出的優秀經驗與作品,向上級新聞媒體報送、推薦,并對階段“家鄉文化大搜索”系列活動開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果進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