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活動方案十篇
手工活動方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每到寒冷的冬天,熱水袋是最流行的一種保暖用品,不僅花樣繁多,形形色色,就連用處也很微妙神奇。有一天,有一個幼兒帶了一個熱水袋來園,麗麗小朋友驚訝的說:“熱水袋是老人用的吧!”另外一個小朋友說:“我媽媽說小朋友也可以用的”。于是幼兒開始紛紛議論,在議論的過程中,幼兒表現出了對熱水袋的濃厚興趣,我想這正是讓幼兒了解熱水袋的好機會,于是關于熱水袋的活動就此展開了。
活動目標
(1)了解熱水袋的用處
(2)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制作熱水袋的過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熱水袋的用處、提高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難點:熱水袋的制作
活動準備
暖水、塑料袋 、瓶子、包裝紙、布、雙面膠、膠水、穿好的針線、幼兒自己尋找的實驗材料
活動過程
(幼兒從家里帶來各種各樣的熱水袋)
1、 通過實物探究熱水袋的'外形特點
老師:熱水袋是什么樣的?
幼兒:圓的、四方的、愛心形的、花形的、五角星形
……
幼兒:里面有裝有水的,充電了里面的水就變暖。
老師:熱水袋有什么作用呢?
幼兒:我媽媽說天氣冷了把熱水袋放在傷口上,傷口好得快
幼兒:在背上敷上熱水袋可以止咳
幼兒:奶奶說睡覺時熱水袋放在后頸可以有吹眠作用,睡得好
……
2、 通過替代品探討熱水袋的制作方法(將各種能制作熱水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
老師:為什么它們可以代替熱水袋
幼兒:因為把熱水裝在塑料袋里綁好后不漏水軟軟的,在用布做個布袋套在外面就好了
幼兒:把熱水裝在塑料瓶里蓋穩后不漏水方便
幼兒:玻璃瓶容易打碎不安全
……
3、 幼兒選自己喜歡的材料開始制作,教師在適當時給予幫助。
4、 欣賞和評價作品
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并分析與討論。
老師:這個熱水袋跟你們想的一樣嗎,你們有什么發現?
幼兒:我發現我的熱水袋冷得快
幼兒:不能充電
……
延伸活動
1、集體分享如何讓熱水袋暖得久
2、將用過的看到過的或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熱水袋畫出來跟幼兒一起分享
教學反思
這次的活動目的主要讓幼兒了解溫暖的熱水袋的一些基本特點,通過教師引導,同伴交流,幼兒積極探究所發現熱水袋的特點,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在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實物探究,討論,制作,欣賞和評價幾個具有層次的環節,教師一步一步地向幼兒提出任務,不斷增加難度,是不同水平的幼兒都可以參加活動,得到發展,體驗成功的喜悅。
手工活動方案 篇2
為貫徹國家新課標的安排,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我校開辦手工制作社團活動課,計劃如下:
一、活動內容:手工制作
二、輔導老師:武玉紅 何天碧
三、活動時間與地點:
時間 : 星期三下午第一二節課
地點:教學樓四樓教室六年級5班
四、活動目的與要求:
1.讓學生感知到手工制作的創意空間是無止境的,使學生有強烈的學習和創作欲望。
2.形成對自己的控制能力,尤其是手眼腦的協調運用。
3.讓學生懂得制作與生活 學習的相關道理;形成自悟的習慣。
4.通過動手制作,啟發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美,通過藝術美化學生的心靈。
5.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并通過想象力 創造力的培養,促進個性化發展。
五、教學方法:
1. 鼓勵式教學
在制作過程中(包括在平時生活中),遇到問題后第一反應即“我不會”針對學生的膽怯心理,我們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把這句話改為“我能行”。并通過動手實踐操作,使學生深刻意識到“我真棒”!在實踐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進步不斷鼓勵:你真棒!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2.啟發式教學
“看一看”首先讓學生看到我們的實物。
“想一想”通過實物,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考制作過程以及相關方面的思維擴散。
“說一說”讓學生說出自己制作的想法,并能編出系列故事。
“做一做”通過動手實踐,做出自己的作品。
“樂一樂”學生在制作的整個過程中都 懷有快樂的心情。這種學習學生永遠不會感覺累。
六、教學特點:
1、學習及生活習慣的培養。
2、動手能力,手眼腦的協調能力的培養。
3、想象力 創造力的培養。未來社會更需要的是創新人才,因此,挖掘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受益終生。
4、主動思考能力的培養。我們教學中主張給學生留下的永遠是問好,而不是句號。讓學生在不斷探索中學會主動學習。
5、自信心的培養。手工制作,小東西,大成就。學生做完作品,擁有的不僅是作品,更有著滿滿的強烈的成就感。再適時加上老師的鼓勵,讓學生感知到原來我真得很棒!
6、專注力的培養。注意把學生的興趣與培養專注力結合起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充分調動手眼腦,是指協調一致的同時,形成對自我的控制能力。
七、開展各種手工制作活動競賽,使學生體驗成功。舉行手工制作等各種才藝競賽活動。
社團活動內容
____月____日
社團活動內容
____月____日
社團活動內容
____月____日
社團活動內容
____月____日
手工活動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通過手工制作的學習和活動的開展,豐富校園文體娛樂活動形式,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為愛好手工制作的同學搭建交流的平臺,為校園文明建設增光添彩。
二、主要目標
培養學生的對手工的愛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習手工的基本知識技能,培養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三、主要活動
行動一:做好社團組建工作
設計社團標志,制作招生海報;確定社團的規則和口號;進行招聘會宣傳,營造氛圍。學生自愿報名,擇優錄取。
行動二:確立社團活動目標
確立“把社團活動打造成為學生熱愛學習、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和提升教育質量的新的增長點”的總目標,努力激發學生潛能,張揚個性特長,讓每個學生都有一技之長。
行動三:確定社團章程
制定《學生手工社團章程》,對社團的目的、宗旨、成員管理及權利與義務等進行規范。
行動四:開展社團活動
初步確定剪紙、粘貼畫、折紙、氣球造型、布藝及手工創意等活動項目。
行動五:加強社團管理
為確保社團活動的正常展開,加強社團的管理。固定時間,固定場所,加強管理,加強指導。
行動六:構建社團評價體系
為增進社團品質的提升,明確社團的成果展現方式:一種是進程
展現:是指在活動的進程中不定期的進行展現,通過學校網站及櫥窗等宣傳陣地階段展現活動成果;二是集中展現:組織展開社團藝術節(匯報展)活動,展現社團風采和學生個人成果,為學生提供交換與展現的平臺。
手工活動方案 篇4
每年的一月一日,為元旦節。在元旦節即將到了之前,幼兒園老師們就已經策劃了一場元旦親子手工活動方案,提前做好開展慶元旦的準備工作。我們都知道,一直以來,親子活動都是幼兒園連接家庭、老師連接家長、幼兒和家長互動和溝通的橋梁。
親子活動不但可以讓家長走進幼兒園、了解幼兒園,更主要的是親子游戲還能幫助和促進親子之間的關系,彼此間的情感等等。因此,本次幼兒園在這辭舊迎新之日,開展元旦節親子手工主題活動,讓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活動,一起做親子手工!
元旦親子手工活動方案
新年賀卡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自己動手制作新年賀卡,感受新年賀卡的色彩、圖案的美。
2.引導幼兒體驗主動送賀卡給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感受。
3.本次親子手工制作,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參與能力、社交能力等。
二、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色彩鮮艷的賀卡,長方形的白卡紙,彩筆,印章等
2.教師準備一個“新年好賀卡”的范例
3.音樂《新年好》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組織家長和幼兒有序進入班級。教師播放音樂《新年好》,引導幼兒進入活動,激發幼兒制作賀卡的興趣。
2.教師出示新年賀卡的范例,引導幼兒安靜觀賞,引出本次活動的核心,手工制作元旦節賀卡。
(1)小朋友們要仔細感受賀卡上面的圖案和色彩的`美,待會兒你們要結合自己的想象自己創作一個元旦節賀卡。
(2)元旦節賀卡,新年賀卡,這是送長輩最好的禮物。自己動手制作的手工禮物,長輩們一定會很喜歡的。
(3)送禮物的時候,我們要禮貌地給長輩們說一聲新年快樂。
3.教師示范講解制作元旦節賀卡的方法。
(1)先在白色的卡紙上和自己的家長一起畫出你自己喜歡的圖畫,
(2)畫好圖畫之后,自己用彩筆和印章,以及手指點畫等方法,制作元旦節賀卡。
4.幼兒和家長一起互相幫助和參與,在親子手工中幼兒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
(1)幼兒和家長開始制作手工,教師巡回指導。
(2)在創作元旦節手工的時候,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可以用色彩鮮艷的彩筆來作畫,也可用印章、手指點畫等來制作賀卡。
(3)家長和教師女都應該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教師要表揚動手能力強的幼兒,引導幼兒可以多和家長做幾張美麗的賀卡,給個別幼兒幫助。
表揚認真制作有創意的幼兒。
5.教師表揚認真制作且有創意的幼兒的作品,其他幼兒和家長欣賞、評價。
(1)請小朋友們互相觀賞賀卡,說說誰的賀卡最漂亮。
(2)教師鼓勵幼兒把賀卡送給自己最喜愛的人,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手工活動方案 篇5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中基本活動。它對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奠基的價值。
這個活動主題的提出背景:中華五千年悠久民族文化,蘊涵極為豐富課程資源。我校依據現有教育資源,決定從中挖掘相關元素,進行以中華傳統手工藝術的操作體驗和相關內容的研究學習,發展學生藝術專長,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活動的具體目標
教師目標:
1.指導學生體驗中華傳統戲曲藝術,培養學生藝術專長、提高審美能力。
2.在研究了解中華戲曲臉譜藝術及其相關文化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各種媒體進行資料搜集、學會用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和尋求問題的解決。
3.讓學生獲得創造美、欣賞美的情感體驗,感受探究的過程之艱與收獲之樂,同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學生目標:
1.通過對中華戲曲臉譜藝術及其相關文化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了解戲曲人物的臉譜所蘊含的意義,及戲曲相關知識;并獲得創造美、欣賞美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探究過程的艱辛與收獲的樂趣,同時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2.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習運用各種媒體進行資料的搜集,并且學會合作。
三、活動的實施
本次活動分為“獨特的表演”、“臉上的色彩”、“色彩中的故事”、“我的臉譜”、“我們的博覽會”五個主題系列活動。活動設計上讓學生從欣賞入手,欣賞戲曲表演、臉譜藝術、講述歷史故事,激起學生的興趣,再讓學生通過詢問、查資料等渠道收集相關資料,加深對中華傳統戲曲的了解,最后讓學生通過親手繪制臉譜去真正體會傳統藝術的魅力之所在。
第一階段:獨特的表演
目的:
1.通過欣賞活動讓學生初步接觸戲曲臉譜。
2.進行小組的組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內容,確定研究主題。
過程:
活動一:欣賞戲曲
先讓學生觀賞一些學生自己收集到的關于戲曲臉譜的小藝術品,讓學生對此產生“這是誰?”的疑問,再組織學生在電教室欣賞《中國戲曲京劇名家名段》vcd中的《臥龍吊孝》、《李逵探險母》、《四郎探母》、《秦香蓮》、《徐九經》等戲段,老師從旁進行必要的講解,讓學生對戲曲臉譜有了初步的了解。
欣賞活動過后組織學生討論,學生處在一知半解的時候都有許多的問題,“老師,我知識諸葛亮很聰明,他有很多計謀,可是我不是很清楚。”“老師,李逵后來怎么樣了?”“老師,包拯額頭上為什么會有一個月亮?”......學生的問題為后面活動的.開展墊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活動二:進行分組,確定研究的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研究計劃表
第二階段:臉上色彩
目的:通過書籍、圖片了解戲曲臉譜譜式、顏色所代表的含義,由此拓展,從而了解人物的性格,并通過這一活動學習利用圖書室搜集自己想要的資料。
過程:
活動一:在圖書室進行資料收集活動
學生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對戲曲臉譜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還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制定了自己的研究計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實踐。
學生先根據自己所需資料的類別來到相應的書柜前,再本查找。雖然受我校圖書室規模的限制,部分學生無法在當節課找到相關資料,但仍可以聽到學生們這樣說:“呀!戲曲是從唐朝開始的呀!”、“嗯,這方面的知識人們不太想了解,書才會比較少。”、“《三國演義》說了這么多人、這么多事呀!”、“找不到有關的書,我們該怎么為呢?找老師問一問吧。”......孩子們在十五分鐘的實踐過程中體會到許許多多,有知識的掌握,問題的產生,由感而發的想法,同時也促使學生遇到阻礙時另覓他徑解決問題。
活動二:活動交流,完成《活動過程記錄單》的填寫,進行資料整理
綜合實踐活動課活動過程記錄單
活動三:舉行“比一比,誰知道得多”的小知識竟賽。
學生在前期收集資料和活動中對戲曲臉譜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一活動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機會。學生在竟賽中紛紛踴躍發言,把在收集資料過程中了解到的知識講出來,“京劇臉譜的譜式有整臉、十字門臉、三塊瓦臉、元寶臉”、“京劇臉譜顏色所代表的意義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紅忠、白奸、黑直率,藍、綠驍勇,紫沉穩,金銀是神怪’。”......孩子們對戲曲臉譜的興趣正隨著對戲曲臉譜的了解逐步增加。
第三階段:色彩中的故事
目的:將對戲曲臉譜的了解拓展到戲曲故事中,并由此發展,讓學生接觸到更為廣泛的社會,去了解戲曲臉譜及各個劇種的發展情況。
過程:查找戲曲中或背后的故事
手工活動方案 篇6
一、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二、比賽地點及時間:
公司
三、活動細則
1、活動前準備工作:
主料:粽子葉(約250個粽子用量)、糯米(30斤)、線(2種顏色)、蜜棗(約250個/每個粽子兩個)等;
配料:五花肉(10斤)、老抽、豆醬、鹽、料酒、雞精、十三香等;
工具:比賽用具準備,場地準備及賽前泡米、腌肉等工作;
其他:秒表、一次性手套、塑料袋等及組織策劃、活動安排等其它工作。
2、比賽規則:
①公司有興趣者均可報名參見,賽前需清理好個人手部衛生,每人試包1個,所包粽子符合要求的前十名可參加最終比賽。
②十名參賽選手每人包20個粽子(十個肉粽,十個蜜棗棕)。
③要求所包的.粽子要求“點米不露”,且美觀,繩子捆扎結實并且易拆。
④最終所用用時間最短者勝利。
4、活動共設一、二、三等獎和紀念獎若干名。
一等獎/一名:100元等值獎品
二等獎/一名:50元等值獎品
三等獎/一名:30元等值獎品
紀念獎/若干:棕狀香囊
5、本活動包的所有粽子將作為端午節禮物派發給公司全體員工。
手工活動方案 篇7
一、主題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中基本活動。它對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奠基的價值。
這個活動主題的提出背景:中華五千年悠久民族文化,蘊涵極為豐富課程資源。我校依據現有教育資源,決定從中挖掘相關元素,進行以中華傳統手工藝術的操作體驗和相關內容的研究學習,發展學生藝術專長,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目標
教師目標:
1.指導學生體驗中華傳統戲曲藝術,培養學生藝術專長、提高審美能力。
2.在研究了解中華戲曲臉譜藝術及其相關文化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各種媒體進行資料搜集、學會用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和尋求問題的解決。
3.讓學生獲得創造美、欣賞美的情感體驗,感受探究的過程之艱與收獲之樂,同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學生目標:
1.通過對中華戲曲臉譜藝術及其相關文化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了解戲曲人物的臉譜所蘊含的意義,及戲曲相關知識;并獲得創造美、欣賞美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探究過程的艱辛與收獲的樂趣,同時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2.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習運用各種媒體進行資料的搜集,并且學會合作。
三、活動的實施
本次活動分為“獨特的表演”、“臉上的色彩”、“色彩中的故事”、“我的臉譜”、“我們的博覽會”五個主題系列活動。活動設計上讓學生從欣賞入手,欣賞戲曲表演、臉譜藝術、講述歷史故事,激起學生的興趣,再讓學生通過詢問、查資料等渠道收集相關資料,加深對中華傳統戲曲的了解,最后讓學生通過親手繪制臉譜去真正體會傳統藝術的魅力之所在。
第一階段:獨特的表演
目的:
1.通過欣賞活動讓學生初步接觸戲曲臉譜。
2.進行小組的組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內容,確定研究主題。
過程:
活動一:欣賞戲曲
先讓學生觀賞一些學生自己收集到的關于戲曲臉譜的小藝術品,讓學生對此產生“這是誰?”的疑問,再組織學生在電教室欣賞《中國戲曲京劇名家名段》vcd中的《臥龍吊孝》、《李逵探險母》、《四郎探母》、《秦香蓮》、《徐九經》等戲段,老師從旁進行必要的講解,讓學生對戲曲臉譜有了初步的了解。
欣賞活動過后組織學生討論,學生處在一知半解的時候都有許多的'問題,“老師,我知識諸葛亮很聰明,他有很多計謀,可是我不是很清楚。”“老師,李逵后來怎么樣了?”“老師,包拯額頭上為什么會有一個月亮?”......學生的問題為后面活動的開展墊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活動二:進行分組,確定研究的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研究計劃表
第二階段:臉上色彩
目的:通過書籍、圖片了解戲曲臉譜譜式、顏色所代表的含義,由此拓展,從而了解人物的性格,并通過這一活動學習利用圖書室搜集自己想要的資料。
過程:
活動一:在圖書室進行資料收集活動
學生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對戲曲臉譜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還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制定了自己的研究計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實踐。
學生先根據自己所需資料的類別來到相應的書柜前,再本查找。雖然受我校圖書室規模的限制,部分學生無法在當節課找到相關資料,但仍可以聽到學生們這樣說:“呀!戲曲是從唐朝開始的呀!”、“嗯,這方面的知識人們不太想了解,書才會比較少。”、“《三國演義》說了這么多人、這么多事呀!”、“找不到有關的書,我們該怎么為呢?找老師問一問吧。”......孩子們在十五分鐘的實踐過程中體會到許許多多,有知識的掌握,問題的產生,由感而發的想法,同時也促使學生遇到阻礙時另覓他徑解決問題。
活動二:活動交流,完成《活動過程記錄單》的填寫,進行資料整理
綜合實踐活動課活動過程記錄單
活動三:舉行“比一比,誰知道得多”的小知識竟賽。
學生在前期收集資料和活動中對戲曲臉譜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一活動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機會。學生在竟賽中紛紛踴躍發言,把在收集資料過程中了解到的知識講出來,“京劇臉譜的譜式有整臉、十字門臉、三塊瓦臉、元寶臉”、“京劇臉譜顏色所代表的意義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紅忠、白奸、黑直率,藍、綠驍勇,紫沉穩,金銀是神怪’。”......孩子們對戲曲臉譜的興趣正隨著對戲曲臉譜的了解逐步增加。
第三階段:色彩中的故事
目的:將對戲曲臉譜的了解拓展到戲曲故事中,并由此發展,讓學生接觸到更為廣泛的社會,去了解戲曲臉譜及各個劇種的發展情況。
過程:查找戲曲中或背后的故事
手工活動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長方形、正方形粘貼公共汽車和卡車。
2、培養幼兒的粘貼的興趣,感受合作的愉快情感。
活動準備:
1、一張粘貼好的公共汽車、卡車范畫。
2、幼兒每人一份用不同顏色臘光紙剪成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每組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出示風景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這是在什么地方?公路上少了什么?
2、出示范畫,進行談話。
都都都,什么車開來了?(公共汽車)
你們看,又開來一輛什么車?(卡車)
它們用什么形狀粘貼起來的?讓幼兒說出用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粘貼成的。
3、教師分別那起圖形,示范粘貼公共汽車和卡車。
提問:出示長方形,像汽車的什么地方?
同樣出示正方形、圓形。
4、指導幼兒粘貼。
要把紙反過來粘漿糊,手在抹布上擦一下,貼好用手掌按按平。
5、將幼兒粘貼好的公共汽車、卡車布置到墻上的馬路圖中去。
教師用語:小朋友真能干,粘貼了一輛公共汽車、一輛卡車,這些車子可以在馬路上開了。馬路上真熱鬧,紅的紅,綠的綠,大家開心嗎?
6、組織幼兒聽音樂一起開車子,并且要遵守交通規則。 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步驟: 1.找一個曬衣架; 2.拿著左右兩端,分別向中間推; 3.推成一個長方形后,拿著上下兩端往一個方向掰; 4.知道兩端互成直角一個簡易晾衣繩就完成了。 diy創意手工課程內容。
1、用夾子將木銷釘固定在桌子上。 2、用電鉆在木銷釘上鉆四個洞。 3、洞鉆好后將夾子取下來,用繩子穿過木銷釘上的洞,繩子的兩邊都打上結。 4、把繩子系在木銷釘的一端,木銷釘的另一端也系上繩子,再把兩根繩子系在一起。 5、兩根木銷釘都系好繩子后,掛起即可。 手工動物手偶教案。
一次性勺子創意手工教案。
沿陽臺頂做三根方的木柱,然后將不銹鋼桿插在木柱中予以固定就可以了。是橫向擺,在陽臺頂部兩端、中間共布置三根方的木柱,平行、吸頂;你再到超市買個1米的叉子就可以了。這樣既美觀又實用。創意手工制作教案。
想要讓自己的.新年看起來更加的不一樣嗎?
今天教大家用手制作新年裝飾品。有9種創意的作品教學。
簡單又漂亮
1、燈籠
新年里最喜慶的就屬燈籠了。(你們可以用紅色的紙來做,我用白色紙教學,看起來更直觀)
準備一張A4紙,中間距離2.5cm。
2、小天使
準備一張A4紙,對折,如下圖繪畫圖案。
可以裝飾在墻上、窗戶和天花板下飄揚。
3、小圣誕樹
準備一個雙面的綠色紙板,切割兩個相同的三角形。然后組合拼接完成。
4、繽紛色彩球
采用不用色彩的標簽紙,以圓形作為模板。
制作的過程。
5、彩紙燈籠
需要一些彩色和黑色的紙
準備材料。
按照下圖制作步驟。
完成效果圖。
6、簡易燈籠
如果你覺得上面太復雜了,可以做下圖簡易的燈籠
7、組合形狀
主要在于需要不同顏色的圖紙。
8、大型圓形紙飾
準備三張同色的紙,按下圖所示完成。
9、花燈
簡易但非常的好看
看了之后,是不是每一款都非常的好看。
手工活動方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折紙活動鍛煉幼兒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2.學習將正方形的紙對折成三角形,發展幼兒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1.創意繪本。
2.彩紙每人若干、每組一瓶膠水。
3.教學VCD、手工背景大圖一張。
活動過程:
1.出示大掛圖《美麗的花》,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朋友們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呢?小蝸牛和蝸牛爸爸在干什么呢?
鼓勵幼兒大膽的'發言,教師提示:中午的時候,小蝸牛和爸爸在籬笆旁的花朵下美美地睡上一覺。瞧,小蝸牛和爸爸睡得多香呀!我們可以添上更多的、漂亮的花朵,讓小蝸牛和爸爸睡得更香甜。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
2.教師示范折花的步驟:
童謠
小小紙,四方方,我們把它來對折。
看看誰的手最巧,鮮花貼在籬笆上。
3.教師進行現場指導,提示把折好的花用膠水粘貼在籬笆上。
4.對幼兒的作品進行集中展示,把這些花做成一個大花園,讓幼兒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高興。
活動延伸:
讓每個幼兒折一朵最美的花,貼在大掛圖上,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增強幼兒的協作能力。
手工活動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郵票,嘗試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2.增進幼兒裝飾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經驗。
活動準備:
1.剪好花邊的鉛畫紙 2.記號筆、油畫棒。(人手一份) 3.集郵冊3本。
活動重點:
幼兒學會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活動流程:
欣賞郵票--師生討論--幼兒作畫--評價活動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2.前兩天老師去郵局寄一封信,可是郵局的叔叔說這封信少了一樣東西不能寄,請你們幫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郵票)
4.你們知道郵票有什么用途嗎?(寄信)
5.有的人喜歡把一些用過的和沒用過的郵票收集起來,有空的時候拿出來看看,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郵票很美可以欣賞) 6.老師今天也帶來一些郵票,我們也來欣賞一下好嗎?
7.師生討論
8.你看到郵票是怎樣的?(有花邊、有幣值、有美麗的圖案……)
9.剛才有小朋友看見郵票上有美麗的圖案,和表示郵票價錢的幣值,在郵票的`旁邊有白色花邊。
10.這是郵票設計師們設計。如果你是郵票設計師,你準備設計怎樣的郵票圖案?
11.郵票的旁邊有一條白邊,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也要留下一條白邊,然后在郵票上寫上中國郵政4個字,這樣就像郵票了。 12.誰愿意將你心里想的郵票圖案畫給小朋友看呢?
13.幼兒示范
14.幼兒作畫
15.你們想不想也設計一張郵票?
16.請你們先想想你想設計一張怎樣的郵票,然后再畫到紙上。
17.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要在設計好的圖案旁留下一條白邊。
18.活動評價
19.誰愿意將你設計的郵票介紹給大家聽聽。
20.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