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線上教學方案范文(精選3篇)
小班線上教學方案范文 篇1
為深入貫徹20__年春季推遲開學期間線上教學工作的要求,積極應對并切實解決好學生延期開學帶來的系列問題,統籌各級教育資源,通過微信推送、希沃5等信息平臺對學生進行線上輔導,指導學生在家自主學習、利用網絡資源開展網絡教學。根據義務教育階段線上教學工作要求,制定本校線上教學實施方案。
一、任務目標
(一)面向全校學生(包括各),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資源,運用“互聯網+”信息化手段,通過希沃5、班級優化大師、微信群、QQ群等指導學生在家中學習,確保教師離校不離教、學生停課不停學。
(二)創新線上教學方式,采取多種形式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統籌做好線上教學服務工作,保證教學進度,保障教學質量。
(三)指導家庭利用假期時間,鼓勵孩子多閱讀,多鍛煉,勤勞動,講衛生,培養良好的學習、鍛煉習慣。
二、時間安排
上午:8:30—11:30,下午:14:00—15:00,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在線教學、指導、答疑;15:00—16:30教師進行個性化輔導。先制定出兩周的教學計劃和要求,根據疫情實際及時調整后續教學計劃和要求。
三、組織實施
(一)線上教學內容執行國家課程方案,以教學周為單位,建立符合教學進度安排的統一課程表,以既定的新學期教材為主,學校根據教學進度,針對學生在家學習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組織優秀教師、骨干教師進行直播或錄播授課。任課教師適當布置一些開放性作業,鼓勵學生多做家務勞動。
(二)要結合自身實際,通過希沃5、班級優化大師、微信群、QQ群、等第三方服務平臺等技術手段完成上傳課程資源、授課、作業、批改等教學環節。學生在家利用手機或其他學習終端收看及提交作業。
(三)要充分利用相關資源和平臺搞好線上教學。各學校可利用希沃白板5“云課堂”功能開展在線教學和輔導。依托學校現有資源和平臺,自主組織線上授課或教學輔導。
四、工作要求
(一)根據統一部署,制定假期期間學生教育服務的具體工作方案,組織教師做好服務工作,確保教育服務面向全體學生,覆蓋到每一名學生。對不具備條件的學生,學校要按照“一生一策”的原則,提供靈活多樣的服務。
(二)做好輔導答疑。各校要開通并安排學科教師進行相應的網上輔導或電話輔導,要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等,開展作業批改、輔導和答疑。對因特殊情況沒有參加遠程學習的學生,待安全返校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補習。
(三)提供各類保障。各學校及時將課程信息、教學內容和操作指南推送到學生家庭,讓學生和家長充分了解延期開學期間課程的開課情況和學習任務。要提供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電子課本,沒有電子版課本的,形成圖片資料,及時上傳,供學生選用。
(四)規范教學資源選用。開展遠程教學服務工作,一定要選擇經教育部備案的教育應用程序或者有資質、規范的網絡軟件,使用自創和教育行政部門推薦的學習資源,不推廣、不使用收費的網絡資源,更不能借機進行有償教學服務。
(五)做好情況反饋。各學校在實施延期開學期間教育教學工作時,要及時匯報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動向,建立和豐富遠程教學資源庫,為進一步開展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育教學積累好做法、好經驗。
小班線上教學方案范文 篇2
【教學目的】
1、知識教學點:
⑴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國農村日趨破產的社會現實。
⑵小說三要素的復習。
⑶運用對比,多種描寫方法塑造典型人物。
2、能力訓練點:
⑴把握背景,分析特定時代中的人物。
⑵朗讀、品味關鍵詞句,理解小說的主題。
3、德育滲透點:了解舊中國農民生活悲慘、農村日趨破產的根源,使學生懂得只有國家強大,人民生活才能幸福的道理,自覺地為祖國的騰飛而讀書。
4、美育滲透點:透過作者在文中描繪的理想中的故鄉的美好圖景,教育學生為建設美好生活而勤奮讀書。
【學法引導】
學生要能很好地讀懂本文的思想內容,需要對課文所寫人、事的時代背景有所了解。學習課文時,一方面結合作者的描寫,分析人物的性格。另方面深入思考作者把人物二十年前后變化對比著寫的意圖,從而有利于對文章的理解。對有豐富內涵的語句,應多誦讀、多品味,以求有所領悟。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⑴運用對比,多種描寫手法刻畫人物性格特點。
⑵小說所刻畫的人物的社會意義。
2、難點:內涵豐富的語句的品味、理解。
3、疑點:作者對孔乙己和楊二嫂的態度相同嗎?
4、解決辦法:課堂上的朗讀與分析精彩片斷為主要手段解決“重點”“難點”宜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領會,“疑點”可在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礎上,教師作適當的點撥、拓展完成。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錄音機、投影儀。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查找有關背景資料,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國農村的現實及根源。
2、朗讀課文精彩片斷,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3、討論分析:
⑴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
⑵人物性格形成的社會根源。
⑶作者對文中人物所持的態度。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了解作品寫作的時代背景。
2、作了解性閱讀,理清全文脈。
3、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二、整體感知
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后,廣大的中國農村,受苦受難的農民并沒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經濟發展,反而日趨衰落。怎樣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國農村的貧困,農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魯迅先生以他思想家的敏銳感覺,進行認真深入地分析。在他許多的以農民、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中,進行了形象地剖析、透視。《故鄉》一文,從閏土、楊二嫂十年的變化的角度,揭示了當時中國農村衰敗、蕭索、日趨破產的社會根源——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統治。
三、教學過程
1、導人新課,簡介背景。
2、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⑴聽錄音朗讀一遍,思考本文的線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節。
⑵學生討論后,對上三者明確。
3、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⑴指一名同學朗讀第一部分,其他同學思考:
“我”漸近故鄉時的心情怎樣?
明確:漂泊的艱辛,思鄉的深切,返鄉的激動。
⑵漸近故鄉時,“我”見到的故鄉的景象如何?這時“我”的心情怎樣?
明確:景象是“蕭索”心情是“悲涼”。
⑶ 小結景物描寫的作用:
勾畫了一幅蕭條、荒寂的現實的故鄉冬景圖,初步表現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下舊中國農村破產的悲慘狀況,為閏土的悲慘命運安排了典型的環境,烘托了閏土的悲慘命運和“我”的悲涼心情。
⑷見到故鄉冬景圖后,“我”的感受怎樣?用文中話回答。
明確:“啊!……好得多了。”
⑸怎樣理解“啊!……好得多了。”。
明確:寫出了現實與記憶中的故鄉的反差之大,飽含著對故鄉竟然如此的驚異之情。
4、分析第二部分:
⑴ “我”記憶中的故鄉怎樣?文章第31節說“似乎看到了我美麗的故鄉了。”記憶中的故鄉到底美麗在何處呢?’
提示:景、事、人。
⑵分析景點:
描寫了一幅怎樣的圖畫?(少年閏土月夜刺猹圖)
景物:天空、圓月、西瓜、沙地。
色彩:深藍、金黃、碧綠。
景象特點: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艷麗,美好動人。
上一段說:“沒有一些活氣”,那么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歲”“銀圈”“捏”“刺”,又給人什么感覺呢?(充滿生氣和活力)
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作者用這美麗的景物作為少
年閏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鄉的象征。與現實中的故鄉形成鮮明的對比。
⑶分析少年閏土:(事、人)
“我”記憶中的少年閏土的肖像怎樣?(“紫色”“圓”“小”“明晃晃”可見少年閏土健康可愛。)
“我”回義了少年閏土哪幾件事情?可見他是個什么樣的農村少年?
明確:教“我”雪地捕鳥——活潑多知。
邀“我”看瓜刺猹——樸素,熱情勇敢,多知。
告訴“我”貝殼,跳魚兒——見多識廣。
哭著不肯分離,互贈禮物——友誼深厚、純真。
作者怎樣更好地突出閏土說話滔滔不絕的?
明確:用了許多省略號。
⑷ 小結:故鄉到底“美麗”在哪里?
明確:美在有許多新鮮景,美在有許多新鮮事,更美在有心里裝著無盡希奇事,有著深厚、純真友誼的童年伙伴。總之,美在兒時的記憶中。
四、總結、擴展
全文按“我”“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活動為線索,記敘“我”的所見、所聞、所感。
本節課所學內容,除了初步展示現實故鄉的蕭條外,多在回憶,突出了記憶中故鄉的美。在對比中,寫出了反差之大,反映了中國農村日趨破產的現實。
五、布置作業
1、少年閏土是一個什么樣的少年?
2、預習下文,思考楊二嫂的及中年閏土的形象特點。
【板書設計】
故鄉
魯迅
回故鄉:故鄉冬景圖:蕭索、荒寂心情:悲涼
到家與在故鄉:與少年閏土的友誼農村破產
楊二嫂的變化農民生活痛苦
中年閏土的變化。
離故鄉:對舊社會不滿,寄希望于未來。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分析閏土,楊二嫂形象,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
二、整體感知
上節課,我們分析了二十年前少年閏土的形象,本節課我們將見到二十年后的閨土,在對閏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變化及楊二嫂的變化的分析中,努力探究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及作品的主題。
三、教學過程
1、復習、預習:
⑴二十年前后故鄉的景象有哪些變化?這個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
⑵在故鄉,“我”見到了許多人,其中著重寫了哪兩個人物?這兩個人物中,又重點以寫誰為主?
2、分析中年閏土:
⑴少年好友閏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閏士的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
①肖像變化:
“紫色的圓臉’——“灰黃”且有“很深的皺紋”
“小氈帽”——“破氈帽”
“紅活圓實的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問:中年閏土的臉色為什么會變得“灰黃”?“很深的皺紋”和松樹皮似的手”說明了什么?
明確:臉色“灰黃”是饑寒交迫造成的營養不良的結果,“很深”的皺紋是生活的重負刻下的痕跡,“松樹皮”似的手是長年累月超負荷的勞動造成的結果。
問:59節中“終于”一詞,體現了閏土怎樣的感情變化過程?
明確:重逢的喜悅——想要敘舊、暢談——想到自己的現狀、凄涼——自卑自賤一終于恭敬地稱“我”老爺。
②稱呼的變化:
問:“老爺”這一稱呼寫出了閏土心目中兩人之間的什么變化?
明確:身份、地位的變化。
問:“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確: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③語言變化:
問:中年閏土的話中也有許多省略號,這些省略號有什么作用?
明確:顯示閏土說話吞吞吐吐,斷斷續續,謙恭而又含糊,表現了他的遲鈍麻木。
④神態變化:
問:神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怕羞”“高興”天真活潑——“歡喜”“凄涼”“像石像”“像木偶人”。
問:“石像”這個比喻說明閏土的精神狀態起了什么變化?
明確:由于飽受生活的折磨,已經變得呆滯、遲鈍、衰老、麻木,了無生氣。
問:是什么原因使他發生這樣大的變化?用文中話回答,并理解這句話對表達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確:“多子……木偶人。”說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統治是當時中國農村衰敗、蕭條、日趨破產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問:閏土為什么要揀“香爐”和“燭臺”?
明確:把未來寄托神佛。說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說明了他的麻木遲鈍。說明了閏土是舊中國一個尚未覺醒的農民形象。
⑵ 小結:閏土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明確:說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國農村破產,農民生活痛苦的現實。勞苦大眾在封建傳統觀念轄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3、分析楊二嫂形象:
⑴楊二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她的變化又說明了什么問題?
今日肖像:凸顴骨、薄嘴唇、圓規——體現性格潑悍、放肆、尖刻
語言、行動:尖叫,兩手搭在髀間、貴人眼高——體現性格潑悍、放肆、尖刻
討東西、造謠,“塞手套”——體現性格自私、潑悍,愛貪小便宜
昔日“豆腐西施”,終日坐著——體現性格安分守己
楊二嫂的變化,說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鎮小市民階層的貧困化,反映了經濟破產的另一個側面。
⑵作者塑造楊二嫂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確:作用一,以楊二嫂的自私、刻薄襯托楊二嫂的善良、樸實。
作用二,以楊二嫂的變化說明城鎮小市民的貧困化,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破產的廣度和深度。
4、見到故鄉的景和人發生如此變化后,“我”產生了什么樣的心情?
明確:由下文“老屋離我愈遠了;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并不感到怎樣的留戀。”可見“我”對故鄉巨變成如今的樣子是十分失望的。
四、總結、擴展
本節課,我們著重分析了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形象。閏土是解放前老一代農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著中國農民傳統的美德——勤勞、善良、忠厚,但因長期遭受經濟的壓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個社會折磨得像個木偶人。從這個人物身上,我們可以讀到作者對老一代農民不幸命運的深切關心和同情。楊二嫂是一個城鎮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個既遭受壓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觀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從她身上,我們可以讀出作者對她的種種惡習是持否定態度的。
文中,作者著力寫兩個人的今昔變化,通過對比,深刻地揭示出兩個人物形象所蘊含的社會意義,并揭示出小說的主題。
【板書設計】
閏土:{少年:健康、活潑、多知、熱情
中年:衰老、遲鈍、麻木對比農村日益破產
楊二嫂:今:放肆、潑悍、自私對比農民日益貧困
昔:安分守己
小班線上教學方案范文 篇3
為落實《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我校疫情防控居家學習整體安排,在借鑒以往線上教育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居家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科特點,從xx月xx日起至返校復課前,啟動新一輪教育教學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1、統籌規劃全學科居家教育教學工作
堅持“五育”并舉,所有學科結合藍本教材,深入開發居家教育教學的課程資源,開設全學科、全領域居家教育教學活動。
2、兼顧自主與接受的學習方式
低年級采取“推送資源包+面對面指導”的方式,中高年級采用“線上直播授課+按需答疑”的方式,促進學生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接受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
3、發揮骨干力量開發優質的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開發以名師工程、學科委員會等骨干教師為主體,集中開發。學科組充分研討,精心打磨每節課,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彰顯我校的專業水準和品牌。
4、充分借鑒、整合已有的課程資源
充分借鑒上輪“停課不停學”開發的居家學習課程資源,整合到本線上教與學的直播授課資源包中。
5、建構居家課程學習的新模式
建構“234”居家教育教學的課程實施模式,即每天2次體育鍛煉(上、下午各不少于30分鐘),每周3個主題教育活動,每天4節課的學科學習時間。
6、力爭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學習資源包中提供教師授課視頻、微課、拓展性課程等,為學生的反復學習和深入探究提供學習資源,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二、實施辦法
(一)教育活動
結合學生居家學習的物理環境和時空條件,充分考慮學生居家學習期間的主題教育、身心健康、動手實踐、親子關系等現實因素,組織開展《同心戰“疫”向未來》主題教育活動。每項教育活動均按照低、中、高年段設計活動內容和形式,使其更加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主題班隊活動
結合學生居家期間疫情防控的教育特點,開發《自主自律健康成長》《戰“疫”有我誠信接力》《共克時艱感動你我》等主題“云班會”資源,通過師生同頻在線互動的方式分享活動體會,以照片、微視頻、體驗日記、居家學習計劃等多種形式呈現教育成果,力求通過有意思又有意義的“云班會”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關系,形成和諧的親子關系,倡導師生、家長用實際行動為家鄉疫情防控助力。
2、心理健康輔導
居家學習第一周開始,結合低、中、高學生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在情緒領域、自我控制領域、積極心理建設領域等開發《情緒調節錦囊》《居家學習親子沖突的有效應對方式》《用有規律的事情將生活積極填滿》等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課程,每周三錄制好視頻組織全校學生收看。
此外,于xx月xx日開始,每天8:30-15:30面向全校8000余學生開通三部心理健康輔導熱線,即時性解決學生遇到的居家心理健康問題。
3、體育鍛煉活動
堅持“健康第一”“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原則,根據不同年段學生身體特點,以力量、耐力、速度、柔韌性、靈敏度等基本素質鍛煉為主要目標,開發跳短繩、健身操、體適能、親子活動、有氧運動等系列課程資源。
考慮到居家鍛煉空間、小區環境、天氣條件、身體狀況等因素,提倡室內運動與室外鍛煉相結合。為方便學生操作,減少用眼時間,采用“美篇”方式指導學生體育鍛煉。從準備活動到運動健身再到運動后放松,僅需“一鍵”觸屏,便可跟隨美篇的音樂指令完成體育鍛煉。“每日打卡”鼓勵學生們堅持運動,增強體質,養成運動健康好習慣。
4、居家生活勞動
在學生居家學習期間,班主任和家長協同指導學生開展好勞動教育。以日常生活勞動為主、以服務性勞動為輔,圍繞整理與收納、清潔與衛生、烹飪與營養、動手操作與維修、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等任務群開展勞動教育。分年級設計勞動教育的目標、任務、形式及建議等。重點關注學生積極勞動、安全勞動、規范勞動的習慣和吃苦耐勞、專心致志、熱心服務的品質,鍛煉動手操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提升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理解勞動的觀念,引導學生崇尚愛崗敬業、服務奉獻的精神。
(二)學科學習
1、低年級:推送資源包+面對面指導
資源包含“3個1+”的內容,即導學案、視頻課、學習卡,“+”就是根據內容開發的拓展課程等;“面對面指導”就是借助網絡平臺進行解惑、答疑與個別輔導的線上互動活動。
(1)優質的資源包,引導學生個別學習
開發1個導學案幻燈片:立足學生的視角,在非教學現場情景中引導學生通過與文本、音頻、視頻對話,經歷自已學習的過程,完成學習任務。
錄制1節視頻課:每節課都要錄制視頻課,時長不超15分鐘。主要圍繞本節課的核心問題展開教學,對學習重、難點問題進行放大鏡式的指導,充分調動多種手段,生動有趣地講解,詳細準確地演示,模擬一問一答形式呈現過程。
開發1系列學習卡片:為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思考,使學習更加落實,過程可視化,開發“填一填”“做一做”“算一算”等學習卡。學習卡以文本形式呈現,便于線下打印,手寫完成。
(2)關注個性差異,進行面對面指導
針對教學重難點及學生作業中的問題進行“面對面”指導,包括新授課內容的梳理、重點再次講解、難點新突破、查缺補漏,以及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的個別輔導。
“面對面指導”時,建議通過操作演示等方式進行講解答疑,工具類學科要按照“面對面指導”時間進行整體設計,非工具類學科爭取及時指導答疑,創設提問與回答的機會,讓面對面指導互動起來。
2、中高年級:線上直播授課+按需答疑
學科居家學習活動,語文、數學主要以“線上直播授課+按需答疑”的方式展開,其他學科繼續以“推送資源包+面對面指導”的方式進行。上午按照課表進行,語文、數學不少于15分鐘的線上直播授課,下午2:00—3:10是答疑解惑個別輔導時間。
(1)線上直播,形象直觀,突出重點
線上直播授課就是教師在充分研討、精細備課的基礎上,利用網絡平臺,借助幻燈片和微視頻,針對重難點等核心問題,以演示、講解、提問、理答等方法展開教學,做到形象、直觀、清晰、易懂。
(2)按需答疑,個別解惑,解決難點
教師利用網絡平臺,根據學生學習、作業等出現的問題,設計答疑內容,創新答疑方式,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3)線上課堂,全面管理,有效學習
授課教師要對自己的出鏡環境、表情、服飾等進行自我管理。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教師對考勤、組建小組、聽課狀態、互動等建立本班的線上課堂管理規范,保證有效學習。
三、保障機制
1、名師引領,保障課程開發的科學性
發揮學科委員會、名師工程及各級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學科素養和課程理解力,進行頂層設計。對主題班隊活動、心理健康輔導、體育鍛煉活動、居家生活勞動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其他學科以藍本教材為基礎,以課程標準為指導,把40分鐘教學內容優化為15分鐘課時,充分考慮居家學習的背景、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學科培養目標,不斷開發適合線上學習的校本課程資源,探索跨學科的主題學習、項目化學習資源,并形成逐字稿教學設計。
2、集體研討、深入理解,保障課程實施的有效性
教學管理部組織學科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集體備課,充分理解課程的開發意圖及逐字稿教學設計的科學使用。集體研討時大家要結合導學案、微視頻、語音材料和學習卡片等發表自己的理解,對重、難點做進一步分析,明晰教學手段、教學流程,根據班級的差異,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逐字稿教學設計。
3、個人內化,充分準備,保障線上課堂的實效性
每一位教師都要在集體研討前后進行個人備課,進一步學習課標、研讀教材、閱讀教參和研究學生,把逐字稿教學設計內化,預設教與學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以便更好地解答學生的疑問,保證知識的科學性,體現我校教師的專業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