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趣味活動方案(通用3篇)
中秋節趣味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名稱:
員工趣味游戲活動
二、參與主題:
參與、健康、協作、和諧
三、活動目的:
弘揚企業文化,關懷企業員工,豐富員工業余生活,培養員工工作熱情和團隊意識。
四、活動時間:
20xx年9月10日
五、活動地點:
公司大操場
六、活動對象:
如強公司全體員工
七、報名方式:
1、人力資源部部填表報名
2、各部門統計上報
八、主辦部門:
人力資源部
九、活動項目:
1、傳送乒乓球
2、投遞籃球
(活動項目具體規則請見附件1)
十、比賽規則:
1、根據報名人數分隊,每隊擬定人數5人,必須有1人為女孩,定為1/2/3/4等隊,具體辦法:
①根據報名人數擬定,組隊人員自行調配。
②根據部門報名人數擬定,總體按部門劃分,人數多的部門可分成若干隊,人數少的部門可合并為一個隊。
2、為保證所有參賽選手都能參與、角逐各項比賽,并大限度活躍現場氣氛,現將比賽規程擬定如下:
①每項比賽最后勝利的一組得到獎品。
②某個項目完成以后,在時間許可的范圍內,可參賽其他項目。
十一、活動流程
活動前兩由人力資源部提前安排好活動場地,活動當日上午將場地布置到位
活動現場:
1、15:00—15:10活動負責人協調每隊按順序領取號碼牌,并站好相應位置
2、15:10—15:15主持人請領導講話,致簡短開幕辭(具體領導待定)
3、15:15—15:20由活動負責人介紹比賽注意事項
4、15:20—17:00按具體賽程進行逐項比賽
5、17:00—17:10為獲獎選手頒發獎品,同時發放月餅。
十二、工作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1、活動總策劃:
負責活動方案的擬定,分配各工作人員具體任務,準備道具
2、活動現場負責人員:
①活動現場主要負責人:
負責協調各活動負責人準備相關道具、發放獎品、裁定勝負等,負責解決現場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②道具負責人:
負責活動前后道具搬運,發放道具,存放道具
③裁判:
負責現場監督賽程,匯總成績,評比
④主持人:
負責活躍現場氣氛,介紹比賽規則,協調比賽進程
⑤攝影及號碼牌設計:
⑥獎品及道具購買:
⑦獎品頒發:(待定)
3、活動宣傳:
①通報
②報名統計:先報到各部門處,再由部門統一上報人力資源部。
中秋節趣味活動方案 篇2
一、“慶元旦”教工趣味活動組委會
組委會成員:韋群王曉紅朱梅王革新
競賽組成員:韋群王曉紅朱梅王革新趙家和黃紅哎秦桂蘭洪勉吳寅文
器材組成員:王革新吳寅文
二、趣味項目
1.羽毛球拍托壘球賽跑(年齡35歲以下女教職工)
地點:南跑道時間:11:50—12:20裁判:韋群王革新
比賽規則:個人參賽,參賽者持羽毛球拍托壘球進行30M賽跑,計時比賽,用時最短者獲勝。參賽者在行進過程中,壘球落地必須撿起回到掉落點處再向前行。
2.搶收搶種(年齡35歲以上女教職工)
地點:足球場西片時間:11:50—12:20裁判:趙家和吳寅文
比賽規則:個人參賽,用競賽組提供的飛盤托住5只乒乓球向前行進,依次將球放進沿途設置的5個杯中,跑到20米處折返點返回,回程將球撿起放進飛盤中,跑回原起點處完成比賽,用時最短者為獲勝者。
3.同舟共濟(年齡40歲以下教職工,男女不限)
地點:南跑道時間11:50—12:20裁判:黃紅哎洪勉
比賽規則:兩人一組自由組合參賽,參賽者在30米區域內用競賽組提供的器材配合向前行進,兩人的左右腳分別綁定在兩塊板上,途中腳掉落板的必須在原處套好后在前行,以到達終點時間最短者為勝。
4.投乒乓球比準(年齡40歲以上教職工,男女不限)裁判:朱梅吳寅文
地點:行政樓前時間:12:20—12:50裁判:朱梅吳寅文
比賽規則:單人項目。參賽者持10只乒乓球向距線外2.5米處的紙簍內用手拋投,比誰的進球數多。如進球數相等,則組織加賽,直至決出名次。
5.摸石過河(男教職工)
地點:足球場東片時間12:20—12:50裁判:王曉紅秦桂蘭
比賽規則:個人參賽,每位選手持有三塊磚,向前行進時腳必須分別踩在兩塊磚上,將另外一塊磚向前擺放,依次行進至30M,以到達終點時間最短者為勝。
三、參賽方法及獎項設置:
1.每人限報2項。報名截止到30日下午
報名負責人高段:秦桂蘭低段:洪勉行政后勤:黃紅哎
2.每項報名需達10人(或10組)才設置比賽。
3.每項取前三名。凡報名參賽者均有紀念品。
4.時間:20xx年12月31中午11:50(如有變動另行通知)
四、注意事項:
1.運動員根據自己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比賽項目。
2.運動員在比賽時要注意安全,必須穿運動鞋。
中秋節趣味活動方案 篇3
一、活動背景:
以民族傳統節日為基本載體的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標志,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動力,范文之規劃方案: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為中國的一個個傳統節日,從來沒有被人遺忘。由中宣部等聯合發出的《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實施意見》中指出:“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資源。……要把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進課堂、進教材。”《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陽等民族傳統節日,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民俗風情和傳統美德。”可見,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因而,學校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對端午節認識與了解,用節日的傳統文化哺育他們健康成長。
二、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小學生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節,開展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動。
三、活動主題:
“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
四、活動時間:
五、活動內容、形式、時間、要求
(一)、具體實施階段(x月x日——x月x日)
1、由大隊委干部發表以“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x月x日,大隊部負責)
2、各年級出好一期“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專題黑板報(x月x日前,大隊部負責)
3、學校德育處利用校班會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端午節”民俗民風知識講座(x月x日),規劃方案《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通過講座,讓每個學生對端午節的習俗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動員學生跟隨父母一起端午系列活動活動,另一方面也是對傳統節日美好體驗,加強了親子間溝通、了解,以此和諧親子關系,也能更好的幫助延續傳統文明。(德育處負責)
4、一——五年級童謠征集活動。(每班5篇)(x月x日之前完成,xx處負責)
5、三——五年級“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端午小報制作比賽。(每班3份)(5月28日前)
6、端午軟筆書法比賽。(美術組負責,x月x日之前完成。)
(二)、總結展示階段(x月x日)
1、環境布置:
童謠(征集: x月x日前)(裝飾、編號: x月x日前)(懸掛:美術組)
書法(征集: x月x日前)裝飾: x月x日前)(懸掛:美術組)
賽龍舟彩泥展()
評選(選票印刷、分發、投票箱、后期統計:)
選票(你最喜歡的10首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