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區域活動方案(精選9篇)
中班區域活動方案 篇1
重點區域:
美工區、建構區、圖書區。
活動內容:
漂亮的花布。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滾畫游戲,體驗滾畫、玩色的樂趣。
2、觀察滾輪壓印出來的圖案變化,發現滾輪與圖案印花的關系。
3、學會滾輪印畫的方法,能正確使用滾輪。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有滾畫、印畫的經驗。
物質活動準備:
1、美工區:布、宣紙、色盤、抹布、滾輪、畫筆、薄海綿等。
2、建構區:搭建花布晾曬的場所、染布。
3、圖書區:各種各樣花布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活動主題。
導入:大家好,我是xx公司的總經理,我們公司現征集花布設計圖,請小設計師們來幫我們公司設計花布。
二、新材料介紹。
1、介紹提供的材料、工具。
教師:小設計師們,我們公司為大家提供了不同的滾輪和不同的顏料,你們可以利用這些材料來進行設計自己喜歡的花布。
2、在圖書區,我們投放了許多設計類小書,小朋友可以通過閱讀書籍來了解各種不同種類的花紋及染布的方法等。
3、在建構區里:小朋友可以利用筷子、瓶子、盒子、杯子搭建花布晾曬的場所、染布坊等。
三、玩法、規則介紹。
喜歡美工區活動的小朋友可以選擇今天提供的新材料,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游戲,注意要遵守游戲規則,做完游戲將材料整理歸位。
四、幼兒自制選擇區域活動,教師觀察指導。
1、重點觀察新游戲的操作情況。
2、對有困難的幼兒適時地介入。
3、提醒幼兒注意桌面和自身的衛生。
五、收拾整理材料
1、作品展示。
2、活動結束后將材料送回各個區域的指定位置。
六、活動評價
1、交流分享。
請幼兒談談自己剛才都做了哪些有趣的游戲?有什么收獲?
重點區域:美工區——剛才你們用什么方法印出了圖案,遇到了什么問題?
建構區——在搭建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該怎么解決?
圖書區——你發現了什么新的印染畫布的方法?
2、作品展示、欣賞。
3、師評價活動,推進下次活動的進行。
中班區域活動方案 篇2
一、《聰明屋》活動目標:
1、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在操作、玩耍中獲得一些知識,發展幼兒的智力,提高動腦、動手的能力。
2、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引導幼兒多看、多思、多想。
3、幫助復習鞏固數學知識。
二、《美術吧》活動目標:
1、提供各種成品、半成品讓幼兒操作,發展幼兒的畫、剪、貼、折等的基本技能。
2、教育幼兒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操作衛生習慣。
3、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
三、《小超市》活動目標:
1、理解角色的職責,按角色規定、要求進行活動。
2、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推動游戲的發展。
3、培養做事有始有終的積極態度。
4、在游戲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培養有禮貌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四、《演藝吧》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特別是男孩,吸引他們來活動。
2、提供音帶、樂器、節奏譜等,發展幼兒的節奏感。
3、提供各種材料,如:飄帶、花等,讓幼兒自由舞蹈,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4、發展幼兒的動作,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五、《建筑工地》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感知覺,增強幼兒手指肌肉的'發展。
2、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懂得合作,提高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他們大膽建筑。
六、《新華書店》閱讀區目標:
1、在看書時能較自覺的保持安靜。
2、能在教師指導下運用廢舊材料對破舊圖書進行修補。
3、掌握正確閱讀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4、能講述圖書中的主要內容。
七、主要措施:
1、教師通過設計、提供可供幼兒操作的區域,可發動幼兒與教師共同收集各種材料,制作各種成品、半成品,以便順利的開展各種游戲。
2、在區域活動中設置物品,具有全面性、層次性的特點,可供不同幼兒操作。
3、每周為幼兒新增活動內容及材料,提高幼兒活動興趣。
4、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5、教師認真有重點的輔導幼兒活動。
(1)教育引導幼兒有目的的選擇區域,學習輪流著每天玩不同的區域。
(2)教師每天都有一項活動作為重點輔導。
(3)加強個別輔導。鼓勵幼兒大膽進行活動,能充分調動每一位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4)充分發揮區域活動的特別功能,使個別能力差的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5)抓好活動后的評價及整理工作,以便更好的搞好區域活動。
(6)觀察幼兒的游戲情況,引導幫助幼兒解決游戲中發生的問題,確保游戲的順利開展
(7)教師密切注意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況,記好游戲記錄。
6、重視每一次的角色游戲,在原有基礎上逐步新增材料,認真輔導,充分發揮角游的教育功能。
7、教師繼續學習有關創造性游戲類的文章,充分認識游戲的作用,把教育滲透在游戲之中,寓教于游。
8、保證幼兒每天都有游戲時間。
9、在游戲過程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
中班區域活動方案 篇3
游戲前導入:
孩子們,大家都玩過套圈吧,平時路邊攤地上擺很多東西,套到啥拿啥,有沒有玩過……沒玩過總看見過吧,哎……!今天就有個好機會讓大家體驗一次哦,不過啊跟路邊攤的套環游戲不一樣哦,那是用手,我們今天要用嘴,來!一起吸管運輸吧
一、游戲類型:
團隊合作型
二、游戲場地:
室內
三、游戲時間:
10-20分鐘
四、游戲道具:
硬的塑料吸管,每組三個小環(一次性塑料杯剪成的小環即可,細一點)桌子、碗若干
五、游戲細則:
分小組,例:分三組。每組每人發一個根吸管,前后隔開一定的距離,每組最后面放一張桌子,桌子上放一個碗,所有吸管含在嘴上,老師將小環套在第一個學生的吸管上,第一個人要轉身走到第二個人的位置套在第二個人的吸管上,到最后一個人走到最后的桌子邊將小環放在碗里,所有人全程是不能用手的,完成后老師再將第二個環放在第一個人的吸管上開始新一輪,總共三輪。中途若小環掉了下來則需要第一個人重新開始。
六、加分細則:
根據團隊名次給每個人發積分,如第一名團隊每人30分第二名20分第三名10分
七、游戲目的:
發揮各個孩子之間的協作能力,同時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做事要細心以及平衡性。
八、教師總結(讓孩子之間先總結):
剛剛這個游戲你們表現的都很棒,每個人都很用心,每個人都需要很小心很專注相互配合才能順利將我們的圈圈運到碗里而不是丟到了地上,學習也是一樣哦,多用心細心耐心,專注的去學習成績一定會更好,你們在家里也不希望做個小馬虎吧,要努力改掉小馬虎的壞習慣。
中班區域活動方案 篇4
活動目的:
1、認識各種香的名稱,了解各種香爐。
2、學習不同方法制作棒香,盤香。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參觀永春達埔香都,了解棒香、線香、盤香、塔香,感受永春的香文化。
環境創設:展示各種各樣的的香爐、各種各樣的香,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賞。
物質準備:制作的'流程圖、蔑條、鋸末、白乳膠,橡皮泥、泥工板、傳統制香工具、超輕土等材料。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區域中新添加的材料:傳統制香工具和超輕土,請幼兒嘗試用心的工具制作棒香。
2、討論:上次區域活動中的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3、幼兒輕聲商量:今天的區域活動要玩什么?和誰一起?
4、提出活動要求:
①進去請插進區卡。
②遇到困難互相幫忙,互相合作。
③活動結束后要將材料工具整理整齊。
5、幼兒活動,教師重點觀察香韻閣,并記錄。
6、活動結束: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欣賞區域作品。
反思:
永春蔑香是我們家鄉的特產,香韻閣是我們班的特色區域。活動前,我們發動家長帶幼兒去達埔香城去參觀,感受香的文化傳承。通過集中活動認識各種各樣的香,了解的香的種類,認識了各種香爐。在數學區中,幼兒用粗細不同的香進行粗細排序,按種類進行分類或排序。香韻閣中,在香棒涂上白乳膠,裹上香粉制作成棒香;用橡皮泥搓成長條,卷成蝸牛狀,制成盤香;用超輕土搓成細條、粘貼在香棒上,用傳統的制香工具和超輕土搓成線香。幼兒在制做過程中體驗了制香的樂趣。
中班區域活動方案 篇5
活動名稱:
給娃娃做秋衣
活動目標:
1.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使以彩鮮艷。
2.了解季節特征,萌發關心別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花布,娃娃,紙
活動過程:
1.語言誘導,引起興趣 建議可用設問:“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到了天氣有什么變化?”“小朋友穿的衣服有什么變化?”“娃娃沒有秋衣怎么辦?”等,引起幼兒思考、討論,激起幼兒為娃娃“織”花布做秋衣的愿望。
2.欣賞范例、討論。
設問:
(1)為什么叫它“花布”?
(2)上面印的是什么圖案?給花布取名。
(3)每塊花布的圖案是否都一樣呢?
(4)這塊花布上的圖案有幾種顏色?
(5)是哪二種顏色?哪個深?哪個淺?
3.討論作畫方法
4.幼兒創作
5.引導講評 ,幼兒自己介紹花布的名稱,集體說說“鮮艷”“不鮮艷”
6.折秋衣(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
《給娃娃做秋衣》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幼兒極為感興趣的活動。活動開始,大家看到上次活動的作品(娃娃的頭),知道今天要接著為娃娃設計衣服后,孩子們就對活動充滿了創作欲望。由于幼兒的自由創作空間大,設計出的服裝樣式豐富,有帶花邊的、有各色拼貼的、有單色創造的'等等。
由于活動時間有限,許多孩子還保持著創作欲望。于是在活動后,我將孩子的作品投放在美術區,供大家欣賞。又在區域中投放大量的更豐富的廢舊材料供孩子更好的創作,使活動得到很好的延伸。
中班區域活動方案 篇6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展的經驗。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而區域活動正符合這一要求。區域活動,是我們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它是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為使幼兒行高效學習,獲最佳發展而精心設計的環境;它可以讓幼兒自由地進出各個區域,開展游戲活動;它有著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展的不同需要。因此,我們將本學期的區域活動目標制定如下:
一、《聰明屋》活動目標:1、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在操作、玩耍中獲得一些知識,發展幼兒的智力,提高動腦、動手的能力。 2、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引導幼兒多看、多思、多想。 3、幫助復習鞏固數學知識。
二、《美術吧》活動目標:1、提供各種成品、半成品讓幼兒操作,發展幼兒的畫、剪、貼、折等的基本技能。 2、教育幼兒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操作衛生習慣。 3、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
三、《小超市》活動目標:1、理解角色的職責,按角色規定、要求進行活動。 2、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推動游戲的發展。 3、培養做事有始有終的積極態度。 4、在游戲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培養有禮貌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四、《演藝吧》活動目標:1、提高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特別是男孩,吸引他們來活動。 2、提供音帶、樂器、節奏譜等,發展幼兒的節奏感。 3、提供各種材料,如:飄帶、花等,讓幼兒自由舞蹈,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4、發展幼兒的動作,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五、《建筑工地》活動目標:1、發展幼兒的感知覺,增強幼兒手指肌肉的發展。 2、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懂得合作,提高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他們大膽建筑。
六、《新華書店》閱讀區目標:1、在看書時能較自覺的保持安靜。 2、能在教師指導下運用廢舊材料對破舊圖書進行修補。 3、掌握正確閱讀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4、能講述圖書中的主要內容。三、主要措施筆;水粉顏料;實物瓶花一個;瓶花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逗逗迪迪愛探險》節目嗎?你們喜歡他們嗎?今天,老師把他們請到了課堂。(出示“逗逗,迪迪”圖片)看看今天他們發生了哪些故事吧? 2.播放動畫片音樂,故事開始啦!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兄妹,叫做逗逗和迪迪,他們堅強勇敢,聰明可愛,他們很喜歡冒險,今天,是逗逗和迪迪媽媽的生日,他們要為媽媽畫一幅“好看的瓶花”可是,要度過四個難關,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度過難關嗎?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字卡:“欣賞,介紹,畫畫,檢閱”
2.和我一起說“欣賞......介紹......畫畫......檢閱......” 3.度過第一關----欣賞(幼兒欣賞瓶花及圖片)
度過第二關----介紹:你看到的瓶花由哪幾部分組成?花瓶上有哪些圖案?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花是什么顏色的?......
除了你看到的這些,花瓶和花還可以有哪些形狀和顏色?
第三關----畫畫,你們有沒有信心闖過第三關?我們一起度過難關吧!
4.師邊范畫邊講解步驟:花瓶輪廓----花瓶圖案----花朵和葉子----涂色,添畫背景。 5.涂上漂亮的顏色和背景。涂色要均勻,注意深淺搭配。
三、結束部分:
請領導和老師檢閱我們的作品(幼兒拿著畫好的作品在前方站成隊伍接受檢閱,并對作品進行介紹)
四、延伸部分:
有指導幼兒用舊掛歷紙.舊畫冊.色彩手工紙等,運用畫.撕.剪貼的方法繼續裝扮畫好的瓶花。
五、指導策略:
1、教師通過設計、提供可供幼兒操作的區域,可發動幼兒與教師共同收集各種材料,制作各種成品、半成品,以便順利的開展各種游戲。
2、在區域活動中設置物品,具有全面性、層次性的特點,可供不同幼兒操作。
3、每周為幼兒新增活動內容及材料,提高幼兒活動興趣。
4、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5、教師認真有重點的輔導幼兒活動。
(1)教育引導幼兒有目的.的選擇區域,學習輪流著每天玩不同的區域。
(2)教師每天都有一項活動作為重點輔導。
(3)加強個別輔導。鼓勵幼兒大膽進行活動,能充分調動每一位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4)充分發揮區域活動的特別功能,使個別能力差的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5)抓好活動后的評價及整理工作,以便更好的搞好區域活動。
(6)觀察幼兒的游戲情況,引導幫助幼兒解決游戲中發生的問題,確保游戲的順利開展
(7)教師密切注意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況,記好游戲記錄。
6、重視每一次的角色游戲,在原有基礎上逐步新增材料,認真輔導,充分發揮角游的教育功能。
7、教師繼續學習有關創造性游戲類的文章,充分認識游戲的作用,把教育滲透在游戲之中,寓教于游。
8、保證幼兒每天都有游戲時間。
9、在游戲過程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
中班區域活動方案 篇7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為進一步落實課程改革的精神實質,提升廣大教師的專業素養以及提升教師對選擇性活動理念的認識,使之更深地意識到區域環境創設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使幼兒園的區域環境更好地起到教育的作用,讓幼兒真正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成長,讓環境與幼兒對話、與家長對話,發揮環境“第三位教師”的作用。同時,提供機會和平臺,讓教師通過互相參觀學習,加強交流,尋找差距,從而提高自己對區域創設的能力。我園決定于 月 號開展區域創設評比活動。具體評選要求如下:
一、 評比要求:
圍繞本月的主題活動和根據班級幼兒年齡特點來設置相應活動區域,在空間的分隔上、區域的選擇上便于幼兒活動,運用廢舊材料設計新穎有特色,便于本班幼兒操作與運用(滿足人手需要)以及班上幼兒能自主進入區域活動。
本次創設,各班注重區域材料設置、整體規劃、特色價值體現;注重合理劃分區域環境、投放材料、自制適宜材料;注重區域材料種類齊全,高低、內容適宜幼兒學習;注重挖掘文化特色資源,講創意、求設計、顯巧手。
區域的選擇上便于幼兒活動,材料的提供上利廢利舊,便于幼兒取放,讓幼兒在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里有機會有條件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興趣通過具體的操作、體驗去獲得經驗,發展認知能力,獲得駕馭材料的能力和探索創造的無限空間;使幼兒個體得到充分的發展,并著重區域活動開展和教師的互動與指導以及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結合自己的特色,就自己創設區域的設想、整體活動的設計思路、區域的目標、活動的開展做詳細的闡述。努力營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藝術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圍來感染幼兒。注重幼兒的參與性,動態地展示體現出幼兒參與活動的過程。幼兒可以多種方式來參與創設,體驗成功的感覺,使幼兒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
二、評比時間: 月 日
三:評比方法:
1.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評比,總分100分。
2.在公平、公正評選的原則下,取評委評分全部相加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成績。
3.小班級和中班級將評選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一名、三等獎兩名;大班級將評選出一等獎一名、三等獎一名。
4.小班級規定三個以上區域,中班級和大班級規定四個以上區域。
中班區域活動方案 篇8
評比目標:
1、通過評比,進一步豐富班級的區域環境,充實區域材料,提升教師創設與組 織區域活動的能力。
2、通過評比進一步打造班級閱讀角,形成班本特色。
3、通過班級之間區域活動的相互觀摩,為教師創設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
評比準備:
1、發動宣傳,通報評比標準,做好評比準備
2、設制評分表格和比賽時間表(附后)
3、榮譽證書6本及獎品(三個年級組一等獎各名 另設最佳解說風采獎、最佳材 料投放獎、最佳游戲表現獎三個單項獎 )
評比日期:年月日
評比人員:。
評比過程:
一、實地觀看
1、游戲開始部分:游戲組織
2、游戲基本部分 : 各班巡回觀摩孩子游戲時表現及教師的指導。
3、游戲結束部分:收拾整理,教師評價游戲等。
二、理論介紹
10月23---30日中午12:30——14:30,各班選一名教師對本班創設的區角進行理論方面的介紹。
要求:
1、能用PPT對班級區角做整體的分析,具體從區域設置、材料準備、環境創設三方面進行介紹,能說出各個區域的設計意圖(重點介紹閱讀角)以及材料投放的原則及教師的思考。
2、語言簡單明了,層次清晰,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力求每頁上的文字說明具有導向性,和可操作性。
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年級組 班級 開始時間 評價時間
大班年級組 8:10—9:10
大一 8:10—8:20 8:40—8:50
大二 8:20—8:30 8:50—9:00
大三 8:30—8:40 9:00—9:10
小班年級組 9:10—10:10
小一 9:10—9:20 9:40—9:50
小二 9:20—9:30 9:50—10:00
小三 9:30—9:40 10:00—10:10
中班年級組 10:10—11:10
中一 10:10—10:20 10:40—10:50
中二 10:20—10:30 10:50—11:00
中三 10:30—10:40 11:00—11:10
三、評委按評比標準逐項評價。
四、統計得分,評出優勝班級。
五、頒發榮譽證書。
中班區域活動方案 篇9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孩子們每天游戲、學習不可缺少的活動,為了促進區域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我園特開展區域評比活動,并通過評比活動及時發現問題,進行研討,解決問題,為今后的區域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做好鋪墊。具體事項如下:
一、評比對象:全園6個班級。
二、評委:吳秀銀園長、仁興幼兒園王美珠園長及馮大芬老師、云咪老師、王麗卿老師老師。
三、評比時間:20xx年3月31日下午17:00
四、評比內容及要求:
1、區角操作材料豐富、實用并易于經常翻新更換,數量足夠本班幼兒使用,突出材料投放的層次性。區角架、玩具架上的操作材料,要方便幼兒取放、使用。
2、操作材料:科學衛生、安全耐用、美觀,有學習價值,具多樣性、可操作性、一物多用,能引起幼兒操作探究興趣,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并具創新精神或本地特色。
3、區域設置:班級區域游戲場地安排合理;各區域之間界限分明根據班級幼兒年齡特點、及幼兒園空間實際情況設置相應活動區域,在空間的分隔上、區域的選擇上要便于幼兒活動。每個班級至少應設置3個區域。
4、環境創設:整體氛圍美觀、大方、區域標題明顯,有規則圖(能讓幼兒所理解的);材料操作示意圖及區域活動的規則示意圖的呈現能便于幼兒獨立模仿與學習。
5、材料按圖像、數字、文字等分類擺放,使孩子能獨立的找到。
6、材料投放:
(1)教育性:區域的創設與材料要與教育目標相結合,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材料的投放要有針對性,充分體現環境與材料的教育價值。
(2)適宜性: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生活經歷、興趣及能力來提供材料玩具,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具有針對性、層次性。
(3)操作性:材料能引發幼兒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活動,能吸引幼兒反復操作、不斷探究的活動材料。
(4)材料的選擇和利用要充分挖掘本園資源、巧妙利用廢舊物品.
五:評比方法:
1、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評比,總分100分。
2、在公平、公正評選的原則下,全部相加取平均成績。
3、將評選出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納入本學期的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