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工區域活動方案(精選4篇)
中班美工區域活動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編織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美術活動。它造型多變,具有天然、樸素、清新的藝術特色,是傳統民間工藝。中班幼兒動手能力逐漸增強,對色彩的感知能力不斷提高。本次活動帶領幼兒走進“編織地毯”的世界,引導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學習編織方法,感受造型的美,激發幼兒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活動開展過程中,充分給幼兒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空間,引導幼兒自己看編織圖示學習編織的方法;創設我是“小小設計師”情境,引導幼兒創造性地為動物家設計不同的地毯;在練習編織同時,鼓勵幼兒關心、幫助他人,體現了整合的教育思想。
活動目標:
1.能夠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的彩條通過疊壓的方法創造性地編織地毯。
2.初步學會看簡單的編織步驟圖,能大膽介紹自己編織的小地毯。
3.喜歡自己編織的小地毯,感受不同色彩編織出的小地毯所帶來的美。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教師自制課件(《各種各樣的地毯》:
不同款式、色彩的編織地毯作品;《森林動物的家》:小兔、大象等動物的臥室、書房等)。
長短不同的彩色紙條若干,編織地毯的步驟圖,水彩筆,剪刀,膠棒。
“幼兒學習材料”——《能干的我》。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編織地毯,引發幼兒學習興趣。
提問:你看到的地毯是怎樣的?你喜歡哪種款式?
簡單介紹地毯的作用、種類、功能,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出示編織地毯范例,請幼兒看編織地毯的步驟圖,自主探索用疊壓的方法編織小地毯。
1.請幼兒閱讀《能干的我》第8頁,指導幼兒學看編織步驟圖。
提問:你看懂步驟圖了嗎?哪里還不明白?
指導幼兒學習步驟圖中“之”字折疊的方法。
2.請幼兒看編織步驟圖,學習“疊壓”的方法,初步嘗試編織地毯。
提供長短不同的彩色紙條,請幼兒按步驟圖嘗試編織,幫助幼兒掌握“疊壓”的方法。
3.可提供編織地毯范例,引導幼兒拆一拆、看一看,進一步了解疊壓的規律,再次嘗試編織。
三、創設“我是小小設計師”游戲情境,引導幼兒為動物家設計不同的地毯,激發幼兒關心、幫助他人的情感。
1.播放課件《森林動物的家》,請幼兒當小小設計師,為動物的臥室、書房設計、編織不同的地毯。
提問:動物需要哪些幫助?你想設計、編織什么樣的地毯?
2.啟發幼兒根據動物的需要設計不同的地毯,進一步掌握編織的規律,鞏固“疊壓”的編織方法,鼓勵幼兒積極幫助他人。
3.可引導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粘貼在《能干的我》第9頁。
四、用幼兒作品布置“漂亮的地毯展”,引導幼兒互相評價、學習,感受編織的美。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體現了活動性的原則。首先,在活動中,充分放手,讓幼兒自由創作,探索設計花布,讓幼兒自己動手、動口、動腦,印出不同的花布;其次,及時肯定幼兒的創作,不斷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活動真正成為幼兒發展的手段。
中班美工區域活動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多彩冰淇淋》是一節利用多種材料制作冰淇淋的美工活動。冰淇淋對孩子有著難以抗拒的誘惑,是孩子最喜歡的美食之一。同時冰淇淋的色彩明媚、形態各異特別適合孩子們表現、創造。中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美工技能積累,但是本次活動中需要孩子們將各種本領融合,利用剪、粘、揉、團以及多材料組合大膽的制作冰淇淋。為解決以上難點,我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圖片、視頻、現場演示多角度為幼兒豐富經驗,為精彩創作打基礎,從而體驗生活物品和彩泥結合的創作樂趣。
活動目標:
1.了解冰淇淋的來歷,知道不能多吃冷飲。
2.嘗試使用泡沫球、紙杯、卡紙、紙盤、彩泥和超輕粘土等物品創作出自己喜歡的冰淇淋。
3.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生活物品和彩泥結合的創作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各種各樣的冰淇淋》、超輕粘土、泡沫球、紙杯、雙面膠、少量雪花泥。
活動過程:
一、暢談“冰淇淋”,激發興趣。
師:夏天到了,天氣漸漸變熱了,小朋友在這個季節最喜歡吃什么?
二、介紹冰淇淋的來歷,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早在古羅馬帝國時代,有位皇帝因酷暑難熬,請仆人四處奔波,為其尋覓冰雪解暑。有位聰明的廚師從高山上取回未化的冰雪,用蜂蜜和水果攪拌起來,給皇帝驅熱解渴,這大概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冰淇淋了。
提問:請幼兒說一說喜歡吃什么冰淇淋,還知道有哪些冰淇淋?
三、欣賞圖片,感受冰淇淋的品種豐富。
1.播放ppt課件,欣賞各種冰淇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其特點。
2.請幼兒說一說冰淇淋的名稱、形狀、顏色,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激起幼兒自己動手制作的愿望。
四、自選材料,制作冰淇淋。
1.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超輕粘土來制作冰淇淋。
2.引導孩子運用捏、壓、搓、粘合、混合拉扯等方法進行制作。(注意粘土的混色搭配)
3.用不同顏色的粘土和雪花泥,做出各種糖果小球、巧克力豆或其他喜歡的水果,裝飾冰淇淋。
4.鼓勵幼兒大膽操作,在制作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指導。
五、“冰淇淋”展,評價作品。
鼓勵幼兒講講自己作品所用的材料和方法,相互欣賞,說說自己的冰淇淋,并給自己的冰淇淋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中班美工區域活動方案 篇3
活動名稱:
給娃娃做秋衣
活動目標:
1.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使以彩鮮艷。
2.了解季節特征,萌發關心別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花布,娃娃,紙
活動過程:
1.語言誘導,引起興趣
建議可用設問:“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到了天氣有什么變化?”“小朋友穿的衣服有什么變化?”“娃娃沒有秋衣怎么辦?”等,引起幼兒思考、討論,激起幼兒為娃娃“織”花布做秋衣的愿望。
2.欣賞范例、討論。
設問:
(1)為什么叫它“花布”?
(2)上面印的是什么圖案?給花布取名。
(3)每塊花布的圖案是否都一樣呢?
(4)這塊花布上的圖案有幾種顏色?
(5)是哪二種顏色?哪個深?哪個淺?
3.討論作畫方法
4.幼兒創作
5.引導講評 ,幼兒自己介紹花布的名稱,集體說說“鮮艷”“不鮮艷”
6.折秋衣(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幼兒極為感興趣的活動。活動開始,大家看到上次活動的作品(娃娃的頭),知道今天要接著為娃娃設計衣服后,孩子們就對活動充滿了創作欲望。由于幼兒的自由創作空間大,設計出的服裝樣式豐富,有帶花邊的、有各色拼貼的、有單色創造的等等。
由于活動時間有限,許多孩子還保持著創作欲望。于是在活動后,我將孩子的作品投放在美術區,供大家欣賞。又在區域中投放大量的更豐富的廢舊材料供孩子更好的創作,使活動得到很好的延伸。
中班美工區域活動方案 篇4
設計意圖:
每當我跟小朋友們做手指游戲“一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毛毛蟲”的時候,他們對毛毛蟲都表現出了特別的興趣,但興趣點各不相同。在新綱要的理念指引下,我認識到教師應發現幼兒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滿足幼兒的探索興趣,尊重幼兒的自主活動。因此,我設計了此手工活動《毛毛蟲》,來進一步增進幼兒對毛毛蟲的了解,延伸幼兒對毛毛蟲的興趣。
活動目標:
1、了解毛毛蟲的外形特征,探索制作毛毛蟲的方法。
2、學習卷、擠、抽和點的技巧,提高雙手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喜歡美工活動,愿意積極動手探索。
活動準備:
1、餐巾紙人手兩份、吸管人手一份;漿糊;棉簽;各色顏料;草地背景;濕毛巾;
2、PPT
活動重點:
讓幼兒學習卷、擠、抽和點的技巧,提高幼兒雙手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活動難點:
讓幼兒探索毛毛蟲的制作方法。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猜謎導入
師:我有一個謎語請你們豎起小耳朵仔細聽“身體毛茸茸,躲在綠葉上,小時候會爬,長大了會飛。”說的是什么呢?
2、說一說,我見過的毛毛蟲
師:你們見過毛毛蟲嗎?毛毛蟲長什么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制作毛毛蟲
1、PPT出示事先做好的毛毛蟲圖
師:我這兒有一條很特別的毛毛蟲,請睜大眼睛仔細看!(PPT)
師: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呢?(餐巾紙)
師:你會用餐巾紙做一條毛毛蟲嗎?(請個別幼兒試一試)
師: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比較兩條毛毛蟲的異同)可是這兩條毛毛蟲和我的長得有點不太一樣,它們哪里不同?(引導幼兒觀察出毛毛蟲身上的褶皺)
2、探索與操作
師:我在做毛毛蟲的時候用到了一些材料,有餐巾紙、漿糊和吸管,你會用這些材料制作一條毛毛蟲嗎?
要求:請你選擇一張餐巾紙和一根吸管來試一試。完成之后,讓你的毛毛蟲躺在桌子上休息一會兒,你回來坐好。現在,輕輕的走到桌邊,選取一份材料,試一試吧!
3、出示操作步驟,示范操作
師:你們的毛毛蟲制作成功了嗎?誰愿意來做給大家看看!
請一個完成得較好的幼兒來示范操作,教師講解:
①卷一卷(吸管對齊餐巾紙的一條邊,把餐巾紙卷起來。看!卷到還剩一點點邊的時候,用手指輕輕蘸一點漿糊抹在餐巾紙的邊上,然后繼續向前卷,把整張餐巾紙都卷起來)
②擠一擠(捏住紙巾的兩頭向中間擠,毛毛蟲身上的褶子就出現啦。)
③抽出來(最后,將吸管輕輕抽出,一條毛毛蟲就做好了。)
④點一點(毛毛蟲告訴我,它覺得自己這樣有點丑,想穿上一件漂亮的衣裳,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好嗎?我這兒有棉簽和顏料,用棉簽在顏料里蘸一蘸,然后輕輕的點到毛毛蟲的身上,一定要輕輕的哦,不然小毛毛蟲會受傷。這樣,一條漂亮的毛毛蟲就做好了!)
4、出示操作步驟圖
師:剛剛是怎樣做毛毛蟲的,一起來說一說
①卷一卷(注意要把餐巾紙卷卷緊)
②擠一擠(這一步很關鍵哦!要捏住餐巾紙的兩頭向中間用力擠)
③抽出來(要輕輕地)
④點一點(要用棉簽蘸一點點顏料,在毛毛蟲的身上輕輕點)
5、動手操作
要求:材料在中間的籃子里,你可以選取一張餐巾紙、一根吸管再來試一試。然后給毛毛蟲穿上衣服,最后把你的毛毛蟲送到前面的大草坪上來。現在輕輕走過去,試一試吧!
三、草地上的毛毛蟲,作品展示
師:草地上爬來了好多毛毛蟲,看一看,你最喜歡哪一條,為什么?
四、破繭成蝶
師:你們知道毛毛蟲長大后會變成什么嗎?(飛蛾、蝴蝶)
現在,請你們也和小毛毛蟲們一樣,變成蝴蝶飛走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主要分為“謎語導入”、“制作毛毛蟲”、“作品展示”、“破繭成蝶”四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我采用我們班幼兒最喜歡的猜謎游戲導入活動,根據中班幼兒的能力特點將謎語簡化為“身體毛茸茸,躲在綠葉上,小時候會爬,長大了會飛。”瞬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猜出毛毛蟲。
第二部分通過出示紙毛毛蟲,引出材料“餐巾紙”,引導幼兒思考“你會用餐巾紙做一條毛毛蟲嗎”,請幼兒探索。在這過程中,孩子們表現得很積極,很多人都高高舉起手來想試一試,但是我只邀請了一個幼兒嘗試,若能多請幾個幼兒,讓他們嘗試,展現出各種類型的毛毛蟲效果可能將會更好!緊接著以幼兒為主,提供給他們三樣材料:餐巾紙、漿糊、吸管,讓他們自由探索、操作,然后請成功的幼兒示范,集體整理操作步驟,最后操作。整個過程較為流暢,但細節決定成敗,很多細節之處我仍需注意,操作過后的材料歸置于何處,都是有待改進的!若語言能更規范,要求能更清晰,相信一定會更好!
第三部分將毛毛蟲送到展板“草坪”上進行作品展示。展示環節,對于一個美工活動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展示孩子們的作品,且效果更好!教師該怎樣布置,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布置上我還是有所欠缺的,若毛毛蟲能夠每一條單獨放開,并展現出各種形態,效果一定會更好!
最后以毛毛變蝴蝶的方式學著蝴蝶飛舞離場結束活動!
一次公開活動,對于一個新教師而言就是一次進步的好機會,我會認真抓住每一次機會!在一次又一次的磨課過程中,我會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及時糾正!爭取取得最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