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專項整治活動方案(通用3篇)
網絡詐騙專項整治活動方案 篇1
為有效遏制通訊網絡詐騙犯罪高發態勢,切實減少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經鎮黨委研究,決定在全鎮范圍內集中開展防范通訊網絡詐騙犯罪宣傳活動。為確保宣傳活動取得實效,結合我鎮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專群結合,按照以防為主、部門聯動、齊抓共管、重在治本的工作原則,開展多層次、多樣式、多角度的防范通訊網絡詐騙犯罪宣傳活動,全面動員,深入基層,把防范通訊網絡詐騙犯罪防范知識普及到千家萬戶,營造濃厚宣傳氛圍,有效減少通訊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最大限度的減少人民群眾財產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
二、工作目標
擴大人民群眾對打擊治理通訊網絡詐騙犯罪工作的知曉度,揭露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和有關企業遵紀守法,增強識騙、防騙能力,提高人民群眾和有 關企業防范通訊網絡詐騙的意識和能力,預防和減少通訊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
三、組織實施
第一階段:動員部署階段(x月x日至x月x日)。各村(居)和單位全面開展動員部署,提高參與防范通訊網絡詐騙宣傳工作人員的認識,進一步掌握宣傳方法與技巧,明確宣傳工作目標與任務。
第二階段:深入宣傳階段x月x日至x月x日)。按照村(居)委會干部進村入戶宣傳,務必將防范通訊網絡詐騙宣傳資料發放到每村每戶,并提醒組織家庭成員互相學習,鎮干部、派出所民(輔)警深入企業宣傳的原則,宣傳單發至并組織企業人員等學習,做到人人知曉。
第三階段:檢查驗收階段(x月x日至x月x日)。組織相關部門對防范通訊網絡詐騙宣傳的落實情況及效果進行督察,按各村(居)區域進行劃分,對于宣傳活動開展后,通訊網絡詐騙案件仍然高發的'后三名落實宣傳不力的各村(居)和單位進行全鎮通報批評,并將督察情況納入單位年度平安建設(綜治工作)考評結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實施。防范通訊網絡詐騙犯罪宣傳工作是有效減少案件發生、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舉措,各相關各村(居)和單位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研究細化活動方案,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二)落實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各相關各村(居)和單位要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立足本職崗位,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做到宣傳全覆蓋,切實做好防范通訊網絡詐騙教育和預防工作。
(三)構建常態,務求長效。防范通訊網絡詐騙犯罪宣傳工作是一項長期工程,各村(居)和單位要加強對詐騙案件信息的收集,根據詐騙新手法、新變化、新情況充實完善宣傳內容,總結出行之有效的宣傳經驗,建立常態化、制度化的防詐騙工作機制。
五、工作檢查
為確保防范通訊網絡詐騙宣傳活動走細走實,取得實在成效,我鎮將組織人員對各村(居)、林場和各單位宣傳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并進行考核評分。檢查時間20xx年x月初,具體時間另行通知。主要采取上門入戶的方式,直接詢問調查,根據宣傳到戶情況,如實評分。評分總分值xx0分。對考評得分60分以下且排名后三位的村(居) 予以全鎮通報批評,考評結果納入20xx年度綜治考評,并報鎮主要領導。
網絡詐騙專項整治活動方案 篇2
為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高發態勢,有效提升群眾識騙防騙的意識和能力,切實維護群眾財產安全和切身利益,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的通知》(區委政法發〔20xx〕15號)文件要求,現結合工作實際,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全民參與、社會共防”的原則,開展多種形式的電信網絡詐騙防范宣傳工作,營造宣傳氛圍,強化防范宣傳效果,切實增強人民群眾防范電信與網絡詐騙的意識和能力,力爭做到“防范詐騙人人參與,和諧社會人人收益”,降低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保護群眾財產安全。
二、組織領導
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區市管中心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抓好方案制定、宣傳工作等,確保專項行動落地見效。
三、工作措施
1、通過張貼海報、掛橫幅、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加強市場的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工作,拓寬群眾獲取相關信息的`渠道,擴大知曉面,進一步增強經營戶和群眾的防范意識。
2、督促市管員按照全覆蓋宣傳的要求,將工作群中派出所發布的最新的防范要點告知各自轄區經營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要深刻認識電信網絡詐騙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重點整治從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全面加強組織領導,層層抓好工作落實,明確工作職責,真正出實招、見實效。
(二)廣泛開展宣傳,提升防范能力。積極做好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工作,在不斷提高宣傳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的同時,注重宣傳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確保宣傳工作落到實處,要達到居民群眾不僅“入耳”,更要“入腦”“入心”的宣傳目的,切實提高群眾的識騙防騙能力,努力減少此類案件發生。
網絡詐騙專項整治活動方案 篇3
為做好市涉糧巡察發現問題整改工作,充分挖掘保供潛力,有效遏制耕地撂荒,按照荔農[20__]53號有關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工作片、村(居)為摸排和整治責任主體,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依法管理、典型示范,按照先易后難、重點推動的思路,將臺賬內撂荒地復耕復種任務分解到戶,落實到地塊,確保全鎮20__年臺賬內38.76畝撂荒地塊按時全部復耕。同時,開展臺賬外可能出現的撂荒地(未耕種2年以上)的動態監測,納入復耕復種計劃范疇,發現一塊,及時復耕一塊。
二、工作重點
(一)加強分類指導。各村(居)要針對耕地撂荒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推進撂荒地統籌利用。要因地制宜選擇復耕復種的作物品種和技術模式,對立地條件好的撂荒地,要做到應種盡種,優先用于糧食生產,擴大糧食播種面積。糧食生產功能區要健全完善管護機制,嚴禁撂荒,確保能種一季種一季、能種一年種一年;丘陵地區的撂荒地,要根據實際情況,宜糧則糧、宜特則特,支持發展特色糧油、特色水果、中藥材等生產,增加多樣化產品供給;山區的山垅田,要加強指導,因地制宜抓好復耕利用;對確不適宜耕種的撂荒地,可按有關政策規定和規劃要求,優先用作農機具存放場所和烘干晾曬、分揀包裝、保鮮存儲等設施用地,解決鄉村產業發展用地難問題;暫不耕種的冬閑田,應種植綠肥等養地作物,促進耕地質量提升。同時,要加強與土地所溝通協調,比對國土三調圖斑,標注撂荒地塊變更情況,做好撂荒地塊落圖有關工作。
(二)改善耕種條件。20__年臺賬內及本次排查新的撂荒地,各村(居)要加大投入力度,開展耕地“宜機化”改造,配套完善灌溉、田間道路、農田防護等基礎設施,增強生產的便利性;加大撂荒地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通過加強撂荒地理化性狀改良、地力培肥等措施,逐步恢復撂荒地地力和產出水平;對因災損毀的撂荒地,要盡快修復、恢復生產;要充分結合“六清行動”,加強池塘、水溝清淤、擴容、疏通,既發揮蓄水、排防等環保清潔功能,又確保農作物日常灌溉的迫切需要;要落實野豬等野生動物為害防控機制,完善防護設施,及時發布信息,果斷有效進行處置,確保能種能收。
(三)落實法律法規。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對棄耕拋荒連續兩年以上的承包耕地,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和不損害農民利益前提下,由村組集體責令承包方及時復耕,或引導流轉復耕;對長期無力耕種或因舉家外遷造成撂荒的農戶,在充分尊重個人意愿和合理經濟補償基礎上,引導其自愿退出承包權。對退出的耕地,村集體進行統一經營管理,有效盤活撂荒地。對長期撂荒的要停止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停止承包地經營者享受的各項獎勵政策,待復耕復種后再重新納入補貼范圍。
(四)促進土地流轉。要積極引導農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將撂荒地流轉給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鼓勵對統籌利用撂荒地成效突出的新型經營主體,加大資金、項目、政策等支持。要切實加強農村土地流轉合同管理,將防止棄耕拋荒要求納入流轉合同內容,對棄耕拋荒連續兩年以上的,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內不解除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的,發包方有權采取措施終止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
(五)提升社會服務。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服務主體,面向外出務工和無力耕種的農戶開展全程式、菜單式托管服務。針對存量撂荒地,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面向小農戶和糧食生產薄弱環節的托管服務,推行糧食代耕、代種、代防、代收、代烘等服務模式,減少撂荒地存量,遏制增量;對撂荒地集中的區域,要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指導服務;對一些農業生產技能弱的農戶,要開展“一對一”幫扶,讓他們盡快熟悉技術、熟練運用技術,提高生產能力。
三、工作計劃
(一)開展摸排,更新臺賬(20__年3月-4月)。各村(居)應成立工作專班,完善工作措施,集中時間、集中力量,以組為單位開展排查,4月30日前完成撂荒地信息臺賬更新工作。對原有撂荒臺賬,要逐個地塊標注已復耕情況、面積;對臺賬外可能存在撂荒的情況(未耕種2年以上),要繼續開展摸底排查,及時更新臺賬。撂荒地信息臺賬要蓋章簽字確認上報。
(二)專項整治,全面復種(20__年3月-12月)。充分利用春播和秋冬種季節,開展復耕復種。各村(居)在排查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同步開展專項整治工作。鼓勵優先種植糧食作物。撂荒的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料生產,永久基本農田地塊重點用于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要搶抓農時復墾播種,做到應種盡種。要建立撂荒地動態監測和管理長效機制,嚴格按照撂荒地信息臺賬,每月動態更新臺賬,定期報送整治工作進展情況,每季度末25日更新報送一次、9-12月每月更新報送一次工作臺賬。同時,要強化對臺賬外撂荒地跟蹤監測,及時納入復耕計劃,出現一塊,復耕一塊。
(三)全面自查,補缺補漏(20__年1月-4月)。各村(居)要對照臺賬、治理目標任務,認真開展撂荒地治理自查“回頭看”,對本轄區內的撂荒耕地治理工作進行總結、分析,完善臺賬資料,確保撂荒耕地得到有效治理。要全面落實《莆田市農業農村局 莆田市財政局關于印發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十二條措施的通知》(莆農規〔20__〕2號)及《莆田市荔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荔城區穩糧惠農保障措施的通知》(荔政辦規[20__]2號)穩糧惠農政策宣傳與落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撂荒地利用情況的跟蹤監測和督促檢查,將撂荒地整治工作列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績效考核等指標內容。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對撂荒問題整治成效緩慢的村(居)進行通報或提請鎮黨委、政府約談。各村(居)要將統籌利用撂荒地情況納入糧食安全目標責任考核指標。要發揮基層黨組織和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用,及時組織對撂荒地進行復耕復種。
(二)強化約束措施。嚴格落實責任主體,按照階段任務要求,責任到人,任務到人,確保治理工作每個階段取得實效。
(三)營造良好氛圍。各村(居)要充分利用廣播、微信等媒體,廣泛宣傳國家耕地保護法律法規和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珍惜耕地、用好耕地。認真總結遏制耕地撂荒和引導撂荒地復耕復種的有效做法,曝光耕地撂荒典型案例,營造統籌利用撂荒地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