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進社區方案(精選3篇)
垃圾分類進社區方案 篇1
為充分發揮機關部門干部職工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根據《xx市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意見》、《xx市20xx年全市城鄉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方案》等文件精神,決定在街道機關部門中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按照 “政府主導、全民參與,部門包干、屬地負責,權責明確、注重長效”的工作原則,充分發揮機關部門干部職工示范帶頭作用,深入推進垃圾分類,來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建設美麗馬橋。
二、實施范圍
本方案實施范圍包括街道機關(經編園區)各部門。
本方案所稱生活垃圾為機關事業產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垃圾,具體包括餐廚垃圾(主要為單位食堂產生的餐廚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個類別。
三、主要措施
1、日常宣傳引導。將生活垃圾分類教育作為機關干部職工培訓的重要內容,持續開展主題宣傳,定期開展教育培訓,組織機關干部職工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測試,做到人人知曉分類。將生活垃圾分類融入機關日常管理之中,作為日常行為規范,引導人人參與踐行。
2、倡導綠色辦公。推進信息系統建設和數據共享共用,積極推行無紙化辦公,全面實施紙張雙面打印,提倡重復使用,推行可更換筆芯的中性筆,減少一次性物品使用。落實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號召,實施光盤行動,減少餐廚垃圾產生。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節約型機關、文明機關創建目標,讓生活垃圾分類成為綠色生活方式。
3、提升分類質量。機關干部職工按分類要求以及具體規定,將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別投放至對應的收集容器。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可投入街道3號樓外面的智能化垃圾分類筒中,按制定的積分兌換制度進行兌換。同時街道實行定時定點對可回收物進行回收,來不斷提升垃圾分類的質量。
4、分片包干制度。建立垃圾分類聯系包干制度,機關部門根據聯村聯企安排,認領所聯系村、區域內企業、店面等單位的宣傳、勸導、督促、服務等的垃圾分類工作,并定期做好檢查指導。
5、檢查考核方式。每月由街道分類辦不定期抽查機關部門所有辦公室,每個月對分類情況進行黑紅榜公布,每個季度分類正確的辦公室給予一定的獎勵。同時機關黨員干部結合“兩地雙服務”活動,每年年終由所在村(社區)出具家庭垃圾分類情況證明,作為機關部門職工評優資格。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是街道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設“兩美馬橋”的重要舉措。各機關部門要建立垃圾分類工作責任制,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好管理人員,切實將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作為本部門職能來長效落實。
2、完善舉措,確保成效。各機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落實有效措施,培養分類習慣,特別是要重點加強干部職工的分類意識,加大保潔人員的垃圾分類培訓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分類知識和責任心,切實提升職工參與度以及分類實效。
3、嚴格督查,加強考核。認真落實垃圾分類工作要求,切實負起責任,在抓好垃圾分類工作。在各部門自查的基礎上,街道分類辦將統籌安排抽查,抽查情況將采取媒體報道或通報等形式,從正反兩方面進行督促推進。
垃圾分類進社區方案 篇2
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精神,高質量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加強垃圾源頭管控,實現垃圾規范化管理,打贏垃圾分類攻堅戰、持久戰。經街道辦事處研究,特制定本街道生活垃圾整區域覆蓋全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xx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出臺為契機,全力以赴、真抓實干,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強化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行動自覺,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圍繞“保障無害化、加強資源化,促進減量化”目標,統籌謀劃、補齊短板、綜合治理,加快建立健全路街道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
二、工作目標
按照xx市垃圾分類工作整體要求,進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增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行動自覺。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全民參與”的原則,實現分類質量明顯改善、控量成效明顯提升。20xx年,實現居住區垃圾分類覆蓋戶數累計完成32320戶,累計創建分類達標居住區38個,小區濕垃圾桶月產量達到7500桶.濕垃圾噸數達到每日16噸。實現濕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比例達到35%以上。累計建成兩網融合站點86個,兩網融合中轉站1個。可回收物量達到每日15噸。
三、組織領導
成立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實施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街道管理辦,負責街道生活垃圾分類日常各項工作開展,包括制定實施方案、硬件設施改造、監督檢查、宣傳培訓、考核評比等。
組 長:xx街道辦事處主任、黨工委副書記
副組長:xx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成 員:xx街道管理辦主任
xx街道自治辦主任
xx街道黨群辦主任
xx街道綠化和市容管理所所長
xx街道房管辦主任
四、實施步驟
(一)摸底準備階段(20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
1、制定實施方案。走訪調研各居委會、物業、駐區單位等,排摸各小區、單位垃圾分類情況,聽取各部門垃圾分類中存在的困難及意見建議。在前期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制定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落實責任主體和任務要求。
制定居委會垃圾分類工作考核制度、物業垃圾分類工作專項考核辦法等,把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對居委會、物業考核。
2、召開動員會議。召開居住區、企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提出實施方案、落實任務要求。
(二)推進落實階段(20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
1、開展宣傳發動。推廣垃圾分類典型示范居住區,由居委或樓組干部“百分百入戶”、定時定點指導監督、針對習慣改變的反復性開展反復教育等宣傳經驗,提高居住區分類知曉率,要使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入戶、入腦、入心”。充分利用小區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通過“美好”微信公眾號平臺和現場設攤活動等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及綠色賬戶知識,營造“以參與垃圾分類為榮、以準確分類為榮”的濃厚氛圍,開展更細致的宣傳培訓。
定期開展垃圾分類進社區宣傳主題日活動,如:垃圾分類主題相聲和小品、環保酵素制作、芽苗菜種植、再生手工制作等活動。
廣泛推行垃圾分類知識“進機關、進校園、進課堂”,重點深入開展中小學垃圾分類教育,普及分類知識,讓青少年從小樹立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的良好意識和習慣。通過“小手牽大手”,促進全社會垃圾分類習慣養成。
2、硬件設施改造。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推進有條件的居住區垃圾箱房按照“兩網融合”收集點標準,進行建設改造、功能升級。擬新建兩網融合回收服務示范點一個,改建兩網融合回收標準點65個、自助點19個,20__年累計完成兩網融合中轉點86個。實現每個小區至少有一個兩網融合回收服務點,并由專業公司進行可回收物的收運、管理,確保點、站、場之間的物流暢通,切實提高可回收資源的收運量。
對商品房小區的垃圾投放點進行改造,滿足干、濕垃圾成組擺放的要求,解決二次分揀場地問題。
落實好小區宣傳欄、公示欄、容器標識的.規范化工作;達到箱房內外容器、標識、宣傳、公示、配置“五規范”。確保所有居住區分類投放點的容器與標識全面實現“規范、到位”。
3、垃圾分類志愿者團隊建設。各小區組建一支垃圾分類志愿者團隊,對小區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宣傳、引導工作。每天定時定點對居民投放垃圾進行現場監督與指導。定期在各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志愿者會議,進行垃圾分類現狀討論分析、垃圾分類知識再培訓、宣傳技能再培訓,宣傳督導經驗分享等。
4、加快推進“全面撤桶”“定時定點”。按照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和綠色賬戶服務同步覆蓋要求,全面落實垃圾分類居住區“全面撤桶”以及“定時、定點、定類、定員”綠色賬戶服務制度。耐心細致做好動員和解釋工作。在征詢居民意見、觀察居民集中投放時間和習慣的基礎上,確定每天垃圾箱房的開房時間。其他時間垃圾箱房處于關閉狀態。
5、達標居住區創建。所有居住區按照定時定點投放要求,并達到“生活垃圾分類達標居住區”“五有”標準,即有分類設施設備、有分類宣傳告知、有分類物流去向、有數據統計臺賬、有分類實效。其中有設施設備、有宣傳告知和有物流去向等3項為基本覆蓋條件,有分類實效、有統計臺賬、兩網融合站點等3項為提質標準,其中基本覆蓋部分得分38分以上為垃圾分類覆蓋合格小區;基本覆蓋得分38分以上,且提質部分得分35分以上的為垃圾分類達標小區。
各居住區需明確小區居委會、物業、業委會在達標居住區創建中的工作任務,強化黨建引領,形成居民區黨組織牽頭,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一體化推進的工作格局,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互為補充、互相監督。
居委會負責牽頭做好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提高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率。
物業公司負責督促保潔人員做好垃圾分類的二次分揀和綠色賬戶掃碼工作,同時需對分類設施設備進行管養工作,提高分類設施的完好率和整潔度,聯系垃圾收運單位按規范及時清運垃圾。同時,物業應當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的管理責任人要求,依法履行其管理職責和其他責任要求。
6、推進黨政機關和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對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學校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與指導工作。規范單位分類投放容器配置。有食堂或無食堂但集中供餐的單位,在食品加工及就餐區域設置濕垃圾、干垃圾收集容器;產生餐廚廢棄油脂的單位,還應設置餐廚廢棄油脂專用收集容器。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學校應成組設置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干、濕垃圾收集容器。街道擬計劃對街道轄區范圍內853家門責單位配置干、濕垃圾收集容器。由城發作業公司對干、濕垃圾進行上門收集。
單位投放容器由單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負責日常管理維護;由街道管理辦牽頭落實日常屬地管理,督促轄區單位分類落實分類投放容器配置,并實施分類投放。
強化對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容器配置、分類投放實效等檢查工作,加強與城管執法部門的聯合執法檢查,實現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執法常態化。
(三)提質鞏固階段(20xx年x月x日至xx月xx日)
1、檢查分類成效。聘請垃圾分類監督員,每天對小區的垃圾分類志愿者和垃圾分類情況進行檢查。每月一次由街道綠化市容所對小區垃圾分類實效進行測評打分,及時向各小區通報檢查結果,并要求居委會、物業等責任部門根據每次的檢查情況進行整改,補齊短板,確保20xx年x月底前有所有小區完成分類達標居住區創建。
定期聯合城管、市場監管所等部門對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容器配置、分類投放實效開展等進行執法檢查,對拒不開展垃圾分類的單位,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2、拓展綠色賬戶積分兌換渠道。與第三方組織配合,定期在各小區開展綠色賬戶積分兌換活動,拓展綠色賬戶積分兌換渠道,豐富兌換物品種類,提高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四)總結評比階段(20xx年xx月x日至xx月xx日)
對全年推進的分類單位、居住區開展年終考核。年終將結合街道市容所每月的測評打分情況,市、區綠化市容部門的各類檢查、評比、考核等各項工作,評選出優秀分類小區、優秀單位和優秀分類個人,對其進行表彰,并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同時對全年垃圾分類工作進行總結,為下一年的繼續推進總結經驗。
五、保障措施
(一)落實財政支持,確保經費投入
除區綠化市容局年初核撥的垃圾分類經常性項目資金外,街道將按照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設施設備配備及管理要求,對小區垃圾箱房外觀、洗手池等硬件設施設備;分類投放點、垃圾箱房宣傳公示設施設置;兩網融合點站場建設及垃圾分類宣傳指導、綠色賬戶激勵、分類實效考核監督,物業專項考核補貼等管理費用預算,加大財政專項資金投入,確保垃圾分類全程體系建立。
(二)健全體制機制,落實監督考核
建立多部門協同執法協作機制,按照“條塊聯動、以塊為主”原則,根據日常垃圾分類源頭收運情況,梳理拒不開展分類及分類長期不到位的單位、居民區物業,聯合城管、房辦等有重點的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同時,以年終考核形式,將居住區達標示范創建納入居委會年終考核測評體系,占年終考核百分之十的分值,達標示范小區創建成功可以拿到滿分十分,創建不成功則是零分。
物業垃圾分類工作將納入每季度物業達標獎勵測評工作中。
(三)依托現代技術,加大全程監管
結合社區現有的智能監控裝置,結合垃圾箱房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點改建,通過整合和新增等措施,鼓勵有條件的居住區,發揮智能監控裝置在垃圾分類投放環節的監督管理作用。加快建設生活垃圾全程分類信息管理系統,逐步實現對源頭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全程垃圾類別、數量、流向的監控,實現垃圾分類實效管理的可追溯、可監督。
垃圾分類進社區方案 篇3
一、活動意圖:
垃圾,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隨處可見的,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因此“垃圾”對人們的健康會帶來不良影響,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就是要靠我們的自覺,把不同的垃圾安放在屬于它們不同的“家”。只要我們動手分一分,我們的家園就會美十分。
二、活動目標:
1、能區分垃圾,并學習正確分類。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愿意維護環境衛生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動準備:
1、4類垃圾桶
2、各類垃圾
3、垃圾分類小知識視頻、圖片
四、人員分配:
略
五、活動時間:
10月24日早上10點~11點(多功能室)
六、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引導幼兒從顏色方面認識各類垃圾桶。
(二)主持人利用視頻、圖片、講解等方式,對垃圾分類進行普及。
(三)游戲“垃圾分類小能手” 。
1、主持人介紹游戲玩法。
規則:幼兒拿起一份垃圾,一個一個跳躍呼啦圈將垃圾丟進正確的垃圾桶!
2、Yana進行示范一次。
3、保育員將幼兒椅子收一邊,有序進行游戲。
4、音樂聲響起,游戲開始。
(四)主持人總結。
(五)活動延伸。
(六)活動結束,各回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