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共同體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范文(通用3篇)
實踐共同體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范文 篇1
一、活動目的:
為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引導家長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各類問題,以充滿智慧和藝術性的方式開展與孩子的教育互動,并且積極主動地配合和協助學校的教學和教育工作,形成教育的合力。我校將邀請國家級心理咨詢師, 國家九五、十五重點課題家庭教育研究課題組特約研究員劉秀華老師到我校為學生家長作專題講座。
二、活動主題:
一切為了孩子健康成長
三、活動時間:
9月13日上午8:00—11:30
四、活動地點:
一、二年級課室、電教室
五、參加人員:
一、二年級學生家長和全體老師
六、活動主持:
七、主講:
八、具體工作安排:
1、講座橫額、活動拍攝
2、活動音響
3、會場布置、環境衛生
4、協助停放車輛
5、聯系廣播站
九、具體要求:
1、請一、二年級班主任在星期四前把開展講座的通知發給學生,并動員學生家長準時參加活動。
在講座的'當天,不準學生回校,以免影響講座的進行。
2、一、二年級班主任要在當天早上7:45把課室門打開,做好本班學生家長簽到。在9:15前結束本班的家長會,并引導家長到電教室聽講座。
3、其他老師要在9:15前到校聽講座。
4、協助停放車輛的老師要提前7:40在校門口集中,協助門衛做好家長車輛的停放工作。
以上安排請有關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按要求做好,確保這次活動能順利完成。
實踐共同體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范文 篇2
告別校園走向社會,第一步就是為自己的職業生涯作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任占忠指出,職業生涯設計應結合主客觀條件,遵循四個步驟:
一、確定志向。有了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是畢業生走向社會就業的第一要素。明確方向也是事業成功的基本前提。確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沿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二、準確自我評估和分析客觀條件。畢業生職業規劃中,進行準確的自我定位非常重要。這一工作其實并不是已經面對"臨門一腳"的畢業生才應考慮的問題,所有在校大學生都應該注重這方面的觀察和總結。對自己的評估應包括:興趣、性格、技能、特長、思維方式等,要將自我認識和他人評價相結合。外部要分析社會環境。各種職業環境和組織環境,應注意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自己與環境的關系、環境對自己有利與不利的因素等等。只有調整好自身條件與客觀條件的接洽度,才能在職業發展規劃中避害趨利,使職業生涯規劃更具實際意義。
三、職業目標制訂要合理。從目前的就業環境來看,選擇職業發展目標時,切忌貪高貪快。要保證目標適中,同時也不可過高或過低,并將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結合起來,通過不斷實現短期目標最終實現長遠目標。
四、制定行動計劃、考核措施,并進行評估、回饋和調整。確定了職業發展目標后,要通過一系列發展規劃來確保目標實現。職業生涯發展中,會經常發生變化,考慮到影響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很多,對職業生涯設計的評估與修訂也很必要。修訂的內容可以包括職業的重新選擇、職業生涯路線的重新選擇、人生目標的修正、實施措施與計劃的變更等。
2。如何落實規劃
制訂好一系列的職業發展規劃后,如何將其最終落實是每個規劃制訂者所必須考慮并面對的一個問題。做一個好的計劃若沒有實施上的細則,就無法保證計劃順利進行。
角色分析
當一個初步的職業規劃方案已經成型時,如果制訂者目前已在一個單位工作,那么,對他來說進一步的提升非常重要。首先要做的則是進行角色分析。反思一下這個職業環境對個人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如何使自己在單位中脫穎而出。
大部分人在長期的工作中趨于麻木,對自己的角色并不清晰。但是,就像任何產品在市場中要有其特色的定位和賣點一樣,在職者必須讓自己有一些過人之處,讓自己的價值和成績得以體現并受到認可。
應對職場變數
根據可銳職業顧問客戶服務中心客戶情況調查,12月職場的活躍,肯定會帶來大量的人才流動。職業人在這個變化的職場中,如何保證自己始終順風而行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當職業人處在變數,也就是"逆風"狀態時該如何表現,將是職業人能否在明年及更長遠的未來有足夠發展原動力的`關鍵。
面對變數,并會對其產生反應的職業人群往往是一些中層人士。他們會因為暫時的工作穩定性,對職場變化尤其是職場價值體系變化的敏感度不斷降低。結果就是許多職業人在應對職場變化時,缺乏足夠應變能力而造成職業發展困境的出現。
有些人遭遇薪資"封頂",職業價值卻處于下跌狀態,發展下去危機四伏;另外更多的人對目前職業狀況基本滿意,但是不能確定下一階段該如何進一步發展,找什么樣的平臺更加適合自己,于是在猶豫和害怕間陷入了職業停滯狀態。據介紹,可銳職業顧問的咨詢案例中有40%的職業人就是因為無法明確適合的職位目標,又在跳槽中遭遇過滑鐵盧,最后不敢面對職場再競爭導致職業停滯的結果。
應對職場紛繁信息和變動選擇的成功法則就是必須建立有效的信息整理、分析和篩選系統,再結合自身競爭力合理規劃職業生涯。這樣才能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憑借良好的職場敏感度達到職業成功的彼岸。
實踐共同體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范文 篇3
一、規劃結構
根據項目用地布局以及規劃目標,構建“一軸三點”的空間規劃布局。一軸為森林公園,從誠德路中段開始貫穿基地至怡福路,是規劃的核心所在,在2萬平方米的森林綠軸內滿布綠化,打造森林般的園林景觀。三點為為八大企業總部辦公塔樓的交通核心點,分別規劃在天寧路、人昌路及怡福路中段,結合地下車庫出入口,成為各總部辦公的形象入口。“一軸三點”作為規劃骨架,連接起了八棟高層辦公樓及其商業裙房。八棟辦公塔樓全部南向布置,與基地周邊道路形成45度角。塔樓布置以爭取最大景觀面為原則。塔樓辦公人員及車輛出入口與商業部分完全分隔,自成體系。而商業裙樓面向城市及規劃的森林綠軸充分展開,獲得最大商業展示面,在誠德路設置主入口,吸引人流進入基地內部,在怡福路兩角位規劃兩個商業次入口。在基地內部營造完全步行綠色商業區域,結合森林綠軸的森林般景觀園林,打造獨特的內庭院式景觀商業空間。利用2萬m2的綠化形成有別于其他商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綜合交通規劃
項目的交通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區內機動車交通系統設計項目毗鄰廣珠西線及佛山一環,東部距200m左右為105國道,交通便捷。為保證辦公的私密性及商業的整體氛圍,在天寧路、人昌路及怡福路中段規劃設計機動車開口,結合地下車庫出入口,車輛除可于辦公塔樓大堂處回旋外,不能進入基地內部。
2.靜態交通系統設計機動車停車主要以地下車庫形式為主,輔以少量地面綠化停車。在天寧路、人昌路及怡福路中段規劃設計的士停靠站。設置智能停車系統,讓停泊車輛的人能準確找到車位,提高效率,節能減排。
3.人行交通系統設計基地內部完全為人行范圍,在2萬平方米的森林公園內設計宜人的人行系統,地下、地面步行通道以及地上高架步行系統通過設置臺階、樓梯、電梯、自動扶梯連成上下方便的立體的、連續不斷的無障礙步行系統。
4.下沉廣場設計下沉廣場位于基地中部,開口于誠德路。以配套商業、停車場為主,整合商業、休閑、展示、綠化等功能于一體,形成立體商業模式,豐富商業空間,改善地下停車環境,拉動停車庫人流進入商業體。
三、綠色建筑設計
項目包括了6棟高度100m的高層建筑和2棟138m的超高層建筑。除了常規的建筑功能和外觀設計外,設計團隊重視在設計中貫徹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采取了以下主要設計措施:優化大樓的朝向,最大限度面向南面,避免西向朝向的建筑;西、南立面采用遮陰處理,冬季獲取太陽光用于保溫;建筑設置空中庭院,有效組織自然通風;每棟建筑設置綠化屋面系統;提高大樓的隔熱效果,有助于降低制冷負荷,協助雨水管理;雨水回收,為非飲用水需要提供了水源。通過以上措施處理,力爭在項目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水、節材等),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形成一個集商業和辦公兩位一體的綠色建筑的典范。
四、景觀設計
在設計團隊看來,景觀設計的核心是營造公共空間和營造自然互相融合,在景觀設計中插入共享的公共空間,森林體驗空間,與提供交流的場所互相穿插,相互融合。本項目規劃按所處位置及功能的不同,通過軸線的控制,設置了既相互聯系又具有統一性的三大景觀區:
中央森林公園區域的核心是一個2萬m2的中心綠化區域,也是一個多功能的公共開放的綠地。建筑周邊的人性化小廣場具有適當的引導性,將人們引導進入城市中的一片難能可貴的綠化休憩廣場。充分考慮讓顧客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即景觀在被觀賞的同時,也需要有更多的可觸的機會,充分調動人們參與其中,放松心情,愉悅心靈,這樣也正體現了中央森林公園的重要作用,滿足人們對于大自然的渴望和追求。
五、結語
本項目通過對地塊及周邊狀況的細致分析,合理、嚴謹的規劃布局,塑造出既整體又相對獨立而且有機聯系的空間形態,實現了辦公與商業的良好平衡與互動。同時從規劃、建筑、景觀、公共空間各個方面,貫徹了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竣工后的八冠廣場,不僅會成為北滘鎮總部辦公區的標志性建筑群,也會成為佛山市最耀眼的一個綠色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