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每月之星評選方案范文(精選3篇)
公司每月之星評選方案范文 篇1
一、評選原則
1、堅持全員參與,層層推動的原則;
2、樹立典范的'榜樣作用,激勵優秀員工,表彰杰出船東代表;
3、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二、評選周期
每月組織一次評選。
三、評選范圍
參與海工項目的企業員工,包括生產管理人員、一線員工及船東代表等
四、評選流程
以海工各項目組為單位組織評選,各項目組每月評選、推薦1名侯選人至海工部許志強處匯總,經海工部經理審核、公司分管領導批準后,每月評選出“海工之星”優秀員工或船東代表1名。
五、評選標準
1、愛崗敬業,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
2、工作熱情、積極主動,有較強的海工服務意識。
3、工作中,技能特長突出,能夠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不發生工作差錯、違紀行為,不發生被公司相關部門、船東投訴現象。
4、善于解決問題,工作創新能力強,學習能力強。
5、善于溝通,關心他人、團結互助,有較強的團隊意識。
6、在海工項目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安全管理、成本管控、商務管理和組織協調中的工作業績突出。
六、其它
辦公室對每月評選出的“海工之星”優秀員工或船東代表進行采訪及廣泛宣傳報道。
公司每月之星評選方案范文 篇2
眾所周知,公司治理是企業最根源的層面,相當于企業生命的DNA,企業所有的管理體系、業務體系、權利體系、利益體系全部是公司治理這個大樹之根上長出的枝離葉蔓。同時治理管控也是集團管控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治理管控的底蘊就是通過集團內各權力機關相互之間的權力制衡和集團公司之間的職能制衡來進行集團公司管控運作。
不過,在設計治理管控體系之前,我們先來試著回答三個問題:
公司最有效地運行的方式是什么?
公司怎樣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如何保證?
我們發現一個的良好公司治理體系需要滿足以下六點:
1.股東、董事會、監事會的職責和權限有清晰的界定
2.股東通過總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對總公司高級管理層有足夠的監控能力
3.董事會能有效的發現公司問題并上報股東會,監事會對董事會及公司經理層進行有效地監督
4.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要求,制約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組織架構
5.能夠對所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相應管理
6.能夠及時、充分地進行重要信息的報告
在此基礎上,我們來考慮設計公司的治理方案。公司治理方案需要明確公司治理結構,此外,在設計治理方案的同時,理順產權關系也是不可忽視的步驟。尤其是國資集團,由于行政性資源調配的關系,加上原有隸屬關系的影響,當企業集團進入中央管理狀態后,就會出現集團內部的企業組織結構混亂,有些與集團有產權關系,有些還沒有。這就要求集團總部對其下屬企業進行一次全面的產權審計,通過產權審計搞清資產現狀。
集團企業在理順產權關系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產權層級的控制。集團公司的產權層級越多,法定運作程序就會越復雜,這必然使得管控鏈條相應也越長,信息失真也越嚴重,管控成本也越高,管控效果也越差。從經驗實踐而言,集團公司內部的產權層級一般不應該超過三級(除非純粹的財務型管控),那些所謂的“重孫公司”都是些笑話。
最后,讓我們回到治理管控的設計。治理運作設計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但是由三種基本模式可以參照:
1、集團為執委會制,二級公司總經理制。這種結構下控股層董事會比較超脫,權力重心在執委會成員,同時執行會成員需有很強的溝通協調及決策能力,同時執委會成員一般不超過1/3而董事長也不兼任公司總裁;
2、集團為執行董事制,二級公司總經理制。與執委會制相反,這種模式的管控的權力重心在控股層董事會成員,董事會成員需有很強的溝通協調及決策能力。
3、集團為執委會制,二級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制。在這種模式下,權力重心在執委會尤其是集團總裁,執委會成員需有很強的操作層面經營管理能力。
公司每月之星評選方案范文 篇3
為了及時滅火和疏散人員,避免造成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特制定此預案。
一、組織結構
“一部、六組”即:指揮部、滅火行動組、疏散引導組、通訊聯絡組、安全防護組、救護組和后勤保障組。
(一)指揮部人員組成
總指揮:總經理
副總指揮:副總經理
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保安部經理
成員:綜合辦公室主任、工程部經理、客物部經理、中控室主管、保安部主管
地點:由指揮部人員設定
電話:人員聯系電話要進行登記備案
(二)各組組成人員、負責人及職責
1、滅火行動組:由警隊20人擔任
負責人:保安部帶班主管、警隊班長為義務消防隊隊長
職責:撲滅火災和防止火勢蔓延
2、疏散引導組:各客戶行政負責人25人,客物部4人
負責人:客物部帶班經理、各客戶主管行政負責人
職責:引導客戶從消防安全通道疏散到安全地方避免擁擠損傷
3、通訊聯絡組:中控室1人,著火單位通訊聯絡人2人
負責人:中控室主管、客戶行政負責人、保安部
職責:保證各組與指揮部的通訊聯絡及情況的反饋
4、安全防護組:警隊5人
負責人:由警隊副隊長負責
職責:守護大廈各個出口,防止壞人進行破壞
5、救護組:工程部綜合維修4人、綜合辦公室2人、財務部2人
負責人:綜合辦公室主任
職責:救護受傷人員
6、后勤保障部:工程部10人
負責人:工程部帶班經理或主管
職責:提供水、供火場用滅火器、斷電及搶險工具等
二、處置程序
(一)指揮部應急程序和措施
1、指揮部人員集合,指揮部成員(成員不在崗的,由帶班主管代替)接到通知后立即到消防中控室(根據具體情況可直接在火場適當位置組成臨時指揮部,以便迅速有效的指揮)。
2、調集滅火組控制火點消滅火災,防止火勢蔓延。
3、下達疏導客戶指令。根據現場火情情況,利用應急廣播或電話通知疏導組到現場疏導客戶撤離現場。
4、下達啟動消防設施指令。
5、調集物業公司各部門人員搶險救災,根據現場情況及時報“119”和封樓。
(二)滅火組應急程序和措施
1、滅火區域的單位領導和義務消防隊員要立即用滅火器、消火栓撲救初期火災。
2、警隊后勤人員接到通知后立即到火場滅火。
3、滅火區域相鄰單位有關人員將易燃物品按統一指揮及時搬到安全地點防止火勢蔓延。同時聽從指揮。
4、消防中控室根據火場情況和指揮部的指令進行啟動相應的消防設施。
(三)疏散組的應急程序和措施
1、發生火災后,疏散組負責人和著火單位疏散組負責人立即到火災現場組織疏散。
2、其他相鄰單位疏散組負責人協助著火單位疏散人員并作好本單位的疏散準備。
3、警隊5人分別到各出入口維護疏散秩序,防止有人再次進入大廈。
4、中控室向客戶進行廣播(廣播詞附后)。在緊急情況下中控室可直接啟動應急廣播進行疏散。
(四)報警、接警處置及通訊、聯絡等應急程序和措施
1、發生火警后,發現人立即向消防中控室報警或向行政負責人報警。
2、消防中控室接到報警并確認火情后立即通知保安部經理和公司領導及指揮部其他成員到消防中控室集合。
3、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員、監控值班經理(公司總值班人員)各單位通訊組人員隨時向指揮部轉達火場信息和傳達指揮部命令。
4、指揮部成員、各單位行政保衛負責人將聯系電話和手機號碼留存中控室以便隨時聯系。
5、各行動組隨時向指揮部報告執行任務的情況。
(五)安全防護組應急程序和措施
1、大廈發生火災后,外勤警員立即到大廈正門和地下車庫門口布置警力進行警戒,防止外人進入大廈。
2、幫助撤出人員撤離大廈,并進行安置。
3、指揮引導消防車進入大廈外圍,停靠至適合滅火位置。
4、疏導圍觀群眾,不要堵塞道路。
5、大廈車場停靠的車輛,要及時通知客戶開駛離走,以免損壞。
(六)救護組應急程序和措施
1、對受傷人員及時搶救。
2、對受傷嚴重的`要及時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
(七)后勤保障組的應急程序和措施
1、向火場運送滅火器以及其它所用工具。火區煙霧大時,應向滅火搶險人員提供濕毛巾。
2、保證消防設施正常運行。
3、及時排除消防設施故障。
三、要求
1.在搶險救火中,各客戶都要積極發揮主動作用,作好配合滅火和疏散工作。
2.所有參戰人員都要聽從指揮部的統一指揮,接到命令迅速到達指定地點。
3.各級人員要協同合作,共同完成緊急情況下的各項任務。
4.煙霧較大時搶險人員應用隨身帶的濕毛巾將口、鼻捂住并身體貼近地面行走,撤離火場時要沿著安全出口指示燈的方向撤離。
5.本預案中指揮部及各客戶負責人員如未在班,由代班人員履行其職責。
6.由總值班室收集各客戶負責人員聯系電話,以備緊急聯系。
四、注意事項
1.預案貫徹。公司員工及各客戶要認真學習本預案,熟悉各自的職責和任務。
2.預案各組的組成。本預案要求各組的組員也是上一級滅火組的組成人員。例:樓層級滅火員也是大廈物業公司級滅火組人員。
3.預案啟動。在火警發生時,立即投入滅火,并根據具體情況逐級啟動警隊、客戶級滅火,疏散預案,全力將火災控制在初期階段。如火災難以控制,立即啟動本預案。附:消防應急廣播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