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節能減排活動方案(通用3篇)
小班節能減排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主題
20xx年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活動的主題是“攜手節能低碳,共建碧水藍天”。我們幼兒園活動主題:“節糧惜糧,從我做起”。
二、活動內容
(一)宣傳發動,營造氛圍(園部負責)。
(二)節能和低碳宣傳主題活動(、負責)。
1、宣傳教育。向全園師生發放宣傳手冊,制作節糧和節能宣傳展版。
2、結合課程開展節糧教育。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語言教學活動,如講愛惜糧食的故事《漏嘴巴的大公雞》、兒歌:“吃光盤中餐,今天不剩飯”、古詩《鋤禾》等形式向孩子傳授愛惜糧食,杜絕浪費的道理。
3、一日活動中踐行節糧、節水等節能理念。孩子生活環節注意節能、節水,如洗完手及時關水龍頭,喝水時自己接適量水,不浪費,進餐時要求孩子做到三凈,即“凈盤、凈桌、凈地”。教職工、行政人員日常工作中崇尚節約,以身作則,杜絕浪費。
4、家園配合,開展節糧行動。發動家長在家也要督促孩子愛惜糧食,勤儉節約,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在進餐時要求孩子做到不撒飯,不剩飯,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5、大班組節能和低碳宣傳展示活動
1)大班組幼兒集體操節展示(世界真美好);
2)大二班古詩誦讀和武術表演:憫農;
3)大一班時裝秀:我光盤、我光榮;
4)大三班相聲表演;
5)節糧知識趣味問答。
小班節能減排活動方案 篇2
學校是一個傳播文化的特定學習場所,是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情感和形成價值觀,塑造品德和養成行為的重要場所。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學校也被看作是一個環境問題的制造者,它隨時隨地對環境產生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學校進行環境管理和規劃,以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一、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能不僅能使教師和家長、幼兒的環保意識得以提高,幼兒園環境品質得到改善,而且還可通過幼兒帶動家庭廣泛地參與環保的行動。
二、活動小組
組長:汪玉娟
副組長:
組員:全體教職工
三、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15日——20xx年11月19日
四、活動準備
環境宣傳:橫幅(綠色環保從我做起)、補齊園內相關標簽
五、活動內容
1、杜絕“長明燈”現象。幼兒在外出活動的情況下必須關掉電燈。確保常用電燈、電扇開關上貼有“隨手關燈”標簽。
2、加強辦公用電器的管理。要盡量減少計算機及音箱、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飲水機等辦公設備的待機時間,長時間不使用時應及時切斷電源。下班時要切斷辦公室各類電器設備的電源,防止電資源無效流失。
3、加強用水設備的日常管理。及時更換老化的供水管線,嚴禁跑、冒、滴、漏,堅決避免長流水現象。水龍頭應盡量開小,用完隨手關閉。如果發現有水電設施設備失修現象,要及時報告總務處修理。確保常用水源周圍有節約用水的常用標簽。
4、加強用紙管理。文印室、各辦公室所有白紙必須雙面打印,雙面打完后的廢紙進廢紙箱。各室必須自行制訂辦公用紙措施,節約消耗。
5、與團委合作開展捐獻一張廢紙,奉獻一片愛心活動。
6、加強家長節能環保意識的管理。發放告家長書。
小班節能減排活動方案 篇3
按照市政府《印發XX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府辦〔20__〕4號)文件精神,為完成我鎮20xx年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任務,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和美幸福新沙溪,結合我鎮實際,現制訂工作方案如下:
一、主要目標
到20xx年底,全鎮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含工業、生活、農業)分別控制在噸、257噸以內,比20xx年的1349噸、249噸分別增加65噸(工業和生活排放量增加67噸、農業源排放量減少2噸)、8噸(工業和生活排放量增加8噸、農業源排放量不變);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在655噸以內,比20xx年的1020噸減少365噸;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在377噸以內,比20xx年的366噸增加11噸。
二、主要任務
(一)嚴格環保準入。
1、健全完善并嚴格實施建設項目總量前置審核制度。一是建立建設項目與減排進度掛鉤、與淘汰落后產能銜接的環評審批機制,實行新建擴建項目污染物排放“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對未取得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的項目,一律不予環評審批;對未達到總量目標要求的項目,一律不得投入生產并通過環保驗收。二是完善項目審批的部門協調機制,對未通過能評、環評審查的投資項目,有關部門不得審批、核準、批準開工建設,不得發放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排污許可證,金融機構不得發放貸款,有關單位不得供水、供電。三是建立建設項目審批問責制,對違法違規審批項目的,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2、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
3、嚴格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環評審批。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應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環保“三同時”制度,配套完善固體廢物和污水處理設施,無相應治理設施的養殖場一律不予審批。
(二)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1、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嚴格落實《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以提升產業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2、嚴格執行淘汰落后產能政策。按照省、市淘汰落后產能具體工作方案,按時分批完成落后產能淘汰任務。堅決執行高能耗產業差別電價政策,抑制高耗能行業盲目發展。
(三)提高生活污水處理效能。
1、加快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及處理率,重點推進管網雨污分流比例和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爭取到20xx年底全鎮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
2、加強XX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凈水一廠的運行管理。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完善污水處理廠中控系統,做好在線監測裝置的日常維護,定期進行檢驗和校準,確保在線監測監控裝置正常使用,強化臺賬規范化管理,制定相應的內部運營管理制度和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確保通過國家減排核查,嚴格保證出水水質,絕不能出現超標情況。
(四)抓好重點減排工程任務落實。
1、推進火電機組脫硝設施建設。中山聯合鴻興造紙有限公司2臺75t/h低氮燃燒改造和新建脫硝設施于7月1日申報減排,氮氧化物去除率達到70%以上。
2、推進鍋爐污染減排工作,確保完成市下達167臺鍋爐改造任務。
3、推進雨污分流工作,完成龍瑞片區雨污分流施工,包括元亨里村雨污分流工程、生活污水管網三期工程(龍瑞村段)、沙溪大道等污水管工程。
4、推進XX市沙溪鎮強偉農場依法關閉,拆除養殖場內所有設施,完成復綠。
(五)全面推進農業源減排。
1、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實施雨污分流,加大養殖廢棄物的肥料化、沼氣化處理,鼓勵建設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有機肥生產利用工程,推進畜禽養殖業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2、加強畜禽養殖業環境監管。加大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督查力度,定期開展畜禽養殖污染專項執法檢查,對不能達標排放的養殖場實行限期治理等措施。
(六)加大環保監督執法力度。
1、繼續實施企業環境信用制度。將企業環境違法信息納入銀行征信管理系統,對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企業限制貸款,推進綠色信貸。將鍋爐污染整治與環境信用評級掛鉤,企業是否完成鍋爐污染整治成為評級考量的重要因素。
2、強化對重點行業和企業污染的整治。對不能穩定達標或超總量的排污單位要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責令停產整治,整治仍不能實現達標排放的,堅決依法關閉。對于不積極開展、未按計劃進度完成鍋爐污染整治的企業,加強監察和執法力度,一經發現排黑煙、治理設施不正常、不按環評批復內容建設等環保違法行為,立即查處。
3、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將清潔生產目標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發揮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的主體作用。深入開展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工作,對污染物排放超標或者超總量的企業,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者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鼓勵企業自愿進行清潔生產審核。以紡織印染、造紙、皮革、電鍍等行業為重點,推進循環經濟發展。
(七)強化“三大體系”建設。
1、加強減排統計和信息傳輸基礎能力建設。加強環境保護、經濟和信息化、統計、農業、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間的協調,健全完善減排統計工作體系。完善重點減排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數據網上直報系統和減排措施調度制度,建立重點污染源信息動態管理系統,及時掌握新老污染源增減動態變化情況,加強環保、稅收、銀行系統信息交流。
2、積極推進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建設。加強我鎮環境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提高數據儲存、傳輸和共享等信息化水平。加強在線監控設備運行維護,強化對自動監控系統數據有效性的審核。
3、進一步強化減排考核。制定實施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減排指標完成情況納入我鎮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三、職責分工
(一)環保分局。
牽頭做好全鎮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組織編制污染減排規劃與計劃,提出全鎮排污總量控制和主要污染物減排相關對策建議。牽頭分解污染減排任務,指導、檢查、督促各有關單位做好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考核鎮各有關單位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完善污染減排考核、統計、監測體系。負責與市環境保護局、鎮各有關部門協調,共同做好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負責我鎮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技術核查,建立污染減排相關基礎檔案。負責提交全鎮主要污染物減排年度工作報告,按季度報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季度調度信息。
(二)經信局(統計辦)。
負責實施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發布重污染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名錄和時限,特別是造紙、金屬表面處理、化工、高污染小鍋爐等落后產能,組織實施淘汰落后產能考核。負責推進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研究建立循環經濟評價考核體系。嚴格按照《特種設備備案安全監察條例》及相關鍋爐節能技術規范要求,加強小燃煤、燃油鍋爐的監督檢查。配合環境保護部門加大高污染鍋爐淘汰工作力度。
負責主要污染物減排的有關統計工作,協助建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體系。及時準確提供污染減排核查核算、考核所需相關統計數據。
(三)住建局。
制定實施鎮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年度計劃。組織完善配套污水管網系統,逐步提高全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加快推進鎮中心區域雨污分流工作。
(四)農業和農村工作局(水利所)。
負責畜禽養殖業、種植業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減排工作,制定畜禽養殖業整治規劃,檢查、督促各村(居)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工作。負責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規劃和管理。負責推廣生態養殖模式,開展畜禽養殖廢物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及時準確提供污染減排核查核算所需的畜禽養殖業、種植業統計資料。
負責完善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合理調整水資源費標準,及時修訂重點行業用水定額標準,促進節水減污。及時準確提供全鎮水平衡圖等污染減排核查核算所需資料。
(五)財政分局。
負責制定全鎮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的財政政策,多渠道籌措減排資金。負責安排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相關專項資金。
(六)國土分局。
關注工業布局的合理性與環境保護問題,負責協調解決國家、省和市的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及重大環境保護工程用地,做到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七)工商分局。
落實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部門聯動機制和項目審批問責制,配合環境保護部門全力推動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保“三同時”制度和排污許可證制度的執行。協助提供已注銷或吊銷營業執照的關閉企業清單及機讀檔案等有關證明材料。
(八)規劃分局。
負責合理布局工業項目,減少環境污染。負責在城鄉規劃和管理方面嚴格把關,指導城鄉建設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
(九)供電分局。
協助鎮環保分局對違法排污企業實施停電整改,及時準確提供污染減排核查核算所需的電力企業統計資料。
(十)自來水公司。
協助鎮環保分局對違法排污企業實施停水整改。
(十一)各村(居)。
按照各自職責,切實做好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各項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是年度考核的約束性指標。全鎮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相關政策措施,高度重視污染減排工作,進一步加強對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加大減排資金投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做好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及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組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監測、考核以及信息反饋等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完成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各項任務。強化企業污染減排主體責任,嚴格遵守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和減排政策,自覺履行減排義務。
(二)強化責任考核。制定實施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把減排指標計劃和完成情況納入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作為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各有關部門要將完成污染減排目標的成效作為企業評先創優重要依據,對在污染減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市有關規定予以表彰和獎勵。
(三)完善相關政策。
1、推行階梯式水價制度,促進節約用水。合理調整水資源費,促進企業中水回用。
2、進一步落實排污收費政策,加大對有工程減排任務企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排污費的征收力度。
3、加強排污證管理,將鍋爐污染整治與排污許可證管理掛鉤,對于未完成任務的企業,該企業排污證有效期屆滿后,不予延續。
4、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按照國家、省和市對“統計、監測、考核”三大體系建設的要求,落實財政配套資金。提高鎮級財政對排污費的統籌能力,主要用于補助重點污染源治理及其監測監控。落實對已完成鍋爐污染整治企業的獎勵資金。
5、對于已完成任務或者預計可順利完成任務的企業,加強環保服務,簡化環保竣工驗收程序,加快驗收進度,并積極協助企業辦理申領獎勵資金手續。
6、加強污染防治技術研發推廣。在鎮科技專項計劃中,安排一批污染減排技術項目,攻克一批污染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加快污染減排技術支撐平臺建設。優化污染減排技術創新與轉化的政策環境,加強資源環境高技術領域創新團隊和研發基地建設,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污染減排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推行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運行特許經營。實行環保設施運營資質許可證制度,推進環保設施專業化、社會化運營服務。
(四)加強能力建設。加強政府減排管理能力建設,完善減排機構,充實減排人員。加強環保監察、監測隊伍建設,配備環境執法、監測、取證的交通和通訊等設備,推進環保監察、監測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升污染源監察核查能力。提高農業源污染監測和減排管理能力。加大對領導干部、排污企業的分類培訓,樹立綠色發展、科學發展的理念,提高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執行力。
(五)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廣泛宣傳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重要性、緊迫性及政策措施,宣傳減排先進典型,揭露曝光嚴重污染環境的反面典型,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污染減排,發揮職工減排義務監督員隊伍作用,倡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