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集合(精選3篇)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集合 篇1
作業是日常教學中檢查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師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訓練技能的主要手段,是促進學生良好個性及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途徑。由于長期以來農村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及自身教學水平的限制,在布置作業方面基本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沒有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及個性發展的差異,容易造成好學生“吃不飽”,一般學生難提高,學困生“吃不了”的現象。我們在設計作業時可以由淺入深、逐步提高、突出重點與關鍵、合理搭配題型,做到“活”一點、“新”一點、“趣”一點、“奇”一點,通過多種渠道,寓趣味性、靈活性于作業中,把生動有趣的現實生活融進數學作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使之產生內驅力,自覺、主動、高效地完成作業。
一、作業要有趣味性
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富有趣味性的作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驗快樂,變“要我做”為“我要做”與“我能做”。
1.內容有趣。作業的內容是課外作業的核心,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體現童真童趣,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習的熱情。例如,為了鞏固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進退位加減法這一知識點,可以將枯燥的計算變成生動有趣的猜數游戲。算式35+8=43,可以這樣設計:我想到了一個數,你來猜猜它是多少。它比35大8,它是多少?也可以這樣設計:我想到了一個數,它比43少35,你猜是多少?這樣一種算式便有多種變換方式。這樣的猜數游戲,可以讓學生在學校與同學每天互相猜一猜,也可以在家里與父母互相猜一猜。這樣的作業設計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能讓計算能力弱的學生通過練習得到提高。
2.形式有趣。學生常常把課后作業視為負擔,這與所布置的作業缺少趣味、機械枯燥有關。數學作業設計應切合學生的特點,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使得學生以主動的姿態進行作業。
(1)游戲類作業。如教學完“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相關知識,教師可布置學生在校與同學,或者在家與家人一起互動,玩站隊游戲。讓學生在游戲時站一站、指一指、想一想、說一說,讓他們能夠在游戲中辨認方向,用方位詞語來描述物體所在方向,既讓學生在快樂中完成對知識的鞏固,培養學生的方向感及合作交流能力,又增進與家人的情感,有益于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
(2)創作類作業。這類作業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亦能培養教學學科之外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低年級“統計與概率”領域的內容時,教師布置學生利用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一些平面圖形,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巧妙設計圖案,并統計該圖案中平面圖形的數量。這樣的作業設計,既是對數學知識的.鞏固應用,又培養了學生巧妙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美術創作,實現學科知識間的互通互融,具有新?r性和挑戰性。因此,學生個個興趣盎然、思維活躍,作業成為了他們施展才華的舞臺,各項能力均能得到提升。
二、作業要有靈活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中明確指出,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數學作業的設計也應體現這一理念,既要實現對全體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應用,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又要考慮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設計靈活多樣、富有彈性,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的作業,努力實現統一性與差異性的完美融合。每位學生都能在完成類似私人定制的作業過程中,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培養其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習慣,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又能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設計作業之前,教師要深入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并根據他們的個體差異及性格特點,把他們分成不同層次,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教師還要顧及學生的自尊心,既不能在班級公開學生所處具體哪一層級,又要讓每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層級。教師根據不同層級要求設計有針對性和層次性的作業供學生選擇,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
通常我們可以依據好中差三個層次設計相應的作業。
①基礎題:每位學生都必須完成。作業內容以《課程標準》所規定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為主。重點考查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是課堂教學最基本的要求,體現了數學課程的基礎性和普及性。
②提高題:主要針對中等及以上的學生,重點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挑戰題:主要針對學習能力強、基礎知識掌握牢固、思維敏捷、能挑戰自我的優秀學生。給優秀學生提供學習發展的空間。
教師設計分層次的作業時,要慎重考慮部分學生因分層帶來的自卑感,以及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對于作業的完成需求應有彈性,即學困生在完成基礎題之后可以嘗試完成提高題,中等生完成提高題后也可以嘗試完成挑戰題。而程度最好的學生可以繞過基礎題直接從提高題開始練習,把節省下來的時間去研究更有挑戰性的習題。這樣針對學生個體差異而設計的靈活性作業,為每位學生都創設學習、提高、發展的良好學習環境,使其都能成為成功的實踐者。
總之,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追尋,以更多樣、更新穎、更科學的方法設計作業,讓學生變“厭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師生都能更輕松地進行教學活動。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集合 篇2
教學內容:教科書68-69頁,練習十五1-3題
目標預設:1、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
2、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看卡片視算)表內乘法若干題
2、口答(看課件口答)
30是幾個十 800是幾個百 100是幾個十 90是幾個十
6000是幾個千 500是幾個百 4個十是多少 12個十是多少
12個百是多少 17個百呢
3、導入: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新問題。
二、學習新課
1、課件出示游樂項目,最后定格游樂項目價格表:
旋轉木馬:2元 碰碰車:3元 急流勇進:6元
登月火箭:8元 過山車:10元 水上摩托:80元
水上快艇:40元
2、你能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
3、集體交流討論,教師把學生的問題算式歸類板書:
表內乘法一類 整十數乘一位數一類 整百數乘一位數一類 整千數乘一位數
60x3= 200x7= 900x3=
600x3= 20xxx7= 9000x3=
請學生觀察說說是根據什么分類的
請列式計算的學生介紹自己計算的方法
4、通過練習提煉算法
看課件搶答:6x3= 20x7= 90x3=
請算得特別快的`同學介紹方法
教師小結:計算整十、整百和整千數乘一位數時,先用乘法口訣計算出積,再看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三、鞏固練習
1、看游樂項目價格表同桌相互提乘法問題,并列式計算。
2、看卡片視算(算出得數后馬上舉手)抽生說得數,數學書71頁第1題
3、完成《課堂作業本》30頁
四、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集合 篇3
買新書(連除和乘除混合的兩步運算)
學習目標
1.能用畫圖的方法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列出算式。
2.理解并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目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3.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用畫圖的方法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列出算式。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目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教學方法
談話法、討論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目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用豎式算一算
84÷6= 124×8=
二、導學新課
1.學校為同學們買來了一批新書,快去看看吧,出示課本的主題圖。
你讀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一共有圖書200本,有兩個書架,每個書架4層?
問題: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你能畫圖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之間交流,看誰的方法直觀易懂,全班交流,展示,說一說你的想法。
2.列式計算,再和同伴說一說。
(1):200÷2=100(本)100÷4=25(本)
先算每個書架放多少本?再求每個書架每層多少本?
(2)200÷2÷4
=100÷4
=25(本)新- 課- 標-第 -一-網
先算每個書架放多少本?再求每個書架每層多少本?
(3)200÷(2×4)
=200÷8
=25(本)
先求兩個書架共幾層?在求每層多少本?
問:你能說一說連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運算順序嗎?
(1):沒有括號時,運算順序是從左向右計算。
(2):有括號時,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3.先列式算一算,再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仔細看圖,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解決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畫圖,說一說。 獨立完成,,交流想法,集體訂正。
2.完成課本練一練第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1.課堂作業: 教材 “練一練”的3題。
2.課后作業:練習冊
六、板書設計
買新書(連除和乘除混合的兩步運算)
200÷2÷4 200÷(2×4)=200÷8 =100÷4=25(本) =25(本)從左向右
先算小括號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