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近視防控活動方案(精選3篇)
兒童近視防控活動方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近視的原因和保護視力的方法;
2、糾正學生不良用眼習慣和錯誤的做眼睛保健操動作;
3、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認真做眼保健操和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預防近視的方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三、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紅領巾
四、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明白眼睛的重要性。(4分鐘)
孩子們,今天上課前玩個游戲:《你會迷失方向嗎?》
1、老師講解游戲方法。
2、指一名學生到前面,先不蒙眼睛,老師點向那,該生快速走到那?然后蒙住眼睛,并原地旋轉幾周,老師再讓生走到指定地點?看能否完成。
3、我們用“眼睛”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做任何事,但當你沒有眼睛或者眼睛生病,能不能做你想做的事?生回答:不能。可見,健康的眼睛是非常的重要,所以,要保護好你們那雙美麗的雙眼,不讓眼睛生病。眼睛生病會有很多種,今天老師具體講解《怎樣預防近視》
3、板圖:出示課件“怎樣預防近視”
(二)同桌合作,簡單了解眼睛的結構及特點。(5分鐘)
1、同桌互相觀看對方的眼睛,看有那些組成。
2、指名說。
睫毛能阻擋灰塵、沙子、遮光、防水的作用,還能防止異物進入眼睛,眼皮起保護眼球的作用。
3、師小結:我們能看到的有眼珠、眼白、眼皮、睫毛。眼睛的每個部分都很重要,如果哪一部分受傷,眼睛都會生病:近視或者失明。
4、那么,什么是近視眼了?
(三)那些壞習慣會導致眼睛近視了?聯系生活,了解不良習慣。(10分鐘)
1、播放課件—動畫片,師生交流
師:看了動畫片你有什么感想?
2、指名說自己的看法
3、老師板書:近視眼是怎樣形成的
(1)眼睛與書本的距離太近,看書和寫字姿勢不正確,用眼時間過長。
(2)光線太弱或太暗,照明度不適合眼睛的要求。
一般說來,看書、寫字所需的照明度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特別是不能在強太陽光下看書。
(3)看書的姿勢不正確,或看書的場所不恰當。
4、看電視時離電視機太近
5、不能吃太甜和太咸、太辣的食物。
(四)討論并判斷圖片上的那些同學做的是對的?
(五)再次播放課件:怎樣預防近視
近視眼是中小學的常見病,是造成視力不良的主要原因。預防少年兒童近視眼,須從多方面著手,采取綜合措施方能生效。
1、控制看書時間
一般說來,連續看書、寫字的時間達到40-55分鐘時,就應該休息10分鐘左右,走出去看看天空的云朵(白天)或星星(晚上),看看遠處的樹木或建筑物,或者到室外散散步、做做游戲,讓眼睛得到休息。
2、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
少年兒童看書、寫字要養成正確的姿勢。眼睛和書本的距離保持30厘米左右,前胸與桌沿保持一拳距離。眼睛不要向左、右斜視,不要歪扭著頭寫字,不要趴伏在桌上看書寫字,更不要躺在床上看書。
3、調節看書的光線:白天看書寫字宜在室內進行,靠近窗戶,但又不應被陽光直接照射著。
4、走路、乘車不要看書:走路或乘車看書是引起近視的原因之一。
5、加強營養和鍛煉,增強體質:表面看來,加強營養的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似乎與視力無關。其實,這是預防近視的重要措施之一。
6、看電視時要注意保護視力(3分鐘)
7、多看綠色物體對眼睛有益:當我們經過一陣緊張而繁忙的學習之后,在窗口旁或走出室外,抬頭眺望一下遠處青綠色的莊稼和樹木,緊張的神經頓時覺得緩和下來,疲勞的眼睛隨之感到十分輕松。這不僅是因為望遠處使眼睛的調節放松,而且還在于青綠色對眼睛有緩和作用。
8、堅持做眼保健操(10分鐘)
播放課件:糾正做眼保健操的一些錯誤動作,讓生跟著做
(六)自我判斷是否近視(2分鐘)
(1)看遠處的物體經常瞇細眼睛,否則就看不清楚。
(2)看書和看電影、電視的距離近了,尤其看電視總喜歡靠近電視機。
(3)看物體時容易產生緊皺眉頭現象。
(七)總結:(3分鐘)
小朋友們是祖國的未來,眼睛是我們的“偵察兵”,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才能在今后做好各行各業的工作,不管走上哪個崗位都要有一雙明亮健康的眼睛才能給生活帶來美好,為了我們更好的生活,請你保護好你們的眼睛,不讓眼睛生病。
兒童近視防控活動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營造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開發學生多方面潛能,為校園活動增添生氣。培養同學們認識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為熱愛藝術的學生提供展現自我價值的平臺。
二、活動時間及地點
_年6月5日周一下午第一~第三節課(一、二年級)
_年6月12日周一下午第一~第三節課(三、四、五年級)
南二樓美術室
三、參賽對象:一~五年級學生
四、比賽內容
(1)“拼拼貼貼”彩色木棒畫現場制作比賽
比賽主題:充分發揮少年兒童想象力和創造力。要求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向上。鼓勵藝術創新,展望美好生活。
參賽對象:一、二年級學生(每班選出2名學生)
比賽要求:1.教師引入彩色小木棒的利用,通過欣賞大量圖片,請學生自己嘗試拼貼一幅有主題的作品。
2.運用彩色木棒或火柴棒進行拼貼創作。
3.白膠、剪刀、卡紙由教師提供。
比賽時間:6月5日周一下午第一~第三節課
比賽地點:南二樓美術室
評價標準:構圖的完整性、畫面創意性、表現技法
①構圖的完整性(5分):構圖飽滿、主體突出。
②畫面創意性(3分):能添加自己的想象,運用點線面來設計形象。
③表現技法(2分):注意點和線的疏密對比。
(2)“我來變變變”紙盤創意手工比賽
比賽主題:利用身邊常見的一次性紙盤,運用繪畫、剪貼等方式,合理利用材料,發揮想象對紙盤創意設計。
參賽對象:三、四、五年級(每班選出2名學生)
比賽要求:1.記號筆、彩色筆、固體膠或雙面膠學生自帶。
2.一次性紙盤、白膠、剪刀由教師提供。
比賽時間:6月12日周一下午第一~第三節課
比賽地點:南二樓美術室
評價標準:造型夸張有趣、材料的適當選擇、部件粘貼牢固
①造型夸張有趣(5分):造型夸張大膽、外形有趣。
②材料的適當選擇(3分):根據紙盤的特性,選擇合適的零部件設計。
③部件粘貼牢固(2分):各部件粘貼牢固。
五、評獎標準
兒童近視防控活動方案 篇3
為了保障重度智障、腦癱等兒童因客觀原因暫不適宜到學校進行教育的特殊兒童、少年能夠接受義務教育的權益,真正體現“教育公平”,進一步提高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促進我城區特殊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完善殘疾人教育服務體系,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入貫徹落實《南寧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__-20__年)》和《青秀區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__-20__年)》(青政發[20__]27號)等文件精神,真正把“送教上門”這項工作落到實處,結合我城區的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服務對象
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為城區殘聯發證(登記)并居住在青秀區轄區內,確實不能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特殊教育學校(班)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并愿意接受送教上門服務的6—15歲中、重度殘疾兒童少年(以下簡稱“中、重殘少兒”) 。
二、服務目標
送教上門服務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鄉鎮、社會志愿者參與的施教隊伍,為中、重殘少兒提供包括認知課程、適應性課程、身體康復等教育及訓練課程,發展其教育潛能,提高認知、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注重家長的康復知識培訓。讓中、重殘少兒享有受教育權利,逐步融入社會。
三、服務原則
(一)按學校服務地段就近送教原則;
(二)“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開展、免費教育的原則;
(三)送教方式遵循個別送教和集中到社區、鄰近學校送教相結合原則;
(四)示范教育和指導家長相結合原則;
(五)“醫教”相結合的原則;
(六)因人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
四、送教內容
送教上門老師應根據每個中、重殘少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中、重殘少兒的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康復能力。
(一)教學內容
學科類知識;送教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備教材內容和知識點;運用家庭資源及其他本土資源進行認知教學、生活自理訓練。
(二)康復訓練
感知、運動、語言等缺陷補償;運用特奧運動項目進行訓練;醫教結合進行運動康復。
(三)保健指導
醫生或送教志愿者對家長進行保健、康復常識培訓和專業康復指導。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由教育、財政、衛計、殘聯、民政、鎮、街道、開發區等部門組成的送教上門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協同推進實施的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解決送教上門的師資、經費、補貼、康復訓練、志愿人員和殘疾少兒調查等問題。各單位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共同做好送教上門工作。
(二)將“送教上門”的殘疾兒童納入學籍信息管理系統統一管理,同等享有每人每年6000元的財政公用經費的撥款。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用于送教教師購買意外保險費、交通費、誤餐費等。
(三)保障教師權利和安全。對承擔“送教上門”工作的學校在師資、經費、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保障。每次到家庭(分教點)開展送教服務應有2名及以上人員,白天時間進行。各部門、各單位共同做好送教服務人員的安全工作。
(四)結合實際做好“送教上門”人員的工作量標準確定。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按每次3課時計入教師工作量,納入學校績效考核,同等條件下職稱優先評聘。
六、實施方法
(一)成立領導小組,擬定工作方案。成立青秀區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各相關工作部門要成立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工作責任,負責協調、處理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相關工作,擬定工作實施方案,并按方案組織實施。
青秀區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組 長:李永耀 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政府副區長
楊華龍 城區人民政府副調研員
副組長:覃 銘 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賴清玲 城區教育局局長
彭冬初 城區殘聯理事長
成 員:黃 巍 城區財政局副局長
申 晛 城區衛計局副局長
白以剛 城區民政局副局長
曾慧文 城區教育局黨組副書記
韋華苑 城區教育局副局長
王曉云 城區教育局副局長
莫慶春 長塘鎮黨委宣傳委員
黃振梅 伶俐鎮黨委宣傳委員
韋 璐 南陽鎮紀委書記
黃 琛 劉圩鎮黨委宣傳委員
覃燕青 新竹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鄭倩婷 中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崔國民 建政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謝 意 南湖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吳 興 津頭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李貴梨 仙葫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工作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城區教育局,主任由賴清玲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曾慧文同志兼任。辦公室成員由基教股、各小學校長組成,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城區中小學特教工作,聯系電話:。
(二)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
1.城區殘聯每年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實名調查和登記工作,摸清情況后,由青秀區殘聯區分類型整理匯總,填寫《青秀區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情況統計表》(見附件1),報送城區教育局。
2.城區衛計局要協同醫療機構,會同殘聯等有關部門,建立健全適齡兒童參加篩查、診斷和治療康復的銜接機制,做好殘疾預防宣傳教育;普及殘疾預防知識;對中、重度殘疾兒童做好干預康復治療。
3.城區財政局要將“送教上門”工作所需的教育教學設備配置及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按時撥付,并監督資金使用情況。
4.城區民政局要加強對康復輔助器具的宣傳推廣,普及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相關知識,讓中、重度殘疾兒童能正確安全使用康復輔助器具。對生活困難的中、重度殘疾少年兒童給予資助。
5.城區教育局根據城區殘聯提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名單,組織中、重殘少兒所在服務地段的學校送教上門的具體工作。
6.各鎮(街道、開發區)協助轄區內中、重殘少兒送教上門的管理工作,組織志愿者參與“送教上門”服務工作,為設立分教點服務提供場地,協同教育部門實施教學指導服務工作,確保中、重殘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三)明確服務隊伍,實施服務工作
學校要將送教上門服務納入學年工作計劃和教學常規工作中,形成常態化管理。選派責任心強、熱愛殘疾學生,思想、業務水平較高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開展“送教上門”,實施教學指導服務工作,確保中、重殘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四)總結工作經驗,推廣先進典型
各實施部門(單位)要認真總結開展服務工作以來取得成績,對在開展送教服務工作中表現突出、成效顯著的單位要予以表彰獎勵,將工作開展中取得的成功經驗進行推廣,并積極探索“送教上門”服務的新方法,確保我城區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服務工作取得實效。
七、工作要求
(一)辦公室每學期開學和期末各召開1次業務指導組及送教教師工作會,研究計劃,總結工作,交流經驗。
(二)送教學校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學生發展評價資料,教學過程資料,個別化教育方案、訓練記錄等。
(三)保證“送教上門”時間,原則上送教上門服務的教師按每周1次,每次3課時(包括學生教育教學、康復訓練及家長培訓等)。
(四)多形式開展服務。提供送教上門的學校可根據服務對象情況,靈活選擇送教上門的服務方式。
1.集中學校開展服務。利用部分學校和單位現有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家長定期定時陪同中、重殘子女到學校(社區)資源教室開展康復訓練和教學活動。
2.到服務對象家庭一對一的服務。對于居住較分散、離學校路途較遠的中、重殘少兒,學校責任教師(志愿者)到其家中進行一對一施教。
3.設立分教點服務。中、重殘少兒居住相對集中的,在服務對象所在的自然村、社區服務中心、康復(福利)中心設立分教點,集中開展服務。
4.協同教育服務。學校與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兒童福利機構、特教培訓機構等合作舉辦分教點,共同開展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