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環境保護方案(精選3篇)
小學環境保護方案 篇1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為抓好“六五”世界環境日活動,結合上級文件精神和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目的
為全面貫徹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增強全校師生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主動意識、責任意識、法律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深入宣傳新《環境保護法》,全力推進環保“五大行動”和“大美巴南”建設。我校決定以“六五”世界環境日活動為契機,加大對節能減排、生態創建、環境執法等重點工作的宣傳力度,增強師生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環保行為,為豐盛古鎮的環境保護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活動主題
“六五”世界環境日我國主題:保護綠水青山 我參與我受益
三、活動時間
6月3日—6月10日
四、活動對象
全體師生
五、活動內容
圍繞主題,與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扎實有效地開展“六五”系列活動。
1、開展一次國旗下講話。(6月6日 周一)
要圍繞今年環境日活動主題,在升旗儀式上作國旗下講話,號召全體學生人人都來關心、參與環保事業。
2、出一期環保宣傳黑板報。
以綠色消費、綠色購物,創建綠色校園,開展節能減排,倡導低碳生活,為內容出一期環保宣傳黑板報。
3、召開一次環保主題班會。
以“保護綠水青山 我參與我受益”為內容,召開一次環保主題班會,教育學生環保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張紙。
4、以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內容,開展一次環保教育手抄報比賽活動。旨在倡導學生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做出自己的貢獻。通過此活動形式,增長知識,提高環保意識。
六、活動要求
各班根據本班實際,認真組織安排,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努力營造“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充分利用我校、我鎮的環境資源,創新形式,不斷強化環保意識,使環保理念內化為廣大師生的自覺行為。
小學環境保護方案 篇2
一、工程概述:
三座雨水提升泵站是小區排水工程的一部分,現場原地面標高約4.3米,提升泵站基坑開挖深度約6.7米,屬于深基坑作業。
二、施工測量
根據業主移交的控制點對三座雨水提升泵站進行定位,施工中根據設置在鄰近建筑物上的高程控制點進行高程測量、高程控制。
三、施工總體方案
(一)工程描述:
三座雨水提升泵站是小區排水工程的一部分(其中兩座尺寸為3米寬x4米長x6.9米深,一座尺寸為4米寬x5.6米長x6.9米深),現場原地面標高約4.3米,提升泵站基坑開挖深度約6.7米,屬于深基坑作業。
(二)施工總體方案:
1、在提升泵站外壁外側預留1.5米的作業空間,作業邊線為基坑開挖邊線。
2、在開挖線外2米環型布置一套噴射井點,在開挖前7天開始降水,抽出的水沿小區內臨時排水系統內排出,井點降水使用時間約40天。
3、井點降水7天后沿基坑開挖邊線打設15米五號拉森鋼板樁,每邊用五號拉森鋼板樁設兩根9米錨樁;基坑開挖后設置左右兩道、上下三道鋼管支撐(上口第一道在原地面下1米位置,中間一道在原地面下3米位置,第三道在基底上1.5米位置);拉森鋼板樁在基坑回填后拔除,使用時間約32天。
4、由于施工時間在經歷梅雨天后,為防止發生基底流沙等狀況,在擬開挖范圍基底作3米厚的壓密注漿處理(2.5米在基底下,0.5米在基底上)。
5、在基坑四個角設置四座砼管集水井,De50用潛水泵進行坑內排水,使用時間約20天。
6、基坑開挖土方外運,以防就近堆土對基坑形成危害;基坑回填采用礫石砂回填以保證回填密度。
四、施工組織管理機構
施工組織管理機構
五、施工總進度計劃
工程施工在前期準備工作完成、具備施工條件后開始施工,施工工期約45天。
六、安全生產措施:
1、在公司質安部監督下,在工地設專職安全員,各施工班組兼職助理安全員一名,具體負責該工地安全生產,嚴格檢查執行安全生產六大紀律;
2、專職安全員每天在出工前向職工進行安全施工操作規范宣傳交底,做到安全教育在前,施工在后,邊施工邊監督安全,及時采取整改應急措施,并認真做好每天安全記錄及整改措施;
3、每周由項目經理為主組織安全員生產管理員機電員對工地安全及機具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情況及時整改;
4、進入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及個人勞動保護用品,非機電專職人員不得玩弄電器及機械設備;
5、機械制動裝置必須在機械啟動前進行認真檢查防止失靈,電箱必須按裝觸電保護器,嚴禁使用老化裸電線,機械臂回轉范圍內嚴禁站人,機械作業專人操作;
6、基坑開挖后設兩個觀察員,專門負責觀測基坑圍護安全,一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項目經理處理。
小學環境保護方案 篇3
一、工作目標
按照“落實責任,綜合治理,健全機制,懲防并舉”的原則,規范醫療廢物全過程管理,有效防范醫療廢物環境污染風險,形成隨機抽查、上下聯動的長效機制,保證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及社會生態環境安全。
二、檢查范圍
全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含綜合醫院、鄉鎮衛生院、民營醫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防所、急救中心等機構。
三、檢查內容
(一)建章立制情況。重點檢查醫療廢物管理責任的建立和落實管理主體責任情況。
(二)申報登記情況。重點檢查各醫療衛生機構是否按時完成申報登記,申報登記的廢物種類、數量和去向是否真實準確(其中19張床及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將醫療廢物送往其他醫療機構集中收集、轉移的.,可不單獨進行申報,代收的醫療機構需做好臺賬記錄和申報登記工作)。
(三)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分類管理的情況。重點檢查醫療廢物源頭分類、收集、運送、暫存、交接的方法和程序。根據《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進行準確分類,醫療廢物包裝應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容器和警示標志標準》要求,暫存場所要符合規定。要建立登記交接制度,并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制度。
(四)培訓工作落實情況。重點檢查醫療衛生機構醫療
廢物管理人員培訓、落實安全防護措施、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等情況。
四、工作步驟
(一)組織落實(20xx年6月14日前)。制定我縣工作方案,召開會議,統籌安排部署醫療廢物專項督察工作。
(二)醫療衛生機構自查(20xx年6月15日至6月20日)。醫療機構全面梳理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暫存、運送、交接、運輸、貯存等環節是否規范,醫療廢物申報登記制定、轉移聯單制度、專人或專部門管理制度、培訓制度、分類收集制度執行情況,按規定對醫療廢水、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進行嚴格消毒、并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情況,是否存在醫療機構將醫療廢物交給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是否存在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是否存在非法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等情況。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存檔。
(三)集中督察(20xx年6月21日至6月25日)。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按照組織領導中的責任分工,對醫療機構醫療廢物實行分類收集情況,使用專用包裝物及容器情況,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建立情況,醫療廢物交接、運送、及暫存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四)迎接市級抽檢(20xx年6月26日至7月5日)。市聯合檢查組將對轄區內醫療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進行抽查,對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五、組織領導
縣衛計局成立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各醫療衛生機構要高度重視,切實履行監管職責,細化任務措施,摸排基礎情況,落實醫療衛生機構主體責任,確保各項任務取得實效。
(二)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各醫療衛生機構要逐步完善醫療廢物監管長效機制,做到層層有人抓,處處有人管,消除日常監管空白,實現醫療廢物監管的全覆蓋。
(三)加強監督執法力度。衛生監督所要駕駛對各醫療衛生機構的日常監督檢查力度,對本次督察中發現的設施不健全、設施運行不規范、管理不規范、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對相關違法行為進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