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供貨方案范文(精選3篇)
醫療器械供貨方案范文 篇1
一、采購人及代理機構
二、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20xx年醫療設備購置項目82.項目地點:北京市大興區 3.項目編號:PLAN-XM-000278 4.招標方式:公開 5.資金性質:財政資金
6.預算金額:130萬元(最高限價為130萬元)
三、采購需求
1、采購項目需要落實的政府采購政策:
1) 鼓勵節能政策:在技術、服務等指標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屬于國家公布的節能清單中產品。
2) 鼓勵環保政策:在性能、技術、服務等指標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國家公布的環保產品清單中的產品。
3) 扶持中小企業政策:評審時小型和微型企業產品享受6%的價格折扣參與評審。x企業視同小型、微型企業。
2、采購標的需滿足的數量、技術規格:
數字化X攝影機及配套系統1套,詳細參數見招標文件第三章。
3、采購標的實現的功能或目標:用于頭顱、脊柱、四肢、胸部、腹部等全身站立位和臥位的數字X線攝影系統,具有移動式平板探測器,可從拍攝床及胸片架中自由切換,并可作自由拍攝。
4、交付時間和地點:交貨期40日歷天,交貨地點為采購人指定地點。
5、采購標的需滿足的服務標準、期限: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符合ROHS綠色標準,質保期36個月。
6、采購標的的驗收標準:合格
四、投標人資格要求
1.本次采購要求供應商需滿足《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1)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
4)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
5)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2.投標人需具有類似項目的業績,且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專業技術能力;
3.具有檢查機關出具的投標人近三年內沒有行賄犯罪記錄證明。
醫療器械供貨方案范文 篇2
為深入開展植入性醫療耗材清理整頓工作,進一步提高醫院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按照《四川省衛生廳關于對植入性醫用耗材使用進行清理整頓的通知》(川衛辦發電[20xx]48號)精神,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緊密結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創先爭優活動,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人民群眾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科學地規范植入性醫用耗材采購供應與管理,保證醫療質量,切實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推進醫療工作順利進行。
二、工作內容和要求
(一)高度重視,認真開展清理整頓工作
我院各臨床使用科室及相關職能科室要高度重視植入性醫用耗材的監督管理工作,充分認識到使用非法醫用耗材既會對患者造成直接傷害,又會對醫療機構乃至醫療衛生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社會影響,要將清理整頓工作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抓實抓好。對開展植入性醫用耗材使用的臨床科室開展逐一清理整頓。
(二)明確責任,不斷規范植入性醫用耗材管理
成立由院領導、辦公室、醫務科、設備/藥劑科、財務科以及使用植入性醫用耗材的主要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整治小組,立即開展我院的清理整頓工作。院長負總責、分管院長具體負責,不斷完善規章制度,進一步加強對植入性醫用耗材的管理。將骨科、神經外科、普外科、肝膽科以及開展各類介入診療工作的科室列為重點整治對象,把好源頭關,嚴格審查相關植入性耗材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醫療器械注冊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及產品合格證明等資質,加強耗材的出入庫及索證管理,對使用植入性醫用耗材的醫務人員實施授權制,嚴格掌握植入性醫用
耗材的使用指征,盡最大限度降低使用醫用耗材導致的不良反應。一旦發現可疑產品,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向衛生行政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報告。
(三)加強隨訪,切實保障患者合法權益
加強患者隨訪,嚴密觀察植入性醫用耗材導致的不良反應,對發現曾經使用植入性耗材導致患者損害的情況,要積極開展救治工作,避免損害情況加重。同時,要按照《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和再評價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及時上報。
三、各部門任務及職責
(一)醫院感染監控部門
1、抽驗器械采購部門索取的“三證”及批檢報告單,并備案。
2、抽驗中、小包裝及產品外觀質量。
3、應對購入產品有無熱原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配藥典》一九九O年版執行,做批量抽查。
4、將監測結果及時通知器械采購部門確定進貨與否,并記錄備案。
5、當臨床出現反應時,應立即按以下辦法逐級上報:
⑴、登記:發生時間、病人姓名、年齡、診斷、臨床表現、結果或進展。
⑵、留樣:反應過程中可疑的物品、藥液及相關因素和環節盡可能保持完整,以配合后期的處理。
⑶、記載:一次性醫具的生產單位、生產日期、批號、供貨單位及供貨日期。
6、負責監督檢查使用后的污染物品的回收處理、執行情況,并記錄。
7、及時收集各部門情況,針對存在問題協調好各部門工作。
(二)器械采購部門
1、根據本單位需求情況制定采購計劃,并負責統一購置。
2、購入產品必須查驗“三證”。
(1)“一次性醫療用品衛生許可證”
(2)“一次性醫療用品合格證”
(3)生產廠當地醫藥公司和省、直轄市衛生廳(局)聯合頒發的“推售員證”
3、對一次性輸液(血)器、注射器每批號必須附有藥品檢驗新的熱原、內毒素等項目檢驗報告和衛生防疫站無菌項目檢驗報告。
4、一次性醫療用品的存放和保管,必須嚴格按無菌物品的存放要求,并詳細登記每次入庫產品的批號。
(三)供應部門
1、復驗產品外包裝及中、小包裝情況,抽查產品外觀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記錄并上報醫院感染管理控制部門,并及時停止同批號產品的使用。
2、嚴格執行產品發放制度,對一次性輸液(血)器、注射器使用后周轉中注意產品的有效期,杜絕使用過期產品。
3、使用后的物品,按衛生局有關規定,統一回收處理,不得隨意丟棄或賣給無回收證件的單位或個人。
4、禁止一次性使用的醫療器具重復消毒再次使用。
(四)臨床使用部門
1、護士長或專職護士負責復驗產品小包裝情況:生產批號、產品外觀質量等。
2、操作護士使用前要檢查:小包裝密封性,穿刺針有無銹斑、污漬,輸液(血)器、注射器內有無雜質和污漬;銜接部有無漏氣現象,凡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停止使用。
3、使用中,護士嚴密觀察患者癥狀、體征的變化,發現輸液反應立即停止輸液或注射過程,并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同時配合控感部門調查工作。
4、對使用過的物品,必須在科室完成初步毀形消毒處理后,方可等待回收。
四、報告制度
(一)在使用中發生問題,每個醫生護士均有責任及時向醫院感染控制部門或主管院長報告,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現場保護和留樣工作。
(二)使用中發現問題,應于一周內向衛生局醫政科提供書面報告。
五、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植入性醫用耗材清理整頓工作的領導,醫院決定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醫務科辦理具體業務。
醫療器械供貨方案范文 篇3
為貫徹落實《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規范》、《醫療衛生機構醫學裝備管理辦法》為加強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醫療器械臨床使用風險,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特制度本方案。
一、采購程序
1、制定合格供方評審辦法及評審標準,辦法與標準要每年修訂一次。
2、成立醫療器械專家委員會專家庫,并每年進行增刪專家成員。
3、每年進行一次合格供方評審,評定出合格供方目錄。
4、制度醫療器械準入條件,必須由科室申請,專家論證,醫療部門審核,院領導審批方可準入。
5、制定醫療器械采購流程及特需流程,目錄內品種在合格供方中采購。
6、評定醫療器械采購目錄,編制醫療器械采購計劃,按流程進行審批。
二、驗收程序
1、制定醫療器械驗收標準、驗收時間和驗收人。
2、入庫驗收,包括企業名稱、產品名稱、原產地、注冊證號、規格型號、產品數量、生產批號、滅菌批號、產品有效期、采購日期等,確保能夠追溯至每批產品的進貨來源。
三、倉庫管理
1、制定倉庫醫療器械庫存數量與時間周期標準,嚴格限制庫存數量與時間。
2、制定倉庫庫存溫度、濕度、空氣流量標準。
3、遵守庫存存放標準,距離地面不小于10CM;距離墻壁不小于30CM;距離屋頂不小于30CM;距離供熱管網不小于30CM。
四、領用管理
1、制定科室領用時間、數量標準。
2、規定領用手續辦理程序。
五、臨床使用管理
1、科室倉庫遵守距離地面不小于10CM;距離墻壁不小于30CM;距離屋頂不小于30CM;距離供熱管網不小于30CM規定。
2、臨床使用的植入與介入類醫療器械名稱、關鍵性技術參數及唯一性標識信息應當記錄到病歷中,植入物使用記錄完整;病歷植入物合格證粘貼100%。
3、科室有危險品的請領記錄、危險品的使用有登記。
4、醫護人員在使用各類醫用耗材時,應當認真核對其規格、型號、批號、消毒或者有效日期等,并進行登記。對使用后的醫用耗材等,屬醫療廢物的,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處理。一次性無菌醫療器械毀型有記錄,統一收集,集中焚燒。
5、所有醫療器械在有效期內,無過期失效現象。
六、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管理
1、有專人負責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管理工作。
2、發生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及時上報,并留有上報記錄。
3、發生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后處理措施的記錄。
4、發生醫療器械不良反應后、分析報告及預防措施記錄。
七、監督檢查管理
1、定期(每季度末)檢查、考核醫學裝備(院醫療器械)采購部門、管理部門(醫務科、設備科、審計科、督查室等)、院醫療器械使用科室等相關人員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知曉、履行相關制度和崗位職責履行情況,督導持續改進。
2、定期(每季度末)檢查、考核,醫學裝備相關科室院醫療器械購置論證、決策、檔案管理、監管、審計、倉庫管理、使用情況,
3、定期召開醫學裝備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辦公室會議,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反饋、督導落實,做到持續改進。
八、持續改進管理
醫療器械質量與安全管理是指對全院醫療器械質量與安全管理,其管理內容包括醫療器械采供、醫療器械存儲、醫療器械使用等工作的全過程進行質量與安全管理,及對醫院各病區所儲存備用醫療器械進行全面質量與安全管理。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存在的問題與缺陷進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建議,達到質量與安全的持續改進。
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管理制度
1、醫院所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必須由設備科統一集中采購,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購入和使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只能一次性使用。
2、醫院采購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必須從具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或《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企業購進合格產品,供貨商必須提供《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或《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營業執照》、《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等證件的復印件、委托授權書等。
3、每次購置,采購部門必須進行質量驗收,訂貨合同、發貨地點及貨款匯寄帳號應與生產企業/經營企業相一致,并查驗每箱(包)產品的檢驗合格證,生產日期,消毒或滅菌日期及產品標識和失效期等,進口的無菌醫療用品應具滅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標識。
5、倉庫保管負責建立登記帳冊,記錄每次到貨的時間,生產廠家、供貨單位、產品名稱、數量、規格、單價、產品批號、消毒或滅菌日期、失效期、產品注冊證號等并簽名確認。
6、物品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貨架上,距地面≥20厘米,距墻壁≥10厘米;不得將包裝破損、失效、霉變的產品發放至使用科室。
7、科室使用前應檢查產品批號、效期、包裝是否完整等。
8、使用時若發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它異常情況時,根據醫院《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管理制度》的'要求處理并上報設備科。
9、發現不合格產品或質量可疑產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由設備科及時報告當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得自行作退、換貨處理。
10、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使用后,須統一收集、集中焚燒,禁止重復使用和回流市場。
11、醫院感染管理科須履行對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采購、管理、使用和回收處理的監督、檢查職責。
12、對骨科內固定器材、心臟起搏器、支架等植入性或介入性的醫療器械,必須建立詳細的使用記錄,記錄必要的產品跟蹤信息,使產品具有可追溯性,植入性、介入性器材條形碼應貼在病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