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學生中考訓練方案(精選3篇)
初三學生中考訓練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健康第一為指導,發(fā)揮考試導向作用,為學生提供多項選擇和多次考試機會,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上好體育與健康課,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二、范圍與對象
20xx年全市所有初中畢業(yè)生均須參加初中體育與健康學業(yè)考試。
三、考試內容
20xx年青島市初中體育與健康學業(yè)考試,采取過程管理考核與目標效果測試相結合的辦法。過程管理考核和目標效果測試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兩個等級。過程管理考核合格者方可參加目標效果測試。
㈠過程管理考核
考核內容:《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大課間與課外體育活動等。
過程管理考核評定滿分為30分,其中,初一、初二、初三每學年為10分。具體量化標準如下:
1.體育與健康課成績4分。優(yōu)秀4分、良好3分、合格2分、不合格0分。
2.《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4分。優(yōu)秀4分、良好3分、合格2分、不合格0分(此成績應與學校上報省教育廳和教育部數據一致)。
3.積極參加大課間、課外體育活動和冬季長跑2分。無故缺勤或因病事假缺勤超過1/3者,該項目不得分。
過程管理考核成績18分及以上的為合格,以下為不合格。
㈡目標效果測試
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確定每個考生必考1項,選考2項,共計3項。3項考試須在半日內完成。
必考項目: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選考項目:
第一類: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50米跑任選一項;
第二類:足球運球、籃球運球、排球墊球任選一項。
場地器材、測試規(guī)則和評分標準按照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
考試時間和地點:20xx年4月下旬,考點待定。
目標效果測試每項目10分,總分30分,成績18分及以上的`為合格,以下的為不合格。
四、免、緩考及其他特殊政策
㈠免、緩考
1.因殘疾喪失運動能力或因嚴重傷、病,長期免修體育課的考生,可申請免參考。審核通過后,其測試成績確定為合格等級。
2.平時能參加體育活動,但由于突發(fā)生理疾病或意外傷害等原因,測試期限內不能參加測試的考生,可申請單項或多項免參考,各免參考項目按6分計入成績。測試成績按免參考項目和參加測試項目得分計算成績。
3.過于肥胖或患有心血管等疾病不宜參加長跑的學生,可申請辦理1000米(800米)免參考,只參加其余兩項測試,其測試成績按免參考項目和參加測試項目得分計算成績。
4.初中段獲得市級以上(含市級)教育部門主辦或參與主辦的體育類比賽個人項目前3名、集體項目前3名的主力隊員,可由本人申請?zhí)岢雒鈪⒖肌=浥鷾屎螅錅y試成績確定為合格等級。
初中段獲得市級以上(含市級)教育部門主辦或參與主辦的體育類比賽個人項目4-8名、集體項目3-8名的主力隊員,可由本人申請?zhí)岢龀?000米(800米)之外的兩項測試項目免參考,經批準后,其測試成績按免參考項目和參加測試項目得分計算成績。
5.因生理、突發(fā)事件等情況暫不能參加測試的考生,應在正式測試的前一天申請辦理緩考,經審核批準后,方可緩期測試,內容與辦法與正常測試相同。
上述2、3、4、5類考生必須有過程管理考核評定(學校提供過程管理考核相應資料);1、2、3、5類考生由學校和縣級以上醫(yī)院出具證明(含病歷、檢查檢驗報告、用藥明細及繳費憑證,殘疾人須持《殘疾證》)。
以上特殊情況需經考生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學校、區(qū)市教育(體)局和市教育局考試領導小組逐級審核確定,并在學校張榜公示一周。
㈡往屆考生、外地回青生
因往屆和外地回青考生無法實施過程管理考核評定,其體育與健康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按目標效果測試成績計算。
五、實施期限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執(zhí)行,有效期至20xx年8月31日。
六、本方案由市教育局負責解釋
初三學生中考訓練方案 篇2
一、測試對象
全市所有參加初中升學考試的在校在籍學生及社會考生。
二、測試項目
測試共三項:
1、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
2、立定跳遠(男女)。
3、男生擲實心球(2kg),女生1分鐘仰臥起坐。
三、測試分值(后附評分標準)
總分30分,其中每項滿分為10分。
四、測試時間
測試時間:5月5日20日。
五、免試、緩試(后附免試申請表)
(一)免試
1、對確實喪失運動能力的殘疾考生,有國家民政部門的殘疾證明,其他因患有嚴重疾病或受傷嚴重不能參加劇烈運動的考生,持市級或以上醫(yī)院出據的有效診斷證明以及相關病例和化驗、診查資料,經本人申請、家長簽字、學校審核、旗縣區(qū)教育局審核匯總后報市教育局體衛(wèi)藝科批準后可以免試;免試考生還應提供初中3年的體檢檔案。免試學生中考體質測試成績按18分計入中考升學考試總分。
2、參加市級及以上教育部門組織的中小學生運動會、籃球賽、校園足球聯賽三項比賽,獲得個人前八名或團體前六名的學生成績按滿分計。由旗縣區(qū)教育局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考生提供比賽成績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初中學生在校期間)報市教育局體衛(wèi)藝科審核,審核通過方可按滿分計。
(二)緩試
因測試前或測試中患病、受傷、女生月經期等原因,經本人申請,經考務領導小組審核批準,可以緩試。緩試時間原則上安排在本校正式測試后一周進行。因測試中受傷需緩試的考生在緩試時必須參加全部規(guī)定項目的測試。
六、要求
在統(tǒng)一組織中考學生體質測試時,提前安排好具備各項目測試要求的場所,提前對測試所用器材進行安裝調試,確保在測試過程中不出差錯。加強安全保障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防止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初三學生中考訓練方案 篇3
根據市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相關精神,結合邵陽市教育局《關于恢復市區(qū)學校線下教學活動的通知》的有關要求,我校立刻召開行政會議,統(tǒng)籌安排疫情封控后的復學工作。我校于4月28日起初三、高三學生恢復線下教學,為統(tǒng)籌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實現初三、高三學生有序復課,經研究,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復課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執(zhí)行組長:、
二、學生返校時間以及注意事項
1、4月28日凡居住在大祥區(qū)、雙清區(qū)非封控區(qū)、管控區(qū)的初三高三學生恢復線下教學活動;初三返校時間為上午8:00,高三返校時間為上午8:20;而隔離或封閉在大祥區(qū)及雙清區(qū)的紅碼、黃碼初三、高三師生,以及居住在北塔區(qū)的所有師生員工暫不返校。
2、學校其他年級繼續(xù)實行線上教學,等待上級指示方能復學。
3、我校對因疫情防控需要暫時無法返校的學生,由教導部門指導班主任制定“一類一策、一生一案”的教學計劃并落實實施,同時德育部門協同心理老師做好學生和家長的思想引導、心理疏導工作。
三、復課要求
1、開展健康排查。返校前,政教處全面排查師生的健康狀況和停課期間的行程軌跡。所有返校師生員工必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查看健康碼和行程碼。有異常情況者暫緩返校,并及時向學校和當地街道、社區(qū)(村)報告。返校后,寄宿生實行全封閉式管理,走讀生入校后待學校放學方可出校門,家長不可送飯入校園。班主任及醫(yī)務室每天核查走讀生及共同居住人員的健康碼和行程碼信息;復課師生每天進行晨午檢;班主任應及時匯報學生異常情況。
2、做好校園防疫。
①做好防疫物資儲備,后勤部門做好學校防疫物資的清點工作,按照防疫物資的存儲要求補充好防疫物資;
②學生復學前于4月27日下午學校對所有區(qū)域進行全面消殺,特別對寢室、教室、傳達室、辦公室進行重點消殺(每天2次),對于臨時隔離寢室和隔離學生的原寢室每天無死角地消殺(每天2次);
③嚴格落實進入校園測溫、掃場所碼和兩碼查驗制度;
④嚴格落實晨午(晚)檢、因病缺課追蹤及復課證明查驗;
⑤所有師生必須帶好口罩,并保持一米線遠的距離,嚴禁扎堆、聚集、結對而行,嚴禁相互串門,教室座位按照單排排列;
⑥勤洗手、多通風,分批分時段就餐等常態(tài)化防控措施;
⑦對復課師生,與上級部門協調做好每天20%師生核酸檢測抽測工作,發(fā)現異常者及時報告并按防疫工作流程處置。
3、做好教學銜接。教導處督促教師做好返校前后教育教學工作無縫銜接,在全面了解學生居家線上學習情況后依據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和線上教學進度,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學科教師要對線上教學內容開展復習教學,指導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鞏固提高。根據防控要求,對不能按時返校的教師所教的班級,教導部門臨時安排其他能到校教師進行代課。
4、強化精準幫扶。對因個人原因或外部原因沒有參加線上教學的學生,學生返校后,年級組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教師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做到“應幫盡幫、應補盡補”,確保每一位學生跟得上學習進度,提高線下教學質量。
5、調整教學時間。因線上教學耽誤的時間,我校將擇時利用自習課、假期予以補足,并不收取任何額外費用。
四、注意事項
1、上好返校第一課。結合疫情防控工作,由疫情防控小組組織教職員工于線上進行防疫基本知識培訓;學生返校后,各班第一時間開展學生防疫基本知識培訓;根據防疫要求逐步開展班會、晨會、周會、升旗等活動,有序恢復常規(guī)教育教學工作。注重家校協同、整合各方力量,強化關愛幫扶,抓實防疫措施,保障師生安全。
2、加強防疫防控管理。返校后,在校師生必須嚴格按照防疫要求操作,不扎堆、不聊天、不串門、不從事聚集性活動。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學生心理疏導機制,由心理咨詢室結合疫情前后線下、線上心理健康教育實際,充分利用多種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依據心理健康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心智特點,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疏導和心理問題的排查和干預。
4、加強安全教育引導。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對師生開展安全教育,突出防疫安全、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安全教育,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開展好安全教育,綜治辦要在開學后一周內組織學生開展一次以防疫為重點的應急演練,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