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貧困生幫扶實施方案范文(通用3篇)
小學貧困生幫扶實施方案范文 篇1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關于開展20xx年全區“學生資助政策宣傳月”的通知》(桂教資助〔20xx〕3號)文件精神,為大力宣傳國家學生資助政策,讓全校師生深入了解各項資助政策的具體內容,進一步推動20xx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張家鎮第二小學“學生資助政策宣傳月”活動方案,內容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為指導,配合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今年的中心工作,以宣傳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加強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宣傳力度,以學生誠信、感恩教育為中心,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營造和諧教育氛圍,激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克服困難、自強自立、努力成才,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
二、活動主題
助學政策、筑夢未來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5日―5月15日
四、活動步驟及要求
(一)宣傳活動準備階段
1、學校高度重視本次活動,成立領導小組,由學校校長擔任組長,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協調、督查開展好資助政策的宣傳活動。
2、活動期間通過學校宣傳欄和黑板報等宣傳媒體在全校范圍內大力宣傳資助政策和活動主題,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
(二)宣傳活動開展階段
1、校長利用校園廣播、集會等形式向全校師生、家長宣傳資助政策。
2、各班通過主題班會開展學生資助政策宣傳的教育活動。
3、各班通過校園網絡收看國家資助政策相關的視頻。
4、組織學生參加“學生資助政策知識”手抄報比賽。
(三)宣傳活動總結階段
學校要對本次開展的“學生資助政策宣傳月”活動進行認真總結,對學生資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詳細制定解決方案及措施,并將措施落到實處,確保每個學生都能了解資助政策,逐步建立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工作長效機制,推進學生資助工作不斷完善,爭取再上新的臺階。
小學貧困生幫扶實施方案范文 篇2
本學期,我擔任五年級一班數學教學工作,在我所教的班級中,有幾個孩子在學習上存在較大的困難,針對孩子的具體狀況,我制度了以下的幫扶措施。
一、找出原因
教師是學生最好的心理醫生,深思熟慮地、仔細耐心地研究兒童的智力發展情感發展和道德發展的狀況,找出原因,采取一些能夠照顧個人特點和個別困難的教育措施。
二、降低門檻,激發興趣。
針對學困生學習困難,理解知識慢,對學習很容易失望。作為教師,我注意做到降低門檻,放寬對他們的要求,讓學困生能容易地完成學習任務,簡單地掌握貼合他們現實狀況的知識。這樣,就容易把學困生引入學習的殿堂,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每次布置作業時,我會讓學困生做常規作業(如簡單的小數乘法、小數除法),讓學困生能簡單地完成作業,培養學習興趣。
三、主動出擊,幫扶前進。
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較差,他們往往容易產生悲觀失望的自卑感,正是由于他們缺乏學習的興趣,所以一般遇到困難他們不會主動去請教。作為教師要主動關心他們,主動幫忙他們,并且要發動學習好的'同學也主動去幫忙他們。
四、開展學習競賽活動,點燃成功火苗。
教育心理學認為,成功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力量,給人以興趣。根據這一心理特點,我開展很多的學習競賽、評比活動。同時,我還及時給予獎勵,使他們在點滴進步中,通過“獎勵”這一導火線,幫忙他們點燃“渴望進步、渴望成功”的強烈學習欲望,培養了學習的興趣。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是既喜歡物質獎勵,又喜歡精神獎勵。因此我對學生的獎勵可分為四種:
(1)發表揚信
(2)發獎品
(3)作業減量
(4)測驗加分。
有位教育家曾說過:受獎勵的人數如能在總人數的50%以上,那么是最能鼓動全體學生的士氣的。
總之,教師的心目中要有學困生,但我們絕不能把他們當成是學困生,特別是不能把們他當成是永久的學困生。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自覺的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才有可能使學困生轉變成為"不學就困"的好學生。培養了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就有可能改變這個學生一生的前途和命運。
小學貧困生幫扶實施方案范文 篇3
一、指導思想:
學困生問題是每所學校都要面對的問題,如何對待學困生,反映了一所學校的辦學思想,本著教育要“為了一切的學生”為宗旨,我們認同這樣一個理念:幫助一個學困生實現轉化比培養一個優秀學生的價值更高。全體教師必須全面對這一難題,努力探索轉化規律,將學困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圍,為此,學校提出“學困生”輔導實施方案,希望經過大家的努力,讓“學困學生”問題有所改觀。
二、具體實施意見:
(一)加強學校集體教育管理制度
1、重視對學困生轉化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學困生領導工作小組,由專人分管后進生轉化工作。將學困生轉化工作評價納入學校教學工作學期(學年)的工作目標與計劃中。
2、學校全體教師要本著“教書育人”的宗旨,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對“學困生”尊重、幫助,不得歧視、挖苦和諷刺。
3、學校利用校園網站、紅領巾廣播站、班隊會課等進行集體的校風、校紀教育、法律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通過樹榜樣等方式及時表揚和挖掘“學困生”的先進事跡、介紹良好的學習方法。組織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活躍校園的文化氣氛,減少學生的厭學心理。
4、每學期召開1—2次學生和家長座談會,了解家長和學生對學校和教師的意見與建議,聽取社會各界對學校辦學的意見。
5、學校將后進生轉化工作作為考核教師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轉化后進生成績顯著的教師,評優晉級要優先考慮,在學期結束的獎勵中,學校要專項獎勵轉化后進生成績顯著的教師。
(二)加強教師教育教學管理制度
1、班主任在每學期開始前要摸清班中學習困難學生的名單,包括學生家庭地址、家庭經濟情況、父母工作單位、父母教育學生方法等學生第一手資料的整理。建立學困生檔案,積極探索后進生轉化的'規律,要將學困生控制在2%以內,使后進生轉化率在80%以上,杜絕違法犯罪現象。
2、教師每學期要和1名“學困生”結對。做到每學期進行每生1次以上的“學困生”的家訪,填寫“學困生”家訪記錄。并在每一個星期談話輔導不少于1次,并做好輔導記錄。談話輔導時注意說話的語氣、用詞。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及時給與學習與生活上的幫助。
3、班主任要協調好“學困生”與其他教師、其他學生之間的關系,及時了解學生在其他課上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與科任老師一同解決。如學生的上課紀律問題、學生的作業質量、學生的心理問題等。
4、任課老師每學期兩次以上聯系家長,爭取家長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多用鼓勵的語言關注“學困生”的成長,積累學生平時的優點,婉轉的指出缺點,增強家長的信心。
5、主動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較為科學的、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加倍關心和愛護后進生,要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組織開展優秀生幫助后進生的活動,讓后進生感受到同學的情,老師的愛,促使他們及早轉化。
6、積極配合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老師之間達成共識,提高教師集體作戰的能力,提高“幫教”工作的實效。
7、任課教師要給學困生多輔導,課堂上多關心,優先為后進生批改作業,特別提供教師當面批改,激勵后進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學業成績。
8、教師做好幫教記錄,并與學期末上交,進行優秀幫教教師評比和進步最大“學困生” 評比,并給予一定獎勵。
(三)增強學生自我教育管理
1、“學困生”要正視自己的困難,不放棄、不氣餒、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不懂就問。獨立完成作業,保證作業的質量,看到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2、妥善處理好與家庭、社會的關系,聽從長輩的教誨,有主見,不“言聽計從”,明辨是非,集中精力,爭取學習上的提高。
3、其他學生要團結友愛“學困生”,不諷刺、不挖苦,待同學熱情,與“學困生”“交朋友,結對子”,幫助同學一起進步。
(四)加大家庭教育管理制度
1、“學困生”家庭應每月主動與學校聯系1次,了解學生在校思想動態、學習情況,與班主任任課老師達成共識,交流探討教育的最佳方法。
2、學生家長在家中努力營造民主、和諧、溫馨的家庭氣氛。正視子女學習的困難,重視孩子,加強監督,多用鼓勵的話語,千萬不可放棄孩子,與教師一起為孩子的進步加油鼓勁。
(五)利用社區教育資源
整合社區、社會的資源加大對“學困生”的幫教工作。利用社區社工多走訪家庭,了解學生的家庭的實際情況與困難,提供需要的法律幫助與經濟援助,共同做好學生的幫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