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傳統活動方案 集錦(精選3篇)
冬至傳統活動方案 集錦 篇1
一、活動意義
冬至過節源于我們國家的漢代,盛行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祿》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轉換,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一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度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二、活動目的
1、讓同學們更深切、透入地了解冬至團的制作方法和制作過程。
2、使學生對家鄉美食了解的更加細徹。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自己的能力提供足夠空間。
三、活動計劃
1、了解冬至節的來歷及其相關資料。
2、上一節如何過好傳統節日——冬至節的班隊課
3、在冬至節那天跟父母一起做湯圓、過冬至節、并拍照留念。
4、寫一篇過冬至節的日記。
三、活動總結,形成成果
1、由教師進行活動總結和反思。
2、拍的好的照片進行展示匯報、根據學生的日記評出一、二、三等獎。
冬至傳統活動方案 集錦 篇2
一、輔導理念: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高速公路的飛快發展,外來文化及思想影響著這一代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主義思想在學生中有所表現。為此上級提出了要加大力度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針對我班級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本次主題班會。
二、輔導目標:
“道德之美”主題活動,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本主題班會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化抽象為具體,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深化道德教育,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早日形成。
三、輔導策略:
本主題班會以《小公民道德規范》、《禮儀常規》等為依據,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小品、討論、個人心理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四、輔導過程
(一)班主任談話: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儀之邦”,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有著數千年流傳發展下來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我們祖先的傳統美德,使我們的祖國永遠保持“禮儀之邦”的美稱。
最近學校開展了“美德之美”主題活動,是希望大家進一步學習我們的傳統美德,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記在心中,并付諸行動,在日常的行為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我們今天的主題班會,是針對最近開展這次活動以來在同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并對我們這段時間的學習活動做一次總結。
(二)開始活動
1、檢查學生掌握美德內容情況。
出示問題:1)你知道中華傳統美德有哪些內容嗎?
2)你知道什么是“五心”和“五會”嗎?
(學生回答,老師適當加以補充、點撥)
小結:看來在這段時間里的確學了不少有關美德的內容。只是不知道大家對這些內容是不是真的理解和掌握。下面請大家觀看一組小品,然后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2、看小品,舒己見
小品一、《升國旗》
甲、乙、丙參加升旗儀式。乙、丙在下面小聲說笑。甲制止他們。乙、丙不接受甲的批評,還說甲是假正經。
議論一、甲是假正經嗎?為什么?
(學生議論,老師點撥:A、國旗是祖國的象征,是神圣的。
B、升國旗的時候,公民要肅立敬禮。
C、尊敬國旗是愛國的表現。)
小結:國旗是祖國的象征,我們熱愛祖國,應該從這些看似小事,而實際是嚴肅的事情做起。 小品二、《做作業》
甲、乙、丙、丁正在做作業。他們每個人對待做作業的態度各不相同。甲聰明,對作業馬虎應付,因為喜歡踢足球而常忘了完成作業;乙基礎差,能虛心向學;丙樂于幫助基礎差的丁,看不慣甲的做法,批評甲的時候語氣太刻薄;丁學習認真,樂于幫助別人,敢于指出同學的缺點。
議論二:你認為他們四個人的言行怎樣?誰表現得最好?其他三位同學哪些地方好?哪些做得不夠好?為什么?
(學生議論,老師相機點撥)
小結:說得好!我們要認真學習,學會合理安排時間,要樂于助人,不要自高自大,更不可以出口傷人,一旦發現自己有錯,要勇于改正自己的缺點。
小品三、《零用錢》
課間十分鐘,甲、乙、丙三人在各自的座位上,一邊吃糖果,一邊圍繞零用錢展開話題。甲家
庭富有,平時父母給得多,他花得也多,出手爽快大方;乙家庭管得嚴,平時少零用錢,他很羨慕甲;丙為了零用錢經常找理由騙父母,想父母要錢花。
議論三:他們三個人這樣做對嗎?錯在哪里?談談你對儲蓄的認識。
(同學議論,老師根據議論相機點評)
小結:我們應該合理地用零用錢,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還要注意,隨手亂扔垃圾是不好的行為。
小品四、《孝父母》
放學了,甲、乙、丙、丁走在一起,他們一邊走一邊議論,什么是孝敬父母。甲認為考試成績好句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乙認為父母怎么說,他就怎么做,就是孝敬父母;丙認為孝敬父母是張大以后的事;丁孝敬父母要講條件,如果父母讓他開心,他就孝敬他們,如果批評他,他就不理父母。
議論四:他們四個對不對?為什么?
(同學議論,老師相機點評)
小結:我們應該從小養成關心、體貼父母的好習慣。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要正確對待父母的批評,有錯就改。正如《小公民道德規范》要求的那樣,孝敬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做父母的小幫手。
總結過渡:看來這段時間通過學習,同學們的知識有所長進,學了不少的美德內容,也提高了識別是非的能力。我們的認識的提高了,那我們的行為有沒有跟認識同步呢?請大家來談談。
3、說好事,表先進
(實物投影出示問題)
問題:在我們身邊,最近發生了哪些好人好事?他們哪些舉動體現了良好的道德品質? (同學們踴躍發言,表揚最近班級中發生的好人好事。)
小結:從同學們的匯報中,可以看出,同學們這段時間來的行為表現很好。
過渡:我們不但要繼承和發揚祖先的優良傳統,在日常的生活中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而且要把這些美德牢牢地記在心里。接下來大家輕松一下,請欣賞快板《美德在我心中》
(三)總結全課,延伸教育
同學們,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個人做一次好人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行為受到人家的肯定,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好人”,那么,請大家記住,生活時時都在考驗我們的意志,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動去證明自己,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
(四)宣布班會結束
五、輔導效果:
本次班會通過小品、議論、快板、歌舞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得到教育,輔導過程能按照預期設計進行,全體同學都能積極參與活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心理品質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冬至傳統活動方案 集錦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節儉和浪費的現象,感悟日常生活中節儉的重要性,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節儉習慣,增強學生的節儉意識。
2、幫助學生能夠從日常的小事中厲行節約,懂得勤儉節約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
3、教育學生樹立“以節儉為榮,以浪費為恥”的理念。
活動準備:
收集生活中節儉和浪費的行為。
活動過程:
活動一:節儉行為面面觀
1、觀看圖片:(四幅畫面——洗過菜的水用來淋花、拔掉電源、光盤行動、收集紙張)
2、學生交流:
(節約了用水、用電、糧食、紙張)
3、師:節儉是美德!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勤儉節約的人呢!他們又是如何做的呢?說說你知道的勤儉節約的故事或名言。
4、小組交流,自由回答。
過渡:這些勤儉節約的行為是一種方式,一個習慣,更是一份責任!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著一些浪費的現象,請看……
活動二:小小節儉大用場
1、小品表演《如此浪費》
小品內容梗概:從一個學生在校期間洗手、拖地費水,吃飯浪費糧食,學習浪費電、紙張,講究名牌四方面進行表演。
感謝同學的精彩表演,我剛才看到同學們都開懷地大笑。其實,這個小品表現的又何嘗不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呢?只不過它是以一種夸張的藝術形式將我們生活中的浪費現象放大了而已。試問,在座的同學們,有誰敢說自己從沒浪費過一滴水、一度電,抑或是一張紙、一粒米呢?下面請同學們來說說自己身邊所見到的一些浪費現象。
2、小組討論,上臺匯報。
3、算一算,節約真重要!下面,請大家算一筆賬:
①每人節約一張紙,全國13億人節約多少?
②如果一本作業本需要20張紙,節約的紙可做多少本?
③我們班的人數為多少?如果把做成的作業本,發給大家,每人多少本?
④如果每人節約一張紙,全國要少砍伐36萬棵大樹!
師:此時,你想說什么?
(要節約、不浪費、小節儉,大用場……)
4、師:每人節約一張紙,已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節儉是多么重要!真是“小節儉,大用場”!如果我們每人節約一滴水,一粒米,一度電,又會怎樣?
5、了解數字:
①每人一天節約一滴水,全國一年就節約2萬噸水,可供一個家庭使用200年。
②每人一天節約一粒米,全國一年就節約2萬多噸米,可供5口之家使用18年。
③每人一天節約一度電,全國一年就節約13億度電,近7000萬元。可以蓋5所規模比較大的小學。
6、師:看了這些驚人的數據,你想說對那些浪費的人說些什么?
過渡:數據是觸目驚心的,它時刻提醒我們在生活中到處需要節儉,節儉能創造財富,能創造美好的生活!那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勤儉節約呢?
活動三:我與節儉交朋友
1、節約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呢?其實節約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你準備怎么做?你有哪些節約的好方法呢?小組四個人討論,組長做記錄。
2、匯報交流。
(鉛筆用短了可以套一個紙筒繼續使用;不撕紙屑;紙用完一頁再用下一頁;作業本用完了用背面當草稿紙;用廢紙做各種手工;廢舊物品利用;水也可以重復利用;洗碗的水澆花,洗衣服的水擦地板沖廁所;不用電燈電腦隨手關掉……)
3、這些同學的辦法真好!還有一些心靈手巧的同學利用廢舊物品做了一些飾品,請他們上臺展示。(三個小組廢物利用展示)
4、夸一夸班上勤勞節儉的人和事。
(表揚做得好的同學,給同學樹立學習的榜樣。)
請這些同學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小結:對個人來說,勤勞節儉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做人的美德,是有理想、有志氣的表現,也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所以,我們要養成勤勞節儉的好習慣。
5、請班長向全班同學讀倡議書。
《小學生節約公約》,請大家齊聲朗讀
一、節約用水,適量使用;二、節約用電,隨手關燈;
三、節約糧食,科學飲食;四、適度消費,精打細算;
五、杜絕占座,充分利用;六、珍惜紙張,合理利用;
七、愛惜圖書,循環使用;八、資源再生,隨手環保;
九、減少垃圾,分類存放;十、互相監督,形成風氣.
活動總結:
只要我們做到不浪費一張紙,節約一支筆、一滴水、一度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就等于為國家創造許多財富了。通過這次班會活動,我們知道了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從小養成生活節儉的好習慣。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相信節約的行動一定會在我們的校園里成為一種校園時尚。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學生從生活中節儉和浪費的現象中,感悟日常生活中節儉的重要性,增強了節儉的意識。并努力要求自己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厲行節約。教育的效果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