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之星評選方案(精選3篇)
讀書之星評選方案 篇1
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書的世界里,可以領略廣闊的天地,欣賞壯麗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經,品詩詞歌賦;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長,眺望未來的瑰麗!為了進一步營造熱愛讀書的文化氛圍,鼓勵學生以書為友,進行豐富的課外閱讀,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擬在峻青初中進行 “閱讀之星”的評選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讓書香溢滿生活,讓心靈徜徉書海,讓好書伴我成長!
二、活動口號
讀書好 讀好書 好讀書
三、活動時間和對象
活動時間為20xx年12月,參加對象為峻青初中全體學生。
四、活動安排及要求:
活動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一)第一階段:讀好書,好讀書(12月7日—12月13日)
1、各班語文老師和班主任配合負責活動的宣傳動員,鼓勵學生讀好書、好讀書,讓學生明白讀好書的作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依照《濰坊市中小學閱讀提升工程初中生書目》引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
2、班級建立圖書沙龍,學生帶幾本書到班級與其他同學共享,讓圖書真正流動起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3、各班語文老師根據班級特^*和每周一節的閱讀課,帶學生到圖書室借閱課外讀物,并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鼓勵學生摘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等。
4、“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一則故事或一首詩)”推薦活動:利用閱讀課時間,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選擇自己喜愛的一本書、一篇文章、一句名言做推薦介紹,要求做到人人參與。
5、各班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抓住本次讀書契機,利用學生在校期間,鼓勵學生多讀好書,指導幫助學生按照閱讀計劃合理安排課外閱讀時間。
(二)第二階段:談體會,寫感受(12月14日—12月20日)
1、各班語文老師利用閱讀課組織學生在班級舉辦“讀書博覽會”,以名人名言、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一段話、一個作家)、介紹我的讀書方法、讀書收獲、讀書感言等小板塊開展活動,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與同學們共享,讓學生感受到“我讀書,我快樂”的樂趣。
2、要求學生在閱讀一定數量的書籍后,寫出讀書筆記(包括摘錄的優美句段、讀后感悟等)。
3、各班班主任針對“談體會,寫感受”活動進行階段性評比,評選出若干篇優秀讀書筆記進行評比張貼公布。
4、各班推薦一名本次活動的優秀者參與“讀書之星”大獎的角逐。
(三)第三階段:我播種,我收獲(12月21日—12月31日)
1、各班班主任依據前期評選優秀讀書筆記情況,上報一名學生準備參加級部舉行的 “讀書之星”演講比賽。
2、擬定于12月31日晚在錄播教室舉行“讀書之星”演講比賽。依據讀書最多、筆記最優、演講最好三項標準評選“讀書之星”,并頒發“讀書之星”榮譽證書。
3、對在此次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學生頒發“最愛讀書獎”“最優讀書筆記獎”“演講之星”,由級部頒發獎狀。
讀書之星評選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圍繞學校“讓鄉村兒童成為最好的自己”辦學愿景,激發學生課外讀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早、掃、讀、考”校風的形成,特制定“讀書之星”評比細則。
二、評比目標: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學生人文底蘊,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2、促進學生養成閱讀習慣,感受讀書快樂,愛讀書,多讀書。
3、提高學生的
寫作能力。
4、打造書香校園,形成“師生共讀書”的校風。
三、評比條件:
1、“喜歡讀書”。
A、閱讀量大,閱讀范圍廣;堅持認真閱讀學校推薦的閱讀書目,通過努力,閱讀能力明顯提高;
B、完成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學校分年級段規定的閱讀總量,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較深厚的閱讀興趣,每天閱讀時間不少于三十分鐘;第一學段(一二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三四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五六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2、“會讀書”
A、掌握了閱讀方法。一二年級掌握默讀、朗讀;三四年級掌握誦讀、快速瀏覽、批注;五六年級掌握讀后感、書評。
B、閱讀質量高,有一定的'積累和心得;每天一走進教室就能自覺閱讀,在班級或學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C、閱讀興趣廣泛強烈,積極參加各種讀書活動;(自主閱讀課、讀書筆記、出好讀書小報、讀書交流會、親子閱讀、書香家庭建設等);親子共讀書籍一學期不少于3本。
D、成績優秀,作業質量高,并能將讀書內化為一定的寫作水平;
E、品德高尚,精神強健,談吐不凡,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書卷氣。
3、 “愛護書”
看書時不損壞書籍,節假日愿意到書店買書籍、看書;。
四、操作程序
1、成立“讀書之星”評選小組,每班按
10%評選。
2、由個人提出申請,明確申報“讀書之星”。
3、遞交閱讀總量的證明材料(讀書筆記、閱讀相關的榮譽證書、比賽圖片、在校公眾號、校刊上發表文章、閱讀存折等相關材料),寫閱讀
總結和閱讀書單,閱讀單須注明:本期閱讀總本數和閱讀字數。
4、每周以班級為單位,在周會課上進行閱讀活動
小結,評選周“讀書之星”。
5、“讀書之星”評選小組每學期評選一次或者兩次校級“讀書之星”,并進行優秀事跡介紹和隆重表彰。
讀書之星評選方案 篇3
活動主題:
“校園溢滿書香 好書伴我成長”
指導思想:
書籍,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經驗教訓的結晶,是走向未來的基石;讀書,是人們重要的學習方式,是人生奮斗的航燈,是文化傳承的通道,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應當是一個人日常的生活方式,理想的教育“應該重視讓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開展讀書活動,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為了擴大學生閱讀量,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活躍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讓每一位學生與書為伴,養成愛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并積極配合學校開展的的讀書活動,特制訂此讀書計劃。
活動目的:
1、通過讀書活動,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使學生養成愛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2、通過讀書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大力促進學生知識的更新、思維的活躍、綜合素質的提高。
3、通過讀書活動,推進書香班級、書香校園建設,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不斷提升我校的辦學品位。
活動要求:
1、搞好宣傳發動。充分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班隊課等多種手段,加強對學生“校園溢滿書香,好書伴我成長”讀書活動的宣傳發動,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
2、做好班級圖書推薦工作。班級依據讀書活動的要求,結合實際,為班級學生推薦一批好書。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動學生借閱、傳閱、網上閱讀、有條件的家庭自己購買等,確保讀書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建立班級圖書角,發動學生捐書,并管理好圖書角。
3、加強對學生的讀書指導。教師的指導要建立在共同閱讀的基礎上,要教給學生讀書方法,使學生在讀書中增長知識,明理懂事、陶冶情操,享受成長,學會做人、處事、交往,從而在班級內形成好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文化氛圍。
4、把讀書活動與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每周至少安排1-2節課的閱讀課。
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展示。
5、深入開展讀書活動。按照計劃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寫讀書筆記、摘錄卡等,也可以采取主題班會和進行社會調查等形式,多角度地開展讀書活動。還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如讀書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歌詠比賽等。
6、班級每個學生制訂自己的讀書計劃,并請老師家長負責監督計劃的執行情況。
7、合理安排讀書時間,保證定時、定量完成讀書任務。平時一般每天讀書不少于1小時(在學校利用課余時間自由讀不少于半小時,在家庭擠時間讀不少于半小時),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好課內學習與課外閱讀的關系。
活動宣傳口號:
1、我讀書,我快樂。
2、書香伴童年,智慧享一生。
3、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
4、與書籍為伍,與經典對話,與智慧同行。
活動成果展示:
1、舉行讀書征文比賽:征文形式可以是書評,可以是讀后感,也可以敘述讀書過程中發生的小故事。
2、舉行背古詩比賽、講故事比賽、讀書知識競賽、演講比賽。
3、每學期舉辦一次“讀書交流會”,以“名人名言”、“書海拾貝”、“我最喜歡的___”、“好書推薦”等小板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
4、舉行書簽制作、報刊剪緝、個人作品集錦、讀書手抄報、讀書成長冊等展評活動。
5、開展 “背詩大王” 、“讀書小博士” 、“閱讀明星” 、 “讀書小狀元”以及“讀書活動先進個人”等多種評選活動。
附錄:
學生讀書推薦書目:《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葉圣陶童話》《小學生感恩父母全集》《八十天環游地球》《哈利波特》《小學生必背古詩》《百科全書》《心靈雞湯》《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