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解困結對幫扶實施方案(通用3篇)
脫貧解困結對幫扶實施方案 篇1
一、工作單位
實施單位:通化鄉人民政府通化鄉新莊村委會
幫建單位:平涼市科協、平涼市建筑設計院
二、基本情況
通化鄉何岔村(已并入新莊村)位于莊浪縣東北部,北水洛河上游河谷。處于關山林緣區,距鄉政府6公里,現有3個社xx6戶657人,耕地面積1974畝,人均3畝,F有勞動力322人,其中男174人,女xx8人。現有大家畜200頭,雞存欄1000多只,豬存欄xx4頭,農民人均純收入1736元。有貧困戶59戶236人。
全村共有道路4條,總長11公里;人飲工程1處,全部通上了自來水;現有四年制初小一所。
三、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1、指導思想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線,認真貫徹縣委及全縣三級干部會議精神,以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目標,以基本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和穩定解決低收入人口溫飽為重點,著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加大產業化扶持力度,拓寬農民收入渠道,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基礎。
2、規劃原則
(1)堅持綜合開發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并重,在抓好經濟發展項目的同時,統籌兼顧,搞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使該村的基礎條件、經濟結構、社會發展程度得到全面發展和提高。同時,要從實際出發,集中有限資金,優先解決群眾最需解決的困難,在產業開發上走多業并舉,一業突破,科技致富的路子。
(2)堅持整村脫貧與扶持低收入農戶相結合的原則。重點突出扶貧開發的特征:在著眼于整村開發脫貧致富的基礎上,針對貧困戶特殊情況,因戶制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扶持其盡快實現穩定解決溫飽。
(3)堅持國家扶持與自力更生相結合的原則。全面貫徹國家扶貧政策,把國家的投資、部門幫扶作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以群眾自籌、信貸資金、投工投勞為主,多渠道、多層次籌措建設資金,加大物資、資金投入力度。
3、建設目標
(1)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通過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產業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達到75%以上。
(2)基礎設施條件得到徹底改善。
(3)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00元,人均產糧達到340公斤,全村所有農戶實現穩定解決溫飽。
四、建設內容
1、計劃投資7.5萬元,治理防護河堤x米。
2、計劃投資6萬元,改擴建道路6公里,達到通村四級公路標準。
3、幫扶貧困戶30戶,年內解決溫飽20xx扶貧攻堅實施方案策劃書。
4、發展養殖大戶(養牛戶)10戶,種植優質牧草100畝,種植洋芋500畝,輸出勞務人員200人,完成“三荒”造林300畝。
5、計劃投資9.6萬元建成沼氣戶60戶。
五、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分析
通過幫扶幫建,使農業產業結構布局合理,村民的整體素質得以提高,科學技術得到進一步普及推廣,增強“造血”功能。使廣大群眾的生活水平提升,人均純收入達到1900元,從而達到整體脫貧致富的目標。
2、社會效益分析
規劃的項目一次性啟動和全面實施,將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深層次挖掘村域資源潛力,有效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增強村民科技意識、市場競爭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群眾的經濟文化和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3、生態效益分析
本規劃的實施,進一步夯實了農業基礎,實現了資源的合理配置,既加快了農業生態環境向良性化方向發展,又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密切協作
成立由政府鄉長任組長,村支部書記和村主任任副組長,駐村干部、貧困戶代表、婦女代表、致富帶頭人、小學校長、村民代表和社長為成員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
其職責是:以群眾廣泛參與實施管理為目的和手段,編制實施計劃,組織項目實施,組織技術培訓,對村規劃實施進行全方位監測評價;規劃完成后,建立健全保障村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規章制度和具體措施。
2、科學規劃,規范建設
結合村上實際,因地制宜,把提高貧困戶經濟收入和提高整村經濟發展水平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各類項目建設綜合化、配套化。
3、加強服務,搞好培訓
要轉變職能,強化服務,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切實搞好技術服務和培訓。對村干部和重點示范戶要采取舉辦培訓班等多種有效形式,進行培訓,使其掌握1—2門農村實用技術。
4、全面推進,重點突破
在全面落實扶貧項目的同時,要把現有貧困人口作為特殊人群進行重點扶持,按照全村的整體規劃,逐戶有針對性地制定詳細的扶持方案,對所開展的基礎建設、產業開發及其它項目以實物形式落實到戶,使每戶有一項穩定的增收產業,有一名懂經營會管理的人,對個別確因天災人禍出現返貧的戶,適當予以補助,增強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真正實現整村發展,共同致富。
脫貧解困結對幫扶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教育創新,堅持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推進城區優質教育向農村及山區輻射,縮小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的差距,逐步實現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標
充分發揮城區義務教育學校的資源優勢和輻射、示范、帶動作用,提高農村薄弱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促進義務第一范文網鄉、區域和校際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共同提高,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三、實施范圍
義務教育學校“結對幫扶”活動由支援學校和受援學校雙方簽署長期合作協議的形式實施“一對一”、“一對多”的結對幫扶活動。支援學校應為城區或在當地縣域內具有辦學優勢的義務教育學校;受援學校應為鄉鎮、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蛏絽^學校!敖Y對幫扶”活動由縣教育體育局統籌規劃,組織實施。原則上,各城區和平川優質義務教育學校均須與一所或多所農村薄弱學校或山區學!敖Y對”,形成幫扶關系,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具體安排見附件)。
四、實施內容
義務教育學!敖Y對幫扶”的主要內容是:擴大義務教育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發揮支援學校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對受援學校從教育理念、學校管理、師資力量、教學資源、辦學條件等方面進行指導與幫扶,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整體提升農村薄弱學校辦學水平。
(一)學校管理幫扶。幫助樹立正確的辦學思想和先進的辦學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規范學校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找準發展定位,理清辦學思路,幫助制定中長期發展目標和規劃;開展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從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進行指導;可互派管理人員到對方學校掛職交流學習,使受援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ǘ┙逃虒W幫扶。指導受援校按規定開齊課程、開足課時,規范教學常規管理,建立健全教學檔案;定期開展各類教育教學研討活動,如制定教學計劃、集體備課、隨班聽課、上示范課、評課、教學報告會、專題講座和課題研究等;開展課題研究,引導受援校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水平,幫助和指導受援校開好信息技術課,用好教育資源,開展教研活動交流,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幫助受援校加強實驗室、功能室、圖書室建設,對實驗教學和實驗操作進行指導;可選派教師支教,傳播先進教學經驗和新教學理念,同時接受農村及山區學校教師前來學習與培訓。
。ㄈ┙處煂I發展幫扶。幫助受援校制定教師隊伍建設發展規劃和培訓計劃,整合學科教學能力培訓;幫助受援校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養;幫助受援校教師提高專業水平,組織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到受援校開展形式多樣的指導及支教交流活動,提高農村及山區學校教師專業素養。
(四)校園文化建設幫扶。幫助受援校加強校風、學風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指導受援校開展團隊活動和課外活動,促進雙方學校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共同進步。
。ㄎ澹┺k學條件幫扶。力所能及地向受援校捐贈本校更新換代的信息技術設備、實驗設備、教學儀器和圖書資料等,使硬件建設有所改善;開展“手拉手、獻愛心”活動,在資金和物質方面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積極爭取外援資金,改善辦學條件。
五、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高度重視,明確責任。各學校要高度重視開展義務教育“結對幫扶”活動,提高思想認識,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把“結對幫扶”作為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列入議事日程,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做好活動安排。結對學校雙方要加強聯系,深入了解,針對受援學校存在的薄弱環節,共同制定操作性強的`活動方案和學年“結對幫扶”計劃,確定“結對幫扶”的目標、內容、方法及具體措施,建立校際間“結對幫扶”工作制度,簽訂“結對幫扶”協議,精心組織,落實責任。
(二)規范管理,講求實效?h教育體育局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及我縣義務教育區域發展狀況確定了本縣義務教育支援學校和受援學校,對此項活動進行統一管理和協調指導,并負責協商解決幫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各支援學校和受援學校要從全局出發,按照要求開展實質性合作,認真落實“結對幫扶”活動的總體規劃和活動實施方案,增強結對幫扶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活動高質量有序開展。在活動中,要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切實關心參與“結對幫扶”活動的校長、教師及相關人員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待遇,統籌安排雙方學;ヅ扇藛T的交通和食宿安全,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健康。
。ㄈ┳⒅乜偨Y,激勵推進?h教育體育局將組建專門力量對義務教育學!敖Y對幫扶”活動進行不定期督導檢查,對實施不力的學校將予以通報批評,并將其工作開展情況與學校工作進行捆綁式考核,作為校長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各義務教育學校要將活動的進展情況、成功做法和典型經驗、表現突出的個人和事跡及時上報縣教育體育局推廣交流,推動此項工作穩步、快速發展。對全縣開展義務教育“結對幫扶”活動成績突出的單位、學校、個人將進行評選表彰。
脫貧解困結對幫扶實施方案 篇3
在我課堂教學路面的逐漸,十分有幸的拜玫瑰花初中優秀老師、濟南教學能手——趙勇為師傅。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水準,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累積豐富多彩的教學經驗,完成“一年達標,二年成材”的總體目標,現制訂愛徒方案如下所示:
一、個人目標
1、品德教育為本,最先要學習培訓老師傅優質的師德師風,學習培訓老師傅的工作責任心。
2、學習培訓體育課程的常識和工作經驗:如何備課,怎樣授課,怎樣改善等。
3、學習培訓老師傅教學研究的優秀核心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建設水準。
二、學習內容
1、多學習培訓體育課程層面的'優秀書籍中的教育教學理論、教育資訊,以優秀的理論修養自身,揣測課堂教學方法,推進觀念。
2、每一個月邀約老師傅來聽自身的一節課,每一個月也最少去聽老師傅的一節示范課,在溝通交流中提升核心理念。課后練習積極找師傅溝通交流,請老師傅強調課堂教學中顯現出的不夠,寫出思考以提升自己的教學教育理念和課堂教學方法,在日后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完善。
3、邀約老師傅指導備課教案,每學期上一節校園內報告課。
4、常常和師父溝通交流,討論在教育科研上的疑慮和念頭。
5、同時進行教育科研中的研究和探究,累積實例、畢業論文素材內容。編寫實例和畢業論文時為老師傅求教,請老師傅指導,平常碰到哪些教育科研之中的問題沒法處理,積極和老師傅溝通交流。
三、活動主題
1、制訂愛徒培養計劃。
2、與老師傅溝通交流體育課程中的念頭。
3、傾聽老師傅的課并寫下上課分析,向老師傅學習交流。
4、邀約老師傅上課、評課記錄并請老師傅具體指導存在的不足。
5、常常電話聯系,與老師傅學習交流中的疑惑。
6、寫備課教案、教學設計、教學論文等請師傅具體指導。
7、邀約老師傅聽學年的報告課、評課記錄并且做好學期總結。
四、愛徒狀況
。ㄒ唬┗厩闆r:
自己,20xx年畢業于魯東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現出任孫莊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工作中。
。ǘ﹥烖c和薄弱點:
優點:
1、年青有活力,肯艱苦奮斗。
2、有明顯地自身提升的心愿。
3、上級領導高度重視年輕教師的塑造,為大家拓寬渠道,確保了年輕教師能成長的良好氛圍。
4、體育技能不錯,田徑運動、籃球賽、傳統武術、籃球新項目都曾參與過賽事,有一定比賽工作能力
欠缺層面:
1、新課改理念和教育科研專業基礎理論水準較低。
2、教案設計缺乏創意。
3、課堂教學解決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4、師德建設能力不足,應向老師傅學習培訓怎樣科學合理地科學研究課堂教學,奠定教科研之途。
。ㄈ┳陨砥诖
1、根據師徒結對,拜師,全面提高教學課堂水準,提高立德樹人的工作能力。
2、根據師徒結對,提升職業道德修養、教育教學理論素養和教學課題研究水準。
3、積極開展文化教育課題研究,堅持學習,累積思考,用心編寫備課教案、教學心得、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