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研學活動方案范文(精選3篇)
春季研學活動方案范文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次活動通過孩子們與海洋館動物包括小海豚、海獅、企鵝、海象、北極熊等的近距離接觸,培養孩子對友善品格的認知,學習小海豚與人類之間的友善相處。讓孩子在旅行中研學,在研學中旅行,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良好品格,學校特與成都《品格周刊》聯合開展20xx春季研學旅行活動。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讓學生去到更廣闊的天地,接觸社會與自然、拓寬視野、增知長見、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發揚傳統美德、傳承天府文化、促進身心健康、體魄強健,促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踐行品格。
二、活動領導小組及分工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活動地點:
xx公園
三、時間:
20xx年3月29日
五、參加人員:
學校1至9年級的師生(約1030人)
六、活動要求:
1、活動方案由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制定,由德育處、事務辦負責總協調,組織等工作。
2、校內學生組織、安全由各班主任負責。
3、車輛、體驗活動由成都人文學校統一安排。
4、活動結束后,學校將開展征文演講活動,對優秀的同學給予表彰。
七、活動費用
1、門票、午餐費、保險費、車費共260元/每人
八、活動準備:
1、3月15日前,召開家委會,討論本學期的社會實踐活動,征求家長意見,并確定活動內容和方式,3月15至3月22日向全校學生家長宣傳本次的社會實踐活動;
2、3月20日前和《品格周刊》管理人員聯系,到活動場地進行現場踩點;
4、和《品格周刊》相關人員商討活動時間并制定活動方案和活動安全預案;
5、3月21日前,填寫申請表報請教育局審批;
6、3月22前前做好對學生的相關教育工作,做好家長的`交流勾通和收費工作;
九、當天活動時間安排
時間
安排
注意事項
8:00
集合上車出發
清點人數,有序交接
10:00—10:10
到基地后做準備活動
注意事項講解,專注傾聽
10:00—12:00
集合入園,研學八大動物場館,感受異域風情
服從體驗導師,有序活動
12:00———13:00
午餐及休息
有序就餐
13:00—15:30
下午研學體驗
服從體驗導師,有序活動
15:30—17:30
集合回程
清點人數,有序交接
十、注意事項及要求
1.活動前學校組織考察活動地點,掌握有關情況。
2.活動前召開班主任會議,安排、落實本次實踐活動的組織管理工作,要求做到周密、細致,萬無一失;
3、活動前各班進行一次活動前的安全教育工作。
4、要教育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踐行文明行為,做一個文明學生,把大塘學生的美好印象留在活動的地方。
5、所有教師和帶領導要24小時保證電話暢通,認真做到確保學生和老師的安全。
春季研學活動方案范文 篇2
一、復學工作主要時間點
1、發布復學告家長書(xx月xx日)
2、召開學校復學工作方案研究行政會議(xx月xx日上午9:30)
3、開展學校復學工作全面自查自糾(xx月xx日前)
對照《復學申請表》《復學審核用表》50條與《開學安全自查自糾表》34條,主要涉及德育線、后勤線。
4、召開學校復學工作全體教師會議(xx月xx日上午9:00)
5、全面開展校園(包括食堂)清潔衛生消毒整理工作(xx月xx日下午)
6、學生就餐報名(xx月xx日)
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統計名單,統一采用微信支付給班主任后,集中提交學校平臺(不能讓學生家長提交學校平臺)。學生中餐費1000元,學期末多還少補。
7、高年級開始復學(xx月xx日)
低年級語數教師可以繼續留家開展網課教學,其他教職工全部正式上班。
8、低年級開始復學(xx月xx日)
全體教師正常上班。
二、第一批次(高年級)復學工作要點
轉學辦理
辦理時間為開學第一天下午13:00——14:00,地點為校長室與教務處,家長進入校園需佩戴口罩、攜帶身份證、出示健康碼綠碼,經保安體溫檢測后,還要配合做好登記工作,方可入校辦理。
1、入學前
(1)自測體溫
每天上學前,請家長為子女測量體溫,如實填寫“教育健康碼”中的“每日健康打卡”。
如自查無發熱、干咳、咽痛、腹痛、腹瀉等癥狀的,在“打卡”中選擇“健康”;如有相關癥狀,應該選擇對應項目,同時準確填寫體溫度數提交;并電話報告班主任辦理請假手續,及時就醫,等身體康復后申請返校上課。
(2)自備物品
自備健康卡二維碼
打印“教育健康碼”(8cmx12cm,封鎖系繩,可以掛在脖子上)
可以去“聯合廣告店”(體育館南大門體育彩票店內)打印符合規則的健康碼。
自備口罩
學生到校時需佩戴口罩(請家長提前為子女準備適當數量的口罩);
自備洗手液
隨身攜帶一瓶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自備消毒手巾
1-2包消毒棉片或消毒濕巾;
自備體溫計
便于入校前家庭自檢和平時自檢,最好是電子體溫計。
2、入校時
(1)全體入校人員(包括食堂配送人員)均要戴口罩,檢測體溫(37.3℃為標準分界線),出示健康碼;不符合規定者,堅決拒絕入校;所有家長無非常特殊原因,一律拒絕入校。
成人健康碼采用支付寶中的“xx省健康碼”;學生采用“教育健康碼”。xx月xx日前,德育處再次復核所有班級學生的一人一健康卡的建立情況,凡是無卡者一律拒絕入校。
洗手液、濕巾、離家前體溫測試,由班主任復查復核。
(2)學生入學時間7:10-8:00,根據自然到校錯峰入校(若第一、二天出現扎堆嚴重情況,將立即調整為按年級強制分段分批措施);
(3)校級領導、值日護導教師、全體保安與廚房工作人員6:30之前入校,校級領導、值日護導教師、全體保安7:10前到達校門口;
(4)入校把關人員分工
王:所有食堂工作人員,食堂配送人員
周:所有開車入校的教職工
其他三位保安分別在兩個路口與校門口維持秩序,要求學生步行入校,等候檢測時需要間隔1米排隊等候。
八位值日護導教師負責南北入校(分別四路縱隊)學生體溫檢測,兩位行政護導負責協調,二維碼掃碼監督,體溫異常者引導到臨時隔離區(校衛生保健員、市衛生特派員),復查體溫等后續上報工作。
特殊時期護導教師安排表附后,人員為所有非語數英科教師、非班主任教師及學校領導。
(5)關于體溫檢測記錄(包括午檢)
體溫正常者,無需記錄;體溫異常的,經過多次復測,確認異常的必須記錄,統一用“教育健康碼”進行線上記錄,并上報學校分管校長進一步處置。
(6)入校時嚴禁攜帶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違者將被收繳。
3、在校間
(1)課務安排
原則上按正常課表與作息時間表開展教學活動;暫停全體學生集中的大型集會做操活動;暫停放學后的.晚托班輔導。
(2)開學典禮
xx月xx日,學校組織一次廣播講座的開學典禮,德育處負責衛生保健安全知識及其他期始教育,教學線負責學習動員,線上線下學習銜接,查漏補救工作。
(3)每天異常上報制度
①到校異常上報
除了每天入學時測溫外,中餐期間由班主任組織每生接受第二次體溫檢測,回家就餐的學生,在第二次入校時,由保安人員檢測體溫。
如出現發燒、咳嗽、腹痛、腹瀉等癥狀,及時打開“教育健康碼”進行線上登記并上報,且電話告知分管校長,啟動異常預案流程(預案流程附后)。
②未到校異常上報
凡出現學生沒有到校,務必通過各種渠道聯系上學生家長,查清原因后,如實上報分管校長(電話告知與短信內容同時上報),根據實際情況啟動異常處置預案。
(4)上課下課期間
學生在教室內上課時,要求注意通風,師生可以戴或不戴口罩,但是桌位盡可能拉開距離;體育、音樂等活動課,要強調學生活動中不可以近距離擁抱或打鬧。下課時,學生應在本班教室走廊或教室內有序休息,同學之間盡量不近距離接觸,建議保持1米間距;教室門窗要保持通風。
(5)午間就餐安排
有條件的家庭盡量選擇回家就餐;嚴禁家長送餐入校;確實有困難的可以選擇學校提供的中餐;
學生在教室用餐,保持同方向且盡可能拉大距離,取餐與用餐時同學之間保持1米間隔,嚴禁就餐期間相互交流,做到文明有序用餐。
三、第二批次(低年級)復學工作要點
根據第一批次復學實際情況,另行通知。
春季研學活動方案范文 篇3
當前,及部分省市的疫情防控形勢仍比較嚴峻,為切實做好20xx年春季開學工作,確保開學工作安全、有序、高效推進,根據上級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通知精神,并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此方案。
一、宗旨
通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提高衛生意識、健康意識,強化工作責任擔當,提升工作效能,營造干凈、安全、無病毒的校園環境,為20xx春季學期教育教學各項工作健康、有序、高效開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二、成立20xx年開學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黨總支書記、校長)
副組長:(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
(副校長、工會主席)
成員:(黨政辦公室主任)
(政教處主任)
(教務處主任)
(科研處主任)
(總務處主任)
(團委書記)
(政教處副主任、校疫情防控辦主任)
(校醫)
三、主要工作
(一)做好開學前的準備工作
1、引導師生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政教處負責)。政教處、年級長、班主任通過微信群、QQ群、《xx中學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多種渠道普及防疫知識,引導師生、家長增強敏感性和辨別力,積極開展防控工作,并依法接受疾病防控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測等預防控制措施。
2、提前告知師生員工具體開學時間(辦公室負責)。辦公室密切關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發出的通知和信息,提前將收到的有關開學的具體時間向師生預告,讓師生提前做好開學的相關工作:一是在xx中學公眾號發布通知告知學生分批次分時段返校(初中部及高三年級擬于xx月xx日上午返校,高一高二年級擬于xx月xx日下午返校,具體時間以教育局通知為準);二是讓學生及家長準備好足夠的口罩;二是讓學生準備2-3周的生活用品(學校實行封閉管理)。
3、組織一次疫情防控演練(校疫情防控辦負責)。學生返校前,校疫情防控辦牽頭策劃和組織一次疫情防控演練,檢測學校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的應急處置綜合能力。
4、做好教室宿舍等場所消毒、清潔工作及職工行程排查(總務處負責)。總務處組織力量對學校教室、宿舍、辦公室、功能室、圖書室、食堂及廁所等公共場所統一做好消毒及清潔工作,為師生返校復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及提前對職工的假期行程、核酸檢測及身體狀況進行排查。(做好工作臺賬)
5、做好疫情防控物資貯備工作(政教處、總務處負責)。政教處要提前準備疫情防控必需物資,如口罩、紅外線測量儀、溫度計、消毒藥械、洗滌用品等防控物資的貯備(統一放置在貯備室);總務處要規劃好隔離室,以防不時之需。(做好防控物資貯備工作臺賬)
6、做好好行李消毒處設置工作(總務處負責)。總務處要在校門口設置行李消毒處,對學生攜帶入校的行李箱等物品統一消毒,降低感染的風險。
7、做好體溫檢測、取飯等候安全距離的設置工作(總務處負責)。總務處要在校門設置體溫檢測通道,設這體溫檢測安全距離黃線,在食堂設置取飯安全距離黃線,規避學生因聚集導致交叉感染的.風險。
8、做好教學開學各項準備工作(教務處負責)。教務處做好教師教學任務、指標的分解、下達工作;調整好教師分工表;制好各年級課程表;檢查教材及教師用書的落實情況;策劃好教學計劃尤其是高考、中考備考計劃。(做好教學工作計劃)
9、做好住宿學生體溫監測的工作方案(政教處負責)。各年級各班主任要按政教處的方案嚴格執行,實行零報告。
10、做好教學質量提升科研工作(科研處負責)。科研處要做好教學教法、質量提升的研究工作,為20xx年春季學期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科學有效的指導方法。(做好科研工作計劃)
(二)做好開學后的各項工作
1、做好復學第一天的健康監測工作(政教處、總務處負責)。開學第一天,總務處要在校門口設置警戒線,在大門口設置三組檢測點。政教處組織年級長、班主任對入校師生進行體溫檢測,有異常情況的及時勸返;不配合體溫檢測者及不帶口罩者不得入校;家長及外來人員一律不得入校(如遇特殊情況確需入校者,必須做好詳細登記并進行體溫檢測,身體無任何異常方可進入)。
2、做好校園日常清潔衛生工作(總務處負責)。總務處要根據各班的清潔分工表引導各班做好校園、教室、宿舍等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清潔工作,做到無衛生死角。
3、做好師生健康監測工作(政教處負責)。政教處組織年級長及后勤組長每日對師生員工進行健康監測并做好監測記錄;年級長組織班主任每日對本班學生進行健康監測并做好監測記錄。堅持每日3次(早、午、晚)對師生進行體溫測量,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在進行健康監測中如發現師生有發熱(體溫≥37.3℃)、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肌肉酸痛等癥狀時,要主動報告學校或由監護人報告學校,并及時送醫。對于因病缺勤的學生,各班要做好病因追查、登記。體溫≥37.3℃的師生員工,請勿入校工作或上學,必要時到定點醫院就醫。
4、做好返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負責)。一是嚴肅上課紀律。教務處要求所有師生必須佩帶口罩上課,上課期間,教室要保持安靜、通風、透氣;二是嚴肅課間紀律。教務處要求學生課間不得聚集、不得串班;三是嚴肅請假紀律。教務處要求上學后學生不能隨意離開學校,確需離開學校的,一律要經過班主任核實、教務處審批、學校主要領導簽字等程序審批,方可離校;四是嚴肅走讀紀律。政教處要求走讀學生下課后必須直接回家,不得在街上、不得在街邊、鬧市、超市聚集逗留;五是嚴肅就餐紀律。總務處要求就餐時統一使用消毒餐具,以安全距離有序排隊打飯,隔一個位置單向就餐,不得面對面就餐;六是嚴肅就寢紀律。政教處要求住宿學生就寢時不得聚集、串寢。
5、做好師生的體育鍛煉工作(教務處、工會負責)。教務處要組織體育教研組認真上好體育課,開展好大課間活動,指導學生課余時間體育鍛煉,努力增強學生體質,增強對“新冠”肺炎及其他疾病的抵抗能力。工會要適時組織教職工開展體育活動,提高教職工的身體素質。
6、禁止開展大型集體性活動(各部門)。疫情完全未解除時,各部門、各年級不得組織師生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如集會(含家長會)、教學公開課、觀摩活動等;原則上不安排教師外出參加大型教學、科研等活動,不安排學生外出參加比賽等活動。
7、切實加強校門及校園管理(總務處負責)。為確保師生安全,學校校園實行“封閉式”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校園,同時加強校園巡查,確保校園安全。
三、工作要求
1、增強政治意識。疫情防控就是當前最大的政治。全體教職工要正確認識當前形勢和任務,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寬到邊、沉到底,全覆蓋、無死角。
2、強化責任擔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體教職工落實責任,迅速行動,切實進入工作狀態,加強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實。學校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班子成員積極配合,靠前指揮,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3、增強大局意識。疫情防控是全方位的工作。全體教職工要有大局觀,要嚴肅紀律,服從命令,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對負責的任務要不打折扣,疫情摸排要細致、全面,數據上報要及時、準確。
4、提高分辨能力。所有教職工切實提高政治意識,提高分辨能力,不信謠,不傳謠,不轉發任何非官方的不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