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方案(通用10篇)
預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方案 篇1
班會主題
預防校園欺凌
班會時間
12月10日
班會目的
1、通過本次主題班會,使學生懂得什么是校園欺凌以及校園欺凌的危害。
2、使學生掌握面對校園欺凌時應該采取的措施,教育學生遵紀守法,互幫互助,共建平安校園。
班會流程
一、什么叫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言語羞辱及敲詐勒索甚至毆打的行為等,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欺凌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少數人數暴力,和多人實施暴力。實施環境地區多為校園周邊或人少僻靜處。
二、校園欺凌的危害?
1、嚴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
2、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導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3、破壞社會秩序,使人們對法律失去信心。
三、校園欺凌的預防措施?
1、家庭教育與預防。
2、學校教育與預防。
3、社會教育與預防。
4、在法律層面。
四、你能舉出幾個你認為是欺凌的行為嗎?(舉例子)
五、一旦遭遇校園欺凌,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六、學習通知,發出倡議。
七、教師總結。
預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方案 篇2
活動時間:
活動目標:
1、認識校園欺凌的危害性,自覺抵制校園欺凌現象;
2、能夠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各種沖突;
3、掌握與校園欺凌做斗爭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觀看《關注校園欺凌現象》視頻~引入新課。
二、思考:
1、什么是校園欺凌?你遭遇過校園欺凌嗎?學生結合觀看的視頻以及生活實際回答。
校園欺凌是發生在校園中的一些學生奉信暴力決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等現象,校園欺凌是個全球性的問題。
2、討論:校園欺凌有什么危害?
學生回答并歸納:校園欺凌首先給受害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其次是更為嚴重的心理上的`傷害,使受害者產生不安全感,產生恐懼和焦慮。
3、想一想:面對校園暴力我們有哪些對策?
首先引導學生從受害者的角度想:不要忍著不吭聲。
告訴家長或者老師;盡量不要一個人待著,盡量待在人多的地方;不理睬:如果有人沖你喊,讓你交出你的午飯錢,不要理睬他,裝做沒聽到,繼續走自己的路。
其次引導學生從施暴者的角度想:反思一下值得嗎?你要做的`事情可能給你帶來批評、處分甚至法律處罰這將成為你人生的一個污點。而起因也許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或僅僅是你自己的一時沖動。這么做值得嗎?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被人愚弄、辱罵甚至是毆打你會是什么感受?如果你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長時間的恐懼和痛苦你忍心嗎?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三、觀看中小學生消除校園欺凌專題教育片。
預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方案 篇3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說一件有關校園欺凌的事情。
2、播放幾則校園欺凌記實錄像片。
3、由電腦高手制作smart課件。
4、準備一句反欺凌口號。
活動過程:
1、開場白。
校園欺凌是指小朋友間欺負弱小的行為,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由于很多國家實行多是九年制的義務教育制度,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欺凌過程,蘊藏著一個復雜的``互動狀態,欺負小朋友會對小朋友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2、下面請每個小朋友都來說一說你對校園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略)
3、大家說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真實的校園欺凌事件。(播放校園欺凌記實片)
4、看了這部記實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小朋友意見略)
5、我們將怎樣用實際行動來反欺凌?,請大家說說想法。
6、請胡悅悅小朋友帶領大家讀口號。
7、活動結束,請班主任老師講話。
班會效果:
鼓勵學校對校園欺凌采取全校范圍的干預措施,如制定課堂規則,對小朋友行為進行限制,組建教師職業發展小組,與小朋友開展有關同輩關系與行為的班會活動,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咨詢等。挪威于20__年通過了一個宣言,號召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長和教師團體加入到盡快根除校園欺凌現象的行動中。
預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方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打架、罵人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2、能對自己進行評價,以此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能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同學之間的一些矛盾。
二、活動準備
事先排練好表演情境、卡片
三、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
1、出示畫有幼兒打架、罵人的卡片,請幼兒對照自己實際,對你曾經做過的事在卡片的方格中做上記號。
2、請幼兒講講那是怎么回事,并評價自己做得對不對
。ǘ┣榫潮硌
1、引出故事情境表演《玩玩具的'時候》,幼兒觀看表演。
2、提問:
(1)故事情景里的小鵬做得對嗎?為什么?
。2)哭了的小圓做得對嗎?為什么?
。3)小鵬說因為小圓先罵人,他才動手的`,他這樣做合適嗎?
。4)小鵬說他只是輕輕地推了小圓一下,不是打人,你認為是這樣嗎?
。5)討論:如果你是東東,看見了這樣的情況,你會說些什么呢?會怎么做呢?
(三)討論
教師根據實際生活中的情境提問,并讓幼兒展開討論。
預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拒絕校園欺凌,構建和諧校園,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成長、學習環境。
教學重點:
了解校園欺凌基本內容,對校園欺凌零容忍。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學會自我保護,拒絕校園欺凌。
教學過程:
一、導言:
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拒絕校園欺凌,構建和諧校園”,直面欺凌現象,尋求解決途徑,讓青春不再驚恐,讓父母不再擔憂!
二、什么是校園欺凌?
1、視頻導入:你看到了什么?
師:在進入今天的課題前,請大家先仔細看一段視頻?纯茨銈儼l現了什么?
(播放視頻:昆明官渡縣某中學初中11名男生毆打本班1名女生。)
師:同學們請說說你們看到的內容,誰先來?
所以,我們要拒絕校園欺凌。因此,我今天的主題班會是:拒絕校園欺凌,構建和諧校園。(大屏幕顯示標題)
2、思考并討論:什么是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是指發生在校園內外的學生之間、學生與社會其他成員之間、或師生之間的具有欺凌、體罰、傷害等性質的侵害行為。它包括行為欺凌和語言欺凌。其中,行為欺凌是指打架斗毆、敲詐勒索、搶劫財物等一系列對人身及精神上的侵害行為;語言欺凌是指使用謾罵、詆毀、污蔑、嘲笑等侮辱性的語言,使他人精神和心理遭受侵犯的行為。由于這兩種欺凌行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多數是在校學生,因此通常被稱為校園欺凌!
師:所以請同學們注意了,以后不能輕易罵人了,因為這也是一種欺凌行為。
三、為什么有校園欺凌?
1、現場調查:你見過或經歷過校園欺凌嗎?
2、沒有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盲目地參與校園欺凌,成為欺凌行為中的幫兇。
師:現在我們來總結下校園欺凌發生的幾點原因。(屏幕出示:1、2、3)其實除了以上幾點原因外,還有幾點原因也是誘使施暴者主動進行欺凌行為的原因。
屏幕出示:
3、法律意識淡薄,對法律無知;
4、盲目學習電影電視中的欺凌鏡
屏幕出示:
七年級學生周某與七年級學生陸某、八年級學生譚某、羅某、陸某在qq上不文明聊天,產生口角,導致八年級三名學生伙同一名職教學生對周某實行欺凌毆打。
每個同學都要樹立正氣,這樣才會形成學校的正氣,這就要求我們同學要按中小學生守則要求自己,養成舉止文明、自尊自愛、尊重他人、團結互助的好品德和好習慣。我們應該努力做到十要十不要:
要舉止文明,不要口出臟話,隨意罵人。
要自尊自愛,不要自以為是,盛氣凌人。
要尊重他人,不要出口傷人或戲弄同學。
要團結互助,不要欺弱怕強。
要禮貌待人,不要打架斗毆。
要強身健體,不要喝酒、吸煙。
要友誼為重,不要早戀。
要參加有益活動,不要看不健康的影視圖書。
要遵守秩序,不要圍觀、起哄。
要加強法紀學習,不要個人意氣行事,我行我素。
如果我們做到了這幾點,還在遇到了校園欺凌怎么辦呢?首先,遇到這樣的事情不要慌張害怕,更不能順從,要保護好自己、盡快脫離險境,同時要第一時間向老師、家長或者其他成年人求助,在課余時間可以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求助,在上課期間,可以到學校政教處等任何一個處室反映情況,或撥打學校校園欺凌專項治理投訴電話進行投訴舉報。
四、心靈的懺悔與承諾,寫保證書:
我是,我將自覺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努力學習,使自己擁有一個我是光明的前途,并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五、教師總結,提出希望
校園是我們一生中能留下最美好記憶的地方。仇恨的種子長不出和平的芽,欺凌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我們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包容。產生摩擦,讓我們和平解決;遭遇欺凌侵犯,讓我們冷靜面對,機智應對。最后讓我們一起大聲說“拒絕校園欺凌,構建和諧校園,還校園一片凈土!”
六、作業設計:
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以“預防校園欺凌,做守法好少年”為主題的手抄報。
活動目的:
加強法制教育宣傳,增加學生的自我愛護意識,讓學生養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定進展。
活動方法:
通過案例分析和學生參加爭論事例增加學生的'`法制觀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二、主要內容
。ㄒ唬┠銓苤频毒咧嗌伲
1、管制刀具:包括匕首、三棱刀(包括機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跳刀)以及其它相類似的單刃、雙刃、三棱尖刀;無彈簧但有自鎖裝置的單刃、雙刃刀和形似匕首但長度超過匕首的單刃、雙刃刀(如仿“東洋武士刀”)等。
2、其他刀具,如水果刀、工藝刀具等能夠對人身造成損害的刀具。
。ǘ┕苤频毒叩奈:
假如發覺未成年人攜帶管制刀具,必需進展勸解和制止,假如屢教不改,就構成《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說的嚴峻不良行為,就要擔當相應的法律責任。
所謂攜帶,是指隨身佩帶、夾帶或手中握持。所謂非法,是指違反有關法律規定而攜帶,即依法不能攜帶上述物品進人公共場所或公共交通工具而仍決意攜帶,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ㄈ┌咐治觯
學生陳某,出于奇怪,在地攤上買了一把彈簧刀。一天,他與同學小于一起去學校,途中二人因口角而扭打,身單力薄的陳某爭不過身高馬大的小于,情急之下,抽出彈簧刀向小于扎去。小于立刻血流如注,躺倒在地。陳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被送入少年犯管教所服刑。
預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認清校園欺凌帶來的負面影響。
2.通過恰當的引導和暗示教會學生察覺自己的攻擊意識,并合理控制與調整不合理的觀念。
3.當面對他人的攻擊時能夠嘗試用溫和和理智的態度處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機。掌握應對校園欺凌的正確方法,從而提高防欺凌能力,進而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重點:
了解校園欺凌的實質和危害,掌握正確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學過程:
一、走近校園欺凌
1、永泰初三男生遭圍毆脾被切除
此前被同學欺凌4年
本月10日上午,16歲的永泰縣東洋中學初三學生小黃,在結束中考語文科目考試后,難以忍著劇烈腹痛繼續參加中考,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個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學五年級起,他就經常被其他同學無故毆打。8日晚,小黃再次遭同班同學夏某、林某和張某圍毆,忍痛2天后被送醫,卻被發現脾臟出血嚴重,于11日晚,經手術切除了脾臟。
2、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廁內圍毆學生
5月6日下午,一條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廁內圍毆學生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視頻中,學生遭多人連番踢踹,被按進糞坑,被打得滿臉是血。記者從山西夏縣晉新中學校方負責人處得到證實,該學生系該校初三學生,目前當地警方和教育部門均已介入調查。
3、福建南安兩初中女生暴力3分鐘
小學女生被扇25巴掌
6月29日,福建南安水頭,一小學女生被打視頻流出,父親認出女兒后報警。視頻中,這段流出的'視頻,時長共3分40秒。視頻顯示,女生扎著長長的`馬尾辮,白衣黑裙,被10多個學生圍著,兩名女生斷斷續續,前后共朝前臉部扇了25巴掌。通過視頻聲音可知,其中一名女孩,一邊動手扇巴掌,嘴里還振振有詞地質問:“你不是說見我一次打我一次嗎?”
4、7女3男扒光一女生
目擊者說受害女生當時雙手拽住自行車,被四五個女孩強行掰開,然后拽進巷子,因當時洗車的人太多,他沒太在意,后來圍觀學生越來越多,有20多個。
5、甘肅女生6分鐘被打38記耳光
圍觀者:太精彩了
11月23日下午,qq空間、微信朋友圈熱傳一則視頻,視頻中一個中學生模樣的女學生被兩名同學輪番掌摑,視頻畫面之外,不時傳來陣陣狂笑。
視頻畫面中,一名穿校服的女孩站在路邊上,被幾名年紀相仿、身穿同樣的校服的女學生輪番掌摑。記者細數了下,在短短的6分多鐘視頻里,被打女生遭38次掌摑。據了解,這個視頻發生在張掖市山丹縣第二中學校外,而打人者與被打者均為該校學生。
二、分析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
校園欺凌的產生原因比較復雜,受多方面的影響。有家庭原因,有社會因素,也與教育工作者和學校管理有關。調查中發現,僅從施暴者自身來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習壓力大,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虛。
第三、傳媒渲染(網絡、電視、電影、廣播、報刊等),社會暴力文化的影響。
三、校園欺凌帶來的危害
校園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這種不良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靈成長和社會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對于施暴者而言:給他人帶來傷害,要承擔治療甚至賠償費用,要受到學校老師嚴肅批評教育,甚至無法繼續完成學業。他們的行為很難獲得社會(主要是學校和家庭)的認可,那些常在中小學打架,特別是加入到暴力幫派的`學生,很多最終都走上犯罪道路。
對于受害者而言:帶來身體損傷甚至殘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氣;造成心靈的陰影和傷害;厭學甚至輟學。
四、如何預防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常見情形:
1.索要錢物,不給就拳腳相加;
2.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3.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學之間因“義氣”之爭;
5.不堪長期受辱,以暴制暴。
預防欺凌的辦法:
第一,不能“怕”字當頭。在遇到勒索、敲詐和毆打時不害怕,要敢于抗爭。因為這些攔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齡,他們所實行的第一次攔截往往都是一種試探。如果此時在心理上就被對方所壓倒,任其欺壓,那么這樣的第一次妥協其實就縱容、鼓勵了攔截者,就會帶來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園欺凌的第一要訣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發對方欺凌升級,導致眼前吃虧。
第二、要及時報告。我們也要認識到勒索、敲詐經常是同欺凌緊密聯系的,我們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與之抗爭,但不意味著逞一時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詐后要及時向學校、家長報告。第一次遇到攔截后的表現是十分重要的。無論對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氣吞聲,或是不想宣揚,相反的會在無形中助長了對方的氣焰,使得對方以為你軟弱可欺,往往會導致新的勒索、敲詐和毆打事件的發生。
第三、要搞好人際關系,強化自我保護意識。這也是防范校園欺凌的一條途徑。一個有廣泛、良好人際關系的學生,就不容易成為勒索、敲詐和毆打的對象。
第四、要慎重擇友。要對學生的交友進行教育,鼓勵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損友”,對已經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動或煽動其找人來報復,以免引起更大的爭端。
五、課堂小結
校園本應是我們學習知識、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頻頻出現的校園欺凌卻打破了校園應有的寧靜。我們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包容,讓我們遠離校園欺凌,做個健康陽光的學生。
預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方案 篇7
活動目的及意義:
不管是言語上還是身體上的攻擊,都是校園欺凌,校園暴力行為。在校園暴力欺凌發生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抵制呢?我們應該保護自己,應對暴力,臨危不亂,及時報告,以法維權。讓學生認識到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長期欺負別人,會很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理心等等,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等等。同時間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欺凌是學校須正視并加以制止及預防的問題。但同學和家長的合作也很重要的。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說一件有關校園欺凌的事情。
2、播放幾則校園欺凌記實錄像片。
3、由電腦高手制作smart課件。
4、準備一句反欺凌口號。
活動過程:
1、開場白。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的行為,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由于很多國家實行多是九年制的義務教育制度,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欺凌過程,蘊藏著一個復雜的互動狀態,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2、下面請每個同學都來說一說你對校園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
3、大家說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真實的校園欺凌事件。(播放校園欺凌記實片)
4、看了這部記實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同學意見略)
5、我們將怎樣用實際行動來反欺凌?請大家說說想法。
6、請胡悅悅同學帶領大家讀口號。
7、活動結束,請班主任老師講話。
預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通過主題班會要學生知道和了解暴力事件發生時逃生避險與自救互救知識,如何最大限度的減少傷害。
教學重點:
如何防范和應對暴力傷害。
教學難點:
如何防范和應對暴力傷害,保護自身平安。
教具:
圖片、課件
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知道一些社會、家庭、校園的暴力傷害,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但他們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有限,因此,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總結出當遇到暴力傷害時,如何進行防范,保護自身平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展示昆明暴力事件的圖片,引出防范暴力傷害這一主題。
2、請同學談一下對昆明暴力事件的看法。
3、展示更多暴力事件的圖片,以上這些都是暴力行為,它對我們少年兒童造成很大的傷害。
下面請同學們談談你知道的暴力事件。
小結。同學們談的.這些暴力事件都屬于暴力傷害。它發生的地點在社會、家庭、校園,與我們生活的環境密切相連。這些犯罪行為直接危害著同學們的人身平安。那么我們怎樣來進行自我防范呢?這節課我們一塊來探討如何防范暴力傷害。
三、防范社會上的不法侵害
我們先來學習防范社會上的.不法侵害。
你們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作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自我保護能力和防范意識較差,往往會成為壞人侵害的對象。目前,社會上針對未成年人的犯罪現象,主要有偷竊、搶劫、綁架、拐賣、扣押人質等。這些犯罪行為直接危害著未成年人的生存平安。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當你遇到以上不法侵害時,你應當怎樣防范和應對?集體交流討論的結果。
四、防范家庭暴力
同學們,你的媽媽打過你嗎?打的狠嗎?為什么打你?你認為媽媽這樣做對不對?是呀,她是為你好,才這樣做的。
預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校園欺凌的成因及危害,學會預防校園欺凌掌握應對欺凌的方法及技巧。
2、能力目標:通過校園安全教育,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通過課堂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樹立正確的安全道德觀念,關注他人的安全,培養勇敢機智面對校園欺凌的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正確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技巧,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難點:
掌握正確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技巧,培養學生非暴力情感及勇敢機智面對校園暴力的品質。
教學背景分析:
1、我?側藬刀,寄讀學生多,學生之間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相差較大,易起摩擦,比起其他學校,更易發生校園欺凌事件。
2、當前,暴力文化泛濫,社會生活又多出現“弱肉強食”的現象,對價值觀還沒定型,難以自我約束的小學生來說,這無疑為他們施暴于校園提供了鮮活的“榜樣”。
3、小學生心理、生理都不夠成熟,社會經驗也不足,往往對校園暴力認識不夠。有的缺乏對自我保護重要性的認識,缺乏自我保護方法和技巧,遇到侵害時則顯得膽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則受家庭、社會影響,遇事沖動,遇到侵害時,可能選擇以暴制暴,不計后果。
學生準備:
搜集身邊的校園欺凌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第一環節:認識什么是校園欺凌
1、展示校園暴力案件的照片及文字材料,讓學生對校園暴力產生直觀感知。
2、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都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甚至有的同學親身經歷過,下面就請同學們來講述身邊的欺凌故事。
舉例:一位同學向班上一位學生每天索要一元錢,一共索要了十幾元,你們說這是不是勒索?錢雖然少,是不是犯罪?
同學們暢談自己所知道的欺凌事件。
3、接下來就和學生一起歸納:校園欺凌是指發生在學校校園,由同學和校外人員針對學生身體和精神實施的造成某種傷害的侵害行為。
第二環節: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大屏幕展示):
一是索要財物,不給就拳腳相加,威逼利誘;
二是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三是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惡意傷害他人身體;
四是同學間因“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長短;
五是不堪長期受辱,以暴制暴等等。校園欺凌還可分為硬欺凌和軟欺凌,如果拳打甚至超過了硬欺凌。
這兩個環節通過看照片、讀材料、講故事讓學生對校園暴力產生直觀感知,知道校園欺凌就在我們身邊,激發其自我保護意識,也為分析校園欺凌的危害提供材料。
第三環節:校園欺凌的危害
結合案例讓學生自主探究校園欺凌會產生哪些最直接的后果。(學生一般會針對受害者一方發言,指出對受害學生身體和心理造成的后果。)
教師展示事先搜集準備好的施暴者悔過心聲,并歸納總結(大屏幕展示):
校園欺凌對施暴者和受害學生都有極大危害。對施暴者一方而言,容易使其形成以強凌弱的暴力意識,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對受害學生來說,由于校園欺凌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受害人往往受到對方的威脅而不敢向老師、家長和有關部門報告,因此會反復遭到勒索、敲詐和毆打,身心健康倍殘,必然影響其學習、生活和其他各個方面。
同時也直接影響到其家長的正常工作,影響到學校的正常秩序,甚至破壞社會的和諧、法律的尊嚴。
本環節通過自主探究法、案例警示法讓學生明確校園欺凌的危害,產生警示效果:讓施暴者停止侵害,讓受害者不再沉默,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也培養了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第四環節:校園欺凌的`形成原因
結合看過的、聽過的、甚至親身經歷過的'校園欺凌案例討論分析(大屏幕展示):
1、為什么很多時候施暴者能屢屢得逞?
配上受害者一方在遭受暴力侵襲時唯唯諾諾、逆來順受的漫畫,可以強烈刺激同學的自尊心,培養其勇敢面對欺凌的品質,突破難點。
2、校園欺凌案施暴一方都有些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3、在哪些情況下我們最易遭到校園欺凌的侵害?
受害者:
1、性格內向、懦弱,缺乏自信心,易忍氣吞聲,可以委屈自己而順從別人。
2、缺乏法律常識,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施暴方:
1、強烈的好斗心理和過分要強。
2、性格嚴重內向.壓力長期累和不得釋放。
3、性格孤傲,不聽意見,逆反心理強。
4、缺乏法律常識,做事不考慮后果。
本環節運用討論歸納法,從施暴者和受害者兩方面分析造成校園暴力的性格原因,分析病因,才能對癥下藥,為下一環節“尋對策”作鋪墊。
第五環節:如何正確對待校園欺凌
1、情境訓練:一旦遭遇校園欺凌,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教師提供以下幾種情境,學生分為四個小組分別討論應對方法并選派代表發言:
(1)當發現有人背后跟蹤時
(2)當敵眾我寡時
(3)已被欺凌侵害后
(4)當同學被欺凌侵害時
教師參與到學生討論中,評價恰當與不恰當的反應,給予學生正確指導,強調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
2、教師講述從網絡上收集的智斗歹徒的故事,總結面對校園欺凌的原則:
一是冷靜面對,斗智斗勇。
二是敵眾我寡時,不妨委曲求全,但絕不忍氣吞聲。
第六環節如何預防校園欺凌
1、結合校園欺凌成因談談怎樣才能避免自己受到校園欺凌的侵害?
教師歸納總結(大屏幕展示):
預防措施:不擺闊氣;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同學間有矛盾及時化解;不結交不良朋友;與人相處,不能恣意妄為,要學會合作交流,又要講原則,遇事不能一味退縮;在外不存貪婪之心;對不熟悉的人的邀請要心存警惕;發現違法犯罪現象,要及時報告,否則就是在姑息養奸。
2、大屏幕展示自我保護口訣,學生齊讀:
義正辭嚴,當場制止,遭遇險境,緊急求援;
虛張聲勢,巧妙周旋,主動避開,脫離危險;
訴諸法律,報告公安,心明眼亮,記牢特點;
堂堂正正,不貪不占,遵紀守法,消除隱患。
3、學習通知,發出倡議
(1)學習學校的、國家的通知。
(2)發出倡議,全體同學在倡議書上簽字。
(一式兩份,一份張貼,一份上交存檔)
最后教師總結,提出希望:
校園是我們一生中能留下最美好記憶的地方。仇恨的種子長不出和平的芽,欺凌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我們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包容。產生摩擦,讓我們和平解決;遭遇欺凌侵犯,讓我們冷靜面對,機智應對。最后讓我們一起大聲說“拒絕校園欺凌,構建和諧校園”!
作業設計:
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以“拒絕校園暴力,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手抄報。
預防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方案 篇10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說一件相關校園欺凌的事情。
2、播放幾則校園欺凌記實錄像片。
3、由電腦高手制作smart課件。
4、準備一句反欺凌口號。
活動過程:
1、開場白: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的行為,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因為很多國家實行多是九年制的義務教育制度,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欺凌過程,蘊藏著一個復雜的互動狀態,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2、下面請每個同學都來說一說你對校園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
3、大家說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真實的校園欺凌事件。(播放校園欺凌記實片)
4、看了這部記實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5、我們將怎樣用實際行動來反欺凌?,請大家說說想法。
6、請胡悅悅同學帶領大家讀口號。
7、活動結束,請班主任老師講話。
鼓勵學校對校園欺凌采取全校范圍的干預措施,如制定課堂規則,對學生行為實行限制,組建教師職業發展小組,與學生展開相關同輩關系與行為的班會活動,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咨詢等。挪威于20__年通過了一個宣言,號召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長和教師團體加入到盡快根除校園欺凌現象的行動中。
活動總結:
一、抵制校園暴力,辨別是前提
一些同學在遭遇校園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卻全然不知,以為校園暴力僅僅是不禮貌行為;另一些同學在目睹校園暴力時也無動于衷,以為僅僅同學間的“嬉鬧”。要抵制校園暴力,首先要具備對校園暴力的`識別水平。
校園暴力包括行為暴力、語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為暴力在校園暴力現象中最為普遍。
行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毆、敲詐勒索、搶劫財物等一系列對人身及精神達到某三、保護自己,注重他人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校園暴力的發生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同學間因口舌之爭或其他原因的肢體沖突。二是為了滿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爭執、事端。預防爭執和事端應做好以下兩點:
、倥c同學友好相處。有的同學遇到矛盾時,不愿意吃虧,認為忍讓就是沒了面子失了尊嚴,最終只能使得矛盾持續升級,持續激化。我們應該寬宏豁達,不應為一丁點兒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計較,甚至拳腳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诒苊庾约撼蔀槭┍┱叩哪繕恕N覀兤綍r不要隨身攜帶太多的錢和手機等貴重物品,不要公開顯露自己的財物。學校僻靜的角落、廁所或樓道拐角都是校園暴力的多發地帶,我們在這些地方活動時尤其要注意,結伴而行。
、垧B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多留意身邊發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能夠從校園同學間的交流中得到。為了保障我們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對我們打擊報復,我們能夠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匿名報告。預防暴力重于應對暴力,而這個切需要我們共同參與。
。2)應對暴力,臨危不亂
如果我們無法避免危險的發生,那么,在危險發生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驚慌!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是制勝的關鍵。我們應克服心里的恐懼,積極地去解決問題或者本能地保護自己。
、僭馐苷Z言暴力時的自救
應對語言暴力,我們通常能夠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處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無畏回應。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調整心理。六是法律維權。
②遭受行為暴力時的自救
如果被攻擊者毆打,我們該怎么辦?
一是找機會逃跑。二是大聲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動作給自己尋找逃跑的機會。四是求饒。求饒不是懦弱的表現,是減少傷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擊者截斷,那么應雙手抱頭,盡力保護頭部,尤其是太陽穴和后腦。
在人身和財產雙重危險時,應以人身安全為重,舍財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傷害。
。3)即時報告,以法維權
因為校園暴力事件的隨機性,很多同學對其產生了恐懼和焦慮。一些同學不敢把事情告訴家長和老師,更不敢報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證,成為“沉默的`羔羊”。忍氣吞聲往往會導致新的暴力事件的發生。
自己或發現他人遭遇緊急情況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要應對暴力,我們必須增強五個意識:
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識。違法行為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第二,要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
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識。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切記不能蠻干。
第四,要有見義勇為、見義智為、見義巧為的意識。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對他人實施救助。
第五,要有強烈的報告意識和證據意識。即時上報并注意搜集證據,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出示。
我們一定要記住:當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時不輕言放棄,當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協助時,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盡自己所能即時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