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幼兒活動設計方案(通用9篇)
個人幼兒活動設計方案 篇1
設計意圖:
《小狗抬花轎》的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歡快流暢,是一首生動活波,富有情趣,并深愛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因此,我選擇了這道兒歌讓幼兒的表現力、肢體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同時使幼兒的表現力、相象力和創造力能得到充分發展,使幼兒想說、敢說、積極說。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和感知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歌曲。
2、嘗試用肢體動作和語言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3、樂于與同伴合作表現,體驗參與音樂活動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3難點:
[活動準備]
圖片、頭飾、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花轎圖片,引起課題。
師:看,這是什么?在哪見過?
二、欣賞圖片,熟悉理解歌詞
師:老師今天帶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要講給小朋友
們聽,小朋友們要豎起小耳朵仔細聽,待會兒老師要問小朋友問題噢!教師邊放圖片,邊講故事。
師:有幾只小動物抬呢?(八只小狗抬花轎)
師:花轎里坐著誰?心情怎樣?從哪里看出來呢?(老虎坐
轎把扇搖)
師:“哎呦”?咦,好像是小狗的聲音,怎么了呀?我們現在去看看?
觀察圖片,請幼兒說說小狗怎么了?(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狠狠踢一腳)
原來,小狗不小心跌了一跤,差點弄翻了轎子,老虎很生氣,踢了小狗一腳,小狗生傷心。
三、請幼兒幫小狗想一個方法戰勝老虎。
四、在傾聽、理解的基本上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幼兒欣賞。
2、隨音樂師生同唱。
3、邊看圖片邊唱,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4、幼兒隨音樂唱,并跟隨老師做動作。
五、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學了一首兒歌,小朋友們都特別棒,并且還幫小狗想了好多辦法戰勝老虎,小狗特別高興,讓老師帶小朋友們到樓下做游戲。幼兒們邊唱兒歌邊“開小火車”走出活動室。
個人幼兒活動設計方案 篇2
目標:能沿燜線撕紙,會正確使用膠棒,體驗成功的樂趣。
重點:雙手捏住燜線的兩側,上下分別用力。
戶外活動:
1、響桶娃娃操
重點:能積極參與活動,模仿老師的動作。
2、游戲:響桶送給好朋友
重點:能在平行線間自然地走
3、自主活動
重點:能按意愿進行活動,探究小器械的多種玩法。
下午:
生活活動:能安靜的午睡
重點:王駿遠、劉鑫通、蔣博宇等
個人幼兒活動設計方案 篇3
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從小參加勞動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確實勞動不止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現在的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日趨漸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則越來越差,缺乏勞動的概念,更缺乏對勞動的體驗。于是我設計、組織了“給椅子洗洗澡”的社會活動,本活動來源于《幼兒園課程指導》中班(上),我以“為椅子洗澡的情節”貫穿于整個活動,本活動注重趣味性,做到寓教于樂,在玩中培養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在做中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快樂的思想,讓幼兒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表達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快樂。
2、鼓勵幼兒學習勞動方法,即使用清潔工具有順序地洗椅子。
3、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重點: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難點:學習使用清潔工具洗椅子,感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椅子每人1張;水盆若干,抹布若干(數量和幼兒人數相同)、音樂、“椅子”錄音。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椅子哭了
錄音:“嗚嗚……”師:是誰在哭呢?
椅子:“嗚嗚……”小朋友,我是小椅子,你們身上都很干凈,你們看,我的身上很臟,我身上為什么會這么臟呢?
你們能幫我洗個澡嗎?
二、我來給你洗洗澡
1、洗椅子
師:你們愿意幫助小椅子洗澡嗎?那我們用什么來給小椅子洗澡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水盆)今天我們請它們來幫忙。怎么樣才能把小椅子擦干凈?(每個地方都要擦到)
幼兒嘗試用抹布開始擦洗椅子,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快樂。
2、交流
你是怎么洗椅子的?鼓勵個別幼兒來示范并用語言表達洗椅子的過程。
3、總結
胡老師還把擦椅子的步驟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擦椅子,這樣我們會把小椅子擦得更干凈。
師幼一起邊念兒歌邊擦椅子。(小抹布,洗一洗、擰一擰;椅子面、擦一擦;椅子背,擦一擦;椅子腳,擦一擦;椅子檔,擦一擦,小椅子,開心啦!)
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還應該怎么更好地愛護它?
三、送椅子“回家”
椅子:小朋友,謝謝你們把我洗得這么干凈,以后你們要好好的愛護我噢!
我們去看看小椅子干了沒有,我們帶小椅子一起回活動室吧!
創設情景,幫助產生想幫助小椅子的欲望。
開拓幼兒的思維,讓幼兒自己去發現用什么材料與方法去進行清潔小椅子。
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并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結合兒歌,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擦椅子的步驟。
通過討論培養幼兒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的好習慣。
個人幼兒活動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小朋友愛護文具寶寶的家――書包。
2、學會自己整理書包。
3、養成提前一天晚上準備好第二天用具的習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準備
1、PPT課件9頁
2、幼兒用書《愛護小書包》
教學過程
1、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家,都有愛我們的家人,其實呀,我們自己也是一些寶寶的家人呢,你們知道是哪些寶寶么?
2、我們的文具寶寶溫馨的家就是我們每天背在背后的小書包(播放PPT)
3、小書包里裝著我們的文具寶寶和課本寶寶們,我們走到哪里,它們就跟到哪里
4。小朋友的書包里除了文具寶寶和課本寶寶之外,還有什么呢?(衣服、水壺、褲子?)
5、如果我們的小書包突然間壞掉了,那么我們就會像這位姐姐一樣,抱著一大堆東西來上學了(播放PPT)
6、你們想像這位大姐姐一樣么?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愛護自己的小書包)
7、愛護小書包,說的很容易,但是做起來真的容易么?愛護小書包應該從不亂放東西進書包做起,你覺得小書包應該放些什么才是正確的呢?
8、出示課文插圖,仔細觀察,四幅圖哪一幅是真正的愛護小書包的呢?(第三幅圖片)
9、所以,愛護我們的小書包不應該把書包當成坐墊,也不能隨意丟在草叢里,更不能塞好多好多的零食進去,書包是文具寶寶的家,我們還要定時給文具寶寶的家洗個香香的澡。
10、師講故事《找不到東西的急急猴》
11、故事里面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12、急急猴因為亂在書包里面放東西,結果找不到要用的文具寶寶了,那你會自己整理小書包么?
13、小朋友們輕聲把書包內的物品拿出來,自己整理,老師看誰做的又快又好。
14、師小結:小書包是文具寶寶的家,我們應該愛護自己的小書包。
個人幼兒活動設計方案 篇5
我們班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看少兒頻道的《智慧樹》欄目。其中有一個版塊是---科學泡泡,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節目里面的科學小實驗。新《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科學目標也提到: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和環境的積極交流與和諧相處。正因為此,我設計這節《睡蓮花兒開》科學實驗活動,目標定位在“喜歡探究”,“分享發現”上。讓他們在試試、做做、玩玩中認識科學現象,獲得科學知識,通過科學游戲,在玩中學科學,在愉快體驗中學科學。在此希望小朋友在平時生活中主動地投入到科學游戲活動中,進行有益的科學探索,大膽進行嘗試,發現科學現象。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體驗愉快情緒。
2、發展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觀察及探索,感知不同紙張的吸水性能。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
A紙折睡蓮(各種材料的紙張)B記錄表格
2、教具:三個盆,分別裝水、沙、土。
活動結構:導入―游戲環節――操作活動――記錄實驗――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以主持少兒節目的形式開始,幼兒喊出口號:科學泡泡,動手動腦,細心觀察,探索奧妙!歡迎小朋友來到我們的科學泡泡節目中,今天讓大家做一個非常有趣的科學實驗。
二、游戲:睡蓮睡蓮哪里開?
1、師:我這兒有沙、泥、水,睡蓮在里面會怎么樣呢?(同時放進去,讓幼兒觀察并講述)
2、師:睡蓮睡蓮哪里開?幼:沙里它不開。
師:睡蓮睡蓮哪里開?幼:泥里它不開。
師:睡蓮睡蓮哪里開?幼:水里它才開。
3、師:紙做的睡蓮放到水里,它的花瓣會張開來,慢慢開放,這是為什么?引導幼兒理解紙的吸水性。
三、操作活動:睡蓮花兒開
1、復習認識各種紙張。
師:我這兒有許多睡蓮,你發現它們是用什么紙做的?
師:我們來給它們分分類吧,相同紙做的'睡蓮放在一起。
(幼兒操作,師幼共同檢查)
2、幼兒操作。
首先老師提出要求,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觀察。老師巡回指導,最后進行操作小結。
四、記錄實驗結果。
1、討論如何記錄。
2、幼兒填寫。
3、小結,并展示記錄表。
五、師生共同整理材料,結束活動。
六、延伸活動
1、提供彩色水,帶幼兒觀察彩色水中的紙睡蓮。
2、讓幼兒回家同家長查找一些關于睡蓮的資料
活動評析:這次活動目的是讓幼兒在充分操作、感知的基礎上,對紙的吸水性能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充分體驗自由探索的樂趣;顒訌呐d趣入手,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幼兒自我探索,在探索發現中獲得直接的經驗。整個活動幼兒非常投入,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顒拥牟蛔阒帲⒆釉诓僮骰顒又行膽B過急,恨不得讓花兒一下就開放,甚至有的孩子直接用手把花瓣扳開。
個人幼兒活動設計方案 篇6
活動名稱:
多彩的春天
設計思路:
春天到了,萬物復蘇,幼兒園的小花園里都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柳樹抽出了嫩芽,桃花開得正艷,在午后散步的時候孩子們總是新奇的發現著,交流著。與季節相結合,最近我班正在開展“小花園”的主題。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愛幻想,喜歡艷麗的色彩,所以我開展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發揮想象力說說心中春天的顏色,感受春天的美。
2、在裝扮小花園的過程中,練習涂色的能力。
活動準備:
VCR、畫有線條的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說說春天的顏色
1、師:小朋友們,春天來了。幼兒園的花園里可真美麗,有著各種各樣的顏色。可是,王老師,認為春天是綠色的。你們猜猜為什么呢?
幼:因為春天里有柳樹姐姐是綠色的……
師:恩,說的真好。
小結:因為春天到了,綠綠的小草發芽了,所以我覺得春天是綠色的。
2、那么你們認為春天是什么顏色的呢?為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回答)
幼:紅色的,黃色的……
3、幼兒相互討論。
師總結:我聽到有的寶寶說春天是紅色的,有的說春天是藍色的,看來春天真是一個五顏六色的季節。春天美嗎?
二、裝扮小花園
1、師:看看我今天帶來的是什么,你們來猜猜看。
3、師:可是,這么大的小花園王老師一人裝扮,有點累。所以,我請大班的哥哥姐姐幫忙。看,哥哥姐姐裝扮的小花園漂亮嗎?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在花園里種了什么呢?一起來看看VCR。
4、幼兒操作
師:剩下的,請你們去用各種美麗的顏色來打扮你們的小花園吧。
三、作品交流:蝴蝶飛飛
1、暖暖的春風出來,引來了蝴蝶姐姐,我們跟著蝴蝶姐姐一起去看看你們的小花園吧。
2、幼兒邊做蝴蝶飛邊看看伙伴的作品。
四、自評:
本次活動是在春天《小花園》的主題下進行的,這段時間我們利用午間散步、森林公園春游等等機會中,一起和孩子們找找春天里的顏色。本次活動分三個環節:說說春天的顏色、裝扮春天的花園、和蝴蝶姑娘一起參觀花園。
這三個環節都是緊緊圍繞目標所設置的,教師目標意識較強。在第一環節中,老師用說說自己心中的春天引導孩子說說他們心中春天的顏色。在這個環節中,幼兒語言表達比較完整,基本能說完整話,如:“春天是色的,因為…..”老師可以根據孩子語言表達的能力適當的調整一下,在小結的時候可以加強為幼兒感受春天美的體驗,如“春天是嫩嫩的綠色的,因為….春天是粉粉的紅色的,因為…”但是在幼兒自由交流的環節,也許由于有客人老師在的緣故,討論的氣氛不是很熱烈。在第二個環節中,由于看了VCR,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在裝扮涂色中,孩子們的表現很好,很投入。在第三環節中,老師應該給幼兒更多的時間讓孩子們完成花園的裝扮,這樣孩子們才水到渠成的跟著蝴蝶姑娘參觀花園。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結束活動的時候總是有著很多的遺憾和不足。但是也正是有著這些遺憾才讓我們有不斷改進的動力和方向。
個人幼兒活動設計方案 篇7
綜合活動:“小兔過生日”
活動目標:
1、創設一定的環境,培養幼兒大膽說話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
活動準備:
信、信封、場景、投影儀、電視機;相關的場景布置
活動過程:
一、讀信
今天劉老師收到了一封信,是誰寄來的?打開看看,里面寫了些什么?
(視頻展示)提問:
1、這封信是寫給誰的`?
2、幾月幾日?是誰的生日?
3、你知道小兔幾歲了?怎么知道的?
4、這表示什么意思?(請小朋友去它家做客。)
5、我們連起來講講,好嗎?
6、這是誰給我們的信呀?
7、這是什么,這電話號碼是誰的?
二、做客
1、今天就是*月*日,你們想去嗎?
2、小兔家住在哪里?森林很大,怎么去呢?
3、報電話號碼問小兔。小朋友,有沒有聽清楚,我們請小兔再講一遍好嗎?
。ㄅ浒嗬蠋煟何业募乙┻^一片樹林,翻過一座小山,繞過一片蘑菇地,走過一座獨木橋就到了。)
4、(視頻展示)小兔家怎么走?
5、去小兔家做客要帶什么?(禮物)
老師為你們準備好了禮物,請你們每人來挑選一樣。
6、帶好禮物,我們出發吧(設置情境走出)
7、(視頻展示)呀,這么多房子,哪一間是小兔的家呀?
(大聲喊)小兔,小兔,我們來了!
8、(配班老師扮小兔出場)
幼:小兔,小兔,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們送禮物給你。
劉老師也有禮物送給小兔,唱生日歌。
9、(配班老師)小朋友,謝謝你們,我請你們吃蛋糕。
領小朋友去吃蛋糕,結束。
個人幼兒活動設計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進餐禮儀,知道要文明進餐。
2.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口杯若干,水果拼盤,盤子若千等。
【活動建議】
1、創設進餐情境:教室正前方擺放 2 張桌子,桌子上放著若干已倒好的飲料,和人數一樣多的'小盤子、水果拼盤、牙簽。請幾個幼兒分別到桌前坐好,讓他們進餐,并請幼兒觀察他們進餐的情境。
請幼兒分組討論:他們進餐時是怎樣的,誰做得對做得好?
2、教師請幼兒回憶以前在教室進餐時,小朋友進餐情況怎樣?而現在到餐廳,你們的進餐情況又是怎樣的?你們要怎樣做呢?
幼兒舉手回答,以前在教室進餐空間小,老師聽到哪個小朋友講話,就請他 (她)不要講話,我們就靜下來,從來沒有大聲講話或吵鬧的現象。而現在餐廳里人很多,也很吵。你們以后要怎么做呢?
幼兒總結:
我們以后,吃飯不掉飯粒,進餐時不能大聲講話,因為吃飯講話不衛生,小朋友吃飯要安靜,慊得尊重別人,對別人要有禮貌,吃好飯后,安靜等小朋友,不能下座位亂走動等。
教師小結:
小朋友說得都對,我們要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懂得文明進餐,老師想只要小朋友們都能管好自己的小嘴巴,安安靜靜地吃飯,別班的小朋友也能跟著安靜下來,對吧!以后就要看小朋友們的表現了。
游戲:文明進餐,把幼兒分組,模擬進餐情境,其他幼兒當觀眾,看進餐的幼兒能否做到文明進餐。教師和幼兒一起對游戲進行評價。
結束:幼兒小鳥般飛出教室。
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是懂得進餐禮儀,知道要文明進餐;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在活動中要通過觀看孩子們創設的進餐情境表。
個人幼兒活動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和掌握幼兒園文學教育活動的設計和實施的基本層次、主要環節。
2.通過觀摩(周五進行)討論幼兒園教師示范的同類型的語言課,掌握編寫教案的基本思路和上課的基本環節。
教學重點:
掌握幼兒文學教育活動方案編寫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幼兒文學教育活動組織實施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教學時數:
4課時
課后作業:
1.課外選擇一個文學作品,可以是詩歌、故事、散文等類型,課外在小組中展示,上課抽查。
2.選擇一個文學作品,小組合作編寫和實施文學教育活動方案。
教學過程:
第一周:
一、簡介幼兒園文學教育活動:
1、這類活動是從一個具體的文學作品教學入手,圍繞這個作品展開一系列相關的活動,幫助兒童理解文學作品所展開的豐富而有趣的生活,體會語言藝術的美,為兒童提供全面的語言學習機會。
2、文學教育是學前教育機構語言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以幼兒園文學作品為基本教育內容而進行的文學教育活動,也是學前機構語言教育活動一種不可缺少的類型。
3、它包括:寓言、童話、兒童故事、兒歌、兒童詩、謎語詩、繞口令、兒童散文、兒童小說、兒童科學文藝等多種體裁。
二、對幼兒園文學教育活動的基本認識
幼兒園文學教育活動是通過欣賞文學作品來學習語言的一種活動類型。其目的在于向學前展示成熟的語言學習與積累文學語言擴展兒童的詞匯量,培養兒童傾聽的有關技能,鼓勵兒童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并培養兒童的藝術想像力。文學作品對幼兒園所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有的已遠遠超過我們已有的認識。在此,我們從語言教育的角度來認識與探討文學教育的一些基本問題。
。ㄒ唬﹥和膶W作品內容的選擇
幼兒園文學作品是教育目標的載體,又是活動的依據。作品選得好,教育目標的實施就有了保證。選擇作品內容既要考慮到作品的教育功能,又要考慮到幼兒園的欣賞趣味和欣賞能力?捎糜谟變簣@教育功能,又要考慮到幼兒園的欣賞趣味和欣賞能力。可用于幼兒園文學教育的作品題材主要有生活故事、童話、寓言、民間傳說、兒歌、兒童詩、抒情散文以及童話劇等。 所選的內容應具有以下特點:
1、作品中的形象鮮明生動
幼兒園文學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要活靈活現,不論是人物還是小動物,都要抓住其外部特征,寫出其神態和動作。如《小白兔》前兩句主要寫了小白兔的神態和外部特征,后兩句重點描述了小白兔的動態和習性。這些生動形象的描寫增加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也深受兒童的喜愛,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2、提供多種與文學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徑
兒童發展是他們自己與外界環境交互作用而建構起來的,并且需要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與外界環境進行交互作用。兒童語言發展也同樣如此,因此幼兒園文學教育活動應用活動的形式來組織,使兒童在動手、動口、動腦、動眼、動耳等多種感官參與到活動中,從而對文學作品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與感受。
3、擴大兒童自主活動的范圍
在兒童文學作品教育活動中,兒童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比較自由地進行討論、操作表演等,在親自操作實踐、探索和想像創造中,達到對文學作品和文學語言準確、深刻的理解和感知。
(三)文學活動的語言教育目標
1.向幼兒展示成熟的語言 傾聽各種語言句式 傾聽形象化的語言 傾聽不同風格特色的語言
2.擴展幼兒的詞匯量,培養他們自覺獲取語言材料的能力 在上下文中理解和學習新詞
通過專門介紹概念的書籍來學習歸類的詞匯 在語言文學活動中掌握和運用新詞
3.培養幼兒善于傾聽的技能 培養有意識傾聽的能力 培養辨析性傾聽的能力 培養欣賞性傾聽的能力
4.提高幼兒靈活而富有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文學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的基本層次
1、學習文學作品內容
這是文學教育活動首要的環節。教師要根據作品的難易程度、本班兒童的實際水平以及活動環境與材料利用的便利與否,而采取不同的形式來組織教學。有的采用直觀形象的圖片、幻燈、錄像、多媒體等視覺教育手段;有的采用錄音、教師講述和教具、玩具等輔助教育手段呈現作品內容;有的觀看情景表演或啞劇來接近學習內容。如果作品淺顯易懂,兒童有直接生活經驗,則可以直接呈現。
2.理解體驗作品經驗
在學習作品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還有必要進一步引導兒童去理解作品、體驗作品,尤其是讓兒童通過親身感受去體驗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物的情感歷程和心理世界。教師可以圍繞作品內容設計和組織幾個相關的活動,如觀察走訪、觀看動畫片,組織認識自然和社會的活動,采用繪畫、紙工等藝術創作手法,引導兒童討論、表達和表現文學作品內容。不管采取何種方式,都必須緊緊圍繞著作品內容引導兒童理解與思考。
3.遷移作品經驗
在幫助兒童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兒童遷移作品的經驗。因為文學作品向兒童展示的是建立在兒童生活經驗基礎上的間接經驗。這種間接經驗讓兒童感到既熟悉又新奇有趣。但是,僅僅讓兒童的學習停留在理解這些間接經驗的基礎上還是不夠的,還不能充分地將這些間接經驗與兒童的直接經驗聯系起來。因此,需要進一步組織與作品重點內容有關的操作、游戲、角色扮演等活動,向兒童提供一個將文學作品講演遷移到生活中與兒童生活經驗和體驗有機結合的機會。
4.創造性想像和語言表述
教師可以進一步創設條件,讓兒童擴展自己的想像,并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想像。創造性想像和語言表述仍然立足于原有已學的文學作品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在這一層次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兒童學習續編故事,也可以讓兒童仿編詩歌,還可以讓兒童圍繞文學作品內容想像講述。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培養:
(1)指導兒童藝術地再現文學作品
再現文學作品的方式有多種:復述、朗誦、表演、用音樂或美術手段再現其思想內涵和情感氛圍等。教師都需要指導兒童在準確理解作品的基礎上,借用作品的詞句,加上自己的解釋以及輔助性的表情、聲調、動作變化等,根據朗誦或表演的需要進行一番 “加工”。
(2)指導兒童學習仿編文學作品
同再現相比,文學作品的仿編活動對兒童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提出了挑戰。實際上,兒童仿編文學作品的過程也是一個再造或仿造的過程。兒童先感知理解作品中一句話或一段話的結構特點,然后憑借想像構思出新的內容,再借用原作品的結構,通過換一個詞或換幾個詞,甚至換幾個句子的方式完成仿編活動。通過文學作品仿編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兒童理解語言結構形式與語言內容的關系,即不同的思想內容可以通過同一種語言結構表達出來;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兒童大膽想像,創造性地進行詞語的搭配組合,表達豐富多彩的思想內容。兒童也從自己仿編的作品里體驗到成功所帶來的快樂,提高自信心,在練習用詞造句、練句成段等組織語言能力的提高之余,也大大增加了語言學習的興趣。
(3)指導兒童創編文學作品
在大量感知文學作品以及仿編文學作品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兒童進行文學創編活動。最初的文學創編活動往往需要圖畫及教師語言的幫助。如兒童編構故事活動。教師可以請兒童根據故事開頭所提供的線索,展開豐富的想像繼續編構故事,從而編出一定的故事情節。在指導兒童創編文學作品時,教師既可以讓兒童編出一句或一個段落,也可以視兒童的能力鼓勵他們編出完整的文學作品。
四、幼兒園文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幼兒園文學教育活動主要包括文學欣賞和文學創造兩種形式。
(一)文學欣賞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這一活動設計與實施的步驟如下:
1.文學欣賞作品的傳遞
文學欣賞作品的傳遞是文學欣賞活動展開的第一步,選用何種方式將作品呈現在孩子們面前,這關系到能否調動兒童學習興趣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傳遞形式:
(1)成人口述作品內容
有些文學作品內容淺顯易懂或是兒童有一定的相關生活經驗,教師則可以直接口述,無須畫蛇添足地運用教具等輔助教學材料。
(2)利用圖書或圖片
有些文學作品的內容知識性強、兒童在某一經驗上比較欠缺,對作品內容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障礙,教師必須為孩子提供一些直觀材料,增強孩子的感性認識,以幫助兒童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內容。如中班故事《取皮球》。
(3)錄音、錄像和情景表演
可以通過視、聽文學作品在兒童的頭腦中形成知覺表象,由文學作品的具體形象喚起兒童的情感體驗和情感反映。
無論哪一種形式,為了引起兒童的共鳴與興趣,教師的描述要抑揚頓挫、栩栩如生,繪畫要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才能很快抓住兒童的注意而進入心理加工狀態。
2.多通道地相互作用
成人在欣賞文學作品時,腦子里雖然很“熱鬧”,外表卻顯得比較平靜。幼兒園的動作尚未完全內化,還做不到僅憑傾聽語言符號對文學作品進行靜態的藝術再加工,使大腦“熱鬧”起來,這在4歲之前尤其如此。所以,在給兒童欣賞作品時,成人必須借助一些手段,適應兒童的視覺、聽覺、動覺同時與作品發生作用,對作品進行動態加工,在動中求思、育情。主要方法如下:
(1)作品欣賞與活動教具或動作參與相結合P278 舉例:《我要自己走》是一首與兒童情緒、經驗非常貼金的小詩。兩種方式比較:一是采用固定畫面進行欣賞、示范朗誦、提問、學習朗誦時,基本上是被動的語言模仿,缺乏生氣;二是采用活動的拉線教具。
(2)作品欣賞與音樂活動結合
我國著名作家冰波《梨子小提琴》和音樂相結合。
(3)作品欣賞與角色表演結合P279 欣賞故事《耳朵上的綠星星》,每個孩子都成為小松鼠,與花兒、小草對話,學習語氣、語調,體會故事中的任務形象。
(4)作品欣賞與歌舞結合
如欣賞兒歌《云》,兒童在音樂聲中身披薄紗學云跳舞,邊跳邊聽。當老師念到“摘”時,兒童身手上舉摘云,“云”摘下來以后,就蹲在地上用粉筆畫云,每個孩子都可以畫出不同的形象為兒歌續編不同的句子,如“我把云兒變飛機”。
3.通過形象性地解釋幫助兒童理解作品內容
兒童作品,一般都突出人、境、物的形象,并不需要作過多的語言解釋;但是在大班,成人可以利用形象的語言,解釋一些難度較大的作品,通過解釋,幫助兒童產生作品形象。詞的解釋,比其他形象的解釋有更大的模糊性,有助于發展兒童的想像,形成作品的審美意象。同時,對文學語言的凝煉、含蓄、擬人、隱喻、象征等表現手法有更多的感受,有助于兒童與文學詞語建立審美的關系。
4.采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
開放性的提問是指答案不確定的提問。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提問方式有多種。
(1)針對兒童記憶系統的提問
這類提問的答案往往是確定的`,也就是說是顯而易見的。故事里有誰?你聽到了什么?他為什么這么做?成人可以了解到兒童記得和懂得了哪些,忘記了哪些?這些都是進行進一步提問或欣賞的依據。
(2)針對細節的提問
這類提問兒童必須復述細節,這往往能激發兒童的情緒,因為細節描述既可以講,也可以用動作或表情表示。如《猴子學樣》
(3)針對情感識別與匹配的提問
(4)針對作品的主題或情節的提問
(5)針對作品中文學語言的提問
(6)針對作品的整體結構形式的提問
(7)針對生活原型與作品形象進行比較的提問
(二)文學創造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根據兒童的水平,將兒童對文學形象的再創造,也就是自外向內的文學再加工過程中的表達活動和自內向外的文學制作實踐,都歸并為文學再創造活動。兒童文學創造活動主要形式和設計與實施的方法如下:
1.復述和朗誦
復述和朗誦是建立在感受體驗基礎上的藝術形象創造的活動,是欣賞過程在大腦中產生的作品意象的表達或表現。故事復述有全文復述或細節復述兩種形式。用于全文復述的作品大致需具備下列特征:篇幅不長,結構比較工整,語言和情節有適當反復,詞語優美爽朗,通俗易懂,形象富有童趣。
出聲的復述和朗誦,一方面是兒童對作品語言的語音、語調、音量、語氣、韻律、節奏的玩味,另一方面,玩味必須受語義的控制。出聲操練語言的過程,是尋找特定音響與文學內涵相契合的過程。由于經常性的欣賞和朗誦講述的雙重練習,兒童就會對各語言層次如語音、語感、語義、語法、修辭以及各語言單位如詞、詞組、句子和篇章結構等所具有的特征產生較強的直覺敏感性。
(1)有變化地反復欣賞同一個作品。
(2)參與和作品有關的系列活動,如繪畫、手工制作、參觀、觀察、歌舞、勞動等。
(3)積累不同語境中的表達經驗。
(4)成人的語言榜樣。成人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誦和講述,既帶給孩子語言美的享受,又激發他們模仿的愿望。
(5)在音樂伴奏聲中學習朗誦。兒童朗誦時的聲音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音樂的調節而富有韻律感和節奏感。以后只要告訴兒童像唱歌那樣朗誦,韻味就出來了。
(6)在日常生活中自由分散地利用玩具和道具練習復述和朗誦,互相評議,互相模仿。朗誦或復述的主動性、能力、自信都會在相互模仿、自我調整中不斷提高。
2.表演
表演的分層次內容有:
(1)情境性對話;
(2)根據現有作品或自創作品進行出聲或不出聲的表演(啞。; (3)主要人物形象的立體動態塑造;
(4)作品段落的表演;
(5)作品完整形象的表演。
3、創編(大致可分為三類)
(1)對欣賞的作品內容進行編構和仿編
這類創編活動都是和欣賞、朗誦、復述結伴而來的,是對原著這一開放系統的向外拓展,是兒童對更大的藝術空間的填補,是一種創造性的語言活動,其間需要兒童具備多種條件。它是建立在兒童理解童話和故事作品體裁特點,積累大量知識經驗基礎上的創造活動,對幼兒園具有積極的挑戰意義。 (2)根據語義內容轉換成描述和敘述性語言
提供語義內容的材料有樂曲、聲音、繪畫、圖片、表演(啞劇)及其他兒童化情境。過去這一部分都作為語言教育中的連貫性講述內容而作出安排,其實這一做法并不全面。
(3)憑借想像獨立編構完整的文學作品 這類創編是不憑借語義和作品,只憑兒童獨立想像和聯想構思而成的,如同繪畫中的意愿畫。它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根 據題目進行口頭創編,當兒童具有較多的編構故事的經驗和生活經驗后,可讓兒童自己隨意編故事,不要給兒童過多的制約因素,擴大他們的自主范圍;二是讓兒童先把用來編構故事的事件畫成圖畫,再根據圖畫編構故事。
第二周:
教學目標:
1.運用幼兒園文學教育活動的理論部分內容和觀摩幼兒園教師組織活動的知識積累,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在幼兒園實施文學教育活動。
2.初步學習評價幼兒園文學教育活動。
教學準備:
1.已學習幼兒園文學教育活動的理論內容、已觀摩幼兒園教師組織活動。
2.學生事先編寫好活動方案、制作好教具。
教學過程:
一、學生在幼兒園實施兩個文學教育活動案例:
1.散文欣賞《蒲公英》
2.詩歌學習《我是三軍總司令》
二、學生講述設計思路
三、組織學生討論活動的優缺點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探討:
1.教材處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師基本功、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評課。
2.目標達成、內容形式適宜程度、活動因素分析、活動效果等方面進行評課。
四、布置作業——編寫講述活動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