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本培訓方案
2、班主任工作:
圍繞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實施班級管理、班級文化建設。
(1)班級管理:制訂班級奮斗目標、學生個人奮斗目標、班級制度、規范要求、崗位設置;建立檢查、評比、談心、激勵、幫教機制。
(2)班級文化:創建文明有序、積極向上的班風,培育好學上進的學風,循序漸進對學生群體與個體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教育;設計與開展生動活潑、推進學生主動健康發展的活動;保持整潔、整齊的班級及衛生區域環境;在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形成取向上設計教育環境。
3、聚焦課堂,深入開展新課程理念的下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1)年級組、備課組組織管理
年級組、備課組計劃(包括管理計劃、理論學習計劃)的落實,階段性總結和期末總結、教師學習心得或教學案例、問題研究與課題研究、傳幫帶結對名單和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記錄單。
(2)教研過程(學習——認識——實踐——反思——研討——交流)
①學科理論學習材料、教學理論學習材料、定時定期交一篇理論學習心得或教學案例。
②適時進行集體備課、上課、聽課、相互評課、輪流說課活動。
③經常性地落實研討課、觀摩課以及課堂教學和教學技能評比。
④經常性地對教學問題(作業設計、作業質量、輔導、學習態度、習慣的矯正等方面)的研究。
(3)教研側重問題診斷對策上。
針對教學中的共性問題,學科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或所遇到突出問題,綜合歸類形成議題,研究步驟(形成問題——自主學習——現場觀察——對話交流——形成報告——開出“處方”),每個教研組、備課組有一本問題對策本,每位教師均要提供問題與對策資料。
九、校本培訓的保障機制:
1、營造濃郁的校本培訓氛圍,讓教師從要我學變為我需要學;創設良好培訓條件,在經費、設備、設施、時間安排等方面予以保證。
2、業務骨干引領,開設講座,學科教學指導小組幫助診斷指導,同時去發現教師教育教學中的亮點,階段性地開辟教師講壇及沙龍活動。
3、評價與考核。教師參與校本培訓、投入程度、提高幅度作全程記錄,作為教師工作考核的一個極其重要方面,與教師職務晉升、評優、目標管理獎發放掛鉤,投入校本培訓的過程,把每位教師帶入在二期課改下走專業化發展道路,打造教育智慧,使每位教師朝著既是教育者、更是學習者、實踐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