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本培訓方案
“教育工作的一切去適應每位學生發展”的課程理念,給教師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育工作不但要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更要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斷更新。只有使知識、信息不斷攝入,師品不斷提升,“終生學習”的理念才能滲入到每位教師的心里。這樣,有組織地進行校本師資培訓已迫在眉睫。在此我們應以實施新課標為導向,加大力度促進新課程改革,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師資培訓工作的實施方案的有關精神,做到保質保量對本校教師實行新課程改革的校本培訓,通過校本培訓使全校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方法上有新的改善和提高,使他們在短時間內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教育創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提高教育質量奠定基礎。針對我校實際,圍繞“不出門,學名師,求效益,創特色”這一校本培訓總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培訓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為指導,認真踏實地實踐的重要思想,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師德建設,全面落實教師教育教學基本功、教學技能等的培訓,激發教師積極主動參與培訓的自覺性。
二、校本培訓目標:
1、讓“人人都能成才,使每個人都能主動找到適合自己發展平臺”的辦學理念成為每位教師謀求自身發展的自覺行動。
2、通過校本培訓使每位教師在專業發展上都有長足的進步,形成學習型、研究型的工作方式。
3、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基本功扎實、具有較豐富的理論素養、較高的專業能力和求索精神的教師隊伍。
三、校本培訓組織管理:
1、校本培訓的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各年級組長,各科教研員
2、校本培訓指導評價小組
校負責教育教學領導,教研組長代表。
四、校本培訓類別與內容指向:
1、全員培訓:政策法規、制度、規范要求,職業道德要求,教育教學技能(問題研究、專題課題研究)。
2、班主任工作培訓:科學的班級管理、班級文化建設。
3、青年教師培訓:教育觀念、教育教學基本技能,課題研究、信息資料收集處理應用,實行師徒結對帶教制度。
五、校本培訓時間與主要形式:
1、政治理論學習時間(政策、法規、制度、規范要求、職業道德要求、新課程方案、學科要求)。
2、教研組、備課組活動時間(理論學習、問題研究、實踐研討反思)。
3、聚焦課堂教學、教學時間(理論轉換為實踐、互幫互學、專家診斷性指導)。
4、空課、課余時間(記錄問題、相互交流、合作學習)。
6、報告會、教育教學論壇,接受信息時間(學科教學、學生教育,深刻地認識和理解教育)。
六、校本培訓的主題:
1、提高教職工素養、職業水平的研究與實踐。
2、學生自主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養成)培育的研究。
3、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策略、方法、途徑實踐研究。
4、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設計的研究。
八、校本培訓的內容與形式:
1、理論學習:圍繞主題或確定主題——收集資料(教育教學等方面的信息、教育教學論著節選、經驗、論文)——學習認知(從表象到深層地理解學生、理解教育)——實踐感悟(撰寫學習感悟心得或案例)——交流學習體會或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