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課培訓方案
根據《xx省—XX學年度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上好課”專題學習指導方案》(教秘師[]12號)的文件精神和區教體局《xx區-XX學年度第二學期師訓干訓工作要點》的要求,為切實有效地開展好我校教師“上好課”專題培訓工作,在總結上學期“上好課”專題學習經驗的基礎上,我校-XX學年度第二學期 “上好課”主題培訓,將圍繞“新課程課堂教學新技能”、“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解決”、“課堂教學反思方法”三個專題進行,并結合“學規范、強師德、樹形象”師德主題教育活動,針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探求新的培訓形式,以實現各種培訓形式的優勢互補,提高我校教師培訓的優質化水平。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時間
XX年3月——XX年7月
二、培訓內容
“上好課”專題的三個子專題:
1、新課程課堂教學新技能
2、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解決
3、課堂教學反思方法
三、培訓形式與學時
培訓形式:自學與集中培訓相結合。
學時:60學時。
四、實施步驟
1、學習目標:
(1)更新師德觀念,調整師德行為,樹立自覺上好課的意識;
(2)聯系上課實際熟悉課堂教學理論,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診斷與解決;做好課堂教學反思,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3)結合教師自身課堂教學技能簿弱環節,強化課堂教學導入、講解、板書、提問、結束等基本技能的訓練。
2、學習形式
(1)集中培訓:(XX年3月—6月)
組織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兩次。采取集中培訓的方式,幫助教師了解上好課實質,培養良好師德意識,提高課堂教學基本技能。
● 培訓內容以《有效上課的師德修煉》、《上好課有效技能》和《上好課應知應會》為主。課堂教學基本技能微格訓練具體化,便于檢測。
● 培訓要點
▲新課程課堂教學新技能
①新課程理念下教學目標的設定、操作、檢測的技能;②新課程理念下學生學習、探究、合作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技能; ③新課程理念下對學生學習行為科學人文評價的技能。
▲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解決
①教學重難點解決的合理性、準確性問題;②課堂活動的組織問題;③新課程下低教活動、無效活動的問題。
▲課堂教學反思方法
①教學點滴自我性評價;②觀摩聽課學習性評價;③理論學習提高性評價;④教學探討研究型評價。
(2)個人自學:(XX年2月—XX年6月)
結合教師本人的教學實際需要,針對性本學科《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解決》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堅持邊學習邊實踐,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突出“上好課”的主題。
3、培訓方式
(1)收集問題 以教師問題單的形式收集教師上課存在的共性的、重要的實際問題,主要是“應知應會、補缺補差、釋義解難”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匯總統計后建立“上好課”問題庫,選定共性和突出的問題作為培訓抓手,擬定解決方案,并嚴格執行預設方案,從根本上克服“無效上課”。
(2)專題輔導 以第三輪繼續教育省級培訓內容和“上好課”的三個專題教材為藍本,精選部分教師普遍感興趣的內容或困惑的內容,舉辦專題講座,幫助教師解決“新課程課堂教學新技能”、“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解決”、“課堂教學反思方法”三個專題方面的問題。
(3)學習交流 分學科組開展集體備課、上課、評課、反思,解決“上課”中存在的問題。
(4)問題研討 從教師上課過程提出的共性問題中,依據三個學習專題的內容,各選一個問題分學科分層次進行集中研討(要求保存研討記錄等相關材料)。充分發揮同學科教師的團隊作用,促進經驗共享,實施行動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根據不同學科特點,三個問題由教研組長牽頭組織本組教師共同議定,研討、解決上課中存在的問題,報校本培訓業務指導組備案。
研討的主要形式有:
①集體備課 分學科組開展集體備課,研討備課方法,解決“不會備課”和“備課不科學”的問題,使備課這一重要教學環節逐步走向規范化、科學化,解決上好課中實際存在的棘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