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方案 > 活動方案 >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精選31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發布時間:2023-05-11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精選31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1

  一、活動價值分析:

  本次活動《流星花》是"有趣的植物"主題中的一次語言活動,它是比詩還要美的童話:靜謐的月夜,眨眼的繁星,千嬌百媚的睡花圖,隨季節變換顏色的流星花……這些無不引起每個人的遐思和神往。它用無比優美的詞句講述了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用質樸傳神的語言刻畫了丑小花純真美好的心靈!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這里的想象美麗、神奇,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啟迪他們的審美想象力。

  從故事本身來看,故事《流星花》是一個比較簡短的故事,配上多媒體畫面,一方面很容易吸引幼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容易幼兒的理解。

  從幼兒角度來看,孩子們現在正處于大班階段,他們對于美已經有了一定的概念,而且也會對許多事物表象的美丑進行一定的分析。但孩子們對于人其他人、事物的內在美的理解也是同樣重要的!毒V要》中指出:"幼兒園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而這個故事也正可以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幫助幼兒理解、思考,從中了解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的這一真諦。

  二、活動環節分析:

  第一環節先讓幼兒一起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花,回顧已有經驗。欣賞流星花,感受流星花的美麗。

  接著讓幼兒欣賞、理解、思考故事,了解花名的由來,了解流星花的意義。

  緊接著是讓幼兒進行討論,舉例說說自己和別人身上發生的助人為樂的事情,從而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美,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

  最后聯系一下現在的社會熱點,玉樹地震,讓幼兒說說自己能為災區的人們做些什么。

  內容與要求:

  1.通過理解故事《流星花》,知道心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麗的。

  2.能夠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美,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

  重難點:通過理解故事《流星花》,知道心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麗的。能夠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美,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流星花》、PPT。

  活動流程:欣賞--欣賞故事《流星花》--討論: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美

  活動過程:

  一.欣賞流星花。

  師:你最喜歡什么花?為什么喜歡它呢?教師播放【流星花圖片】中流星花的圖片,請幼兒欣賞流星花。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自己最喜歡的花,你們想不想知道這是什么花,我為什么要喜歡它啊?

  二.欣賞故事《流星花》,了解花名的來歷。

  1、欣賞第一遍故事

  師:他叫什么花?流星花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

  2、欣賞第二遍故事

  師: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花?

  師:晚上,花兒們都怎么了?而丑小花發現了一件什么事?

  師:小丑花是怎么做的?最后的結果怎樣呢?

  師:聽完故事后你們覺得故事中的丑小花是一朵怎么樣的花?為什么?

  小結:那些美麗的花兒,只想到自己,只有善良的小丑花愿意滿足老星星的愿望,所以小丑花雖然長得不美但他卻是最美的流星花!因為心地善良的花兒最美!

  三.討論: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美。

  1.發現自己身上的美。

  師:你是不是一朵流星花呢?舉個例子說說。

  小結:原來小朋友們都是一朵朵美麗的流星花!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愿意幫助別人。

  2.發現別人身上的美。

  師:在老師身邊也存在著很多美麗的流星花。(播放ppt)那在你的身邊,有沒有遇到過流星花呢?

  總結:無論花兒,還是人,只要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就是最美麗的!

  四.延伸:聯系玉樹地震可以為災區的人做些什么。

  教學評析:

  亮點:

  本活動選材內容具有教育價值,大班幼兒正處在審美能力的形成期和自我意識的萌芽階段,讓他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和具備一定的自信心很重要。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內容層層遞進,重點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通過比較懂得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幫助幼兒理解丑小花的行為,體驗丑小花的情感,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并從故事引發到幼兒自身,再從幼兒自身牽引到周圍的人和事,使得情感得到了升華。

  不足:

  1、在針對故事進行提問時,多次提問重復,導致環節不夠緊湊。并且教師也沒能抓住幼兒回答中的亮點做到有效的提升。

  2、活動重點放在第三部分,建議先發現別人身上的美再牽引到幼兒自身,把發現別人身上的美和發現自己身上的美兩個環節互換。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鴨寶寶成長變化的過程,感受成長的快樂。

  2、在親密接觸蛋寶寶的過程中,學會照顧弱小,感受長大的本領。

  活動準備:教學課件鴨媽媽頭飾鴨蛋人手一個小鴨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親親鴨媽媽

  1、觀看幻燈,今天鴨媽媽帶你們到一個很有趣的地方,看有什么?

  2、我有什么高興的事?

  二、抱抱鴨媽媽

  1、猜猜鴨媽媽生的寶寶會是什么樣子的?

  2、進一步親近蛋寶寶,了解蛋寶寶

  提問:剛才,你們都和我的蛋寶寶親密接觸過了,誰來說說這些蛋寶寶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3、抱抱蛋寶寶,說句悄悄話

  4、時間不早了,該讓我的蛋寶寶睡覺了,來輕輕地把我的蛋寶寶送回家吧(收蛋)

  三、看看蛋寶寶的夢

  1、瞧,這會兒我的寶寶們都睡著了,他們一定做起了世界上最美的夢。他們會夢見什么?

  2、看,美麗的夢開始了(播放動畫片)

  師小結:多美的夢呀,原來蛋寶寶就是這樣長大的,原來小鴨子就是這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長大真是件奇妙的事!

  四、體驗成長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3

  活動名稱:三個懶兄弟

  活動目標:

  1感受語言的通俗、生動。

  2感受故事層層推進及出乎意料的結局。

  3把握故事的寓意。

  活動重點:把握故事的寓意

  活動準備:知道用火來取暖

  活動過程:

  1聽故事。

  2欣賞故事。

  3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4理解故事的寓意。

  5你覺得我們小朋友該怎樣做?

  活動延伸:在游戲中鼓勵幼兒。

  活動效果: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細心觀察掛圖,連貫完整地講述畫面內容。

  2、懂得做事要動腦筋,要有條理。

  3、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進行講述。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教學掛圖,組織幼兒自由討論:

  (1)、猴大哥在干什么?

  (2)、為什么猴大哥做了衛生后還那么臟?

  (3)、幼兒說一說做衛生的順序,理解“先,再,最后”三個詞的用法。

  2、教師示范講述,著重引導幼兒學習運用“先,再,最后”的用法。

  3、請幼兒來講述,鼓勵幼兒 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

  4、組織幼兒討論:猴大哥應該怎么做才能把衛生做好?

  5、結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兒不管做是什么都要動腦筋,才能把事情做好。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過年的熱鬧、快樂的氣氛,了解一些常見的過年形式。

  2、愿意在老師的帶領下快樂地和別人互相拜年。

  活動準備:

  兒歌《新年》,新年錄像

  活動過程:

  一、經驗交流

  價值取向:交流以往過年的經驗,感受新年的歡快的氣氛。

  1、師:新年就要到了,我們寶寶過年時會和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事情呢?

  2、我們一起來看看新年的時候人們是怎么慶祝的。(觀看錄像)

  3、師:你看到了人們是怎么慶祝新年的?(幼兒自由交流)

  提升:過新年的時候人們會穿上新的衣服,買好多好吃的東西,貼上對聯,燃放煙火、互相拜年,寶寶還會受到很多壓歲錢,來慶祝新年,新年里,每個人都覺得非常高興。

  二、欣賞兒歌

  價值取向:通過兒歌進一步體驗到過年的快樂。

  1、師:除了我們小朋友們很高興,還有誰過年了也很高興呢?(幼兒欣賞兒歌)

  2、師:兒歌說太陽變成了什么?

  3、師:月亮變成了什么?星星變成了什么?

  4、師:為什么太陽、星星、月亮和小朋友一樣的高興呢?

  提升:新年到了,小朋友也長大了一歲,本領也變大了,所以大家都覺得非常的高興。

  三、學習兒歌

  價值取向:能夠通過學習掌握兒歌的內容。

  四、延伸活動:互相拜年

  價值取向:通過拜年,進一步感受過年的歡樂,并促進幼兒與人之間的交往能力。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方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風對人們既有好處,又有害處。

  2.知道什么是“心愿”,學會表達自己的心愿。

  活動準備:故事內容;故事內容圖片;關于風的利用的一些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T :你們知道什么是心愿嗎?

  你有什么心愿?

  T:風娃娃也有個心愿,你們想知道嗎?請你仔細的聽一聽這個故事。(傾聽故事至“大家都不喜歡你了)

  二、根據故事情節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第一段

  T:風娃娃的心愿是什么?(幫助朋友做好事)

  T: 風娃娃幫助了誰?它做了些什么好事?

  T:小朋友對風娃娃說了些什么?

  T:大家為什么都感謝它?

  2.欣賞故事第二段

  T:現在小朋友為什么都不喜歡風娃娃了?

  T:它闖了什么禍?

  T:誰愿意幫風娃娃出出點子的,讓大家喜歡風娃娃?

  3.欣賞故事最后一段

  T:小朋友為什么喜歡風娃娃了?

  T:那么你喜歡風娃娃嗎?

  三、引導幼兒討論:

  T:你喜歡風娃娃幫你做什么事?(帆船靠風力航行、電風扇的風使人涼快、電吹風吹出的風使頭發很快變干等)

  T:你不喜歡風娃娃做什么事?

  四:找別人的優點

  T:風娃娃和我們小朋友一樣,有優點有缺點,我們找到了風娃娃的許多的優點,希望大家以后多看到別人的優點。

  T:請你說一說小朋友的優點

  整個活動分為四個部分:談話“心愿”導入;欣賞故事;利用生活經驗講述風和人類的關系;尋找別人的優點.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6

  目標:

  1、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2、知道不怕冷的秘密是多運動。

  3、能積極主動的說出自己的見解。

  過程:

  1、教師提問:“在冬天怎樣才能使自己不冷?”請幼兒回憶有哪些保暖用品。

  2、教師講故事《不怕冷的大衣》,請幼兒仔細傾聽。

  3、提問: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小白兔為什么不起床?

  兔媽媽說姥姥有什么東西要送給小白兔?

  小白兔是怎么去姥姥家的?

  小白兔拿到不怕冷的大衣了嗎?

  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

  4、帶著問題再請幼兒聽故事,鼓勵幼兒積極回答問題。

  5、延伸活動

  讓幼兒在戶外活動中體會“不怕冷的大衣”。

  附:故事

  《不怕冷的大衣》

  下過雪,又刮風,天好冷啊!小白兔在被窩里睡懶覺。

  “快起來,快起來,我的小乖乖。”兔媽媽叫小白兔起來。

  “不起來,不起來,起來要凍壞!毙“淄迷趺匆膊豢掀饋。

  兔媽媽想了想,忽然自言自語起來:“唉,天也真冷,要是穿上姥姥家那件不怕冷的大衣,那就太好了,凍不著,還冒汗呢!

  “真的嗎?”小白兔聽了,覺得很奇怪,從被窩里伸出小腦袋,“姥姥家真有不怕冷的大衣?您穿過嗎?”

  “沒有,沒有。姥姥說,這件不怕冷的大衣,是給她的小外孫做的……”

  “姥姥的小外孫就是我呀!是給我做的,是給我做的,媽媽,媽媽,您快上姥姥家去,把大衣拿回來!

  “這可不行。姥姥說的,不怕冷的大衣呀,誰來拿都不給,只有小外孫來拿才給!

  小白兔一蹦,從被窩里蹦出來,稀里嘩啦的,穿上小棉襖,套上小棉褲,圍上小圍巾,戴上小絨帽。

  “媽媽,媽媽,我到姥姥家去了!

  “哎呀,別去吧,外面風大著呢,你不怕凍壞嗎?”

  “沒關系,不要緊。姥姥給了我不怕冷的大衣,我就凍不壞了!

  小白兔說完話,就往外跑。喲,風刮在臉上,像刀子割的一樣疼。小白兔想早一點拿到不怕冷的大衣,就飛快地跑起來。跑呀,跑呀!怎么了?脖子熱烘烘的。他把圍巾拿了下來,跑呀,跑呀,怎么了?頭頂熱乎乎的。他把帽子拿下來。跑呀,跑呀,到了姥姥家,額頭上都冒汗了。

  兔姥姥看見小白兔,心里可高興了,揀了個挺大的胡蘿卜給他吃。

  小白兔說:“我不要吃胡蘿卜,我要穿大衣,不怕冷的大衣!

  兔姥姥呆住了,想:“哪有什么不怕冷的大衣呀?

  “媽媽說的,您給我做了一件不怕冷的大衣,穿上它,凍不著,還冒汗呢……”

  兔姥姥想了想,明白了“小乖乖,看你頭上汗滋滋的,不怕冷的大衣不就穿在你身上嗎?”

  小白兔想了想,也明白了。

  小朋友,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你們明白了嗎?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水娃娃漫游記》,知道水的不同存在狀態。

  2、會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水娃娃漫游時變化的順序。

  活動準備:

  1、冰塊、紙杯、筆、紙。

  2、材料操作包《水娃娃漫游記》人手一份。

  3、童易軟件--天氣與自然想象一--小水滴旅行記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水娃娃漫游記》

  1、教師介紹故事名稱(見P.60)。談論:什么是漫游?

  2、安靜地聽教師朗誦故事(見操作材料包"水娃娃漫游"),邊聽邊想:水娃娃去哪里漫游了,并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3、教師輕聲重復故事以提示幼兒,注意不打擾已有想法的幼兒。

  二、介紹、談論

  1、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水娃娃去哪里漫游了。

  2、比較各自采用的不同的記錄方式。

  3、將一些片段的記錄按照水娃娃漫游的順序加以排列。

  4、談論:水娃娃的漫游經過哪些地方?水娃娃把自己變成哪幾種模樣?水娃娃為什么會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模樣?

  三、水的小游戲

  1、瀑布(幾個紙杯倒放摞高,把水從頂部倒下,形成"瀑布")。

  2、噴泉(在盛滿水的紙杯的不同高度戳洞,水從洞里溢出,形成"噴泉")。

  3、玩冰塊。

  4、說說自己在游戲中的有趣發現。

  活動延伸:

  將以上游戲內容放在區域活動中,給予幼兒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玩,讓他們在玩中不斷獲得新的發現。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說出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2、能辨別哪些角色是善良、聰明、勇敢的,哪些角色是陰險、狡猾、兇惡的。

  3、初步培養幼兒對卡通藝術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平時注意了解幼兒觀看卡通片的情況。

  2、“我的卡通朋友”調查表。

  3、各種卡通玩具、圖書、圖片、VCD等放于幼兒四周。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說說我的卡通朋友。

  1、小朋友,你喜歡看卡通片嗎?

  2、你看過哪些卡通片呢?

  3、交流調查表。

  二、引導幼兒說出哪些角色是善良、聰明、勇敢的。

  1、剛才你們介紹了自己最喜歡的卡通朋友,老師也有一個最喜歡的卡通朋友,你們看他來了!(播放VCD畫面)

  2、他是誰呀?你們喜歡哪咤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哪咤的聰明和勇敢)

  3、除了哪咤很聰明、勇敢,還有哪些角色也是很聰明、勇敢的?

  三、引導幼兒說出哪些角色是陰險、狡猾、兇惡的。

  1、觀看錄象:石嘰娘娘的片段。

  她是誰?你喜歡她嗎?為什么?(引導幼兒理解陰險、狡猾、兇惡)

  2、你還看過哪些卡通片?在這些卡通片中還有誰你最不喜歡?為什么?

  3、今天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很多有關卡通的玩具、圖書、圖片等,請你們去看一看,分一分哪些卡通人物是善良、聰明、勇敢的,哪些是陰險、狡猾、兇惡的?

  四、小結部分。

  今天小朋友把自己認識的和最喜歡的卡通朋友都介紹給了大家,還認識了這么多善良、聰明、勇敢的卡通人物,也認識了陰險、

  狡猾、兇惡的卡通人物,那么,這些卡通人物是哪來的呢?

  延伸活動:

  你們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個卡通人物?你準備設計一個什么樣的卡通人物?幼兒討論后設計。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9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優美的意境,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2、掌握詩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會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的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創設詩歌的情境:提供荷花頭飾、青蛙頭飾、大荷葉、荷葉傘等;

  2、多媒體課件、下雨錄音、音樂《動物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扮荷花姐姐,幼兒扮演小青蛙。

  導語:

  (1)“下雨了,青蛙們快到我的綠傘下躲雨吧!”

  (2)“青蛙們,雨停了,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二、談話導入主題

  提問:剛才發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當作傘送給了小青蛙?

  三、出示課件,引導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畫面,幼兒觀看。

  2、分析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

  (1)“剛才畫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氣是怎樣的?”

  (2)小雨點落在地上的聲音是怎樣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4)得到幫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樣?用什么詞來形容歡快的心情?

  四、欣賞詩歌,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1、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聲好像在說什么?

  (2)小雨點的“滴嗒嘀嗒”好聽的伴奏聲是送給誰的?

  (3)為什么要送給荷花姐姐?

  五、學習詩歌

  1、整體朗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2、再次朗誦,討論:“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為什么?”

  3、分組朗誦,啟發幼兒用動作表演。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風對人們既有好處,又有害處。

  2.知道什么是“心愿”,學會表達自己的心愿。

  活動準備:故事內容;故事內容圖片;關于風的利用的一些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T :你們知道什么是心愿嗎?

  你有什么心愿?

  T:風娃娃也有個心愿,你們想知道嗎?請你仔細的聽一聽這個故事。(傾聽故事至“大家都不喜歡你了)

  二、根據故事情節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第一段

  T:風娃娃的心愿是什么?(幫助朋友做好事)

  T: 風娃娃幫助了誰?它做了些什么好事?

  T:小朋友對風娃娃說了些什么?

  T:大家為什么都感謝它?

  2.欣賞故事第二段

  T:現在小朋友為什么都不喜歡風娃娃了?

  T:它闖了什么禍?

  T:誰愿意幫風娃娃出出點子的,讓大家喜歡風娃娃?

  3.欣賞故事最后一段

  T:小朋友為什么喜歡風娃娃了?

  T:那么你喜歡風娃娃嗎?

  三、引導幼兒討論:

  T:你喜歡風娃娃幫你做什么事?(帆船靠風力航行、電風扇的風使人涼快、電吹風吹出的風使頭發很快變干等)

  T:你不喜歡風娃娃做什么事?

  四:找別人的優點

  T:風娃娃和我們小朋友一樣,有優點有缺點,我們找到了風娃娃的許多的優點,希望大家以后多看到別人的優點。

  T:請你說一說小朋友的優點

  整個活動分為四個部分:談話“心愿”導入;欣賞故事;利用生活經驗講述風和人類的關系;尋找別人的優點.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11

  【設計意圖】

  如果以一個成年的感覺去看這首詩,也許感覺詩歌太長了,詩歌不壓韻,詩歌形式沒有規律。事實上詩歌中陽光與日歷的親、天花板與籃球的撞、鞋尖與石頭的踢、包括鳥大便親我的頭等這些在孩們眼里多么美好,詼諧與幽默、親切、好玩的事。但詩歌內容卻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反應了孩子們對生活的態度,就如綱要中所說:貼近幼兒生活來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有助于發展孩子們對生活的理解,極大的影響幼兒的社會態度。為此我設計本次活動,幫助孩子理解“親”的含義。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詩歌知道“親”代表的是愛和關懷,并學會用語言和動作表達。

  2、根據歌曲《碰一碰》的結構形式,嘗試替換歌詞,創編產表演歌曲《親一親》

  3、感知并體驗“親和被親”的快樂,樂意與別人分享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我被親了好幾下》、16幅小圖片。

  幼兒會唱歌曲《碰一碰》,會做“碰一碰”游戲。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玩“親一親”的游戲。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被老師親一下嗎?

  幼:“想”

  (有許多幼兒舉起了小手,她們用一種渴望的眼神期盼老師們親一下自己)

  ★教師走到幼兒的跟前蹲下,變換自己不用的方式親孩子,如:臉碰臉親一下,摟一摟、抱一抱孩子,拍一拍孩子等讓孩子感到老師對孩子的愛。

  2、啟動幼兒回憶還有誰親過自己,引出兒童詩《我被親了好幾下》

  ★師:小朋友,還有誰親過你們?你們還看見誰親誰一下,是怎么親的?你想親誰一下呢?

  幼:“爺爺親過我、爸爸、媽媽親過我、姑姑、阿姨親過我等”,“我想親媽媽一下、我想親爸爸一下、我想親老師一下”。

  ★師:剛才老師親了小朋友一下,老師被小朋友親了好幾下。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我被親了好幾下》

  (由于老師主動與幼兒親昵,拉近孩子與老師的距離。巧妙的提問貼近了幼兒的生活,給孩子們一個想說、敢說、并愿意說的語言環境,老師加重語氣或改變語調,讓孩子初步體驗親與被親的關系,感知親一下與親好幾下的區別)

  3、出示圖片,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初步熟悉詩歌的內容

  ★在朗誦過程中,采用等待、留空的方式讓幼兒參與到講述活動中在教師的帶領下說出“好幾下”。

  4、根據畫面內容,幫助幼兒進一步學習和理解詩歌內容

  ☆師:詩歌里有誰?陽光親了什么一下?(日歷)爸爸親了誰一下?(媽媽)風親什么好幾下?(衣服)天花板被什么親了下下?(藍球)………

  5、播放課件進一步感知并理解“親”的含義。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怎樣“親”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播放課件后提問:誰知道詩歌中的“親”說的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說陽光親了日歷一下?為什么說風親衣服一下?為什么天花板親了藍球一下?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跟著課件朗誦詩歌

  (在通過靜態的圖片感知詩歌中的內容后,老師又把動態的課件作為孩子理解詩歌的升華,問到詩歌中的“親”是什么意思時,孩子懇定地告訴老師“親”代表愛、關心、碰等)

  (孩子是這樣感受詩歌的:陽光撒在了日歷上,她告訴日歷:新的一天開始了;風親衣服一下;風把衣服吹得來回擺動,把衣服吹干了;爸爸愛媽媽;籃球跳的太高撞在天花板上;墻壁說:“哎呀!車子碰著我了”;我想多換幾個臺,找一個喜好看的節目;看見石頭,我想試試自己能踢多遠;小鳥看見我,它突然憋不住了,它把大便拉在我的頭上;給我打招呼呢?哈哈哈………)

  6、引導幼兒遷移經驗,感受“親一親”的樂趣

  ☆師:你想親誰一下嗎?你想用什么樣的方式或動作親他們?

  ☆教師讓幼兒找同伴相互之間抱一抱、親一親。

  ☆師:你剛才親了小朋友什么地方?例:手、腳、身體、臉等。

  ☆師:我們這有許多聽課的園長、老師,我們也用不同的動作或方式親一下她們。

  ☆師:小朋友除了和老師小伙伴親一親還想親什么東西或者被什么東西親一親?

  ☆啟發幼兒說一說,做一做,可以親一親鋼琴(彈:體會親了好幾個)親一親小椅子,活動室內的其他物品。

  (此環節氣氛非常親切、小朋友間的相互交流,老師充分利用聽課的園長、老師,給孩子們提供與教師們交流的機會。孩子們積極性很高,老師們也很感動。孩子與身邊物品的相碰,這些活動的多樣化加深了孩子們對詩歌理解,擴展孩子們的親一親的經驗。)

  7、根據歌曲《碰一碰》的結構形式,創編表演歌曲《親一親》

  ☆教師示范唱《親一親》讓幼兒了解仿編的基本內容

  ☆啟發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調整,例如:將原歌詞中“找一個朋友”改成“找_×或找一位老師”,將“碰一碰”改成“親一親”,“碰哪里”改成“親哪里”。

  ☆幼兒隨音樂邊唱歌邊表演游戲,提醒幼兒聽清楚教師的指令,親同伴的相應部位,并與同伴保持一定的距離。

  (此音樂游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快樂地隨著音樂與同伴與教師與物品交流,體驗到了愛與被愛的幸福,感受到了與別人共同分享愛的情感。)

  【活動評析】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能以“幼兒發展為本”為理念,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去探索,去體會或感受。教師在引導支持的過程中,采用圖片直觀的形成印象后,再結合課件的動態來加深孩子對作品的理解,使整節課動靜交替、有趣味性,減少了單一的圖片教學,《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學內容的組織應考慮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富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本節課教師能將語言活動習得的經驗、遷移到社會、藝術等領域,鞏固強化己有的語言經驗,在音樂游戲中,體驗到改編歌詞并表演后的快樂,感受到游戲的樂趣,使愛與被愛體驗得到了升華。

  附:我被親了好幾下(兒童詩)

  陽光親日歷一下,爸爸親媽媽一下,

  風親衣服一下,天花板被籃球親一下,

  墻壁被車子親一下,電視被遙控器親了好幾下,

  鞋尖親石頭一下,我的頭被鳥大便親了一下,

  屁股親地上一下。我的衣服被水滴親了好幾下,

  白云親大山一下,風親蒲公英一下,

  朋友的聲音親我的耳朵一下,我親冰淇淋好幾下,

  閃光燈親我一下,爸爸親我一下,

  媽媽親我一下,我被蛋糕親了好幾下。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12

  【設計思路】

  我們周圍也有著許多了不起的人,身邊的消防員叔叔、幼兒園的老師們還有周圍的好朋友,他們身上都有了不起的地方,需要我們去尋找、去了解!因此活動《了不起的人》應運而生,旨在通過讓幼兒關注身邊了不起的人物,大膽地在活動中大膽交流,抒發感想!

  活動共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觀看錄像,發現消防員叔叔“了不起”的本領;第二環節,說說身邊的了不起的人;第三環節,說說自己了不起的地方。

  【活動目標】

  1.回顧和交流消防員叔叔“了不起”的本領,激發幼兒敬佩和喜愛消防員叔叔的情感。

  2.關注幼兒其他人所具有的“了不起”的本領,增進幼兒體諒成人,尊重成人勞動成果的情感。

  【活動準備】有了解消防隊的前期經驗,消防員工作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了不起的消防員叔叔(觀看錄像)

  1.你們從剛才的錄像中有沒有發現消防員叔叔“了不起”的本領?

  2.為什么消防員叔叔做事首先要快?

  小結:消防員叔叔都很勇敢,動作十分迅速,如果我們遇到困難、遇到危險,尤其是發生火災時,他們會很快趕來救助,所以說消防員叔叔是最了不起的人。

  二、身邊的了不起的人

  1.在我們身邊認識的人中也有很多有了不起本領的人,你知道他們是誰嗎?

  2.你認為他們有哪些了不起的本領?

  小結:原來,我們身邊有很多具有了不起本領的人,有的是與我們住在一起的親人,有的是和我們一起做游戲的好朋友。

  三、了不起的我

  1.你覺得自己有沒有了不起的地方?

  2.請幼兒說說同伴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小結:有的小朋友能看到自己的長處,有的通過別人的幫忙也明白了自己了不起的地方,老師希望大家能多學本領,讓自己變得了不起,好嗎?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13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看看,說說感知理解散文的內容,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

  2、學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結合已有經驗仿編散文。

  3、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樹立愛護鳥的意識,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PPT課件,背景音樂,畫板,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頻,導入活動。

  1.師:“孩子們,聽------”(教師播放小鳥叫聲音頻,幼兒傾聽。)

  2.師:“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幼兒根據自己聽到的聲音,自由發言。)

  3.師:“這么多動聽的聲音交織在一起,聽起來真是太美了!這么美的聲音會來自于哪里呢?”(幼兒根據已有經驗進行猜測。)

  4.讓我們來聽一聽散文里是怎么說的?

  二、欣賞感知散文的主要內容。

  1、師(配樂朗誦散文)提問:散文的名字叫什么?聽了這首散文,你覺得怎么樣?你聽到了什么?

  2、師:到底小鳥的歌會落在什么地方?那里變得怎么樣?我們再來聽一聽散文。(師再次配樂朗誦散文。)

  (1)提問:森林里有什么?大樹上有什么?它們在干什么?

  小鳥的歌灑向哪里?在樹枝的縫隙里瀉成了什么?

  (2)提問:小鳥的歌掉在哪里?草尖結出了什么?

  (3)提問:小鳥的歌落在地上,地上就長出了什么?

  (4)提問:小鳥的歌投進溪水里,游成了歡蹦亂跳的什么?

  3、師:你聽,森林里到處都是小鳥的歌。小鳥的歌真好聽,落到哪里,那里就會變得很美、很美!我們一起來說說小鳥的歌落到了哪里?

  三、理解散文內容,學習朗誦散文。

  (1)幼兒一起跟老師看著PPT朗誦散文。

  (2)師:你喜歡小鳥的歌落在哪里?你可以看著圖來說說。鼓勵幼兒自由講述畫面的內容。

  (3)幼兒完整念散文一遍。

  四、創編散文。

  (1)師:小鳥的歌還會落在哪里?那里會有什么變化呢?請你跟旁邊的朋友討論一下。

  (2)幼兒討論,師個別傾聽指導,并把孩子的想法畫出來。

  (3)請有代表性的幼兒上來把自己編的散文朗誦給大家聽。

  五、延伸活動。

  師:小鳥的歌還在森林里唱著,響著,小鳥的歌還會落到哪里呢?那里會有什么變化呢?請小朋友再去畫一畫,編一編,說一說。

  附:兒童散文詩《會唱歌的森林》PPT

  有一座會唱歌的森林。

  森林的歌,清逸而悠揚。仿佛好多好多歌手在歌唱,有的輕悠悠的,有的高亢激昂……

  是大樹在唱歌吧?森林里最多的是樹。

  我走進了這片森林,走進了歌聲里。歌聲如細碎的陽光,在枝頭跳躍,在林中飛翔,走走,看看,聽聽。當我發現森林里最多的不是樹時,我找到了真正的歌手。

  瞧,每一棵樹上,都有許多許多小鳥。每一只小鳥,都愛唱歌。

  小鳥的歌,從樹梢灑下,在枝葉的縫隙里流瀉成金色的陽光瀑布。

  小鳥的歌,掛在枝頭的葉片上,結成晶瑩的露珠。

  小鳥的歌,落在地上,結出了紅草莓,圓蘑菇和各種漂亮的花朵。

  小鳥的歌,跳進溪水里,變成了歡蹦亂跳的小魚、小蟹、小蝦……

  小鳥的歌,匯成了森林的歌。

  哦,每一座森林都會唱歌。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1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認"馬、牛、羊"。

  2、培養幼兒根據圖片找到相對應的字,讓幼兒在活動中品嘗找朋友的快樂。

  活動準備:

  分別準備"馬、牛、羊"的字卡,"馬、牛、羊"的圖片及圖片與字的連紅圖、鉛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1、小朋友們,你們看看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的客人,他們是誰呀?對了是很多的老師,我們一起來與這些老師們問好吧?(組織幼兒向老師問好)今天我們班不僅來了這么多的老師,而且還有許多的小動物要來與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呢!小朋友們歡迎它們來嗎?

  2、我們把它們請出來吧?(出示動物圖片)你們看看它們是誰呀?對了是"馬、牛、羊"的圖片,那么你們認識"馬、牛、羊"這三個字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吧?(出示"馬、牛、羊"的字卡)3、引導幼兒根據"馬、牛、羊"的圖片讀出"馬、牛、羊"三個字。

  4、組織幼兒反復認讀"馬、牛、羊"三個字。

  5、嘗試把圖片取走,讓幼兒認讀"馬、牛、羊"。

  二、游戲:

  1、在幼兒基本認識"馬、牛、羊"三個字的基礎上,組織幼兒分組進行找朋友的游戲。(三個小朋友分別拿著"馬、牛、羊"的圖片,三個小朋友分別拿著"馬、牛、羊"的字卡,讓幼兒找出圖和字相對應的一組成為朋友)2、老師和幼兒一起點評游戲。

  三、動手操作:

  1、老師把連紅圖和鉛筆發給幼兒,并講解連線要求。

  2、讓幼兒完成作業。

  3、展示幼兒作業并點評。

  四、課后延伸:

  讓幼兒回家之后與父母一起讀、寫"馬、牛、羊"三個字。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15

  活動目標

  1、能圍繞自己長大的話題用較清楚、連貫的語句表達自己的見解.

  2、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

  活動準備 請家長幫助收集小時候的照片、衣服、用品。

  活動過程

  一、發現自己的變化

  1、教師出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

  2、幼兒看看、猜猜主題墻上照片中的孩子是誰?

  (不能告訴別人哪一張是自己的照片)

  想一想,為什么你們會猜不著呢?

  3、每個人自己指出哪一張照片是自己的,

  一起議論為什么別人猜不著,從而發現自己的變化。

  二、小時候用品展覽

  1、幼兒自由參觀展覽

  看一看,比一比自己小時候用過的物品。

  2、自由交流

  看了這些物品后,你們有什么感受?

  三、集體分享

  1、比較過去與現在,進行討論。

  提問: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么變化?

  你現在學會了哪些新本領?

  (引導幼兒從多方面進行比較,必要時讓幼兒表演一下。)

  2、教師小結

  引出討論話題--你還會變嗎?將來會變成什么樣?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16

  活動目標:

  1、 能發揮想象續編有合理情節的故事,比較連貫地進行講述。

  2、 嘗試用恰當的詞匯描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心情。

  準備:

  1、 大故事卷1份、小故事卷5份

  2、 磁性黑板

  過程:

  一、談話引出

  1、師生問好。

  2、出示 “兔子先生”,提問:“什么是‘神奇’?你覺得‘神奇’是什么意思?”

  二、講述故事

  1、 教師講述第一幅畫。

  “春天來了……這是什么標志?”師神秘的引出圖片上的標志:“︻”

  “這個標志代表什么意思?標志后面會出現什么?”

  2、 教師講述第二幅畫,啟發幼兒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試編試講。

  1) 第一部分:“你們外出的時候走過小橋嗎?站在橋上都看到什么?兔子先生在橋上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引導語:小朋友高興的時候會怎么樣?(及時豐富好聽的詞)

  2) 第二部分:出現標志“●”

  師:“這又是什么標志?標志后面又會出現什么?”

  3、 教師講述第三幅畫,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人物的心理變化

  第一部分:

  1)“發生了什么事情?”

  2)兔子先生這時的心情會怎么樣?”

  3)“兔子先生還會怎么想?”

  (引導幼兒說出描寫人心理活動的豐富詞匯)

  第二部分:1)“出現了誰?”

  2)“小老鼠會怎么說?”

  第三部分:出現一扇門。

  師:“打開這扇神奇的門,兔子先生和小老鼠會到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它們又會看到什么?”

  三、幼兒自由大膽的想象、創編,師適當引導。

  1、分5組講述,教師在聽的過程中作適當的引導。

  2、請個別幼兒講述。

  四、師講述自編故事結尾

  師:“老師也帶兔子先生到一個神奇的地方,你們看是哪里?”(大海)

  “對,兔子先生和小老鼠一同打開神奇的大門,兔子先生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金的沙灘上……”

  四、區角延伸

  課后請幼兒將自己的故事結尾畫出來,完整的講述故事。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17

  設計意圖

  語言是幼兒交往、認識事物、保存知識、發展智力的重要工具。幼兒正處在語言發展敏感期。同時,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思維力、想像力、也是智力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為了使幼兒的智力得到全面發展。提高素質,因此,我設計了這一節課。

  活動目的

  1、對實物、圖片的觀察比較,使幼兒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豐富幼兒的詞匯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口語表達能力,動作表現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

  3、培養幼兒積極動腦,勇于探索,敢于嘗試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幻燈片)

  2、大、小皮球各1個

  3、長繩、短繩、沙子、海綿、棉花、木塊

  教學重點:幫助幼兒獲得相反的概念,能大膽探索反義詞。

  教學難點:鼓勵幼兒積極思維,大膽表述。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興趣,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相反國”看看。“相反國”是一個很有趣的國家,聽說到“相反國”里可以學到很多本領,你們想去嗎?好,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瞧:這里準備了很多東西,要請你們仔細觀察觀察,用手捏捏、拎拎,你們就會發現很多的小秘密,看看誰最快發現里面的小秘密哦。

  (二)利用實物,在實物中找反義詞

  幼兒第一次嘗試,利用實物,通過各種器官,讓幼兒在嘗試中理解什么是反義詞

  1、(出示大小皮球)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大,一個小)對,一個大,一個小。大和小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我們就叫它反義詞。

  2、請幼兒比較繩子的長短,捏木頭和海綿的硬度,拎棉花和沙子的重量,試著說出長和短,軟和硬,輕和重三對反義詞。

  (三)播放課件,在課件中找反義詞

  幼兒觀察:利用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嘗試說出相反的詞

  1、圖片上有什么?

  2、它們一樣嗎?

  幼兒觀察嘗試,并說出相反的詞。(厚--薄、粗--細、高--矮、上--下、胖--瘦、開--關、哭--笑、進--出、多--少)

  (四)游戲:(做相反)鞏固掌握反義詞,加深嘗試印象

  介紹游戲的玩法:

  1、教師說出一個詞,請小朋友說出它的反義詞,教師做一個動作,幼兒猜出反義詞。

  2、老師說詞語,請幼兒用動作表示出反義詞。如老師說“向前走”,幼兒做向后走的動作。

  3、規則:老師說,不做動作;幼兒不說,但要做出準確的動作。

  (五)啟發幼兒說出一些新的反義詞

  1、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新的反義詞,請幼兒試著說出來。(比如:好--壞、前--后、左--右、新--舊、香--臭、升--降)

  2.引導幼兒通過平時的觀察,嘗試說出新的反義詞。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說出老師沒有說過的一些反義詞。

  小結:今天在相反國里,我們是不是學到了很多反義詞呀?其實,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教室里也有很多反義詞,那我們一起回去找找吧!

  (六)活動延伸:鼓勵幼兒繼續尋找身邊的反義詞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18

  目標:

  1.從同一時候各地氣候的不同感知祖國真大。

  2.感知詩歌的趣味性,學習用圖標朗誦、記憶詩歌。

  重點:

  學習詩歌。

  難點:

  學習用圖標朗誦、記憶詩歌。

  準備:

  1.課件《我們的祖國真大》,天氣預報視頻。

  2.有觀看天氣預報的初步經驗,布置好動態天氣預報中的材料。

  過程:

  1.出示中國地圖,引起幼兒興趣

  師:你們認識這是什么?

  我們的中國地圖像什么?

  你覺得我們的祖國怎么樣?

  小結:我們在江蘇只是地圖上的一個很小的地方,我們的祖國真大啊!

  2.播放天氣預報視頻,以播報天氣預報的方式來朗誦詩歌

  (1)師:你們看看這位阿姨在干什么呀?

  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她今天給我們播報了一段什么天氣預報

  (2)教師朗誦詩歌

  3.幼兒學習詩歌

  (1)回憶詩歌內容,教師逐一出示圖標。

  (2)教師完整朗誦詩歌

  (3)幼兒看圖標學習朗誦、記憶詩歌

  4.通過提問讓從幼兒同一時候各地氣候的不同感知祖國真大

  (1)師:我們都看過了天氣預報,有沒有發現全國各地的氣候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說我們的祖國真大呢?

  我們的祖國真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個時間溫差那么大。作為中國人你們心里感覺怎么樣?

  (2)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教師小結:我們的祖國很大,南方和北方在氣候上有很大的差異。南方一年四季都很溫暖,而在北方,現在就開始下雪了,很冷很

  冷,因此在同一個時候我們的祖國會發生很多不同的事情。

  5.游戲:動態天氣預報

  (1)幼兒自由分組,教師講解游戲規則,讓幼兒鞏固詩歌內容。

  (2)幼兒游戲,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19

  活動目的:

  提升小朋友配合能力,提高小朋友語言能力。

  活動過程:

  事先,老師問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哪個童話故事,你們會講這個童話故事嗎?

  然后如果有非常熟知這個童話故事的小朋友,則老師請小朋友給其他的小朋友講一下這個故事。老師要不斷地給講故事的小朋友鼓勵和贊揚。并且在故事中,盡量讓其他小朋友保持安靜。

  等小朋友講完故事,老師就開始問其他的小朋友,是不是已經記住這個故事了。小朋友們如果說記住了,就可以開始下面的環節了。

  然后老師就讓小朋友們一人一句開始講這個童話故事。如果有小朋友講錯了,老師可以給予糾正。

  活動獎勵:

  老師要結合小朋友在講故事中語言的表達能力,紀律的維持能力,以及與其他小朋友的配合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后,給表現好的孩子們獎勵小紅花等等。

  活動總結

  孩子語言能力發展還不夠,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刺激孩子有更充分的表達能力和表達欲望,更多的是讓孩子們理解,講故事是一件非常有意義和開心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20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完整地跟老師講述故事情節。

  2.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并能認真傾聽同伴講述或觀看同伴表演的習慣。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想象力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視頻、狐貍葡萄圖片、狐貍頭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吃過葡萄嗎?誰能告訴老師,葡萄是什么顏色的?它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呀,老師就要給小朋友講一個狐貍和葡萄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啊?”

  二、出示圖片,引發興趣。

  1.第一幅圖片上畫的是誰啊?(狐貍)它是什么樣的表情啊?(笑瞇瞇的)

  2.第二幅圖片上畫了什么啊?(葡萄)它是什么顏色的?(紫色的)它的味道又是怎樣的呢?(酸酸甜甜的)

  三、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

  (1)出示故事視頻,引導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請你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

  (師啟發幼兒說)

  (2)再次播放故事視頻,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狐貍出來看到了什么?它來到葡萄下面想干什么?它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3)引導幼兒跟老師集體講述一遍故事(重點引導狐貍見到了葡萄后的情境部分)。提問:葡萄為什么是酸的?故事里的小狐貍最后吃到葡萄了嗎?

  (4)引導幼兒完整講述一遍故事,理解故事的大致內容。

  2.分角色表演: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帶頭飾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2)幼兒兩人一組協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講,一人扮演狐貍。

  (3)教師講述故事,請全班幼兒扮演狐貍進行表演。

  四、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講解故事的含義,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比喻有些人辦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不成熟。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21

  設計思路:

  "5.12"汶川大地震牽動了全社會人的心。最近,災后的心理輔導和治療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鏡頭中,許多原本活潑的孩子變得敏感而脆弱。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們的孩子在重重關愛下,經歷的挫折少,得到的呵護多。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心理發展過程中對遇到的問題往往缺乏交流的對象,更缺乏自我調節的能力。而校園安全月活動等又讓我們更多地關注到孩子的安全、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問題。本次活動提出了"害怕"這樣一個話題,讓幼兒通過理解害怕,訴說害怕和對付害怕,幫助幼兒正確面對自己的恐懼心理,并尋求一些適當的方法。臨近畢業,幼兒在進入小學后,如何以健康的心態面對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難,這對幼兒終生發展來說,將會是十分有益的經驗。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害怕,能面對自己的害怕,并大膽地講述。

  2、初步了解一些對付害怕的好辦法。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ppt、大張的紙、各色花瓣若干

  活動過程:

  1、看看議議:(理解人的害怕是有原因的)

  放ppt:這是一位來自四川災區的小朋友,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人聽見她說過話。

  重點提問:

  周圍人說她是個小啞巴,你覺得呢?

  (聽一聽她的心里話:訴說自己的害怕。)

  她為什么不說話?她在害怕什么?

  小結:每個人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后,都會產生一些害怕的想法。

  2、大膽訴說:(能勇敢地說出自己心里的害怕)

  過渡語: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害怕。

  重點提問:

  你有害怕的事情嗎?你最害怕的是什么?為什么?

  (教師即時以簡筆畫記錄幼兒不同的害怕。)

  小結:有的人害怕特別的東西,有的人害怕特別的事情。今天,我們把心里n個害怕說了出來。

  3、交流討論:(初步了解一些對付害怕的簡單方法)

  過渡語:想不想把這些可惡的害怕對付掉?(恭喜你們,要知道,你們已經把自己心里的害怕說了出來,這就是對付害怕的第一個好辦法。)

  重點提問:

  對于這么多不一樣的害怕,你還有什么好辦法嗎?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逐一提升,并用一片花瓣表示一種辦法:有些害怕,隨著你慢慢長大,就會慢慢消失;有些害怕……)

  小結:相信你們的好辦法一定能夠讓自己變得慢慢勇敢起來,也能讓四川的小朋友慢慢地學會趕走自己的害怕,更快樂地成長。

  4、拓展延伸:

  對付害怕雖然有辦法,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勇敢地去嘗試。

  出示"圖畫日記":這本日記中,記錄了一個小朋友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害怕的,也有快樂的、勇敢的。你們也可以去試一試,相信會幫助你更快更好地對付害怕。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22

  活動目標:

  1、掌握詩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會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的仿編詩歌。

  3、理解詩歌優美的意境,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教師在活動前多引導幼兒多欣賞有關的文學作品。

  物質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下雨錄音、音樂《動物狂想曲》

  2、創設詩歌的情境:提供荷花頭飾、青蛙頭飾、大荷葉、荷葉傘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扮荷花姐姐,幼兒扮演小青蛙。

  導語:

  (1)“下雨了,青蛙們快到我的綠傘下躲雨吧!”

  (2)“青蛙們,雨停了,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二、談話導入主題

  提問:剛才發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當作傘送給了小青蛙?

  三、出示課件,引導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畫面,幼兒觀看。

  2、分析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

  (1)“剛才畫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氣是怎樣的?”

  (2)小雨點落在地上的聲音是怎樣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4)得到幫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樣?用什么詞來形容歡快的心情?

  四、欣賞詩歌,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1、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聲好像在說什么?

  (2)小雨點的“滴嗒嘀嗒”好聽的伴奏聲是送給誰的?

  (3)為什么要送給荷花姐姐?

  五、學習詩歌

  1、整體朗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2、再次朗誦,討論:“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為什么?”

  3、分組朗誦,啟發幼兒用動作表演。

  六、編詩歌

  1、提問:下雨時荷花姐姐還會把綠傘借誰?

  2、出示動物圖片及背景,引導幼兒仿編。

  3、分組仿編,鼓勵幼兒與同伴討論交流。

  4、分享創編內容。

  5、討論:“平日生活中你幫助過誰,心情怎樣?”

  七、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將創編的詩歌畫下來,在區角活動時,說一說,演一演。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23

  活動目標:

  1.區別不同蔬菜的特點,了解它們生長在不同的地方。

  2.學習用對歌的方式學念兒歌。

  活動準備:

  1.PPT《菜地里的歌》

  活動過程:

  一、交流談論。

  1、觀察圖片,說說各種蔬菜的名稱。

  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蔬菜,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提問:圖片里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黃瓜、南瓜、茄子,綠綠的、圓圓的、長長的)小結:豆角是青色的,又細又長;蘿卜白白胖胖的;黃瓜綠綠的,像穿了一件綠衣裳;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紅紅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個長著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黃。

  2、猜測:這些蔬菜生長在什么地方?

  小結:可能在泥土里,可能在水里。

  3、請幼兒仔細觀察,說出每種蔬菜的生長地點。

  小結:豆角、黃瓜都掛在藤蔓上;南瓜雖然也有騰蔓,但都在地面上;蘿卜藏在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葉子。

  二、猜猜說說學兒歌

  1、聯系畫面猜一猜,兒歌里分別說的是哪些蔬菜。

  教師:什么青青細又長?開動你們的小腦筋,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

  2、播放PPT圖片,請幼兒欣賞并找出答案。

  過渡:你們都猜對了,那請你們記住答案哦,我們現在來一起念一念。

  3、師幼問答。

  教師:什么青青細又長?幼:豆角青青細又長。

  4、完整欣賞兒歌,請幼兒一起完整地念兒歌。

  三、大家來對歌

  1、在熟悉兒歌的基礎上分男女兩隊,一隊問一隊答,用對歌的形式念兒歌。

  教師:你們都很厲害,這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F在我們來換個方式,用對歌的方法來念兒歌。就像剛剛那樣我問一句你們答一句,這就是對歌了。我請女生來問,男生來回答,看看哪個組更厲害。

  女:什么青青細又長?男:豆角青青細又長。

  2、兩隊互換問答。

  3、分成太陽組和月亮組,采取兩句一問兩句一答的方式進行對歌。完成一次后互換問答。

  太陽隊:什么青青細又長?什么地下捉迷藏?

  月亮隊:豆角青青細又長,蘿卜地下捉迷藏。

  4、按照“(個人)什么青青細又長,(眾)嘿~細又長?”的方式念兒歌。

  教師:現在我們每念一句兒歌,就在后面重復最后三個字,并加上“嘿”,比如我說“什么青青細又長”。你們說“嘿,細又長”。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方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完整地跟老師講述故事情節。

  2.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并能認真傾聽同伴講述或觀看同伴表演的習慣。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想象力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視頻、狐貍葡萄圖片、狐貍頭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吃過葡萄嗎?誰能告訴老師,葡萄是什么顏色的?它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呀,老師就要給小朋友講一個狐貍和葡萄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啊?”

  二、出示圖片,引發興趣。

  1.第一幅圖片上畫的是誰啊?(狐貍)它是什么樣的表情啊?(笑瞇瞇的)

  2.第二幅圖片上畫了什么啊?(葡萄)它是什么顏色的?(紫色的)它的味道又是怎樣的呢?(酸酸甜甜的)

  三、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

  (1)出示故事視頻,引導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請你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

  (師啟發幼兒說)

  (2)再次播放故事視頻,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狐貍出來看到了什么?它來到葡萄下面想干什么?它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3)引導幼兒跟老師集體講述一遍故事(重點引導狐貍見到了葡萄后的情境部分)。提問:葡萄為什么是酸的?故事里的小狐貍最后吃到葡萄了嗎?

  (4)引導幼兒完整講述一遍故事,理解故事的大致內容。

  2.分角色表演: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帶頭飾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2)幼兒兩人一組協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講,一人扮演狐貍。

  (3)教師講述故事,請全班幼兒扮演狐貍進行表演。

  四、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講解故事的含義,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比喻有些人辦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不成熟。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24

  【設計意圖】

  為了幫助幼兒了解家鄉的品牌產品,增加對家鄉的了解,本學期,我園地方企業文化研究小組選取了靖江奇美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創編了童話故事《豎笛小奇美旅行記》,意在通過有趣的故事,幫助幼兒了解奇美樂器的銷售情況,知道奇美樂器已經遍布全世界,同時在聽一聽、講一講、學一學、玩一玩的過程中了解國內幾個城市和國外幾個國家的代表性標志,感知各地區語言的不同,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奇美樂器很受人們歡迎,已經銷售到世界各地。

  2、了解國內幾個城市和國外幾個國家的代表性的標志,并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初步感受語言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3、為靖江擁有奇美樂器而感到自豪,初步萌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1、世界地圖一張,東方明珠電視塔、_廣場、美國自由女神像和日本的櫻花和富士山圖片。小禮物若干份以及幾段美妙的豎笛音樂。

  2、豎笛卡通形象,奇美公司廠歌等。

  【活動過程】

  一.傾聽音樂,導入活動。

  1、聽一聽,猜一猜。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段好聽的音樂。

  師:猜一猜這段好聽的音樂是什么樂器演奏出來的?

  幼:鋼琴幼:喇叭幼:口琴幼:笛子幼:豎笛。

  評析:從幼兒的回答來看,他們對猜測樂器很感興趣,對各種樂器名稱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2、吹一吹,談一談。

  師:老師也很喜歡豎笛,還學會了用豎笛吹曲子呢,你們聽!(幼兒鼓掌)

  師:喜歡嗎?幼:喜歡。

  師:不光我們這兒的人喜歡,全世界的人呀都喜歡,靖江的奇美牌豎笛已經在許多地方都安家落戶了。

  3、引出豎笛小奇美。

  出示豎笛卡通形象,師:瞧,這是一支剛從奇美公司生產出來的豎笛,它叫小奇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一個小奇美的故事——《豎笛小奇美旅行記》

  評析:由傾聽音樂到猜猜樂器名稱再到教師現場演奏,自然流暢,激發了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二.傾聽故事,了解內容。

  第一站——北京。

  1、邊聽邊講

  講述故事:“乒乒乓乓,咕嚕咕嚕,豎笛小奇美造好了,他伸了伸懶腰,哎呀,在工廠里悶了這么久,終于可以自由啦!小奇美和他的朋友們決定從靖江出發,一起旅行啦!嘀嘀嘀,嘟嘟嘟,他們來到了一個中國最寬的廣場。(出示圖片)

  提問:

  (1)這是什么地方?

  幼:鐘樓廣場、馬洲公園、南京……幼:_廣場。

  (2)_廣場在哪個城市?

  幼:北京。

  2、欣賞豎笛演奏的音樂,學習北京人的方言。

  提問:

  (1)北京人說誰的聲音太好聽了?

  (2)怎么說的?幼:小奇美。幼:象百靈鳥。幼:你們的聲音真好聽!

  (3)我們一起完整地說說看?(你們的聲音太好聽了,象百靈鳥在唱歌。)

  (4)北京人是怎么夸小奇美的?幼:頂呱呱!幼:小奇美頂呱呱!幼:靖江奇美頂呱呱!

  (5)誰能加上動作來學一學?幼兒踴躍上前來用動作和北京話夸小奇美。

  第二站——上海。

  講述故事:小奇美和朋友們繼續旅行了,嘀嘀,嘟嘟——這一次他們來到了一個地方。(出示圖片)

  提問:

  (1)這是哪里?幼:東方明珠電視塔。幼:東方明珠。

  (2)你覺得東方明珠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說出東方明珠的主要特征)

  幼:高高的。幼:上面尖尖的。幼:上面有好多圓形的。幼:長方形的。

  師:我們一起仔細來看一看。

  (3)誰能用身體動作來表示東方明珠電視塔?

  幼兒有的將兩只手并攏舉過頭頂,有的腳跟踮得高高的,還有的站在了小椅子上。

  (4)在什么城市見過?幼:上海。

  講述故事:東方明珠電視塔可有名啦,人們一看到它,就知道上海到了。小奇美們開心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傾聽。)上海的人們很喜歡,都拍手歡迎,并用上海話夸獎了他們,你們聽——

  提問:

  (1)上海人怎么夸獎小奇美的?

  幼:老——個。(沒聽清楚,說不上來。)幼:老好個。幼:靖江奇美,老-好-個!

  (2)上海人夸獎時用了一個什么動作,一起學一學?(引導幼兒一邊翹起大拇指從下往上做動作一邊學說上海話。)

  提問:

  (1)朋友們留下了,小奇美有沒有留下來?幼:有。幼:沒有。

  (2)為什么沒有留下來呢?

  幼:因為他還要去旅行。幼:小奇美要去旅行。幼:他要把好聽的音樂送到其他地方去。幼:他還要去更遠的地方看風景。

  師:小朋友說的都對,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奇美是怎么說的吧!

  講述故事:小奇美看看熱情的上海人揮揮手說:“朋友們,我要把我的歌聲送到更遠的地方去,再見了!”

  教師啟發幼兒一邊模仿小奇美的聲音一邊做動作學說。

  第三站——美國。

  講述故事:于是,小奇美走啊走啊,走遍了中國大地,最后走出了中國,飛向了世界,飛呀飛呀來到了一個地方,看到了一座雕塑。(出示圖片)

  提問:

  (1)這是一個什么人?她在干什么?

  幼:是一個女人。幼:是一座雕塑。幼:她一只手拿火炬,一只手拿書。

  (2)我們一起來學學雕塑的樣子?

  幼兒和同伴一起模仿雕塑的造型,相互討論。

  (3)這個雕塑是什么國家的?幼:英國。幼:日本。幼:法國。

  (4)出示美國國旗,問:這是哪個國家的國旗?

  幼:(異口同聲)美國。

  師:對,這就是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是美國自由的象征,人們一看到自由女神像就知道到了美國,就像我們看到東方明珠電視塔就知道到了上海一樣。

  講述故事:小奇美高興地唱起了歌,(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傾聽。)美國人豎起了大拇指說:靖江奇美,verygood!

  提問:

  (1)美國人怎么夸小奇美的?你來學一學?

  幼:外屋的。幼:瑞顧得。

  幼:外瑞顧得。(教師放慢速度,讓孩子看著老師的嘴巴,跟著老師學說)

  第四站——日本。

  (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富士山、櫻花,欣賞豎笛演奏的樂曲,學用日語夸獎豎笛奇美:“靖江奇美,死巴拉西!”)

  講述故事:小奇美又踏上了旅途,他飛呀飛呀來到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這兒有許多漂亮的花。(出示圖片)

  提問:

  (1)這是什么花?幼:桃花。幼:海棠花。

  (2)為什么說是桃花呢?

  幼:是粉紅色的。幼:因為桃花是粉紅色的。

  師:粉紅色的花可是有許多的。這是這個國家的國花叫櫻花。

  (3)是什么花?

  幼:國花。幼:櫻花。

  (4)櫻花后面的山是什么山?幼:黃山。幼:孤山。

  (5)知道這是哪個國家的嗎?幼:不知道。幼:搖搖頭。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國家的國旗。教師將圖片翻開,幼兒大聲回答——日本。

  師:對,這既不是黃山也不是孤山,這是日本最有名的富士山。小奇美高興地唱起了歌(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傾聽。)日本的朋友們也用日本話夸小奇美說:“靖江奇美,死吧拉西。”

  評析:幼兒根據已知經驗,知道北京、上海的代表性標志,對國外幾個國家的代表性標志不熟悉,但通過認識國旗很快就了解了這些國家代表性的標志了,同時通過學說各個地區的語言,增添了活動的趣味性,活躍了活動的氣氛,也很自然的讓幼兒感受奇美樂器不僅到了很多地方,而且很受人們的歡迎。在每一次傾聽音樂時,采用變化的形式帶來熱情,變則通,不停變化的音樂情境和感受不同地區的語言能夠保持孩子學習參與的熱情,并有效促進音樂和語言聽覺表象的形成。

  三.回憶故事,遷移經驗。

  講述故事:小奇美可高興了,他越飛越遠。

  提問:

  (1)他還可能飛到哪兒呢?

  幼:美國。幼:加拿大。幼:土耳其。幼:英國。幼:泰國。

  師:小朋友知道的國家真多啊,教師將小奇美卡通形象插到地圖相應的位置上。

  (2)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學小奇美一起去旅行?幼兒齊聲回答——想。

  師:那好吧,我們一起出發吧!

  教師帶領幼兒玩游戲,以開火車到站的形式進行一問一答,回顧故事內容。

  (3)為什么小奇美每到一個地方都受人們的歡迎呢?幼:因為他聲音好聽。

  幼:聲音很動聽。幼:因為他象百靈鳥在唱歌呢!

  (4)引導幼兒用家鄉話贊美奇美。

  師:小奇美真了不起!是我們靖江人民的驕傲,我們也來用我們的家鄉話來夸夸小奇美吧。

  幼:小豎笛,你好咯。幼:美美,美美,勁好遛。幼:奇美,奇美,好撒的寧類。

  幼:靖江奇美,好的不得了類。幼:靖江奇美頂頂好!

  評析:教師帶領幼兒以旅行的方式回顧豎笛奇美走過的地方,并用家鄉話夸獎奇美豎笛,目的是讓幼兒親身體驗小豎笛旅行時的快樂,感受各個地區不同語言的趣味性。

  四.與奇美的叔叔阿姨們互動。

  提問:

  (1)這么好的樂器是誰生產出來的?

  幼:叔叔。幼:奇美的叔叔阿姨。師:對,是奇美的叔叔阿姨們!今天,他們也被老師邀請來了。

  1、介紹創辦靖江奇美公司的張叔叔。幼:(幼兒激動不已,情不自禁的鼓掌。)

  2、簡單介紹奇美公司的情況,鼓勵小朋友也要向奇美的叔叔阿姨們一樣,不怕困難,好好學習,將來為靖江做貢獻。

  3、小朋友將自己做的小禮物送給張叔叔。幼兒手拿禮物走到叔叔面前說:“叔叔,送給你。謝謝!”

  并和叔叔握握手、抱一抱。

  幼:謝謝叔叔送給我們許多的樂器。

  4、請奇美公司的曹老師為小朋友用葫蘆絲演奏《月光下的鳳尾竹》

  幼兒安靜傾聽,聽著聽著做起了動作。

  5、帶領幼兒向奇美的叔叔阿姨介紹自制的玩具樂器。

  幼:叔叔,我帶你去看我們做的樂器。幼:叔叔,我們做的好不好呀?

  幼:叔叔你看呀,這是我們自己做的管風琴。

  評析:和奇美的叔叔阿姨互動,增添了孩子的社會性交往,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記憶。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25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資料,理解詩歌中奶奶說“這個拌黃瓜,味道個性香”的寓意,感受作品中其樂融融的親情。

  2、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懂得自己長大了,應幫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認識字詞: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口、個。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教師自制字詞卡: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口、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唱生日歌,引入主題。

  提問:小朋友,我們什么時候會唱這首歌呢?你喜歡過生日嗎?為什么?

  二、教師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幼兒用書上的資料。

  提問:

  1、小朋友,看一看,圖中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2、這天是誰過生日呢?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呢?

  三、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完整欣賞。

  討論:

  1、丹丹奶奶過生日這一天,爸爸、媽媽和爺爺在忙著做什么菜呢?丹丹在做什么?

  2、如果你的奶奶過生日,你會幫忙做什么呢?

  四、幼兒看圖,輕聲跟教師有感情地朗誦一遍詩歌。

  討論:奶奶嘗了嘗拌黃瓜說了句什么話?為什么會這樣說?

  五、朗誦詩歌。

  1、幼兒手指點字朗誦一遍詩歌。

  2、采用群眾、分組、個別等形式朗誦詩歌。

  六、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認識字詞: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口、個。

  游戲名稱:點老五。玩法:教師手拿字卡,用手摸著小朋友的頭說:“點一、點二、點三、點四。點到老五就是他!秉c一個摸一個,直到第五個,便請他站起來,認一張字卡。

  七、討論:

  兒歌中的“我”已經長大了,會關心大人,還會幫忙大人做事,你們會幫家人做些什么事呢?

  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26

  活動目標:

  1、能夠聽清并發出易發錯或易混淆的語音。

  2、理解并感受語言的幽默和有趣。

  活動準備:

  松樹林背景、活動的松鼠爸爸、媽媽、小松鼠。幼兒活動手冊。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一起來認識一下吧!你們看,它是誰啊!教師請幼兒看活動手冊中的畫頁:"畫面上有誰?在干什么?引導幼兒用語言進行描述,然后用繞口令的語言引導幼兒重復。

  2、聽一聽,說一說。

  將幼兒剛才的講述編成繞口令并說給幼兒聽。

  幼兒學習并朗讀繞口令。

  引導幼兒發準音"鼠""樹"這兩個字易混淆的音。

  游戲:分角色表演。

  課后反思: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27

  活動由來:

  春節對幼兒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忘的喜慶節日,漂亮的新衣服,一把把的壓歲錢,好看的舞龍炮,歡天喜地的放煙花,讓他們笑開了花。為了讓幼兒重新回味過年的趣事、樂事,學會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特意為大班幼兒設計了過年真熱鬧的語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交流過年的所見所聞所感,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2、學會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快樂,感受喜慶的春節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3、學會把自己的生活實景創編成兒歌,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活動重難點:

  1、把自己過年的真實生活場景編成兒歌。

  2、引導幼兒大膽、流利的與別人交流自己過年的點點滴滴。

  活動準備:

  1、過年的鞭炮聲、鑼鼓聲、拜年聲的錄音磁帶。

  2、迎新年過新年慶新年的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1、老師播放鞭炮聲、鑼鼓聲、拜年聲的錄音磁帶,提問幼兒聽到了什么?什么時候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2、老師提問:春節你們是怎么過的?做了什么事?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在春節的所見所聞所感。)

  3、老師:小朋友們真棒,我們來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過年的?(播放準備過年過年的課件。)

  4、老師:其他小朋友過年和你們過年一樣嗎?哪些是一樣的?哪些是不一樣的?(讓幼兒了解我國南北方的過年習俗,開拓幼兒眼界。)

  5、老師小結:過年的很多習俗都是相同的,讓我們把這些習俗編成一首兒歌吧!過年前,我們要做什么?春節到了,我們又做什么?看到什么?

  活動延伸:

  1、在幼兒園的語言區,可以給幼兒提供有關過年的圖畫書、連環畫等,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加深對年的認識。

  2、可爭取家長配合,幫助幼兒收集過年的廢舊物品,引導幼兒將廢舊物品變廢為寶,如用塑料盤制作螃蟹,用塑料瓶制作可愛小人等。

  附兒歌:過年真熱鬧

  臨過年,灌臘腸,買年貨,歡歡喜喜迎春節;

  貼春聯,貼福字,掛燈籠,忙忙碌碌真熱鬧;

  吃年飯,穿新衣,去拜年,娃娃臉上笑哈哈;

  放鞭炮,敲鑼鼓,舞龍炮,人們臉上喜洋洋。

  6、老師和幼兒一起念過年真熱鬧的兒歌,回味過年的點點滴滴。(老師通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幼兒念兒歌,如分組念,扮演角色念。)

  7、老師:過年這么熱鬧,讓我們再來放一放鞭炮、敲一敲鑼鼓、舞一舞龍炮吧!(引導幼兒扮演角色,一起放鞭炮、敲鑼鼓、舞龍炮到教室外,結束教學活動。)

  溫馨提示:

  1、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大膽的與別人交流,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過年的,學會和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

  2、老師要逐步引導幼兒學會將自己在春節的生活場景創編成兒歌,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如過年前,我們是怎樣迎接新的一年的?春節到了,我們都做什么?)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28

  目標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從不愛吃蔬菜到樣樣蔬菜都愛吃的轉變過程。

  準備

  1.請班里一名幼兒戴頭飾扮小兔,表演無論誰給他吃菜都搖頭的情景。

  2.蔬菜若干(蘿卜、青菜、蘑菇等)。

  3.小兔頭飾一只。

  4.故事磁帶。

  過程

  1.給“小兔”吃蔬菜。

  ――一名幼兒扮“小兔”,幼兒給“小兔”吃蔬菜,并說:我給你吃__。

  ――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辦法讓小兔喜歡吃蔬菜嗎?

  2.欣賞故事。

  ――故事里有一只怎樣的小兔?它不愛吃什么?

  ――爸爸想了什么辦法讓小兔什么都愛吃了?

  ――露水蘑菇是什么?

  3.看掛圖欣賞故事。

  ――爸爸讓小兔做了哪些事?

  ――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么樣?

  ――為什么小兔原來不愛吃的菜現在變得真香、真好吃了呢?(幫助幼兒理解勞動后會有饑餓感)

  4.談話:不挑食的孩子身體好。

  ――你有不愛吃的東西嗎?為什么不愛吃?

  ――通過集體討論,幫助幼兒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體更棒。

  建議

  1.日常年餐前,教師可介紹當天午餐的內容,對一些幼兒可能不愛吃的菜進行描述,增強幼兒的食欲。

  2.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里的進餐情況,引導家長全帶幼兒參加勞動,如洗菜、揀菜等,使他們對吃蔬菜產生興趣。

  附:露水蘑菇

  吃飯的時候,小兔這也不愛吃,那也不愛吃。媽媽問:“吃蘑菇好嗎?”小兔說:“不喜歡。”媽媽問:“蘿卜呢?”小兔說:“不喜歡。”媽媽又問:“吃青菜吧?”小兔子說:“我不愛吃。”爸爸說:“露水蘑菇愛吃嗎?”露水蘑菇是什么樣的?小兔從來沒見過。他趕緊說:“露水蘑菇,我想吃。”爸爸說:“露水蘑菇要到菜園子里去吃!

  第二天清早,爸爸拿著大籃子,帶著小兔來到菜園子里。小兔看看大籃子,里面裝著蘑菇、蘿卜和青菜,可是沒有露水蘑菇。小兔說:“哪有露水蘑菇呀?”爸爸說:“等一會兒就有露水蘑菇了。”說完,就在菜園子里松土、拔草,勞動起來。

  小兔玩了一會兒,也跟著爸爸去勞動。早晨的霧散去了,小兔的肚子咕咕直叫,他問爸爸:“可以吃露水蘑菇了嗎?”爸爸帶著小兔來到大籃子那里。咦,大籃子里的蘑菇、青菜、蘿卜都沾滿了露珠。小兔拿起露水蘑菇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真香、真好吃。吃了露水蘑菇,又吃露水蘿卜、露水青菜。小兔對爸爸說:“真好吃呀!”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29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知胖和瘦、有大又圓、又細又長等,感知學習反義詞。

  2、借助提問和畫面提示,比較故事畫面中的異同,感知黃瓜和西瓜的生長過程以及特征。

  3、樂意將故事內容編進歌曲里,并大膽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2、帶有瓜字的詞卡。

  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你的爺爺奶奶長的是什么樣子的?你們的爺爺奶奶會種瓜嗎?今天我們一起來閱讀一個有趣的故事《種瓜》。

  二、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師:畫面上有誰?他們長得是什么樣子的?爺爺奶奶在干什么呢?他們種的是什么東西?

  三、教師展示畫面,教師邊提問邊講述,引導幼兒閱讀畫面,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師:畫面上的奶奶和爺爺長的是什么樣子的?他們的身體有什么不一樣的?

  教師閱讀畫面上的內容,鼓勵幼兒跟述,講述瘦爺爺的行為。

  師:觀察地里的瓜子,說說,瓜子怎樣了?

  師:胖奶奶的瓜子發芽了,瘦爺爺也得瓜子怎樣了?鼓勵幼兒講述畫面內容。

  教師采用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種子開花以及種子結果的情景。

  四、看圖完整閱讀故事,感知故事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感知認識胖瘦等反義詞。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采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等方式引導幼兒跟述。

  2、啟發幼兒自己觀察畫面,說說:在這個故事里,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3、教師:你覺得這個故事的什么地方比較有趣?

  4、教師帶領幼兒完整閱讀故事畫面。

  5、教師:胖和瘦是一對反義詞,除了說“胖奶奶”和“瘦爺爺”,還可以說什么?你還知道哪些反義詞?鼓勵幼兒運用反義詞組詞,豐富幼兒對相反概念的認識、理解和運用。

  五、引導幼兒根據種子成長的特點,判斷猜測瓜果的名稱。

  1、教師描述植物的特點,幼兒猜測。使幼兒進一步了解瓜果的生長特點。

  2、教師講述植物的特點,幼兒猜測是誰種的瓜。

  六、音樂活動:胖奶奶和瘦爺爺。引導幼兒根據歌曲《王老先生》的樂曲,仿編胖奶奶和瘦爺爺。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30

  1、引導幼兒樂意與人交流,說話有禮貌。

  2、引導幼兒在談話和游戲活動中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培養幼兒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的習慣。

  4、培養幼兒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的能力。

  教材的重點

  1、讓幼兒學習傾聽、理解和使用規范性語言表達方式,學習創造性的使用語言。

  2、能在同學面前大膽而清楚地敘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嘗試閱讀和書寫技能。

  教材的難點

  1、引導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

  2、在語言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學習在不同的語言情景里運用相應的語言交流方式來與人交往。

  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本班共有10人,這些孩子來自各個不同的家庭,也有的是別處幼兒園轉來的新學生,所處的環境不同,因此,這些孩子的生活經驗、想象力、表達能力也不相同,培養孩子運用語言交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十分必要。

  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關愛幼兒,給幼兒創造寬松和諧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孩子們輕松的進入課堂。

  2、把鼓勵幼兒想說、敢說放在首位,以幫助幼兒盡快適應新的環境,消除怕說話的客觀障礙。

  3、多于家長聯系,要求家長協助我們幼兒園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技能。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 篇31

  一、設計意圖

  前段時間班里有個孩子整天悶悶不樂,情緒非常低落,溝通以后了解原來是家庭出現了變故,孩子的姥姥因病去世了,孩子從小是姥姥一手帶大的,感情很深,一時難以接受這個消息。為了讓這個孩子早日走出困境,不要整天沉浸在悲痛中一蹶不振,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現實。同時讓其他的孩子能夠體會別人的情緒情感,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我引出了《小羊找媽媽》這個讀本。讀本讓幼兒與小羊一起經歷傷心、無助絕望最后直至感受快樂。讓幼兒體會觀察到小羊失去媽媽后哀傷的情緒以及找到媽媽后溫暖的感受,并且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同理心、同情心。

  二、活動目標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移情,體會小羊找媽媽的過程中的哀傷、失望等心情,理解故事內容。

  2、完整的講述故事,能夠按照故事的要素(包括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有調理的表述。

  3、體諒別人的處境,愿意幫助別人。

  (二)教學重難點目標中提到:引導幼兒通過移情,體會小羊找媽媽過程中的哀傷、失望等心情,理解故事內容。讀本中小羊遭到很多次的拒絕,讓幼兒感受到小羊遭受到拒絕后的無助和傷心,最后找到溫暖的快樂,重點讓幼兒感受情緒的變化,同時也激發孩子的同情心,愿意幫助他人。

  三、活動準備:

  (1)律動音樂;

  (2)牛媽媽、鴨媽媽、魚媽媽頭飾和牛寶寶、鴨寶寶、魚寶寶頭飾若干和一個羊寶寶頭飾、一個小男孩頭飾;

  (3)分享閱讀大書《小羊找媽媽》;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幼兒帶著各種小動物媽媽和小動物寶寶的音樂拍手進教室,教師把牛媽媽、鴨媽媽、魚媽媽、請到前面來請牛寶寶、鴨寶寶、魚寶寶、羊寶寶小動物們找自己的媽媽。(放歡快的音樂,教師詢問動物寶寶找到自己的媽媽嗎?),這時有一個小羊寶寶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放悲傷的音樂)。

  師:只有小羊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小羊為什么沒有找到自己的媽媽呢?(幼兒大膽猜想)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本讀本《小羊找媽媽》,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請小朋回放到自己的座位上,把你們的頭飾放到椅子下面),此環節調動孩子的好奇心,引出讀本。

  (二)建構故事(結合我班幼兒兩年的分享閱讀學習,孩子們觀察畫面仔細,能夠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為了讓幼兒更好的閱讀圖畫內容,更深入的感受小羊情緒的變化,不受文字限制,思維更開闊,我在多次思考之后,把每一頁文字都遮擋住了。)在引導幼兒解讀畫面信息進行大圖展示的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學策略:

  1、預設埋伏,給幼兒創設充分想象的空間在做讀本分析時,前一頁為后一頁設下伏筆,教師反問,引發幼兒大膽思考。

  2、仔細觀察、大膽表述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的信息點,感受小羊情緒的起伏,為幼兒創設觀察機會,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發現問題、驗證假設在閱讀每一頁畫面時,及時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在下一頁里來驗證假設結果。

  封面:

  師:這個讀本的名字叫《小羊找媽媽》,小朋友想一想,發生了什么事情,小羊為什么要去找媽媽?(幼兒大膽猜想:小羊出去玩迷路了;小羊被壞人帶走了等)。

  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引起幼兒的興趣繼續關注故事發展第一頁:

  圖上有誰?他們在哪個地方?(小羊和媽媽,在山腳下;在羊圈里等)羊媽媽怎么了?(睡著了;生病了)為什么羊媽媽躺著,小羊站著呢?(羊媽媽生病了)羊媽媽生病了,小羊的表情是什么羊的呢?(悲傷)羊媽媽就在這里,它只是生病了,小羊為什么還要找媽媽呢?(羊媽媽死了)師撕掉遮擋紙條總結畫面,有感情地朗讀文本(驗證幼兒猜想結果)師:羊媽媽真的死了,那小樣這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小羊非常悲傷)第一頁重點讓幼兒感受到小羊失去媽媽悲傷的心情。

  第二頁:

  這時小羊來到了哪里?(山頂上)它看見了什么?(其他的小羊寶寶和媽媽在一起)這個時候小羊心里怎么想的?(我的媽媽也在那該有多好啊!)它的表情是什么樣的?(羨慕)師撕掉遮擋紙條有感情朗讀總結畫面:接下來小羊會去干什么?

  (幼兒大膽猜測)第二頁重點觀察,引導幼兒體會小羊悲傷、難過的情緒,引出小羊要去找媽媽的想法。

  第三頁:

  小羊又來到了什么地方?(山坡上)遇見了誰?(馬)小羊會對馬說些什么?(幼兒大膽猜測)馬又會對小羊說些什么?(幼兒大膽猜測)師撕掉遮擋紙條有感情朗讀,小羊遭到了馬的拒絕心情會是怎么樣?(幼兒大膽猜測)請兩個幼兒來表演馬和小羊的對話。(帶著情緒表演)小羊遭到拒絕,它會去干什么?(繼續找媽媽)第四頁:

  小羊又來到了什么地方?(山腳下)遇見了誰?(牛)小羊會對牛說些什么?(幼兒大膽猜測)牛又會對小羊說些什么?(幼兒大膽猜測)師撕掉遮擋紙條有感情朗讀,小羊遭到了牛的拒絕心情會是怎么樣?(小羊更加悲傷了)小羊又一次遭到拒絕,它會去干什么?(繼續找媽媽)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教學方案2023歸納整合(精選31篇) 相關內容:
  • 幼兒園大班教研活動方案十篇

    在20xx年南京市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項目申報過程中我園有幸與六合區東溝幼兒園結為共建園,下面是我園的共建方案:一、自身建設:(一)教科研資源優勢六合區機關幼兒園創建于1955年,為六合區教育局唯一一所直屬幼兒園,20xx年創建為江...

  • 幼兒園大班參觀小學活動方案十篇

    【活動目標】了解小學的環境設施和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為進入小學生活做好心理準備。【活動準備】聯系幼兒園附近的一所小學,安排參觀內容。【活動過程】一、談話1.教師:你去過小學嗎?小學和幼兒園有哪些不同?2.教師:今天我們要到臺江...

  • 幼兒園大班創意活動方案(精選3篇)

    活動目標:1、了解荷花的各種特點,從而理解兒歌的含義。2、啟發幼兒根據兒歌的資料想象并用動作來表演。活動準備:1、課件—圖片:荷花(風荷麗日)2、課件—照片:池塘里的魚活動過程:一、欣賞荷花,幼兒說說荷花的主要特點和生長過程...

  • 幼兒園大班組運動會方案(精選24篇)

    一、指導思想:《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幼兒與成人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庇H子活動是以幼兒和家長的互動游戲為核心的,因此,我園準備開展親子運動會,讓家長一起參與幼兒的活動,通過觀察...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精選23篇)

    一、活動目標:1、通過幼兒身邊的事物比較快和慢,并且引導幼兒感知快和慢之間的變化。2、培養幼兒合作的能力以及謙讓的精神。3、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二、活動準備:1、平衡木兩張、球3—4個、陀螺、風車等。...

  • 幼兒園大班家長參與活動方案(精選22篇)

    各位家長你們好!今天召開新學期家長會,首先感謝你們從百忙中能抽出時間來參加會議。會議主要議程有以下幾方面:一、向各位家長介紹班級情況首先,感謝各位家長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使我們順利地、愉快地完成了本學期的保教工作。...

  • 幼兒園大班慶六一美術活動方案(通用21篇)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剛剛進入小班的小朋友對什么都感興趣,然而對于各種各樣的顏色尤其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倍倚隆毒V要》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的興趣、需要...

  • 幼兒園大班春節活動方案(通用3篇)

    活動目標:1、嘗試練習側步行走,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及快速反應能力。2、能合作擺放器械,積極、主動參與游樂場游戲。重點難點:掌握側步行走的動作技巧,并能積極動腦,與同伴合作擺放器械。...

  • 幼兒園大班元宵節主題方案(精選25篇)

    一、活動目標:1、幼兒初步了解元宵節的意義及民俗習慣,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2、形成幼兒互相關系、友愛相處的良好品質。二、活動準備:1、將幼兒事先收集的花燈布置在教室內,老師準備一些新式的燈。2、準備若干簡單的有關燈的謎語。...

  • 幼兒園大班教育反思(通用10篇)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懂得多吃蔬菜身體好的道理,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2、引導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蔬菜,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食用部位與營養價值。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設計方案(精選22篇)

    活動目標:⒈、樂意參與實驗操作,能主動發現問題并大膽表述自己見解。⒉、在操作過程中觀察比較各種紙在水中的變化,感知不同紙的吸水性是不一樣的。⒊、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 幼兒園大班春游方案(精選24篇)

    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春天花草樹木的變化,感受春天的美,從而萌發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熱愛家鄉的情感。2、樂意參與親子放風箏活動,在說說、放放的過程中,了解放風箏的小技巧,增強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和親子活動的樂趣。...

  • 2023幼兒園大班關于重陽節活動方案(精選20篇)

    記得去年的重陽節,小朋友去了第四福利院探望孤老,看來他們對這段經歷記憶憂心,當老師提到重陽節要做些什么時,大家除了想起爬竹梯,爬高樓以外,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去看福利院的爺爺奶奶。...

  • 幼兒園大班戶外活動方案設計(精選20篇)

    活動目標1、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2、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3、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 幼兒園大班教研活動方案(精選8篇)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是促進幼兒獲得最佳發展的一種途徑。在幼兒園里,游戲是孩子們開展頻率最高的活動,通過游戲幼兒會把廣泛的生活內容反映在游戲活動之中,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動的進行自己的活動,...

  • 活動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库伦旗| 印江| 轮台县| 东城区| 岱山县| 河间市| 大连市| 肇东市| 芦溪县| 嘉祥县| 伽师县| 门源| 阳原县| 孙吴县| 双辽市| 缙云县| 微博| 香港| 本溪| 图木舒克市| 汉源县| 绍兴县| 寻乌县| 托克托县| 石楼县| 刚察县| 平昌县| 余姚市| 海淀区| 嘉禾县| 绥棱县| 永善县| 张家界市| 涡阳县| 娱乐| 南川市| 南城县| 手游| 永丰县| 开远市|